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有关,属于体液免疫2.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C.促胰液素是通过专门的管道运到胰腺的D.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3.抗洪战士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手掌、脚掌上都磨出了水疱,几天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C.水疱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4.下列关于群落层次及生态系统层次所研究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定期焚烧落叶,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D.农业生产上干扰昆虫交尾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5.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6.下图表示某种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类似于突触的结构。其内相关生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递质作用后被回收导致骨骼肌不会持续舒张B.a处信号的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只有a处受到神经冲动的刺激才会释放神经递质D.b处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在a处可以检出电位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提高其光合速率及产量,研究者将玉米细胞中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导入水稻,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点所示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c点后,限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2)在图1的b点时,水稻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μmol·m-2.s-1;推测当水稻植株长期处于b点光照强度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3)据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原种水稻消耗的CO2量比值为________说明转基因水稻更适合种植在________环境下。(4)在光照强度为0~400μmol·㎡-2.s-1时,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________但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________,限制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5)在光照强度为800~1400umol·m-2.s-1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却继续升高,推测PEPC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________阶段的进行有关。8.(10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其中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所示是部分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⑤五个过程,a、b、c代表人体内不同的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冬天,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__________部位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更衣。在此过程中产热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垂体分泌b激素的量受到两种激素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相抗衡,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___________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调节血浆渗透压。9.(10分)如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4)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10.(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和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最多需要草______g。(2)图甲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请写出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______。(3)图乙中,5过程是______,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4)图乙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5)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______。11.(15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可抵御部分病原体的侵袭。(2)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清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请结合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提出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甲图表示反射弧,a、b、c、d均位于传出神经上。乙图中的A为组织液,B为淋巴,C是血浆,D为细胞内液。丙图曲线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同,但所起的促进作用相同;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图丁表示细胞免疫。【详解】A、甲图所示的反射弧中,a、b、c、d均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a点,但不能传到肌肉,所以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B、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C、植物向光性产生原因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快,植物表现向光弯曲,据此可推知: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正确;D、丁图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2、C【解析】A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B正确;C、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的,C错误;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C3、B【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A正确;B、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的含量最高,B错误;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故选B。4、D【解析】1、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种。【详解】A、定期焚烧落叶,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A错误;B、螟蛉是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B错误;C、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强,但是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二者均弱,C错误;D、干扰昆虫交尾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故选D。5、B【解析】根据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需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肥是否优于化肥”,因此实验需设置两组对照实验。根据实验已有设计,因此增加一组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作为空白对照,故选B。考点:实验设计【名师点睛】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设计空白对照实验。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由此可知,实验有两个目的: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肥是否优于化肥.因此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6、A【解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作用后的去向:一种是酶解后灭活,避免神经元处于长期兴奋(绝大部分的情况);二种是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根据题图可知,a代表突触前膜;b代表突触后膜(骨骼肌细胞膜)。【详解】A、神经递质作用后将被灭活或回收,避免突触后膜处于长期兴奋,而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骨骼肌细胞膜相当于突触后膜,所以递质作用后被回收导致骨骼肌不会持续舒张,A正确;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代表突触前膜,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才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代表突触前膜,只要a代表的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C错误;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代表突触后膜(骨骼肌细胞膜),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b处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在a处检不出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以某种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类似于突触的结构为情景,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知识。考生要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②.CO2浓度③.0④.不能⑤.7:5⑥.较强光照强度⑦.变大⑧.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⑨.暗【解析】图1分析,光照强度为600μmol·m-2.s-1之前时,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没有差异性,当光照强度大于600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大于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图2分析,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大于原种水稻。【详解】(1)图1中,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点之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由于已经是最适温度,则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2)图1中b点,测得水稻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为0,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则长期处于b点光照强度时不能生长。(3)当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消耗CO2量为35,原种水稻消耗的CO2量为25,二者之间的比值为7:5,由此说明转基因水稻更适合种植在较强光照强度环境下。(4)由图2可知,在光照强度为0~400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高于原种水稻,但二者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限制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5)在光照强度为800~1400umol·m-2.s-1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因素,可能为CO2的浓度不足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而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却继续升高,推测PEPC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进行有关。【点睛】本题以玉米为主线,考差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难在读图及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总体难度中等。8、(1)①.体温调节②.大脑皮层③.等于④.④⑤(2)①.神经—体液②.体液③.全身所有细胞细胞膜上都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3)肾小管、集合管【解析】据图分析,①为下丘脑合成、分泌TRH,运输到垂体,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激素a为生长激素,④⑤是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抑制作用),②③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作用)。【小问1详解】寒冷刺激人体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的感觉,引起我们主动更衣。在此过程中体温是平衡的,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是TSH(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这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为拮抗作用,其中TRH是促进,而甲状腺激素是抑制TSH的分泌。据分析可知,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调节的是④和⑤,且为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分泌胰岛素量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由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小问3详解】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减少水的排出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稳定。【点睛】本题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下丘脑的相关知识才能解决相关问题。9、①.图2、3②.①③.FG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ABb、a、a⑥.GH⑦.1或2【解析】题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B和b,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等位基因B和b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图2中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其中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GJ表示后期,KL表示末期。【详解】(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图2、3,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图1、2。(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①初级性母细胞。图2中B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图3中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为有丝分裂前、中期的细胞,即对应的区段是FG段。(3)图中异常配子含有同源染色体,若只考虑染色体变异,则该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b、a、a。(4)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图3中GH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因此,在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GH,即着丝点分裂。(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1(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点睛】熟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是解答本题的前提。10、(1)①.捕食与种间竞争②.4600(2)先增加后减少(3)(化石燃料)燃烧(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解析】分析甲图: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其中草属于生产者,其它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即草→鼠→蛇→鹰、草→蝗虫→蛙→蛇→鹰、草→蝗虫→鸟→鹰、草→蝗虫→鸟→蛇→鹰、草→鸟→蛇→鹰、草→鸟→鹰。分析乙图: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化石燃料。【小问1详解】分析甲图可知,蛇与鹰都捕食鸟,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蛇,所以蛇与鹰间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已知鸟的食物中60%来自草,则鸟的食物中40%来自蝗虫,若鸟体重增加100g,至多需要生产者的量,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小值10%,据此可以列式:草的量=100×40%÷10%÷10%+100×60%÷10%=4600(g)。【小问2详解】如果青蛙的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蝗虫将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先增加,达一定数值后由于种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种群数量会减少,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小问3详解】乙图表示碳循环,过程5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中的A为大气中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小问4详解】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小问5详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有利于生物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