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化学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答案〗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析】食盐、牛奶、牙膏指的物质都属于宏观概念,这里的碘、钙是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也属于宏观概念,故选A。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Na+、Fe3+、Cl-、B.遇石蕊变红的溶液:Na+、、S2-、C.强碱性溶液:Cu2+、K+、、D.无色溶液:K+、Al3+、、〖答案〗D〖解析〗【详析】A.Fe3+是棕黄色,A错误;B.遇石蕊变红的溶液中含有H+,H+与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OH-,OH-与Cu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所有离子之间都不发生反应且为无色,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故选D。3.下列对进行焰色试验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④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答案〗A〖解析〗〖祥解〗【详析】①在观测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故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不用硫酸来清洗铂丝,故③错误;④焰色试验是电子的跃迁引起的,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试验,故⑤正确;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④⑤,故〖答案〗选A。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答案〗B〖解析〗【详析】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A错误;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1.06g/(106g·mol-1)×2×NA/mol=0.02NA,B正确;C.在标准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才等于22.4L,C错误;D.0.5mol/L的MgCl2溶液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未知,则其中含有Cl-个数无法求出,D错误;〖答案〗选B。5.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B.“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C.“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一体化芯片手机,芯片成分为SiO2D.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详析】A.钢一种铁碳合金,A正确;B.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芯片的成分为晶体Si,C错误;D.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丰金属材料,D正确;故选C。6.X、Y两种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化合物,比少一个电子层,且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 B.X是第二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C.Y是第二周期第IVA族的元素 D.与Y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答案〗D〖解析〗〖祥解〗根据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X应为13号元素,即为,再结合比少一个电子层,可知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Y为S元素。【详析】A.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是,A错误;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B错误;C.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C错误;D.和S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D正确;故选D。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①CaCl2和Na2S②Na2O和Na2O2③CO2和CS2④HCl和NaOH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祥解〗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判断。【详析】①CaCl2和Na2S中都只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②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③CO2和CS2中都只有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④HCl中只有共价键,NaOH中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①③,〖答案〗选B。8.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Cu2+、SO,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C.操作x为过滤,试剂c为稀盐酸D.检验SO是否除尽可取适量待测溶液,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答案〗B〖解析〗〖祥解〗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

Cu2+、SO,由实验流程可知,先加NaOH除去Cu2+,然后加试剂a为BaCl2可除去SO,再加试剂b为Na2CO3,试剂b可除去过量钡离子,操作x为过滤,分离出溶液含氯化钠、碳酸钠,最后加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碳酸钠,以此来解答。【详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A正确;

B.试剂a为BaCl2,试剂b为Na2CO3,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x为过滤,试剂c为稀盐酸,故C正确;

D.检验SO是否除尽可取适量待测溶液,先加入盐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生成白色沉淀,则除尽,反之没有除尽,故D正确;

故选:B。9.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门窗玻璃、混凝土桥墩、水晶镜片均含有C.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用作耐高温半导体材料D.用于北京冬奥会礼仪服智能发热的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析】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A正确;B.门窗玻璃、混凝土桥墩、水晶镜片均为硅酸盐产品,均含有,B正确;C.碳化硅的硬度很大,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是一种半导体,高温时能抗氧化,高纯度的碳化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制造碳化硅纤维,C正确;D.石墨烯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D错误;故选D。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祥解〗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于水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据此分析。【详析】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故选B。11.已知:2H2(g)+O2(g)=2H2O(g)ΔH13H2(g)+Fe2O3(s)=2Fe(s)+3H2O(g)ΔH22Fe(s)+1.5O2(g)=Fe2O3(s)ΔH32Al(s)+1.5O2(g)=A12O3(S)ΔH42Al(s)+Fe2O3(s)=Al2O3(s)+2Fe(s)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ΔH1<0,ΔH3>0 B.ΔH5<0,ΔH4<ΔH3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答案〗B〖解析〗【详析】A.2Fe(s)+1.5O2(g)=Fe2O3(s)为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ΔH3<0,A不正确;B.2Al(s)+Fe2O3(s)=Al2O3(s)+2Fe(s)为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ΔH5<0,由于Al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所以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但由于放热反应的ΔH<0,所以ΔH4<ΔH3,B正确;C.ΔH1为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ΔH2+ΔH3为3H2(g)+1.5O2(g)=3H2O(g)放出的热量,所以ΔH1≠ΔH2+ΔH3,C不正确;D.依据盖斯定律,ΔH3=ΔH4-ΔH5,D不正确;故选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甲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氯气反应C.甲烷、乙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耗氧量不相同〖答案〗B〖解析〗【详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甲烷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C2H4+3O2→2CO2+2H2O、C3H6+4.5O2→3CO2+3H2O,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13.工业上利用含铅废渣(主要成分为)制备碱式硫酸铅()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化”过程的反应为:B“酸溶”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溶解C.该工艺中滤液2可循环利用D.流程中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答案〗B〖解析〗〖祥解〗含铅废渣中加过量碳酸氢钠转化后,得到碳酸铅、二氧化碳和硫酸钠,发生了沉淀的转化,过滤得到碳酸铅,碳酸铅经过硝酸酸溶后得到硝酸铅、二氧化碳和水,加硫酸沉铅后得到硫酸铅和硫酸钠,过滤得到硫酸铅,滤液2中含硫酸钠、过量的硫酸、硝酸,硫酸铅与氢氧化钠溶液合成碱式碳酸铅,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铅。【详析】A.根据分析,“转化”过程生成的气体为CO2,反应为:,A正确;B.硝酸受热易分解,且易挥发,故“酸溶”时,温度过高,不利于溶解,B错误;C.滤液2中含硫酸钠、过量的硫酸、硝酸,硝酸可在酸溶工序中循环利用,C正确;D.整个流程,操作①、②、③均为分离溶液中的不溶物,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D正确;故选B。14.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NO经还原法可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B.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答案〗B〖解析〗【详析】A.由图可知,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生成无毒的气体,A正确;B.反应I为:,其中氧化剂为,还原剂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II为与反应生成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D.反应过程中为催化剂,为中间产物,所以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D正确;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镁、铝、钾金属块,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方法_______(填字母)。A.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3)问题探究: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③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④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能否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_______(填“能”或“否”)。〖答案〗(1)AB(2)检查装置气密性(3)①.除去过量的SO2②.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否〖解析〗II.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1)A.镁和热水能缓慢反应,铝和热水不反应,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A;B.镁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铝剧烈,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B;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且镁和硝酸反应放出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故不选C;选AB。(2)本实验涉及气体反应,连接仪器后要检验装置气密性。(3)①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干扰。②试管F中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CO2+H2O+SiO=H2SiO3↓+CO反应发生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不能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16.利用硝酸厂尾气中较高浓度气体(含NO、)制备、,流程如下:已知:(1)写出溶液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填字母)。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溶液(3)中和液所含溶质除及少量外,还有少量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4)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5)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a.转入中和液b.转入结晶Ⅰ操作c.转入转化液d.转入结晶Ⅱ操作(6)能与反应生成,该反应中_______(填“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电子式是_______,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答案〗(1)Na2CO3+NO+NO2=2NaNO2+CO2(2)BC(3)①NaHCO3②.NaNO3(4)①.防止NaNO3析出而降低NaNO2纯度②.溶碱(5)c(6)①.被还原②.③.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解析〗溶碱形成碳酸钠溶液,通入较高浓度的硝酸厂尾气NOx气体(含NO、NO2)反应得到中和液主要成分为NaNO2,经蒸发结晶分离出NaNO2,母液Ⅰ中通入空气、加入硝酸,NaNO2被氧化得到NaNO3,经过蒸发结晶分离出NaNO3,母液Ⅱ可回收利用;(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结合已知NaOH+NO+NO2═2NaNO2+H2O可得,Na2CO3溶液和NO、NO2反应生成NaNO2,根据原子守恒,还会有CO2生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NO+NO2=2NaNO2+CO2。(2)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如果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吸收不完全,反而降低去除率,A不选;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以增加尾气与吸收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去除率,B选;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溶液可以保证吸收剂的浓度,从而增加去除率,C选;选BC。(3)由制备流程可知,碳酸钠溶解后,碱吸收过程可能发生Na2CO3+NO+NO2=2NaNO2+CO2、3NO2+H2O=HNO3+NO、Na2CO3+2HNO3=NaNO3+H2O+CO2↑、Na2CO3+HNO3=NaNO3+NaHCO3等反应,所以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少量NaHCO3和NaNO3。(4)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若水的蒸发量过大,则溶液浓度过大,可能有NaNO2析出,从而降低NaNO3的纯度;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应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所以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溶碱”最合理。(5)母液Ⅱ中的溶质主要是NaNO3,将其转入转化液之后再进行蒸发结晶等操作,可以提高利用率,所以合理处理的方法选c。(6)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2H4中N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NaNO2与N2H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N3,该反应中NaNO2被还原;N2H4为共价化合物,N元素化合价为-2价,H元素化合价为+1价,两个N原子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每个N原子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NaN3中含有活泼金属,故为离子化合物,Na+与之间形成离子键,内的N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17.将浓度均为0.01mol/L的、、KI、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反应B为……(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试剂X,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试剂X是___________。(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用量/mL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实验Ⅱ54830实验Ⅲ52xy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用量/mL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实验Ⅳ44930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①.②.催化剂(2)淀粉(3)①.8、3、2②.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4)由于,,所以未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解析〗(1)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①,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②,反应B:①-②得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催化剂;(2)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会将KI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碘单质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则试剂X为淀粉溶液;(3)①为了方便研究在反应中要采取控制变量方法进行研究,即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其它条件相同,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Ⅲ跟实验Ⅱ比硫酸体积减少,所以其它条件都相同,而且混合后总体积也要相同,故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8、3、2;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溶液酸性越强,氢离子浓度越大,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4)对比实验Ⅱ、实验Ⅳ,可知溶液总体积相同,该变量是过氧化氢、Na2S2O3溶液,过氧化氢减少,Na2S2O3增大,由于,,所以未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18.钛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绿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含少量、MgO、等杂质]作原料生产金属钛和绿矾()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1)请写出加快“酸浸”速率的一个措施:___________。(2)矿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3)“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4)对所得到的绿矾晶体常用75%的乙醇溶液洗涤,用乙醇溶液洗涤绿矾的优点为___________。(5)沸腾氯化中,氯气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CO与的分压之比为1∶2,该温度下,与C、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俄罗斯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用金属氢化物还原法生产钛粉这一技术构想,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俄罗斯图拉化工冶金厂以为原料,采用在1100℃-1200℃条件下氢化钙还原生产钛粉的方法并产生一种气体,请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粉碎钛铁矿石、升高温度、搅拌、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2)①.②.Fe(3)①.蒸发浓缩②.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4)减少绿矾溶解损耗(或降低绿矾的溶解度)、快速得到干燥的固体(5)①.使得气固相反应物充分接触(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②.(6)〖解析〗钛铁矿加入硫酸酸溶,SiO2不反应,钙转化为CaSO4沉淀,故矿渣为SiO2、CaSO4;铁、钛、镁转化为硫酸盐,加入试剂A——铁,将Fe3+转化为Fe2+,得到副产品FeSO4•7H2O,加入试剂B,通过调节pH使得钛转化为沉淀,再煅烧固体得到TiO2,经“沸腾氯化”得到四氯化钛,最终转化为Ti单质。(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加快“酸浸”速率的一个措施有:粉碎钛铁矿石、升高温度、搅拌、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2)由分析可知,矿渣的主要成分是;试剂A为铁,化学式为Fe;(3)由溶液得到,“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防止结晶水失去,适合用降温结晶获得绿矾,然后再过滤,用乙醇洗涤可避免损耗、快速干燥。(5)“沸腾氯化”中,氯气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使得气固相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该温度下与C、反应生成和CO、,生成CO、分压之比为1∶2,则CO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2,化学方程式为;(6)钛被还原成单质,则H由-1价升高到0价生成氢气,方程式为:;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试题化学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答案〗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析】食盐、牛奶、牙膏指的物质都属于宏观概念,这里的碘、钙是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也属于宏观概念,故选A。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Na+、Fe3+、Cl-、B.遇石蕊变红的溶液:Na+、、S2-、C.强碱性溶液:Cu2+、K+、、D.无色溶液:K+、Al3+、、〖答案〗D〖解析〗【详析】A.Fe3+是棕黄色,A错误;B.遇石蕊变红的溶液中含有H+,H+与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OH-,OH-与Cu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所有离子之间都不发生反应且为无色,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故选D。3.下列对进行焰色试验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④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答案〗A〖解析〗〖祥解〗【详析】①在观测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故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不用硫酸来清洗铂丝,故③错误;④焰色试验是电子的跃迁引起的,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试验,故⑤正确;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④⑤,故〖答案〗选A。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答案〗B〖解析〗【详析】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A错误;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1.06g/(106g·mol-1)×2×NA/mol=0.02NA,B正确;C.在标准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才等于22.4L,C错误;D.0.5mol/L的MgCl2溶液只知道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未知,则其中含有Cl-个数无法求出,D错误;〖答案〗选B。5.2022年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加快实现了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国产航母海上巡航,航母甲板是高强度钢材,钢是一种铁碳合金B.“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C.“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一体化芯片手机,芯片成分为SiO2D.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详析】A.钢一种铁碳合金,A正确;B.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芯片的成分为晶体Si,C错误;D.氮化硅属于新型无机丰金属材料,D正确;故选C。6.X、Y两种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化合物,比少一个电子层,且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 B.X是第二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C.Y是第二周期第IVA族的元素 D.与Y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答案〗D〖解析〗〖祥解〗根据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X应为13号元素,即为,再结合比少一个电子层,可知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Y为S元素。【详析】A.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是,A错误;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B错误;C.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C错误;D.和S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D正确;故选D。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①CaCl2和Na2S②Na2O和Na2O2③CO2和CS2④HCl和NaOH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祥解〗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判断。【详析】①CaCl2和Na2S中都只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②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③CO2和CS2中都只有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④HCl中只有共价键,NaOH中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①③,〖答案〗选B。8.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Cu2+、SO,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C.操作x为过滤,试剂c为稀盐酸D.检验SO是否除尽可取适量待测溶液,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答案〗B〖解析〗〖祥解〗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

Cu2+、SO,由实验流程可知,先加NaOH除去Cu2+,然后加试剂a为BaCl2可除去SO,再加试剂b为Na2CO3,试剂b可除去过量钡离子,操作x为过滤,分离出溶液含氯化钠、碳酸钠,最后加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碳酸钠,以此来解答。【详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A正确;

B.试剂a为BaCl2,试剂b为Na2CO3,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可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x为过滤,试剂c为稀盐酸,故C正确;

D.检验SO是否除尽可取适量待测溶液,先加入盐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生成白色沉淀,则除尽,反之没有除尽,故D正确;

故选:B。9.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门窗玻璃、混凝土桥墩、水晶镜片均含有C.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用作耐高温半导体材料D.用于北京冬奥会礼仪服智能发热的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析】A.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A正确;B.门窗玻璃、混凝土桥墩、水晶镜片均为硅酸盐产品,均含有,B正确;C.碳化硅的硬度很大,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是一种半导体,高温时能抗氧化,高纯度的碳化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制造碳化硅纤维,C正确;D.石墨烯为单质,不属于化合物,D错误;故选D。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气体溶液A.H2S稀盐酸B.HCl稀氨水C.NO稀H2SO4D.CO2饱和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祥解〗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于水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据此分析。【详析】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故选B。11.已知:2H2(g)+O2(g)=2H2O(g)ΔH13H2(g)+Fe2O3(s)=2Fe(s)+3H2O(g)ΔH22Fe(s)+1.5O2(g)=Fe2O3(s)ΔH32Al(s)+1.5O2(g)=A12O3(S)ΔH42Al(s)+Fe2O3(s)=Al2O3(s)+2Fe(s)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ΔH1<0,ΔH3>0 B.ΔH5<0,ΔH4<ΔH3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答案〗B〖解析〗【详析】A.2Fe(s)+1.5O2(g)=Fe2O3(s)为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ΔH3<0,A不正确;B.2Al(s)+Fe2O3(s)=Al2O3(s)+2Fe(s)为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ΔH5<0,由于Al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所以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但由于放热反应的ΔH<0,所以ΔH4<ΔH3,B正确;C.ΔH1为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ΔH2+ΔH3为3H2(g)+1.5O2(g)=3H2O(g)放出的热量,所以ΔH1≠ΔH2+ΔH3,C不正确;D.依据盖斯定律,ΔH3=ΔH4-ΔH5,D不正确;故选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甲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氯气反应C.甲烷、乙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耗氧量不相同〖答案〗B〖解析〗【详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甲烷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C2H4+3O2→2CO2+2H2O、C3H6+4.5O2→3CO2+3H2O,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13.工业上利用含铅废渣(主要成分为)制备碱式硫酸铅()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转化”过程的反应为:B“酸溶”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溶解C.该工艺中滤液2可循环利用D.流程中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答案〗B〖解析〗〖祥解〗含铅废渣中加过量碳酸氢钠转化后,得到碳酸铅、二氧化碳和硫酸钠,发生了沉淀的转化,过滤得到碳酸铅,碳酸铅经过硝酸酸溶后得到硝酸铅、二氧化碳和水,加硫酸沉铅后得到硫酸铅和硫酸钠,过滤得到硫酸铅,滤液2中含硫酸钠、过量的硫酸、硝酸,硫酸铅与氢氧化钠溶液合成碱式碳酸铅,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铅。【详析】A.根据分析,“转化”过程生成的气体为CO2,反应为:,A正确;B.硝酸受热易分解,且易挥发,故“酸溶”时,温度过高,不利于溶解,B错误;C.滤液2中含硫酸钠、过量的硫酸、硝酸,硝酸可在酸溶工序中循环利用,C正确;D.整个流程,操作①、②、③均为分离溶液中的不溶物,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D正确;故选B。14.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NO经还原法可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B.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答案〗B〖解析〗【详析】A.由图可知,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生成无毒的气体,A正确;B.反应I为:,其中氧化剂为,还原剂为,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II为与反应生成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D.反应过程中为催化剂,为中间产物,所以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D正确;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镁、铝、钾金属块,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方法_______(填字母)。A.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3)问题探究: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③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④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能否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_______(填“能”或“否”)。〖答案〗(1)AB(2)检查装置气密性(3)①.除去过量的SO2②.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否〖解析〗II.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1)A.镁和热水能缓慢反应,铝和热水不反应,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A;B.镁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铝剧烈,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B;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且镁和硝酸反应放出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故不选C;选AB。(2)本实验涉及气体反应,连接仪器后要检验装置气密性。(3)①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干扰。②试管F中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CO2+H2O+SiO=H2SiO3↓+CO反应发生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不能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16.利用硝酸厂尾气中较高浓度气体(含NO、)制备、,流程如下:已知:(1)写出溶液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填字母)。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溶液(3)中和液所含溶质除及少量外,还有少量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4)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5)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a.转入中和液b.转入结晶Ⅰ操作c.转入转化液d.转入结晶Ⅱ操作(6)能与反应生成,该反应中_______(填“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电子式是_______,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答案〗(1)Na2CO3+NO+NO2=2NaNO2+CO2(2)BC(3)①NaHCO3②.NaNO3(4)①.防止NaNO3析出而降低NaNO2纯度②.溶碱(5)c(6)①.被还原②.③.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解析〗溶碱形成碳酸钠溶液,通入较高浓度的硝酸厂尾气NOx气体(含NO、NO2)反应得到中和液主要成分为NaNO2,经蒸发结晶分离出NaNO2,母液Ⅰ中通入空气、加入硝酸,NaNO2被氧化得到NaNO3,经过蒸发结晶分离出NaNO3,母液Ⅱ可回收利用;(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结合已知NaOH+NO+NO2═2NaNO2+H2O可得,Na2CO3溶液和NO、NO2反应生成NaNO2,根据原子守恒,还会有CO2生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NO+NO2=2NaNO2+CO2。(2)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如果速率过快,可能会导致吸收不完全,反而降低去除率,A不选;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以增加尾气与吸收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去除率,B选;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溶液可以保证吸收剂的浓度,从而增加去除率,C选;选BC。(3)由制备流程可知,碳酸钠溶解后,碱吸收过程可能发生Na2CO3+NO+NO2=2NaNO2+CO2、3NO2+H2O=HNO3+NO、Na2CO3+2HNO3=NaNO3+H2O+CO2↑、Na2CO3+HNO3=NaNO3+NaHCO3等反应,所以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少量NaHCO3和NaNO3。(4)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若水的蒸发量过大,则溶液浓度过大,可能有NaNO2析出,从而降低NaNO3的纯度;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应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所以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溶碱”最合理。(5)母液Ⅱ中的溶质主要是NaNO3,将其转入转化液之后再进行蒸发结晶等操作,可以提高利用率,所以合理处理的方法选c。(6)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N2H4中N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NaNO2与N2H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N3,该反应中NaNO2被还原;N2H4为共价化合物,N元素化合价为-2价,H元素化合价为+1价,两个N原子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每个N原子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NaN3中含有活泼金属,故为离子化合物,Na+与之间形成离子键,内的N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17.将浓度均为0.01mol/L的、、KI、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反应B为……(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a.向酸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