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关于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D.等位基因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2.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一般可以将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杂合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D.不育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形成,属于不可遗传变异3.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胃蛋白酶 B.血红蛋白C.葡萄糖 D.糖原4.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多样性B.图中植物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C.植物①②③没有地理隔离,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D.三种植物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共同进化5.下图是人体内有关下丘脑分泌及其相关调控关系模式图,X、Y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①②③④表示相应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是垂体,Y是下丘脑 B.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③对X、Y有正反馈调节作用 D.④可能是抗利尿激素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7.图1、图2、图3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图像,部分染色体上携带基因情况如图1所示,图4是根据细胞核中DNA含量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细胞分裂到后期,基因A、a、B、b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图2细胞对应图4中的A组,含4条染色体C.图1、图2、图3细胞可同时存在于雌性动物的卵巢内D.图4中的B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8.(10分)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二、非选择题9.(10分)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冠状病毒曾被称为“类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__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如溶菌酶)和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4)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5)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兴奋进而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10.(14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应用某些特殊植物改善农作物的生活环境和控制虫害。如利用害虫对某些特定植物所具有的视觉、触觉或嗅觉的喜好,在田间种植这些特定植物来吸引害虫,就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如在果园的果树下种植豆科植物苜蓿,能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回答下列问题:(1)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害虫与农作物的种间关系除捕食外还有____________。(2)利用特定植物来吸引害虫,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可为害虫传递___________信息,从而调节种间关系,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中也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3)种植苜蓿通过与根瘤菌蓿互利共生能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根瘤菌在氮元素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除此外,苜蓿还以“牧草之王”著称,请从群落结构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在果园的果树下种植苜蓿,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该果园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碳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甲同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和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11.(14分)用剪去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可观察到其用后肢去挠被贴的部位,由此说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中;该反射属于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2)如图为脊蛙屈腿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暴露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电极位于神经纤维外侧)。①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填结构名称)所决定的,原因是在该结构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②请用图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简要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实验方法:_____。实验现象:_____。12.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__。(3)图中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这主要与_____离子的___________(填“外流”/“内流”)相关。(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前膜b物质的释放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正确;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而不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B错误;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是相同的基因(如A和A),也可能是等位基因(如A和a),C错误;D、正常情况下,二倍体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有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A。2、B【解析】常用的育种方法及原理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详解】A、杂交育种一般可以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而不能在不同物种之间实现,A错误;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杂合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纯合子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C错误;D、不育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由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故选B。3、C【解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属于于外界环境,A错误;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C、细胞可以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并用于呼吸作用,因此葡萄糖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正确;D、糖原存在于肝细胞或肌肉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C。4、D【解析】1、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2、生物的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共同进化,通过生物的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称为群落,A错误;B、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图中有三种植物,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C、植物①②③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内,没有地理隔离,但是它们属于三种植物,所以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三种植物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5、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及其相关调控关系的模式图,其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X是下丘脑,Y是垂体,A错误;B、①代表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C、③为甲状腺激素,其对X下丘脑、Y垂体的作用为负反馈调节,C错误;D、④由X合成、由Y释放到内环境中,可能是抗利尿激素,D正确。故选D。6、B【解析】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细胞中基质):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详解】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②正确;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④有氧呼吸生存大量ATP,无氧呼吸生存少量ATP,④正确;⑤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存丙酮酸,⑤正确。故选B。7、D【解析】分析图1: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图2: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3: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4:A组细胞中DNA含量为2n,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B组细胞中DNA含量为2n-4n,可表示分裂间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为4n,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详解】A、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裂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故基因A、a、B、b不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级,A错误;B、图2细胞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且具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NA相对含量为4n,属于图4中的C组,B错误;C、图3细胞处于件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故为雄性动物,C错误;D、图4中B组细胞中DNA含量为2n-4n,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正确。故选D。8、B【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差异性,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只是说明了老细胞可以产生新细胞,但没有揭示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这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意义,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非特异性②.杀菌物质③.吞噬细胞④.效应T细胞⑤.体液⑥.抗体⑦.细胞凋亡⑧.体温调节⑨.甲状腺⑩.渗透压感受器【解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详解】(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编程性死亡,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4)发热症状的产生与体温调节有关,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其可以支配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来调节体温,从而使产热增加。(5)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机体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使尿量增多,利于毒素排出体外。【点睛】该题以新冠病毒为载体,以信息题的形式给出了该病毒的结构和遗传特征,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病毒的免疫、体温、水盐调节等知识进行逐步分析,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0、(1)①.群落②.寄生(2)①.物理信息和化学②.性别比例(3)①.非生物环境②.生物群落③.充分利用光能,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①.③④⑦②.初级消费者的粪便【解析】中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据图分析,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二氧化碳;碳循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间循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循环。【小问1详解】种间关系涉及多个种群属于群落水平,害虫与农作物的种间关系除捕食外还有寄生,如害虫吸取植物汁液。【小问2详解】植物可为害虫传递物理和化学信息,如花的颜色和气味,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导致雌雄比例失调,引起性别比例变化,降低出生率。【小问3详解】根瘤菌可以利用空气中(非生物环境)的氮气转化为自身(生物群落)含氮化合物;苜蓿可利用果树下的弱光,达到充分利用光能,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作用。【小问4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碳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有③④⑦;甲同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分解者。【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优化识别生态系统的各成分。11、(1)①.脊髓②.非条件反射(2)①.突触②.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③.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④.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且左后肢屈腿,而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小问1详解】脊蛙的大脑被毁坏,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可观察到其用后肢去挠被贴的部位,由此说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发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2详解】兴奋在反射弧中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经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实验方法为: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