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9-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3月其次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洁到困难的正确层次的是()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山羊⑧一片果园⑨一个池塘的全部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⑧⑨ 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③②①④⑦⑧⑨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①肺属于器官层次;

②胃粘膜属于组织层次;

③神经元属于细胞层次;

④酵母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⑥HIV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解结构层次;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山羊属于种群层次;

⑧一片果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⑨一个池塘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洁到困难的正确层次是③②①④⑦⑨⑧。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楚可见(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4)用植物根尖进行试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试验现象的视察(5)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出细胞外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A【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分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溶酶体是由单层脂蛋白膜包围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溶酶体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方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详解】(1)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高倍显微镜不行见,(1)错误;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2)正确;

(3)DNA和RNA属于核酸,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错误;

(4)根尖细胞不存在叶绿体,(4)错误;(5)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5)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分是有无核膜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C、细胞学说阐明白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故选B。考点:细胞的发觉、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4.下列关于试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干脆用于蛋白质鉴定B.脂肪的鉴定试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匀称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答案】B【解析】【分析】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斐林试剂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须要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再运用。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须要先加A液,再加B液。【详解】A、斐林试剂甲液可干脆用于蛋白质鉴定,乙液因与双缩脲试剂B液浓度不同不能干脆用于蛋白质鉴定,所以A项不正确;B、脂肪的鉴定试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所以B项正确;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把配制好的斐林试剂加入样液,所以C项不正确;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加入A液摇匀,再加入B液,所以D项不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试验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试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娴熟完成相关试验的实力。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②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③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④全部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⑥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答案】A【解析】【分析】1、溶酶体内含有很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苍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方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核糖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5、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的四周充溢了液态的基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有很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6、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须要线粒体供应能量。【详解】①溶酶体内含有很多的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苍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方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①正确;

②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②错误;

③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

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只有蛋白质类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④错误;

⑤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⑤正确;

⑥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泌蛋白,⑥正确。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别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纳红色花瓣有利于试验现象的视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试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试验现象的视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视察到的质壁分别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试验现象的视察【答案】B【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视察质壁分别现象,A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试验现象的视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确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别试验时视察到的质壁分别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试验现象的视察,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质壁分别,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学问点,并能运用所学学问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实力。7.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其次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的干脆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快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详解】A、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A正确;

B、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碱基,B正确;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D正确。

故选C。8.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别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当在研磨叶片后马上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2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2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快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逝【答案】B【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别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别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别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别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所以可在研磨前加入少许CaCO3,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削减,所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乙醇易挥发。为了获得2ml提取液,须要在研磨时应加入多于2mL乙醇,C错误;层析完毕后应快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因色素分解而消逝,但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逝,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试验的原理和选材,做该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驾驭提取和分别叶绿体中色素试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驾驭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试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说明、分析、处理.9.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早6h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持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改变状况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在20h前沿水平虚线上下对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8h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B.在9〜16h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C.该植物体内17h有机物积累量<19h有机物积累量D.该植物从20h起先进行乳酸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凹凸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确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的表示。【详解】A、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CO2和O2浓度达到最高点或最低点,图中8h和17h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在8〜17h之间,02浓度不断上升,说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正确;C、该植物体内17h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错误;D、乳酸发酵不产生CO2,D错误。故选B。【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0.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D.该细胞中,假如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答案】D【解析】【详解】A、依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A错;B、减数其次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故B错;CD、本图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同,故C错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推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实力。11.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图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图丙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图丙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分析可知,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别、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B、据分析可知,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B正确;C、甲是初级卵母细胞,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是第一极体,故甲、乙、丁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C正确;D、乙、丁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依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改变规律,推断题图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依据细胞质是非均等分裂推断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12.果蝇的下列各组细胞中,确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精子和雄果蝇的口腔上皮细胞C.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果蝇的体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或XX;雄果蝇体细胞(如唾液腺细胞、肌肉细胞等)的性染色体均为XY;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别,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X或Y,即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的比例是1/2;同理,精子中含Y的比例也是1/2。【详解】AC、依据上述分析可知,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的概率都是1/2,AC错误;

B、精子含有Y染色体的概率是1/2,B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果蝇的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Y,因此两者确定含有Y染色体,D正确。

故选D。13.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B.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C.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a点前,包括a点)、减数分裂(a~d)、受精作用(e点)过程;依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和数目可知,①②、③④各代表一种动物,分别表示减Ⅱ后、减Ⅱ前,减Ⅰ后和减Ⅱ后。【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Ⅰ后,对应的是曲线图中的b过程和图③,故A错误;BD、细胞①和④中均无同源染色体,为减Ⅱ后期,对应曲线图中d点,故BD均错误;C、细胞②处于减Ⅱ前期,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故C正确。过程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精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实力。14.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分: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别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

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详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A错误;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B错误;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正确;

D、两者末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错误。

故选C。

15.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①中含有8条染色体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其分裂依次是⑤→③→①D.细胞④分裂形成精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详解】A、细胞①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A正确;B.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依次是⑤→③→①,C正确;

D、由②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因此④细胞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正确。

故选B。16.如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甲图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乙图表示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丙图没有姐妹染色体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NA未复制时或有丝分裂末期;丁图可能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末期(形成配子)。【详解】A、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B、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其次次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C、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C正确;D、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定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结构

时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间期

2n

0→4n

2n→4n

分裂期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末期

4n→2n

0

4n→2n

间期

2n

0→4n

2n→4n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17.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觉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不行能的缘由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C.减数其次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D.减数其次次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答案】D【解析】【分析】XXY=XX+Y或XXY=X+XY,有可能卵细胞异样,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有可能是精子异样,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依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则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和22+XY或22+XX和22+Y两种状况。假如是前者,则卵细胞正常,精子异样,其形成缘由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假如是后者,则卵细胞异样,精子正常,其形成缘由是XX是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也可能是相同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异样状况,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学问点,并能运用所学学问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实力。18.图一是某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改变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①图二处于CD后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心会出现细胞板②图二CD段对应的细胞中确定有同源染色体③图二可表示乙或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规律④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推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一:甲细胞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说明是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移向一极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图二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改变,BC段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量加倍,故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详解】①.图二CD段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后期,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而是通过细胞膜中间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①错误;②.图二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缘由是着丝点分裂,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二后期,减二后期无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图二可表示有丝分裂(乙细胞)或减数其次次分裂(丙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改变规律,③正确;④.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推断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能精确推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依据甲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推断该生物的性别,进而推断各细胞的名称。19.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由精子和卵细胞各供应一半B.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过程C.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D.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是使后代呈现多样性缘由之一【答案】A【解析】受精卵中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由精子和卵细胞各供应一半,A错误;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C正确;受精过程中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是使后代呈现多样性缘由之一,D正确。【点睛】①精子、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②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一个细胞,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20.下列关于探究DNA是遗传物质试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的试验证明白DNA是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B.格里菲思试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可以转化为S型C.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向大肠杆菌的培育液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后即充分搅拌D.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新形成的T2噬菌体均检测不到放射性【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育→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试验证明白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A错误;

B、格里菲思试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可以转化为S型,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向大肠杆菌的培育液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后保温一段时间再充分搅拌,C错误;

D、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组新形成的T2噬菌体中有些可以检测到放射性,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录试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对于此类试题,须要考生留意的细微环节较多,照试验的原理、试验采纳的方法、试验现象及结论等,须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留意积累。21.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育基培育噬菌体B.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试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太长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试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答案】B【解析】【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必需依靠活细胞才能生活,A错误;B、上清液中含有少量的P标记的可能是噬菌体没有侵染进去,也可能是细菌裂解了在上清液中的P放射性偏高,B正确;C、P标记的是DNA,S标记的是蛋白质,该试验只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假如用H标记的细菌,新形成的噬菌体在蛋白质外壳和DNA中都含有,但噬菌体是在沉淀物中,D错误。故选B。【点睛】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结果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对比试验(相互比照)

含32P噬菌体+细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含35S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2.探究结果出现异样现象的缘由(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缘由: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咐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缘由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说明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22.已知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8%,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9% B.18% C.27% D.28%【答案】A【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已知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7%,即C=G=27%,则A=T=23%。又已知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8%,即A1=28%,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所以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为A2=18%,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9%。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A所占的比例;其次再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A所占的比例。23.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详解】A、蛋白质不属于遗传物质,A错误;B、酵母菌是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S元素,D错误。故选B。24.假如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C.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和推断实力,运用所学学问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噬菌体侵染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详解】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供应,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35S,A、B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供应,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但找不到35S,C错误、D正确。【点睛】(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限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5.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对700个,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T)∶(G+C)=2∶5,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300个 B.840个 C.600个 D.1200个【答案】C【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由题意知,已知一条单链中(A+T):(G+C)=2:5,则双链DNA分子中(A+T):(G+C)=2:5,所以A+T=1400×2/7=400个,又A=T,故T=1/2×400=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2-1)×200=600个。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实力和理解所学学问要点,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的实力,难度适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及DNA的复制。26.在氮源为14N或15N的培育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或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育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离心方法分别提取到的大肠杆菌的DNA,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Ⅰ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B.Ⅱ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C.预料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上述试验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14N-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离心后位于试管中轻带的位置,15N-DN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离心后位于试管中重带的位置,Ⅰ代大肠杆菌DNA离心后位于中带的位置,推想其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详解】A、Ⅰ代大肠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A正确;

B、Ⅱ代大肠杆菌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4个)DNA分子的1/2,B错误;

C、由于1个含有14N的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1个含有15N的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2;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育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共得到8个DNA分子,这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其中有2条链含15N,14条链含14N,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b/2×2+a/2×14=b+7a,所以每个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C正确;

D、该试验的结果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B。

27.如图表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是脱氧核苷酸,其种类取决于C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F片段C.用吡罗红可以检测F在细胞中的分布 D.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限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据图示可知,C为含氮碱基,D为脱氧核苷酸,F为DNA,G为蛋白质,它们共同构成H染色体。详解:据分析可知,D是脱氧核苷酸,其种类取决于C碱基的种类,A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F为DNA,可用甲基绿检测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吡罗红是检测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错误;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并在其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点睛:依据“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结合图解,确定图中各种物质名称。28.如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该过程须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C.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a链上碱基A=T,C=G【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a链中(A+T)/(G+C)的比值=b链中(A+T)/(G+C)的比值。【详解】从图可知ad是互补的两条模板链,b是以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c是以d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因为ad链互补,所以ac链相同,A错误;该过程属于DNA的复制,须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错误;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同一条DNA链上A与T、C与G,不确定相等,互补链之间A=T,C=G,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DNA分子结构的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中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29.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依次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回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须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供应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详解】DNA复制过程是:③DNA首先利用细胞供应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④以解旋后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⑤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母链回旋成双螺旋状结构。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的网络结构。30.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置于含14N的培育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如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依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详解】依据题意分析可知: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育基上连续繁殖4代,共形成24=16个DNA分子。由于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只有两条链,又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在子代的16个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但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同时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为16-2=14个。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31.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推断()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确定是DNA B.该生物确定不含DNA而含RNA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确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确定是双链的【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中碱基的数量关系:RNA是单链,嘌呤和嘧啶数可以不同;DNA是单链时,嘌呤和嘧啶数也可以不同;。【详解】RNA是单链,嘌呤和嘧啶数可以不同;DNA是单链时,嘌呤和嘧啶数也可以不同;DNA是双链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G=C,则A+G=T+C=50%;所以该生物可含DNA和RNA,若此生物只含DNA,则确定是单链的;故选C。【点睛】本题设计奇妙,考查了核酸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实力。32.某探讨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进行了以下4个试验中小鼠死亡的是()A.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B.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C.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D.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答案】B【解析】【分析】S型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菌,从而使小鼠致死。【详解】A、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A项错误;B、R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但后面加入的S型细菌有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B项正确;C、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R型菌已经死亡,后面再加入S型菌的DNA则不会发生转化作用,因此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C项错误;D、S型菌十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S型菌已经死亡,且后面只是加入R型菌的DNA,因此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D项错误。故选B。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点睛】解题的关键就是只有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菌的DNA才能转化为致死的S型菌。细菌体内转化试验的2点提示:(1)并非全部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全部的R型细菌都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不能简洁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育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限制下,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3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D【解析】病毒按寄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T2噬菌体是特地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故B项错误。病毒按所含核酸分:DNA病毒和RNA病毒,即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T2噬菌体是DNA病毒,DNA不含硫元素,因此A、C两项错。病毒是严格寄生的生物,利用寄主细胞供应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增殖,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病毒的有关学问,考查学问点较多,属易错题。34.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闻名的转化试验,此试验结果()A.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白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白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详细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关内容。【详解】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表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定含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因此只能证明含有转化因子,还不能说明DNA就是转化因子,D符合题意。故选D。35.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试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运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 B.78 C.82 D.88【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构建一个脱氧核苷酸须要2个订书钉,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首先要构建20个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须要20个订书钉。将两个基本单位连在一起须要一个订书钉,连接10对碱基组成的DNA双链片段,须要将20个基本单位连成两条链,须要18个订书钉。碱基A有6个,A=T=6,那么G=C=4,A和T之间2个氢键,G和C之间三个氢键,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须要6×2+4×3=24个订书钉连接。因此,共须要订书钉40+18+24=82个,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定位】DNA的分子结构二、非选择题36.探讨人员对珍宝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视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