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延平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7题萝卜白菜的意识董桥

(1)我不懂画艺,却爱看画。少年得环境熏陶,多看国画;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画;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横窗的玄机,竟又耽悦浮现传统风骨的国画。既有这份偏爱,照说应该学点画理,看画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毕竟疏懒,总觉得心之所爱,何须讲理?于是,我说的传统、风骨,指的也就不是画的技巧,而是画的意识了。张大千画过一幅萝卜白菜,题了石涛一首七绝:“冷澹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绿缨红头的萝卜、鲜嫩青翠的白菜,此处已成寒土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诗,风骨自是愈发峥嵘了。

(2)再说,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大半萦绕故园梦影,难免纠缠几丝有爱有恨的政治联想,这时候,家国之感的传统,绝俗超尘的风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细辨了。黄宾虹一九二四年为陈柱画过一幅山水,陈柱因有绝诗二首作答,其一是:“万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斜阳远映红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说到“神州破碎难回首,只向先生画里看”!陈柱虽然晚节不全,在汪伪政权下当过南京伪中央大学的校长,他到底深明中国艺术的意识和中国画家的气节,诗中不致辜负黄宾虹画里的寄托。至于李可染画《万山红遍》、画《井冈山》,用意当然也在于描绘“改变中国命运”的山水景致,笔底的政治意识再清楚不过了。到了打成“黑画家”,饱受迫害,他关在画室里坚持原则写出来的作品,想来又把故国山水纷纷化成胸中丘壑;这些墨痕,一定更见出古典中的今情了。(3)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的经验,兼且流露画人的怀抱。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是人。前几天,关山月趁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作的菲林给我发表。关老写梅,不知颠倒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那么,和他谈起时下画人不知进出传统、终致不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问题,关老说:有东莞人卖席,顾客嫌席子太短不合身长。席贩说:是给活人睡还是给死人睡?客答曰:当然是给活人睡!席贩说:既是活人,难道不会蜷着身子睡吗?!客哑然。席子如此,传统如此;写画如此,看画亦复如此。万山的一遍红,可以是斜阳,也可以是血痕: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意与识会,萝卜白菜当然不再是萝卜白菜了。

15.(1)第1段“于今中年情怀十分秋”句中的“秋”是什么意思?

(2)根据第2段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你能体会中国山水画有怎样的特点?试分析(6分)▲

16.联系全文,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题“萝卜白菜的意识”的含义的?(6分)

17.第3段划线句子“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是人”,作者为什么先想到的是人?就文中提到的某一画家为例,谈谈你对画品和人品关系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参考答案:1.B

2.C

3.B【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错误。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所以选B。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C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范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意。所以选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所以选B。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压在信封里的钱申弓那一年,老主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将我装进一个信封里,然后贴上8分钱邮票,将我投入信箱,我经历了飞机汽车的长时间颠簸,最后来到了新主人的家。虽然在长途跋涉中我毫发无损,可我心里还是怨恨,同样是钱,别人可以换成一纸汇款单,让那薄薄的纸片穿州过省,自己免遭跋涉之苦,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市场里流通。而我呢,变成了违邮品,一旦被别人截走,邮局概不负责。虽说10元数额不大,可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啊,试想,8分钱一个鸡蛋,我可以换成100多个鸡蛋呢。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塞进窄窄的信封里,混混沌沌地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更可恶的是,这天,当新主人从邮差手中接过信封后,随手一撕,还差点没将我撕裂。不过我还真感谢他这一撕,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阳光那么灿烂,天那么蓝,水那么清,空气那么新鲜,我原以为,从此我就不再与黑暗作伴了。可谁知道我想错了。主人不知道是兜里钱多了还是出于什么,心事沉沉,对我不屑一顾。严格地说,只是用那带着浓烈烟味的食指和中指将我夹着抽出来一下。准确地说,还不到三秒钟,便又默默无声地将我塞回了那个信封里,随手将装着我的信封塞进了书柜里,身上还压上重重的一本书。于是,我又回到了黑暗之中,而且被那重重的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沮丧地在仄逼和黑暗之中跨越世纪,躺了足足35年。35年哪,它可以使婴儿变成了大人,可以使大人变成了老者,甚至可以由沧海变成桑田。35年里,我的那些兄弟们,在活跃的市场里遨游,由一元变成十元,再由十元变成百元,百元变成千元,千元变成万元,一个个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也十分无奈,谁叫我这么不走运!我热切地期待着主人将我释放出来。那一年,主人陷入了困境,晚上听到他和女主人在吵架,知道他的钱包里已经山穷水尽了。我听得出来,是主人生意亏损了,好像是工厂倒闭了,而且,他的款都让一个女孩给卷走了,这是女主人跟他歇斯底里的争吵中透露的。我想,是该我出山的时候了。可是等呀等呀,主人就像是将我遗忘了一样,连压在我身上的书本也没动一下。不但没动,我发现这段时间,主人发疯一样地买书,天天将新买回来的书往柜子里放,直压得我连呼吸都感到了困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扰,主人潜心读书,虽然跟女主人时有口角,可也没啥大碍,慢慢地,好像他们又弥合了。男主人的工厂东山再起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这晚,他在写字,女主人走进来念:财源广进,这四个字好!男主人又刷刷地写了一张:这个更好,鸿运高照!看得出来,主人已经度过了难关,生意走上了正轨,是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还真有点说不清。可有一个是肯定的,我只有继续压在书缝里,直到终老。那一年,全民炒股,多少人一夜暴富,看得出来,主人也加进了这个行列。我想,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而且有幸的是,主人被套住了,他的钱包又瘪了,甚至那一天女主人问他要10元钱买早餐,他也拿不出来。主人在愁苦,我心里却乐:你越是没钱就越是要想到我吧。可是我又错了。主人彻底地将我忘记了。后来发生一件事真让我痛苦欲绝,男主人因为炒股被套,企图能在赌场翻身,可谁知他的运气那么不济,越赌越输,欠了一屁股的债,无法解脱,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来。女主人在哭,而我却没能出来送他一程。呜呜,主人一去,我重出江湖便更没指望了。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轻了,一位爱好集邮的年轻姑娘将信封拿起,两只纤指伸进来,将我夹了出来:妈,快来看,这里有一张钱!女主人迈着龙钟的脚步来到书房,从姑娘手中接过我,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妈,我们有钱用了。还用什么,过去这10元钱,可以买到100多个鸡蛋,现在连10个也不到了,还是留着做个纪念吧。不,妈,从信里知道,这张钱是爸爸年轻时的一位年老朋友,临终前仓促间还给爸爸一笔钱的余款,在他遇车祸危急时刻爸爸曾用仅有的一笔钱救活了他的生命。令人惊叹的是,为承载这张钱,信封上却不意间留下一枚价值无比的邮票,妈,这是一张猴票……如今可买下不胜枚举的、数不清的鸡蛋;而就这张十元钞版本,收藏价也已很昂贵,决不是100枚鸡蛋价格可比的……这些鸡蛋,也就像是当年那100枚鸡蛋,经过35年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硕果累累。姑娘又重复一句。哟,这是你爸爸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女主人抚摸着我,终于说出了一句心里话。1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头叙述老主人将一张10元钞票装进信封,贴上8分邮票,寄给远方的“新主人”,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也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B.女主人接过女儿从信封中夹出的10元钱时,“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表明她对丈夫不幸离世的伤悼、悲痛以及对自己当年未能规劝丈夫的悔恨、自责。C.在女儿眼中,爸爸遗留信封上的猴票以及那张10元钞版目前在市面上价格昂贵;她只看重它金钱增殖的一面而忽略其内涵的真善美,这是作者深为之惋惜的。D.男主人曾经在年轻时用仅有的一笔钱救助了他的一位遭遇车祸的老朋友,后来这位老友临终前全部还清这笔钱,还特意在装钱的信封上贴了价值无比的猴票。E.一张10元钱钞因其包涵着30年前接济病人的特殊价值,最终给陷入困境的接济者后人带来意外收获,这曲折奇特的情节,寄托了作者对人生价值观的深思。14.小说中的男主人(即“爸爸”)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15.小说以“压在信封里的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16.小说为什么以女主人公终于说出的一句心里话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3.EA

14.?心地善良,有爱心:在老朋友遭遇车祸处于危急境遇时,他用仅有的一笔钱接济老友。?不甘服输,有斗志:生意亏损,工厂倒闭,钱被卷走,他不气馁,潜心读书,渡过难关,东山再起。?片面追求财富,偏执顽固:因炒股被套,企图在赌场翻身,却越赌越输,高筑债台,最终无法解脱而跳楼自杀。

15.?以“压在信封里的钱”为题,标明了贯穿小说全篇的线索。小说以一张10元钞串联起男主人公的命运遭遇,使情节紧凑,首尾呼应,脉络明晰。?以“压在信封里的钱”为题,提示小说叙事的角度。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10元钞的视角,通过叙写“我”的心理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主人公的沉浮悲欢;这样写角度新颖,手法独特,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压在封信里的钱”为题,也暗示了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叙述一张10元钞30年来价值的变化,以及接济者在经济生活中求富而穷的跌宕、挣扎,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审视,启发读者思考。

16.①艺术结构上,这样结尾,通过补白(或“补笔”)将小说开头部分设置的悬念解开,使情节发展更为完整、充实,增加了亮色,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这样结尾,借女主人之口表达了对善良、仁德之品行的赞美,可以引发读者共鸣。③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表现了男主人公行善事、有仁德的一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内涵;④思想内容上,这样结尾,表达了“积德积善的价值无比崇高,可以孵活无数生机,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这一主旨,升华了作品的主题。13.试题分析:B项,“对自己当年未能规劝丈夫的悔恨、自责”于文无据。C项,“她只看重它金钱增殖的一面而忽略其内涵的真善美”错误,当时女还不知这封信的来历;D项,“还特意在装钱的信封上贴了价值无比的猴票”错误,原文“信封上却不意间留下一枚价值无比的邮票”。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在老朋友遭遇车祸处于危急境遇时,他用仅有的一笔钱接济老友”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心地善良,有爱心”的形象特征。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形象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形象特征,后面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的相关解说,此题从“心地善良,有爱心”“不甘服输,有斗志”“片面追求财富,偏执顽固”的角度概括形象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15.试题分析:这是一大分析文章的标题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从标题和文章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主旨的凸显的角度作答,此文文章围绕“压在信封里的钱”的几经周转展开,是串联文章情节的线索;“压在信封里的钱”实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通过“钱”写社会,视角独特,耐人寻味,在凸显任务性格的同时深化主题。1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结尾的作用的题目,分析文章的结尾一般要从从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的角度分析。此题以女主人的一句话做结尾,就要分析这就话的含义,注意这句话中隐含的信息,首先这句话出自女主人的口中“这是你爸爸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表现女主人对男主人的肯定,再看“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肯定的是男主人的“积的善、积的德”,写出男主人品质中“积德行善”的一面,丰富人物形象;此句放到结尾位置,卒章显志,自然强调“积德积善的价值无比崇高”这一主旨;从结构上分析和开头照应,揭开文章开头的悬念。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选自《旧唐书·程千里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B.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C.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D.十二载/兼北庭都让/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日/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亦即诏书。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仍以中丞代行其职。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B.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译文:(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译文:参考答案:10.A

11.B

12.D

13.(1)葛禄将李献忠和他的妻了儿女以及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干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2)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啊,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失掉主帅,不可丢失城池。【10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抓住时间、官名、标志词,通过谓语动词前后推断其主语、宾语等,从而理解句意,断好句子。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题详解】试题分析:迁,一般指升职。考点:迁,一般指升职。【12题详解】试题分析:无中生有,程千里虽然被活捉,但并没有投降。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3题详解】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程千里是京兆人。他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碛西募人,多次凭借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年,他被授予御史中丞。天宝十二年,兼任北庭都护,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领部众归附唐朝,隶属于朔方军,唐玄宗为其改赐姓名叫做李献忠。李林甫统领朔方节度,任命李献忠为副将。之后又下诏,将李献忠部落转移,隶属幽州管辖,李献忠和安禄山素来不和,恐惧不敢奉诏,于是背叛朝廷逃回碛北,多次成为边关大患。唐玄宗对他感到很愤怒,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天宝十二年十一月,程千里的军队到达碛西,用书信晓谕葛禄,命令他帮助朝廷。李献忠势单力孤,归降了葛禄的部落。葛禄将李献忠及其妻子儿女、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千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天宝十三年三月,程千里在勤政楼献上俘虏李献忠,最后将他在朱雀街斩首,程千里凭借功绩被授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然留任辅佐治理羽林军。安史之乱发生后,朝廷下诏命令程千里在河东招募兵勇,充任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天宝十五年正月,程千里被升迁为上党郡长史、特进,代理御史中丞,派兵守上党。叛贼来攻城,多次被程千里击败,凭借功勋多次升迁,直至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任御史大夫。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包围城池,并且多次带领少量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于是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生擒蔡希德。双方精锐的骑兵交战得很激烈,差一点就要生擒蔡希德,但是蔡希德的救兵到了,程千里于是收拢骑兵撤退,可是护城河的桥坏了,他掉进了坑里,反而被蔡希德抓住了。程千里抬头告诉自己的骑兵说:“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啊,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军队失掉主帅,不可丢失城池。”士兵们听到后都流下了眼泪,早晚严防死守,叛贼最终也没有攻下城池。程千里被俘到了东都洛阳,安庆绪给他安排了住处,专门给他安排了伪职特进,把他囚禁在客舍中。等到安庆绪败走的时候,程千里被严庄杀害。这一年的十二月,皇上驾临丹凤楼大赦天下,其中说到:“忠臣侍奉君主,只有杀身报国而不会叛变成为贰臣;烈士为国捐躯,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像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这些人,马上追赠官职,寻访他们的子孙,加封他们的官爵,家中人口都多多给予抚恤。”于是从此给予厚待的人,无不是要求节义完备的.而程千里终究因为被生擒到叛贼的朝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跸东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归,遂令闲住。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寺中,绝粒而卒。(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弘图不能无望,代还

无望:没有希望。B.锻炼严酷

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C.弘图封还,具奏力谏

封还:缄封退还。D.弘图既谢政

谢政:辞官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弘图很有才华,不愿依附别人。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他外出巡察陕西时因推荐的官吏有过失而被免职。后“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石。B.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而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C.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仕途多舛。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与张彝宪不和,多次上书请辞,触怒皇帝,削职为民,十年后才被重新起用。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退休,后国家破亡,绝食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5分)

(2)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

参考答案:4.A

无望:没有怨恨。5.B6.B.解析:“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是“后谏”。7.(1)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担任原职。(关键词“亟”、“党”、“以”、“隙”、“故官”各1分。)(2)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关键词“耻”、“与(之)”、“乞”、“遂”、“起”各1分。)参考译文: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以才华自持,不依附别人。天启初年,高弘图上书陈述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他外出巡察陕西时,提名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检举他的过失,高弘图心中不能无怨恨,被人接任返朝后,他称病回乡去了。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担任原职。高弘图进京以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已经关进了关押钦犯的监狱,罗织罪名十分严酷。高弘图果然上书弹劾赵南星,但是奏疏中也讲“国事是非现已明了,打击不应太多”,“钦犯监狱中的几个大臣,对他们的生杀应该由法律部门决定”,有多指魏忠贤过分的意思。奏疏中又援引了汉元帝乘船游玩的事,当时魏忠贤正引导熹宗出游,所以魏忠贤不高兴了,假托皇帝的诏书严厉批评了他。后,高弘图又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极力讲原陕西巡抚乔应甲的罪行,还曾用言语指责崔呈秀。呈秀、应甲都是魏忠贤的同伙,因此,魏忠贤很恼火,朝廷拟让高弘图出任顺天巡按,魏忠贤不用他。高弘图请求弃官回乡,魏忠贤就命令他回家闲住。庄烈帝即位后,高弘图被起用,恢复原职。他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这三个人都被问了罪。朝廷提拔他为太仆少卿,他又称病离职。崇祯三年春天,朝廷召他入朝担任左佥都御史,又升为左副都御史。五年,升为工部右侍郎。他刚刚上任,总管户、工二部的宦官张彝宪见他,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崇祯十六年,朝廷召他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到任后升迁为户部尚书。第二年三月,京师失守,福王即位后,让高弘图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上书就新政讲了八件事,福王都赞赏采纳了。在这个时候,朝廷的重要决定大多由高弘图拟定。宫中传出福王的手札说要任用户部侍郎张有誉担任尚书,高弘图缄封退还,写奏本极力谏阻,最后还是以朝臣推举的方式选用。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高弘图力争未能成功,于是就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加封太子少师,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因为太后到,进升为太子太保。这年十月,高弘图四次上书请求退休,福王于是答应了他。高弘图辞官退休后,无家可归,流落到会稽居住。国家破亡以后,他逃进一所荒凉的寺庙中,绝食而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秦士录①

宋濂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叩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②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有邓弼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节)【注释】①秦:地名,今陕西一带。

②阍(hūn)卒:守门的兵士。③槊(shuò):长矛。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轻视。B.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相:互相。C.两生素负多才艺

负:仗恃。D.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阴:暗地里。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

②其孰能讥之乎?B.①能以力雄人

②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①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②众贼环而进,客奋锤左右击

D.①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14.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能表现邓弼文才武艺的一项是(2分)①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

②酒酣,解衣箕踞。③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④若不知关中有邓弼耶?⑤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⑥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以虎虎有生气的笔触,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一个能文能武、亦狂亦侠、蔑视礼法、有意用世的“秦士”形象,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彼此倾轧造成的对人才的压抑,表达了对邓弼一生的惋惜和感慨。B.文章第一段用极简略的文字,从邓弼的外形写到勇力,最后交代其使酒任气,突出其性格中的一个“狂”字。C.邓弼求见德王时,德王三问,邓弼回答只三个“能”字,如此简洁明快,显示了他的自恃自傲和胸有成竹。ks5uD.德王为了试探邓弼的身手,给了邓弼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让邓弼孤军奋战,结果邓弼杀掉了所有的敌人,让德王抚髀欢叹。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5分)(2)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5分)参考答案:12.B

“相”在这里指“我”。《孔雀东南飞》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的“相”就是这种用法,根据上下文也很容易推导出来。13.C(C①连词,表承接,或表修饰。

②连词,表承接,或表修饰。A①为人称代词,指他。②语气副词,表反问;B①介词,凭借;

②动词,带领;D①副词,“竟”。②副词,才,只。)14.C

②表现邓狂放不羁。④表现邓的狂妄和自信。⑤表现邓的傲慢和对德王的不满。15.D“邓弼杀掉了所有的敌人”是不正确的,文中说是“连斫马首堕地”。16.(1)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荒山僻野罢了,不能忍受你们的窝囊气!(“不我从”,不接受我的邀请,是宾语前置句式,译出一分;“亡命走山”译对一分,“亡”和“走”都是“逃跑”的意思;“苦”一分,句意1分。)(2)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没有回复。(本句共三个得分点,“诸”是“之于”的意思,“会”是“恰逢”的意思,“隙”有“矛盾、不和”的意思,“格“阻隔”“下”每个得分点一分,句意一分,共5分。)【参考译文】邓弼,陕西人。身高七尺,能以力大服众。邻居的牛正在相斗,无法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被折断,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并且酒后使性,怒视旁人,人们见了他总回避,说:“他是狂人,别接近他,接近他就一定要受到羞辱。”一日,邓弼独自在青楼饮酒,两位书生经过楼下,(邓弼)赶忙下去拉他们一同喝酒。两位书生向来瞧不起邓弼,便竭力拒绝他。邓弼发怒说:“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山泽罢了,不能受你们的窝囊气!”两位书生迫不得已,只好听从了他。酒兴浓时,邓弼解开衣服,两腿像簸箕一样岔开,席地而坐。两书生向来听说他酒后会撒酒疯,便想起身离开,邓弼制止他们说:“不要走!我也粗略读过一点书,你们怎么把我看做口水鼻涕一样?我今日并非想请你们喝酒,而是想略吐胸中不平之气罢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书籍任凭你们提问。”两书生随即从七部经典中,摘出几十条来问,邓弼一一举出传文和疏证,不漏掉一句话。邓弼笑着问:“你俩服还是不服?”两人彼此相看,颜色惨淡,再也不敢提问了。邓弼又叫添酒,披头散发跳着说:“我今天压倒‘饱学之士’了!古人学经是要养气,如今的人一穿起读书人的衣服,反而就毫无生气,只是想舞文弄墨,视一世豪杰为小儿,这怎么可以呢?你两个算了吧。”两书生向来自恃博学多才,听了邓弼的话,感到非常羞愧。泰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几千字的信,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守门的士兵不替他通报,邓弼便接连击倒好几个人,声音让德王听到了。德王叫侍卫把邓弼抓进去,想鞭打他。邓弼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您为什么不礼遇壮士?如今虽然号称天下无事,但东海岛上的部族(指日本),还没有称臣降服;西南众多野蛮部落,虽然说称臣进贡,却行使与中原皇帝一样的礼制。如果您能得到一两个像我这样的人才,让他们带领十万精锐善战的士卒去征伐,那么普天之下,就没有哪一处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大王您怎么不礼遇壮士呢!”堂上的人听了这番话,大家都缩起脖子,吐出舌头。德王说:“你自称壮士,懂得拿起兵刃,大呼直前攻占坚固的城堡么?”回答:“行!”德王问:“于百万军中,能够刺杀大将吗?”回答:“行!”“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回答:“当然!”德王对左右的人说:“姑且试试看。”又问邓弼需要什么,邓弼说:“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德王吩咐照给。暗里派出精于用长矛的壮士五十人,飞马出东门外(埋伏)。然后叫邓弼前去。德王亲自观战,当邓弼到达东门外,埋伏在那里拿着长矛的士兵一起逼进;邓弼吼声如虎,直奔向前。所有人马,惊惧倒退五十步,大惊失色。一会儿,烟尘漫天,只见双剑飞舞在云雾之中,连连砍下的马头落在地上。德王拍着大腿,高兴地说:“真是英雄!真是英雄!”于是吩咐拿酒奖赏邓弼,邓弼就站着喝酒,也不跪拜。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下来。邓弼知道后慨叹道:“天生一副铜筋铁骨,不让我在疆场上建立功勋,竟然让我默默无闻地困死在草野,这是命!也是时运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到王屋山做了道士,十年后死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5个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有的事情错了可以重来,错位的爱则意味着毁灭。①

,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事稼穑”、好逸恶劳。有的父母为孩子走关系、谋位子、贪财富,甚至不惜违纪违法,滑向犯罪的深渊。②

,容易使孩子养成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