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_第1页
专题11《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_第2页
专题11《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_第3页
专题11《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_第4页
专题11《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达官显贵 B.洛阳纸贵 C.物以稀为贵 D.春雨贵如油2.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3.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材料一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①____”。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②____”。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山西·中考真题】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好语似珠 B.好学不倦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______________;批注:______________。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B.久而乃和和:暖C.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策之不以其道B.不敢出一言以复/全石以为底C.学而不思则罔/濯清涟而不妖D.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B.(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C.(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4.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海南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二则》)【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选自《<论语>十二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曰:教学相长也。(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2020·内蒙包头市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论语》八章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③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④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⑤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⑧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博学而笃志(2)即之也温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3.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4.阅读⑦、⑧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2022·湖南娄底·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论语》十二章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省:反省)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思而不学则殆。(而:表转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B.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C.《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D.《论语十二章》运用语录体,语言简练,用意深远。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2022·上海闵行·模拟预测】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1.【甲】文的作者是_____是_____朝的,【乙】文出自《论语》,与《大学》《中庸》《_____》合称为“四书。”2.翻译【甲】文中划线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6.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作者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安徽淮北·二模】根据要求答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乙】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诚大丈夫

诚:__________(2)往之女家

女:__________(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4)不可夺志

夺:__________(5)笃志

笃:__________2.翻译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切问而近思。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每句只标一处)(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仁在其中矣。4.两文都谈了坚守志向,【甲】文认为无论得志与否,都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认为“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022·宁夏中卫·二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节选)【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学射》)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学而时习之

②不亦说乎③温故而知新

④子知子之所以中乎2.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语。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4.【乙】文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列子主动采用了【甲】文中的哪些学习方法?(至少两种,用自己的话回答。)【2022·内蒙古通辽·二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交友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①,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宜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②之,不可荏苒③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④自家处矣。(选自《朱子家训》)【注释】:①亵狎:轻佻玩忽。②矫革:矫正、革除。③荏苒:时间渐进,推移。④拔:挽救。1.解析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1)人不知而不愠(2)思而不学则殆(3)博学而笃志(4)亦无救拔自家处矣2.翻译句子。(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3.请用“/”符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甲】【乙】两文在交友方面都表达了哪些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2021·广东·一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仁在其中矣B.志

博学而笃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C.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D.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甲)文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_____________的态度,另一方面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学思结合等学习方法。【2021·河南平顶山·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