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理论课中的师生的互动、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内容的呈现、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都有了新的面貌,这是适应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的结果。本文初步探索了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为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新课标;信息科技;理论课;教学模式《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强调素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并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科技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些核心素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信息科技理论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新面貌1.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质疑观点、分析信息,并能够互相评价和辩论。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通过互动,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全面发展。2.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小组内部设有不同角色。在辩论、讨论等活动中,学生协同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小组环境中,学生通过集体努力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变化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再局限于视频和音频,教师需要关注与素养提升及科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首先,要关注素养提升的相关内容,包括信息获取、评估、组织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培养,以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关注与科学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再次,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与自己产生共鸣。这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并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最后,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呈现,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和更大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实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4.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发生变化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不再只是考试成绩,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其中包括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以及交流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伴随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伴随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则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长轨迹。在实施伴随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主动发言、积极参与、有建设性地提出观点等;②学生的思考能力,如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③学生的交流能力,包括倾听、表达、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等。通过伴随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设计的四大原则1.以核心素养为引领,设定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知识为核心”的观念,以“解决问题”的思维将“知识学习”转变为“素养培养”。教学目标也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各目标之间应相互衔接、逐步提升。2.采用情境化策略,凸显主题学习价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而促进知识向素养的转化,如可以引入历史情境,让学生学习前人认知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此外,还可以将教材中的范例情境进行组织加工和拓展。这些情境化的策略能够架起从知识通往素养的桥梁,有助于提升主题学习的价值。3.以问题和任务驱动探究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新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和任务。这些问题和任务应凸显知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系统地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适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知识内涵,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通过问题驱动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成效。4.以学业评价促进教学过程优化新课标第二部分的“课程理念”[1]指出:“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要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所以,教师应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创建一个主题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业成绩又重视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策略,并且要以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注重“教-学-评”的统一。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初步探索了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3],该模式将教学流程分为:巧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驱动,自主建构[4];分解问题,设计体验;回顾总结,学以致用(如下图)。下面,笔者以江苏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互联网”第二部分项目探索的“互联网的演变”为例进行实践探索。1.巧设情境,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产生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情境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情境;②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③适合学生水平,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④融入情感,激发内在动机。创设的情境可以分为问题情境、探究情境、互动情境、应用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情境,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例如,笔者采用“重阳节给奶奶买手机,并教奶奶如何使用”作为情境导入,并以问题“利用智能手机做什么”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教师概况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提问:“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吗?”进而提出手机必须联网的问题,然后以奶奶的口吻提出疑惑:“网是啥?它是咋来的?”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互联网的起源。2.问题驱动,自主建构列举生活中或历史中典型的事例,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5],唤醒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即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以问引学,变“组织活动”为“设计体验”,变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和知识储备,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例如,笔者以故事情境“阿帕网”为切入点,列出当时的需求:“人们希望设计一种指挥系统,它由多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系统被摧毁后,其他指挥点仍能正常工作,且这些分散的指挥点之间又能相互通信。如何设置符合要求的系统呢?”以问题引出互联网五种不同的组网结构,鉴于新知识难度较大,笔者对五种结构做简单的点拨,并利用图片、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3.分解问题,设计体验教师对问题进行分解,设计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小组汇报、交流感受、现场模拟等活动来推进课堂。鉴于网络组织结构部分知识抽象性强、相对深奥,笔者先对每种结构的特点做简单铺垫,随后让学生现场模拟,每个小组模拟一种结构,以将抽象深奥的知识形象化。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有一名解说员,其他成员分别担任网络组网结构的中央节点和分节点。学生亲自搭建,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学生分小组上台模拟汇报,教师及时点拨、评价。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变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又如,在学习“互联网中的信息传递”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模拟”,以邮寄快递的过程诠释信息传递的过程。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现实生活中的快递需要几个角色?几个地点?”“如何运输才能完成寄快递、收快递并查看快递内容?”教师提前打印买家、卖家、运输员、地址等标签,让学生现场角色扮演邮寄快递,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在模拟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打包的问题、收寄信息的问题等,这些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为课堂内容添加了鲜活的素材,也为后续学习互联网协议奠定了基础。通过小组互相合作,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用,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实践,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培育了团队意识,锻炼了协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在整个课堂中,评价方式多元多维,如教师的即时评价、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展示汇报中组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4.回顾总结,学以致用教师以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最后回扣情境,对整节课的知识和情感进行总结回顾,升华主题。例如,以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帮奶奶解决了哪几个问题”引发学生通过回顾知识进行整体建构。在理论课上,教师可以多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回顾总结。结论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废物知识
- 《电工常用仪表简介》课件
- 《儿童营养基本知识》课件
- 《公务员面试培训》课件
- 卫生系列高级评审审查要点
- 202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1-3部分
-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 医疗医学护理
- 《员工安全意识教育》课件
- 儿童肿瘤的心理护理
- 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题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育婴员中级第三章教育实施
- 《促进民族团结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
-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期末试卷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8
- 古建筑修缮工程方案
- 工勤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 解读办公室管理中的伦理与道德
- 2024年上海奉贤区高三年级上册期末高考与等级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法律尽职调查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