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_第1页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_第2页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_第3页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_第4页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确定教学编制、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文件,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内、课外活动的总体安排。为切实提高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严格执行,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及《本科教学工作规程》,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第二条教务处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有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报学校校长审定后实施。第三条人才培养方案应保证相对稳定性,原则上4-5年修订一次。第四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须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教务处经学校批准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组织各二级学院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各二级学院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由二级学院负责人负责。(三)各二级学院在讨论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广泛调研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的具体需求以及专业知识要求,借鉴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经验。(四)各二级学院应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学校宏观指导下,组织教师、行业(企业)人员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制(修)订,经二级学院审议,二级学院负责人签字,加盖二级学院公章后送教务处。(五)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审核论证后,经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长审定后印发执行。第五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专业培养方向、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学制与学位、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第三章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第六条经学校批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组织各教学单位执行。学校各部门都要为顺利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师资、设备、经费、图书资料、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保障,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第七条教务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经批准后调整的部分)向各教学单位下达教学任务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推诿或随意更改。第八条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编制学期课表。第九条对批准并正在执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须严格执行。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允许适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但须按程序报批,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有关指导性意见进行。第十条以下行为均属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开未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删除、变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含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程性质;增减学时;变更课程开设时间;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等。第十一条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须填写《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微调审批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幅度不大、不违背重大原则时,经批准后即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幅度较大时,相关学院须提交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论证申请报告,并附上调整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批程序逐级审批后实施。第十二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一般应在每学年度的第5周前完成,以保证教学安排的正常运行。在下学年度教学任务书下达后,教务处一般不再办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带头人录入教务管理系统,调整部分由教务处工作人员及时录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并适时进行更新、维护,以保证教学任务的正确下达。第十四条凡不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教学任务或未按上述规定报批而擅自更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者,均按教学事故论处。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校发〔2023〕82号根据学校发展和校内绩效分配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本着继承发扬、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特修订本办法。一、教学工作量计算依据(一)学校审批执行的各年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实践教学方案和学期实践教学执行计划等;(二)每年4月和10月学籍管理部门公布的《学生人数统计表》,期间如出现中途退学、学籍调整造成人数变动的直至下一次学籍管理部门统计再做调整。二、课程教学(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作业或实验报告的批改等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方法(一)课时数计算公式课时数=实际授课节数×人数系数(二)人数系数标准1.理论课人数系数一般55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其中专业英语课以35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人数系数定为1.0;大班上课在标准班基础上,每增加(减少)10名学生,人数系数增加(减少)0.1,增加(减少)不足10名学生的不增减系数。因招生原因1个专业的学生数不足1个标准班时,按1个标准班对待。人数系数最高限额为1.7。2.体育专业的专业术科课25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人数系数定为1.0。每增加(减少)5名学生,人数系数增加(减少)0.1。增加(减少)不足5人不增减系数。人数系数最高限额为1.5。3.公共体育选项课45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人数系数定为1.0。每增加(减少)5名学生,人数系数增加(减少)0.1。增加(减少)不足5人不增减系数。人数系数最高限额为1.5。4.美术专业、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技法课20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人数系数定为1.0。每增加(减少)5名学生,人数系数增加(减少)0.1,增加(减少)不足5人不增减系数。人数系数最高限额为1.5。5.音乐专业的个别课(即1位教师辅导1位学生)人数系数定为0.8;小组课4人/组,人数系数定为1.0(符合个别课和小组课的课程见附件)。6.计算机上机课按机房容纳的学生数为标准班,人数系数定为1.0。7.实践课人数系数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按本年级本专业人数分成若干个组,以20名学生为1组(其中,因设备等因素限制导致实验分组以12-15名学生为一组的课程见附件),每个组由1位教师带教,人数系数定为1.0。须进病房的医学见习课(具体课程见附件)按10名学生为1组;其他见习课按20名学生为1组。每增加(减少)5名学生,严格执行人数系数增加(减少)0.1,增加(减少)不足5人不增减系数。一位教师同时带教几个实验组,只能按带教1个实验组计算系数。思想政治课的课内实践以80名学生为1个标准班,每增加30名学生,人数系数增加0.1。人数系数最高限额为1.1。劳动课作为课外实践,已与专业实践和生活劳动结合进行,不另计工作量。心理健康教育课6课时列为理论课,实践课时纳入学工处心理专项管理。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32课时列为理论课,实践课时纳入招就处就业专项管理。军事理论6课时列为理论课,实践课时为军训不另计课时。安全教育为线上教学,不另计课时。其他纳入培养方案的专业课外实践遵循不重复计算工作量的原则,一般纳入归口单位的专项管理。三、其他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该部分工作仍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相关工作量计入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量。(一)由学院主考并统一组织的考试相关工作量计算办法:1.命题:每套试卷(A、B卷)计4个课时(包括正确答案、评分细则和试卷分析等,并打印交盘)。2.监考、巡考(全国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测试等已发放报酬的监考除外):监考每人每场按78元折合工作量计算。巡考根据巡考考场监考工作量的10%计算,多人同时巡考的,总份额为1,每个巡考员的份额由巡考安排部门确认。3.阅卷:每完整批阅20份试卷计1个课时。4.非命题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的考核工作量:线下课程上交成绩后按总人数除以55乘以2个课时。网络资源线上课程上交成绩后按该课程总人数除以55乘以0.5个课时。5.医药类毕业操作考核按医学部制定的实施细则计算课时(核减相应的包干经费)。(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指导(含选题、开题、评阅、答辩全过程)按实际指导的每学生12个课时计算。(三)学科竞赛培训按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管理。(四)教育实习实习前专业技能培训每标准队10个课时,全过程带教按每标准队实际到岗每天2个课时计算,教育研习每标准队8个课时(核减相应的包干经费)。(五)美术、艺术类专业写生、考察按学校有关文件配备指导老师,按每标准队每工作日3个课时计算。(六)其他实习医药类实习按医药类实习专项经费管理,其他专业类实习按专业实习专项经费管理。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认定专、兼职教师在满足基本课时量前提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的教师,超课时酬金上浮4元/节(标准课时)。五、注意事项(一)以上办法中所有纳入专项管理、考试考核、实践考核的课时量,责任单位都需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二)实验技术人员带教实验课,其带教资格须报教务处、人事处审批和备案,其课酬与相应职称教师相同。未带教专职实验人员休息时间值班课时酬金按校发〔xx〕115号文件《非职务性质劳务费及其他特殊劳务费管理办法》管理。(三)课程归属要明确,教学工作量由课程归属单位统计,同一个老师,同一门课程,不得重复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