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五十七页2011~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bèikǎo)建议考纲考点命题思路备考建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5·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工业化).2.(2014·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3.(2014·课标全国Ⅱ,41)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4.(2012·课标全国,32)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58年)5.(2011·课标全国,32)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是本单元的命题重点,尤其关注“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2.可以适当补充计划经济、统购统销等相关知识3.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偶有涉及但难度不大,建议不要深挖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013·课标全国Ⅰ,35)中国80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011·课标全国,3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12·课标全国,3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变化(1992年下海潮)共五十七页第24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tànsuǒ)中曲折发展考纲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标提示概述(ɡàish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共五十七页知识点一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制度的建立1.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guójiā)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一化三改)共五十七页(2)“一五”计划①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②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fēijī)制造厂等建成投产。③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三大改造①内容: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共五十七页②结果:使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4)评价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共五十七页『思考(sīkǎo)应用』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bìxū)提倡‘组织起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及举措。提示:理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工业品市场需求扩大;国家要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举措: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共五十七页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tànsuǒ)中曲折发展1.曲折发展的十年(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①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②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rènwu)。③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共五十七页(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背景: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quēfá)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的发展心态。②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③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④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共五十七页(4)中共中央的调整①措施:1960年冬,首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经济建设成就①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②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tiělù),石油已经实现自给。共五十七页2.“十年动乱(shíniándònɡluàn)”中的国民经济(1)基本状况:1966年5月,“文革”爆发,在“全面夺权”的狂潮(kuánɡcháo)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整顿①出现起色:周恩来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②复苏发展: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全面整顿经济。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共五十七页『思考(sīkǎo)应用』邓小平曾提到八大路线“没有(méiyǒu)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请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提示: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共五十七页考向一“一五”计划的背景(bèijǐng)、特点和实质[史料(shǐliǎo)研读]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共五十七页史料三……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jìnrù)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共五十七页1.根据史料一,“一五”计划(jìhuà)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提示: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思想基础(jīch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提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共五十七页
史料(2013·福建高考,节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quèdìng)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shíxiàn)工业化;不同: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共五十七页[命题(mìngtí)分析]方法1从“一五”计划的内涵和影响(yǐngxiǎng)角度命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是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的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一化三改”,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高考命题多运用图表数据材料,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一五”计划建设背景、特点及影响。解题时要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状况思考。共五十七页方法2从特定社会背景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角度命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财政困难、物资匮乏,国家实行了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高考命题会创设情境,考查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必要性。解题时需注意结合特定社会背景来分析(fēnxī)认识。共五十七页1.(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qījiān)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zhìyuē)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共五十七页解析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A项正确。冷战格局下,为对抗苏联,美国大力发展工业,英国努力恢复发展工业,B项错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是正确的,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只是(zhǐshì)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很大并没有衰落,D项错误。答案(dáàn)
A共五十七页2.(2014·海南单科,24)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zhǒnglèi)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共五十七页解析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zhōnɡɡuó)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材料“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的信息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有很大渊源,这与新中国“一五”计划有关,故D项正确。答案(dáàn)
D共五十七页“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jīchǔ)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共五十七页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shuōmíng)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共五十七页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xiānhòu)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共五十七页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从50年代到70年代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并未涉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是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经济建设提出的概念,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四川、安徽、广东等地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为1978年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gǎigé)采取了自下而上推进,故D项错误。共五十七页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zhígōng)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共五十七页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指从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因此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故B项正确;公私合营完成是1956年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dàliàng)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共五十七页“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zhìdù),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zhìdù)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共五十七页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tǐzhì)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共五十七页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jìhuà)体制的特征与“计划(jìhuà)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共五十七页考向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yuányīn)及应汲取的教训[史料(shǐliǎo)研读]史料一我国工业是在五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的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共五十七页史料二“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wénzhāng)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共五十七页史料三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lǐxiǎng)。——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共五十七页1.史料一信息“赶上和超过英国”“迅速的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反映出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以显示(xiǎnsh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揭示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修改了八大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持续犯“左”倾错误的根源。2.史料二中所谓“放卫星”,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悲情运动。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进一步滋长了“左”的错误。共五十七页3.史料三信息“群众性的行动”“集体主义理想”“公共食堂”揭示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它超越(chāoyuè)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共五十七页1.综合三则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它们(tāmen)之间的关系。提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错误(cuòwù)决议直接滋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蔓延。2.史料二反映了“大跃进”的哪些特点?提示: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有所反思。共五十七页(摘自2013年重庆高考T9)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biānzhì),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jīngjì)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业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共五十七页表格(biǎogé)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所反映的问题,可为我们此后的经济建设提供怎样的历史借鉴?提示:问题(wèntí):1957~1960年我国工业产值,尤其是重工业产值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而说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借鉴:经济建设要防止片面追求速度与产量,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建设要注意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比例结构,协调发展。共五十七页[史论(shǐlùn)归纳]1.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shīwù)的原因(1)我国古代封建专制长期存在,致使封建家长制残余思想容易侵蚀党的肌体,从而造成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出现盲目服从等现象。(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要求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从而出现了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3)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共五十七页(4)就国际环境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jiānruì)对峙,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企图通过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对抗资本主义。2.教训(jiàoxun)(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4)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共五十七页[命题(mìngtí)分析]方法1从概念内涵角度命题。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就是(jiùshì)“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中“大跃进”运动的特征是大炼钢铁和片面追求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征是“一大二公”。解题时需要把握概念内涵和特征,结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客观经济规律等原理分析。共五十七页方法2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解题时注意运用历史定量分析法及唯物史观理论分析思考,特别要注意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形式及工作重心等角度,理解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lìchéng)中的经验教训。共五十七页1.(2015·福建文综,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fúhé)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jìhuà)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共五十七页解析“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图中曲线显示:在1956年初,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前期农业总产值高,后期工业总产值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底,农业总产值降低,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故C项错误。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使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而农业发展(fāzhǎn)受到严重破坏,出现背离状态,故D项正确。答案(dáàn)
D共五十七页2.(2015·广东文综,28)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式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guómínjīngjì)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共五十七页解析题干时间是“1961年”,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C项“成效显著”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土地(tǔdì)所有制没有变化,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于1953~1956年,B项错误;由“有的地方出现家庭式作业”可以分析出这种家庭式作业的生产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D项正确。答案(dáàn)
D共五十七页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tígāo)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共五十七页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zhōnɡɡuó)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表1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wèntí)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共五十七页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dìqū),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dìqū)。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共五十七页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shèhuì)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共五十七页1958年,美国一份(yīfèn)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店铺转让合同范例
- 版居住房出租合同模板
- 政府土地租赁合同范例
- 2024年度个性化定制家居设计及标志应用合同
- 理财合同范例
- 服装代理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度理想城幼儿园教学设备维修保养合同
- 投资股东合同模板
- 月饼代理销售合同范例
- 盖板预制合同模板
- 家居卫生 第三章 家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 第三节家居卫生 云南省劳动与技术 七年级上册
- 廉政例行约谈提纲范文(通用3篇)
- GA/T 591-2023法庭科学照相设备技术条件
- 肝衰竭的护理查房
- 六年级英语学困生帮扶记录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计算
- 统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精益生产成熟度评估表
- 非饱和土力学03-吸力与SWCC课件
- 伪装隐身技术
-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示范公开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