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内蒙古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我国高速铁路网始建于2004年,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通车,从此成为铁路投资重中之重,2015年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可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摘自《2015年中国高铁发展报告》)材料二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历经二十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历时14年,2016年9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早在2010年京沪高铁就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记录。高铁已成为中国大众出行优选,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中国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开始作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名片加速走向世界,正成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领头羊,主演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头戏,彰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摘编自201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材料三2月25日G65次列车驶出北京西站,标志着被称为“蓝海豚”和“金凤凰”两个型号的车型,采用重联的方式,首次上线运营。近年来,我国铁路部门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终于有了属于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列车。标准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及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对保持我国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推进高铁装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高铁之前走出国门,只是在铁路承建方面攻城略地,是浅层次的“走出去”,“中国标准”的横空出世则是“中国制造”的深度输出,是深层次的“走出去”,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魅力。G65次列车上线运行,实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从“学徒”到“师傅”的完美逆袭。(摘自2017年2月27日《中华铁道网》)材料四现阶段,中国高铁输出重点布局亚洲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皆有意插足亚洲各国庞大的高铁建设计划,从而成为中国高铁输出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地缘政治、技术水平以及引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日两国在亚洲高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跑地位。中日高铁竞争既有经济竞争的表征,又有政治博弈的色彩。经济方面,日方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就短期利益作出让步。正如日本相关人士所言,与中国竞争高铁项目“即使零元中标也应该拿下高铁订单”。政治方面,政府高层频繁于外交场合推销日本高铁,不惜对东道国提供条件优厚的政府开发援助条件,且将高铁项目合作与防务合作、武器出口等问题相挂钩。此外,日本政府公开质疑中国高铁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并充分利用周边国家对“强中国”所存有的猜疑和防范之心,于中国高铁进击海外市场之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意欲制造不利于中国高铁输出的外部环境。(摘自2017年2月20日《学习时报》)4.下列关于中国高铁发展状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5年,我国基本建成了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客运网,覆盖国内所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高铁已成为大众的出门优选。B.中国高铁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名片。C.2015年,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中国高铁发展速度之快、运营规模之大令世界瞩目。D.迄今为止,中国高铁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时速创造世界纪录,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拥有了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列车。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使用2万公里、时速486.1公里等数字,让人们准确、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高铁发展的高速度,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说服力。B.G65次列车上线运行,表明了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领先世界水平。C.材料四重在报道中国高铁面临的激烈竞争,受地缘政治、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日本是中国高铁驶出国门的唯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D.运营规模大,建造成本低,已经发挥出建成高铁安全运输的示范效应,这些表明中国高铁在国际高铁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6.中国高铁输出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4.A
5.A
6.机遇:“一带一路”给我国高铁提供了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机会,中国高铁已具备深度输出能力。挑战:传统高铁强国都有意插足亚洲高铁建设,日本长期对中国高铁输出持竞争立场;我国高铁仍需加强自主创新。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中国高铁发展状况的理解。A项,结合原文内容“2015年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可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分析可知,“覆盖国内所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篡改文意。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项,“原始创新能力”有误,原文为G65次列车上线运行,实现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从“学徒”到“师傅”的完美逆袭。C项,除日本外还有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只是中日两国在亚洲高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跑地位。D项,“已经发挥出建成高铁安全运输的示范效应”文中并未提及。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挑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1.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副产品——一氧化碳。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D.一氧化碳虽然是-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2.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3.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参考答案:1.C
2.B
3.C
4.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A项,“准确作用”错误。原文第二段内容为“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所以,“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错误。B项,“产生了新陈代谢的副产品——一氧化碳”错误。原文是“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D项,“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错误。原文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B项,结合文本内容“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分析,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结合文本内容“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分析可知,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故选C。【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题干要求“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A项,“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分析可知,危害是明显的。B项,“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分析,只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项,“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错误。结合原文最后一节内容分析,希望将其“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就有必要进行评估。故选D。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读无字书郭启宏①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周恩来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②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唯有王夫之见地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船山遗书·读通鉴论》)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他沉痛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③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④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梏、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⑤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周恩来联语所云,“从无字处读书”。⑥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幽梦影》)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⑦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开”?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定性说?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⑧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除非不读。17.文中第②自然段举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作者什么观点呢?(回答不超过10个字)18.文中第⑥自然段有“待读书人去探求”的话“读书人”实际指的是什么人?“探求”的对象是什么呢?答:(1)“读书人”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求”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第⑦自然段中,作者对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四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全文看,说明在研究问题中,应采取什么态度呢?答:应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章最后说“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试从两方面来说明。参考答案:17.要善于读书
18.
(1).(1)观察、研究世上各种人的人
(2).(2)关于各种人的言行、思想、情感、品德的“真知”。
19.客观,实事求是,不妄下结论
20.(1)读无字书,“大义”“微言”不在学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而且还要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2)读无字书,要“从无字句处读书”,强调实践出真知,要研究生活的各个领域,要观察研究各种人。【1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答出“文中第②自然段举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作者什么观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文中第②自然段写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然后借王夫之的话进行了分析,得出“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的结论,可见作者写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要善于读书的观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把概念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待读书人去探求”出现在文章第六段结尾处,原句为“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有总结上文的作用,从上文来看,“这些书”应是指作者所说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显然,这里的“读书人”也就是指观察研究世人各种人的人。“探求”的对象也就是句中所说的“真知”,也就是关于各种人的言行、思想、情感、品德的思考与感悟。【19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结合内容进行分析。第七段中,作者对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四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四种说法一一进行了否定,认为这“四说”都不够客观,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有妄下结论之嫌。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在研究问题时应采取的态度是客观、实事求是、不妄下结论。【2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结尾处,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理清层次,结合全文来分析。文章第三段先写了王夫之的观点“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后作者总结“‘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结合第四段,可知“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第五段引用了周恩来的观点“从无字处读书”,从第六段可知,作者指的是要从实践中得出真知,要研究生活的各个领域,要观察研究各种人。依据上述信息可概括出本题答案。【点睛】第2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考点强调的是“文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4分)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②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④,京师肃清。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注】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寺:官署。③铃下:指属下。④跼蹐:(jújí):行动小心,十分慌恐的样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为州内所则
则:准则B.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坐:因犯……罪C.案夏阳侯瑰案:同“按”,按照D.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幸:幸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常筑墼以自给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B.乃晨取死人断手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D.见无礼于君者
不拘于时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纡年轻时就喜欢韩非子的法治方式,任南行唐长,一上任,就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惊。B.周纡担任勃海太守时,廷掾想煞其威风,弄尸体立于官署门前;周纡通过观察问讯,很快破案,自此再无人敢欺骗周纡了。C.周纡担任洛阳令时,手下官吏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D.周纡因其“严酷,专任刑法”而多次被免官;但因其“廉洁”“公正”,不但未被仇人加害,而且朝廷多用之。9.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2)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参考答案:6.B7.A8.B9.(1)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3)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过去只要有一丁点儿旧怨的,没有不被杀的。7.试题分析:A项译为来。B项分别译为就;竟。C项分别译为虽然;即使。D项分别译为对;被。【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C项结合后面“尚在”,可知译为虽然;后句考查的是课内内容,译为即使。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语境,感情色彩等。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结合文本内容“。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及第三节内容可知,周紆破案是在升迁为召陵侯相以后。【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结合文本内容“。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及第三节内容可知,周紆破案是在升迁为召陵侯相以后。【参考译文】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学说。(明帝)永平中期,周纡补任南行唐长。上任后,他晓谕官吏百姓说:“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接着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周纡升为博平县令。他拘捕拷问贪污受贿的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出狱。周纡凭着声威晋升为齐国相,依然十分严厉残酷,一味动用刑律,并且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受到州内各郡县的效法。后来因滥杀无辜,再次被降为博平县令。(章帝)建初中期,周纡担任勃海太守。天子赦免罪犯的诏书每次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将诏书藏起不拿出来,先派人到所属各县将罪犯全部判处完,才拿出诏书。结果被征召到廷尉府,免官回家。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他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肃宗听说以后很同情他,又让他担任郎官,又升迁为召陵侯相。廷掾害怕周纡威猛明察,想煞煞他的威风,就在清晨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立在相府门前。周纡得知后就去察看,他站在死人身边,装着好像跟死人说话的样子。暗中观察到死人口中和眼中有稻芒,就秘密向把守城门的人问道:“都有谁运稻草进城?”看门的人说:“只有廷掾。”他又问身边侍从:“外面有谁对我跟死人说话持很怀疑的态度吗?”侍从说:“廷掾对您怀疑。”于是周纡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没杀人,弄来的是路边的死人”。自此谁也不敢欺骗周纡。天子召他担任洛阳令。周纡刚上任,先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动了怒,厉声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和帝即皇帝位以后,太傅邓彪上奏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过去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窦氏许多人虽然被杀,而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痛恨此事,就上疏说:“臣听说臧文仲侍奉国君,见到对国君合礼的人,侍奉他就像孝子侍奉父母一样;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诛杀他就像鹰鹯追逐鸟雀。据查夏阳侯窦瑰,本来轻浮刻薄,心志乖戾不正,对经典毫无学问,但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聚集奸诈凶暴的人。他轻视皇上声威,轻慢皇室,应当处以死刑。”六年夏天,发生旱灾,天子亲自到洛阳监狱察看囚犯情况及记录的罪状,见到两名犯人被拷打后伤口生虫,将周纡降职为骑都尉。七年,迁任将作大匠。九年,在任上去世。5.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8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善骑射,杀首虏多——首虏:俘虏的首领B.军亡导,或失道——失道:失去道义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小心谦恭,诚谨忠厚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而秦武阳奉地图,以次进B.用善骑射,杀首虏多/焉用亡郑以陪邻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3分)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功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4.D。本题考查理解常用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级为B。A项的“首虏”,依据语境可知,它是“斩获敌人首级”的意思。B项的“失道”依据“军亡导”“后大将军”可知“迷失道路”。C项“曲折”显然解释错误。“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意思是说,大将军卫青想上书向天子报告详细的军情。曲折,指委曲详细的军情,而不是指道路弯曲。
5.A。B项的两个“用”都是“因为”意思;C项的两个“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独;D项两个“无”
都是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无论”。而A项的两个“以”,前一个是“率领”;后一个是
“按照”之意。
6.D。本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能级为C。句①为李广迷敌之计,与对部下“宽缓”无关;句②分赏赐给部下,自然是对部下宽缓;句③说李广的爱好;句④说李广对部下的态度;句⑤是李广自责,并为校尉开脱;句⑥是写军中对李广自刎的伤痛之情。可见答案只能是D。
7.D。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级为C。D项之错在“面对处罚”这一句曲解了文意,“刀笔”,古代竹简上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公文案卷之事叫做刀笔,后世多指写状子的事。刀笔吏,指诉讼的官吏。“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是李广自己说的话,表明他不愿面对刀笔吏,而不是无力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
8.①大概是说李将军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②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或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能级为B。句①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其”是表推测的语气词,应译为“大概”;二是“尽”,是竭尽之意;三是句式,全句是动宾倒置句,“之”是提宾的标志,即谓李将军。句②翻译时应注意的是:及,到;知,熟知,译为“知道”,不准确;为,介词,后面省宾语“之”(他);尽,竭尽。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关键处要译得明白、准确,毫不含糊。
【参考译文】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世代传习箭术,李广以良家子弟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他善骑射,斩敌首级很多;跟从太尉亚夫攻击吴楚军部,夺得敌方军旗,在昌邑一带名声显赫,以力战出名。匈奴大举入侵上郡,远远望见匈奴几千名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也大为惊恐,想回马奔逃。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此情况,我们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立刻舍彼杀光。现我们停留不走,匈奴定会以为我们是大军谤敌的,必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离匈奴阵地约二里处俘下来。解下马鞍,让士兵们也都放开马随便躺卧。时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偷袭他们,因而领兵撤离了。李广驻军右北平,匈奴听说了,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数年间都躲避他,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货踢就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家中没有多余财物,终不谈及家产的事。李广不善言谈,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造,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和不苛刻,士兵因而爱戴他,乐为所用。后来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出塞后,从东路进兵。部队的向导逃跑了。于是迷了路,落在了卫青的部队之后。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军情。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年轻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丑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居上住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得像乡下人,不善言谈,可在他死时,天下人不论认识他不认识他,都对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彼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B.我聊以忘忧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13.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4分)译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译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4分)译文:
参考答案:10.A(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发现“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翻译成“驻军”作谓语,就会造成整个句子前后矛盾,“次”——“第二个”,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应当受敌(的地方)。)11.A(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句陈述后表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也放在两个相同结构表否定的句子之间,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于是A项正确。B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用,(后省略介宾短语的宾语);第二句的“以”作连词,来,于是B项不同。C项第一个“乃”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项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指代,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代,翻译成“他”。)12.(C这道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以及文言句式的“四字一断”格式。裴松之注《三国志》是受诏加注。)13.⑴(4分)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⑵(4分)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⑶(4分)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参考译文】
《魏略》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袁绍),诸葛亮(暗)知荆州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望北去见刘备,备与亮没有旧交情,又因为(诸葛亮)年纪比较小,像一般的门客接待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的。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自己在结。(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又远大的志向,但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于是)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备回答说:“(刘表)不及。”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公)”诸葛亮说:“现在都不及,但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等待敌人,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悦;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旧多了(旧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委屈自己,亲自三次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白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不一样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太让人觉得奇怪了。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租赁合同:办公场地租赁及装修协议
- 2024年度艺术品买卖合同作品真伪鉴定
- 2024年二手住宅交易与按揭贷款协议2篇
- 现代技术服务费合同9
- 2024年度工程环境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vi设计及实施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品牌授权合同的品牌使用与授权期限3篇
- 2024年度智慧城市建设与技术合作合同
- 化工设计:第10章 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蓄水池建筑工程施工协议书
- 皮卡分体焊接作业指导书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软件工程师职业生涯规划
- 分布式屋顶光伏组件支架安装施工方案
-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
- 地铁运营车站保洁
- 小学 主题班会:中国民间故事(11张PPT)
- 全球各主要股指期权市场做市商制度比较研究
- 《口腔修复学(一)》教学大纲
- 砌体结构知识讲解
- 六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堂(课堂PPT)
- 液压破碎锤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