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一德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呼唤文化原创力曾凡 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中极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原创力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失去原创力的文化就没了生机与活力。尽管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但是跟风现象也日益严重,有些电影只有技术没有艺术,电视剧题材风格都不停地重复,小说都变成了影视剧的分镜头剧本。谁也不肯动脑筋,谁也不肯付出自己的真实的劳动。某位青年文学偶像,不但抄袭,而且在法院宣判之后还公然拒不道歉。以塑造人的精神和人格为目标的大学里,从本科生到教授,剽窃、抄袭行为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支撑不管是来自于宗教哲学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以理想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和追求的方向。而由于种种外力因素的作用,这种对信念的执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淡化,于是就导致我们在具体行动时也渐渐失去了对价值规范的信赖与敬畏。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人一旦没有了理想信念、精神依托和抽象的追求,就没了奔头儿,就放弃了日常的道德坚守和对社会公义的敬畏。各个阶层各种行业都以数字为标准,以机械学物理学和算术学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坐标,拿到钱是英雄,出名是成功,但实际上有没有内容则不管。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的去魅的非英雄主义的价值哲学,时尚的娱乐化的物质化的现实评价标准,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后教育的公式化模式化机械化,都不断促使人们放弃思考放弃个性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不难看到,有的作家往往被市场所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听命于书商或影视导演的趣味,使得一部可能具有真正人文内涵的作品成了能换来高稿酬的受时尚和公众所欢迎的“畅销书”。而一个大学教授或者是研究生,则要在自己的学术兴趣甚至是专长之外,不停地忙于在特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目的论文。在一切都被规定了的精神环境中,相信没有谁还有能力甚至还有耐心去做创造性的思考和劳动。所以,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由于缺乏精神的动力,最终导致在技术层面也出现了普遍化的原创力丧失。论文和著作是抄袭的,剧本是摹仿的,歌曲的主题意境和旋律都是摹仿的,就连作品的名字和栏目的名字都要抄来抄去。谁也没有独家秘诀,谁也不能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独冠群芳。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甚至城市规划和有的领导讲话稿,都变得一模一样了。
文化原创力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就会产生具有原创力的文化辨识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而创造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工业技术产品就必然地会爆发出文化原创力的冲击力与凝聚力,会形成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文化原创力的缺失,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事,也不仅仅是大学教授的事,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是中华文化生命要延续和中国人找回生活的意义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生活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惟此,文化原创力才能与文化建设携手而行。(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果失去了原创力,文化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B人有精神的支撑,且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全因为人是文化动物。C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缺乏精神的动力,会在技术层面普遍丧失原创力。D功利主义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根本原因。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饱含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就不会丧失文化原创力。B人们在生活中不能以物质性和现实性的目标为参照系,否则就会失去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C原创性的文化成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D如果电影创作者理想和信念越来越淡化,其创作被市场左右,就很难有原创性的电影创作成果。14、根据本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使文化具有原创力?(4分)参考答案:12、C。(A“从而使一个国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应为“文化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
B因果颠倒。原文的表述为“人之所以是文化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的支撑”。且原文并没有信息显示“人是文化动物”与“这种精神支撑会成为人生活的动力”是因果关系。D原文无此信息,功利主义的技术主义的数字化的考核与选拔标准,是促使人们放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追求的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综观全文,为什么会失去文化的原创力?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执着,也就是“精神的坍塌”。)13、D。(A只要……就,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7段的表述为,“现实中原创力的丧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那意味着原创力的丧失,还有别的原因。“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是“现实中原创力丧失”的必要条件。B前后颠倒了,原文表述为“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信念支撑之后,人们所能找到和最容易找到的参照系只剩下了物质性的和现实性的目标了。”C根据原文第4段末尾几句、第5段开头几句表达的意思,人们并非不具备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而是被迫放弃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追求或被市场左右,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14、①唤回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的热情与真诚。②摆脱数字化看待事物的眼光,摆脱模式化的生活轨迹,摆脱对理想对精神的不屑一顾的态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和谐高于冲突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1.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它不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追求人类社会法则与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B.它主张天人协调,要求人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而不主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C.它既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力求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主张人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主动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D.在当今世界,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纠正人们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错误观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很早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孔子在对《诗经》“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句作解说时,就把“和”视作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B.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承认对立的存在,但他也指出,对立必将化为和谐。C.《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当今的话来说,“协和万邦”就是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D.从《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人力图用和谐的音乐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作为“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但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和”还具有“和睦”、“和平”、“融合”等意义。B.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儒家推崇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礼、乐合乎天道。C.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D.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在当今世界在处理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和谐高于冲突”的理念不应当被忽视。参考答案:1.B2.D3.C1.无需添加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我国古人力图用和谐的音乐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故本题应选D。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其原因就在于……”这一分析有误,根据文中倒数第二段可知是“文化根源在于……”,而“文化根源”与“原因”不是同一概念,所以此处属于偷换概念,或者强拉因果。故本题应选C。3.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他终身为爱情而歌唱 ①南国冬日,冒着凌冽的海风,我来到福建惠安,看一个给全世界留下了永远的爱,自己却没有得到爱的人。3年前,我到川藏交界的康定,无意中知道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的发现整理者是一位叫吴文季的人,原籍福建惠安。以后就总惦记着这件事,今天终于有缘到访他的故居和墓地。 ②在抗日战争时期,吴文季一腔热血投奔抗日,在武汉参加了“战时干部训练团”,后又辗转重庆,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院停课期间,为生计他应聘到驻扎在康定地区的青年军教歌。这使他有机会到民间采风。康定地处汉藏文化的交接带,既有汉文化的敦厚,又有藏文化的豪放,尤其是音乐取杂交优势,更显个性。大渡河畔有一座跑马山,那是汉藏同胞,特别是青年男女节日里跑马对歌的地方,吴文季就是在这里采得这首情歌溜溜调的。随着抗战胜利学校内迁,这首歌也被带回南京。先是经加工配器在学院的联欢会上演出,引起轰动。当时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就将它带到巴黎的国际音乐节,于是这首歌就走遍世界。那是多么浓烈的爱情旋律啊,“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地爱哟,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呦!”从西部高原吹来的清风夹着草香,裹着这歌,这情,飘过原野,洒向广袤的大地。 ③南京解放后,吴文季在1949年5月参加解放军,先后在二野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工作,曾任男高音独唱演员,领唱过《英雄战胜大渡河》等著名的歌曲。但因为有参加过“战干团”和曾到国民党部队教歌这一段经历,被认为不宜在总政文工团工作,于1953年遣送回乡。天真的他以为下放劳动一两年就可返回北京。以至于他走时连行李都没有带全,一批宝贵的创作乐谱也寄存在朋友处。没有想到竟是一去不归。 ④那天,我从惠安县城出发,找到洛阳镇,又在镇上找到一条小巷。这巷小得仅容一人紧身通过,然后是一处破败的民房。房分前后室,我用脚量了一下,前室只有三步深,墙上挂着他的一张遗像,供少数知情而又知音的人前来瞻仰。地上则散乱地堆着一些他当年用过的农具。后室只能放下一张床,是他劳累一天之后,挑灯写歌的地方。吴回乡后,孤无所依,就吃住在兄嫂家,每日出工,参加集体劳动,业余帮镇上的中学辅导文艺节目。一时使该校节目水平大涨,居然出省演出。后来又安排他到地方歌舞团工作,还创作并排练了反映当地女子爱情的歌剧《阿兰》。他盼着北京有令召还,但日复一日,不见音讯。他哪里知道外面的政治气候正日紧一日,1962年北戴河会议大讲阶级斗争,1964年“四清”运动又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就这样,直到1966年他不幸病逝,也没有等到召回令,时年48岁。 ⑤参观完旧居,访过他的兄嫂,我坚持要去看看他的墓。村里人说,从来没有外地人,更没有北京来的人去看,路不好走。我的心里一紧,就更想去会一会那颗孤独的灵魂。开车不能了,我们就步行从一条蜿蜒的小路爬上一个山包,再左行,又是一条更窄的路。因为走的人少,两边长满一人多高的野草,一种大朵的黄花夹在其中。我问这叫什么花,领路的村民说:“叫臭菊,到处是,很贱的一种花,常用来沤肥的。”我心里又是一紧,更多了一分惆怅。大家在齐人深的野草和臭菊中觅路,谁也不说话,好像回到一个洪荒的中世纪。 ⑥转过一个小坡,爬上一个山坳,终于出现一座孤坟。浅浅的土堆,前面有一块石碑,上书吴文季之墓,并有一行字:“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自由而歌唱”。我想表达一点心意,就地采了一大把各色的野花,中间裹了一大朵正怒放的臭菊,献在他的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坐在坟前,听头上的风轻轻吹过,两旁松柏肃然,世界很静。我想陪这个土堆里的人坐一会儿,他绝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个远方的陌生人来与他心灵对话。他整理那首情歌是在1944年左右,到现在已经67年,那是他精神世界中最明媚、灿烂的时刻,他的死,并孤寂地躺在这里是1966年,也已半个世纪。他长眠后的岁月,回忆最多的一定是在康定的日子。那强壮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那激烈的赛马、跳舞、歌唱、狂欢的场面。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瞬。音乐史上的许多名曲都来自民间的采风,并伴有音乐家的传奇故事,它如大漠戈壁长风送来的驼铃,久久地摇荡着人们的心灵。吴文季的西康采风,很类似音乐家王洛宾的青海湖边采风。康定的藏族姑娘应该比青海的藏族姑娘更热辣奔放一些。王洛宾与卓玛曾有一鞭情,有相拥于马背,飞驰过草原,陶醉于绿草蓝天的浪漫,因而产生了那首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们也有理由猜想,在《康定情歌》后面,在鼓声咚咚,彩旗飘飘的跑马山上,或许也另有一个浪漫的故事。“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哟”,难道吴家这样英俊的大哥就没有哪位姑娘在赛马时轻轻地抽他一鞭?那时他才24岁啊。 ⑦我在墓边坐着,南国的冬天并不凋零,放眼望去,大地还是一样的葱绿。近处仍是没人深的野草和大朵的臭菊,远处有一座小山,陪同的人说不出具体的名字,倒讲了一个曾在山那边发生的著名的“陈三五娘”故事。啊,我知道《陈三五娘》是在闽南一带流传甚广的传统剧目,后来还拍成了电影。大意是穷文人陈三,在元宵灯会上与富家女子黄五娘邂逅相遇,互相爱慕。黄父却贪财爱势,将五娘允婚他人。陈三便和五娘私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这是一个闽版的《梁祝》。但我不知故事的原型却是在这里。讲故事者说,他们私奔的路线就是从那个山后转过来,一直朝这边,朝吴的墓地走来。吴文季在这里长大,又酷爱民间音乐,他一定看过这出戏。也许,他在这凄冷的墓里,还在一遍一遍地回味着这个故事。私奔是爱情题材中常有的主题,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到《陈三五娘》,传唱不衰。但天上无云何有雨,地上无土怎长苗?当你处于一个不敢爱或不敢被人爱的环境或条件下时,你与谁私奔,又奔向何处呢? ⑧吴文季所留资料甚少。他在总政文工团大约是有一位女友的。离京时,他的衣物、书籍、特别是一些乐谱资料还寄存在她处。但自从下放后,对方的回信就渐写渐少,最后终于音断讯绝。这大约是我们知道的他一生中唯一享受过的一丝的爱,像早春里吹过的一缕暖风,然后又复归消失。 ⑨山上的风大,不可久留,我起身下山,对地方上的朋友说:“墓碑上的那句话应改为:他终身为爱情而歌唱,却没有得到过爱。”7.赏析第二段划线句的精妙之处。(3分)8.第四段写出了吴文季旧居破败的景象,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2分)9.本文多次写出了臭菊,请对其作用加以分析。(3分)10.第五段末作者为什么说“好像回到一个洪荒的中世纪”?(3分)11.对全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作者写吴文季为康定地区的青年军教歌是为了说明他热爱民族解放事业B.作者写吴文季故居的种种景象,是为了说明吴文季的兄嫂对他较为刻薄C.第五段两个“紧”字点出了吴文季死后寂寞无闻,也表达了作者的惆怅D.第八段提出吴文季的恋爱经历,对吴文季的命运表达了深沉的感慨惋惜E.作者叙述解放后吴文季坎坷的人生经历,是为了表达对当时时代的不满12.从全文看,第六段作者在目的对吴文季康定采风情形的想象和猜想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7.(3分)划线句连用夹、裹、飘、洒等动词,自然而然地把高原的清风、草香和《康定情歌》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康定情歌》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影响的广泛、迅速。8.(2分)说明吴文季回乡后凄凉的生活境况。9.(3分)臭菊象征了吴文季的音乐才华和坎坷命运,也使文章笼罩着悲凉的氛围。10.(3分)“洪荒的中世纪”既表现了荒凉的环境,又是吴文季的生活时代与境遇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吴文季生前死后的凄凉命运的惋惜惆怅之情。11.CD(6分)12.(4分)用想象点出吴文季“终身为爱情而歌”的题意;作者从故居到墓地一路思绪万千,此处更是借想象把文章感情推向高潮;结构上使文章转入爱情的话题,为文末改碑文的提议做铺垫;对吴采风情形及浪漫故事的猜测与其后半生的现实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更令读者感慨;通过缅怀采风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吴文季深深地敬佩及其坎坷人生的无限感怀。(任写四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思同,幽州人也。思同事刘仁恭为银胡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思同奔逃,以为飞胜指挥使。思同为人敢勇,善骑射,好学,颇喜为诗,轻财重义,多礼文士,然未尝有战功。明宗时,以久次为匡国军节度使,徙镇雄武。居五年,来朝,明宗问以边事,思同指画山川,陈其利害。思同去,明宗顾左右曰:“人言思同不管事,能若是邪?”于是始知其材。石敬瑭讨董璋,思同为先锋指挥使,兵入剑门,而后军不继,思同与璋战,不胜而却。应顺元年二月潞王从珂反凤翔驰檄四邻言奸臣幸先帝疾病贼杀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动摇藩方陈己所以兴兵讨乱之状因遣伶奴安十十以五弦谒思同,欲因其欢以通意。是时,诸镇皆怀向背,所得潞王书檄,虽以上闻,而不绝其使。独思同执十十及从珂所使推官郝诩等送京师。闵帝嘉其忠,即以思同为西面行营马步军都部署。三月,会诸镇兵围凤翔,破东西关城。从珂兵弱而守甚坚,外兵伤死者众,从珂登城呼外兵而泣曰:“吾从先帝二十年,大小数百战,甲不解体,金疮满身,士卒固尝从我矣。今先帝新弃天下,而朝廷信用奸人,离间骨肉,我实何罪而见伐乎?”因恸哭。士卒闻者,皆悲怜之。兴元张虔钊攻城西,督战甚急,士卒苦之,反兵攻虔钊,虔钊走。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呼曰:“潞王,吾主也!”乃引军自西门入降从珂。而思同未知,犹督战。严卫指挥使尹晖麾其众曰:“城西军入城受赏矣!何用战邪?”士卒解甲弃仗,声闻数里,遂皆入城降。诸镇之兵皆溃。思同挺身走,至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闭门不纳,乃走潼关。从珂引兵东,至昭应,前锋追执思同。从珂责曰:“罪可逃乎?”思同曰:“非不知从王而得生,恐终死不能见先帝于地下。”从珂愧其言,乃杀之。汉高祖即位,赠侍中。(节选自《新五代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应顺元年二月/潞王从珂反/凤翔驰檄四邻/言奸臣幸先帝疾病/贼杀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动摇藩方/陈己所以兴兵讨乱之状/B.应顺元年二月/潞王从珂反凤翔/驰檄四邻/言奸臣幸先帝疾病/贼杀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动摇/藩方陈己所以兴兵讨乱之状/C.应顺元年二月/潞王从珂反/凤翔驰檄四邻/言奸臣幸先帝疾病/贼杀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动摇/藩方陈己所以兴兵讨乱之状/D.应顺元年二月/潞王从珂反凤翔/驰檄四邻/言奸臣幸先帝疾病/贼杀秦王而立幼嗣/侵弱宗室/动摇藩方/陈己所以兴兵讨乱之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宗”是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B.“先帝”用以称呼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先”指已故的,多用于尊长,如先君、先妣。C.“羽林”为“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是皇帝卫军的名称,汉武帝时始设。D.“赠”是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获得追赠的官员生前一般官职很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同起初为官,略有波折。他先是在刘仁恭手下为官,后来刘仁恭被他的儿子刘守光囚困,王思同便奔逃,后来做了飞胜指挥使。B.王思同文武双全,为官尽责。他喜欢作诗,常礼遇文士,明宗时曾调职镇守雄武,从容回答明宗对边事的询问,令君臣大为惊异。C.王思同立场坚定,忠心耿耿。潞王向他示好,他不为所动,并将其手下安十十和郝诩等送至京城,其忠心得到了皇帝的褒奖。D.王思同重节重义,为君赴死。王思同会同各路兵马攻打潞王,终因军心涣散兵败逃亡,被俘后他凛然陈词,令潞王羞愧,终被杀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诸镇皆怀向背,所得潞王书檄,虽以上闻,而不绝其使。(2)今先帝新弃天下,而朝廷信用奸人,离间骨肉,我实何罪而见伐乎?参考答案:10.D11.D12.B
13.(1)这时,各镇都存在向背的问题,所得的潞王文书,虽然上奏,但不断绝使者往来。(“书檄”“上闻”各1分,句意3分。)(2)现在先帝刚刚去世,然而朝廷重用奸臣,离间骨肉,我有什么罪要被讨伐呢?”(“弃天下”“见伐”各1分,句意3分。)选自《新五代史》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D项,“获得追赠的官员生前一般官职很低”错。1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B项,“令君臣大为惊异”错。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王思同是幽州人。他侍奉刘仁恭做银胡指挥使,刘仁恭被他的儿子刘守光囚困,王思同奔逃晋国,晋国任命他为飞胜指挥使。王思同为人勇敢,善于骑马射箭,喜好学习,很喜欢作诗,轻视钱财,重视义气,经常礼遇文士,然而没有立过战功。明宗时,因资历叫他当匡国军节度使,调职镇守雄武。过了五年进京朝拜,明宗问边境情况,思同分析山川形势,讲利弊得失。思同走后,明宗对左右说:“别人说思同不管事,(如果不管事)能做得这样好吗?”从此才知思同有才。石敬瑭讨伐董璋,思同当先锋指挥使,兵入剑门,后军跟不上,思同与董璋作战,战败退兵。应顺元年(934)二月,潞王从珂在凤翔造反,传檄四方,说奸臣乘先帝病重杀秦王而立幼主,欺凌宗室,动摇藩镇,说明自己兴兵讨伐叛乱的原因。并派伶人安十十用五弦见思同,想乘他高兴来说服他归附自己。这时,各镇都存在向背的问题,所得潞王檄文,虽然上奏,但不断绝与从珂使者的往来。只有思同捉住安十十和从珂所派推官郝诩等送到京城文言文阅读答案思同,幽州人也。思同事刘仁恭为银胡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文言文阅读答案思同,幽州人也。思同事刘仁恭为银胡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愍帝为嘉奖他的忠诚,就用思同为西面行营马步军都部署。三月,会合各镇之兵包围凤翔,攻破东西关城。从珂兵弱但坚决守城,外面的兵伤亡很多,从珂登城喊着外兵大哭说:“我跟随先帝二十年,大小战斗数百次,铠甲不离身,满身创伤,士卒常常跟我一起作战。现在先帝刚刚去世,然而朝廷重用奸臣,离间骨肉,我有什么罪要被讨伐呢?”说毕痛哭。士卒听了,都悲伤同情他。兴元张虔钊攻城西,督战太急,士卒太苦,反过来攻虔钊,虔钊逃走。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大喊:“潞王,是我们之主啊!”于是引兵从西门入城投降从珂。这些事思同还不知道,仍然督战。严卫指挥使尹晖指挥他的军队说:“城西的军队已经入城接受赏赐了!哪里用得着战斗呢?”士兵脱下铠甲丢弃兵器,声音传到数里之外,于是都入城投降。各镇的兵全都溃败。王思同独自脱身逃走,到了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关上城门不接纳,王思同于是逃到潼关文言文阅读答案思同,幽州人也。思同事刘仁恭为银胡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思同,幽州人也。思同事刘仁恭为银胡指挥使,仁恭为其子守光所囚。从珂领兵向东,到了昭应,前锋追上并捉住王思同。从珂责问:“你的罪过能逃掉么?”王思同说:“并非不知道跟从您就可以活下来,只是害怕自己死了不能在地下见到先帝。”从珂因他的话而愧疚,于是杀掉了他。后汉高祖即位,追赠王思同为侍中。5.
参考答案:10.B(规:环绕)11.B(均作名词,解释为“地方”。A介词,替;介词,被。C代词,其中;代词,那。D连词,并且;副词,尚且)12.D(AB无中生有,均错在“做官”上。由“再诎有司,将归省亲”可知,作者的族孙未被主考官录取,因而未当官。C错在曲解文意。时间应将“三年”改为“二年”)13.(1)“你真能做到这样么?”他请求试试看,我答应了他。(3分)
(2)再将树朝北平放,树身被泥土充垫,逐渐升高抬起。(3分)
(3)大概因为平时移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实践时又很有条理的缘故罢。(4分)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分)(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分)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才会有效遏制住当前频频发生的非伤即亡的暴力征收拆迁事件②而且,依法执政本就是行政机关的天然职责③只有追究非法拆迁人背后的雇主责任④才能使本就是出于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担当起职责⑤他们不能为了避免与被征收拆迁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就私下把职责转给开发商或拆迁公司⑥而不是让那些直接施暴者当替罪羊了事
A.③④⑥①②⑤
B.③⑥④①②⑤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⑤③⑥①④参考答案:B略8.按要求选择。(1)在集体婚礼上,夸赞两位新娘子最合适的一句话是(____)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花羞月之貌。C.一个是观音转世,一个是仙女下凡。D.一个是天下第一,一个是举世无双。(2)某班同学写了一份请柬,邀请老师参加班级举行的晚会,以下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_____)A.我们敬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望按时光临。B.我们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敬望守约出席。C.您被邀请参加我班的晚会,特呈此柬,敬望光临。D.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我班的晚会,特呈此柬,敬望光临。参考答案:
(1).(1)B
(2).(2)D试题分析:(1)A“逊”和“输”从缺点说,C“观音”不适合夸赞新娘,D“天下第一”和“举世无双”矛盾。(2)A“按时光临”,B“守约出席”,C“特呈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夏季高温施工培训
- 如何制作制度培训
- 中班火车安全防护教案
- 助产临床基地申报
- 2024版:建筑工程项目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
- 夏季猪病预防
- 《结核的诊治》课件
- 2024版酒店前台接待及服务员劳动合同范本与执行标准3篇
- 喷煤安全培训
- 《益生菌与肠道健康》课件
- 202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500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国防和兵役》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与答案
- 特殊情况施工的技术措施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实施方法研究报告
- 2024年07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试题答案
- 《古兰》中文译文版
- 工程停止点检查管理(共17页)
- 爬架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1529
- 202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车间动力及照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