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及其启示[摘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日益增多,本文对中美知识产权爱护现状,主要争端及其产生的缘由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我国知识产权爱护发展方向的启示。关键词:知识产权爱护现状知识产权争端WTO对外经济贸易一,中国知识产权爱护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幅度增加,中国政府逐步相识到知识产权爱护的重要作用,近些来更是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爱护力度,加入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网络版权公约》等国际条约,建立起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爱护法律体系。但由于我国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法律法规不健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因而,我国目前仍存在着出口商品侵权现象严峻,行政执法不透亮等问题。二,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历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始于20世纪80代末,1989及1990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均将中国列入了“重点视察国家”。19914月26日,中国被美国以持续的知识产权爱护不力为由进行“特殊301”调查。第二次知识产权争端的焦点是盗版问题。19946月,美国认为中国执法不严,并且实质上也没有爱护著作权作品的立法,盗版严峻,以音像制品盗版和计算机软件盗版问题再次把中国列入“重点国家”,对中国发起6个月的“特殊301调查”。《中美知识产权爱护协议》签署事隔仅一,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再次成为两国贸易关系的热点。由于以国际知识产权联盟为代表的美国知识产权业界认为中国没有仔细执行协议,建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重新考虑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19964月30日,中国再次被美方列为“重点国家”,而且是该度唯一的“重点国家”。从1997到2002,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的定位始终没有任何改变,然而从2004开始,美国商业界对中国在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爱护状况开始流露出更多不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05的特殊301报告中确定将中国升格为“重点视察国”,这是自1996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保持中国“306条款监察国家”的地位。20074月9日,美国代表施瓦布宣布就“中国知识产权爱护”和“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是2004以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加剧以来的最高潮。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实质(一)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角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腾飞,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势必在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经济利益冲突。美国政府不断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爱护,主要是因为,美国竞争优势的变化和中美贸易逆差的扩大。美国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特别重视这类产品的出口。美国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爱护不力,阻碍着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增加了中国部分商标类商品的竞争优势,因为这些产品的商标权大部分归外国全部。自1993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逐增加,而且对华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知识产权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在某一领域拥有了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这一领域的限制权。众多周知,美国正式凭借在高新领域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才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占有优势,成为某些知识产权的垄断者和供应者,并因此享受着巨大的经济利润。为了维持这种优势地位,美国全力以赴通过知识产权爱护国际制度的建立来防止尖端技术的流失,一旦在全球范围内放松对知识产权的爱护,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因此大大减弱。(二)我国自身知识产权爱护存在缺陷中国国民传统意识中始终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20世纪80代才开始创建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此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与个人,几乎都没有知识产权爱护与侵权的概念。后来,虽然我国出台了诸多知识产权爱护的法律法规,但美国认为中国在实施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各种法律在内容上的不一样;中央,省,地政府在法律适用上的不一样;执法机构缺乏透亮,存在着责任上的空白;刑罚措施不过明确有效,惩处力度不够等。同时,我国很多企业的确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侵权盗版现象严峻。美国的一些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如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制药,由于中国盗版泛滥而损失惨重。就知识产权立法来看,我国现行的立法,明显是没有充分利用TRIPS协定中的这几条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突出表现在没有制定反垄断法,相配套的反不正值竞争法由于其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上的先天缺陷也无法对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作出有力的规制。就连知识产权的内部立法也过分倾向权利人的利益,这就给知识产权滥用现象留下了法律的空白。(三)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爱护问题上存在相识和观念上的偏差1,中美双方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相关条款存在相识上的偏差加入WTO以后,中国始终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履行TRIPS协议中中国应尽的义务。协议第61款要求协议国要有一个有威慑效果的知识产权刑事执法系统。美国方面始终认为中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爱护,对盗版者没有威慑作用,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的刑事惩罚门槛定得过高。入世以来,中国遵照TRIPS协议,在知识产权爱护各方面都取得进展,2007中国对知识产权爱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的10个方面,276项知识产权爱护措施,大幅降低了刑事惩罚的门槛,细化了刑法规定,更为严厉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中美双方对TRIPS协议中透亮度条款的相识上也存在偏差。美国要求中国供应执法工作和起诉罪犯相关状况的具体资料。他们埋怨中国不愿公开打击盗版的一些行政执行的具体信息,以至于他们无法评估这些行动的效果,违反了TRIPS协议中的透亮度条款。2,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爱护取得成果的预期的偏差加入WTO之后,美方盼望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效果。然而,知识产权爱护在中国面临的问题较为困难,美国想在短时间内看到知识产权爱护状况全面显著好转,明显不切实际。入世后,中国在知识产权爱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美国这种过高的期望相比,巨大的落差还是让美国方面比较悲观。美国继而实行行动,加剧了两国知识产权的争端。四,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启示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的历史是中国知识产权爱护问题的一面镜子。它一方面见证了新中国知识产权爱护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在知识产权爱护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分析中美知识产权冲突,有助于我们看清中国知识产权爱护所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爱护制度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舶来品,20世纪80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体系。加入WTO之后,我国又接连颁布过打算通过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应借鉴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阅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关注目前国际最新的知识产权发展趋势,逐步与TRIPS协议接轨,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爱护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此外,我们必需留意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结合实际国情,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提高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爱护意识和自身竞争力知识产权争端是国际市场上争夺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我国企业应当增加知识产权爱护意识,从被动转为主动,建立完善的专利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竞争力。对我国企业而言:一方面,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和专利等要及时申请知识产权爱护。这样既可以避开自己的产品被别人仿照而失去竞争力,也可以避开被外企钻空子索要专利费。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不侵犯他国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也要主动进行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品牌”,由以廉取胜转为以质取胜。有了品牌,有了质量保证,有了自主创新实力就没有必要适用美国的知识产权,适用自主的知识产权成为我国企业活力和竞争的有力武器,这也是解决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最根本措施。除此之外,企业要培育大量的知识产权人才,加大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员工创新。主动应对中美知识产权争端问题知识产权争端最终的解决方法只能是双方的协商与合作。我国要加强与美国方面的协商,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与中国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上来,共同打击盗版和侵权,削减双方在此问题上的理解偏差,用合作来取代一味的施压必将取得更好的结果。美国也应当意识到,爱护美国在华知识产权利益只能通过中国国内的法律程序来进行,必需依靠中国政府加强执法来实现。只有本着相互体谅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相互妥协,才能寻求到双方都能够接收的解决方法。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在与美国的博弈过程中,我们应从消极应对的看法转变为主动主动应战。一方面,中国须要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建设,尽可能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使其保持与TRIPS协议的一样性;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关注自身和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状况,要学会熟识运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来更好的爱护自己,使其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参考文献:[1]许楚旭.中美知识产权冲突及其启示[J].[2]方桃珍.中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