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_第1页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_第2页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_第3页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_第4页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手册TOC\o"1-2"\h\u23094第1章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概述 384371.1农村经营主体的演变 380001.2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类型与特点 320341第2章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 455122.1国家政策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支持 4305742.2地方扶持政策及实践 5196622.3政策发展趋势与建议 521799第3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301143.1土地流转政策与实践 6119783.1.1政策背景 676753.1.2土地流转实践 62873.2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68943.2.1政策依据 6325563.2.2实施流程 6125903.2.3效益分析 6255303.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展望 728963.3.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体系 7194683.3.2深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 7173593.3.3摸索土地制度改革新路径 7197913.3.4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 716998第4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7170354.1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7100634.1.1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7325414.1.2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目标与任务 711074.1.3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 7128034.2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818974.2.1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267534.2.2农村保险产品创新 8274684.2.3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212194.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8260244.3.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8175174.3.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8183864.3.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措施 828602第5章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8282025.1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9110295.1.1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9152505.1.2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 993615.1.3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924675.2农村人才引进政策及实践 9276275.2.1制定农村人才引进政策 9316255.2.2农村人才引进实践 9103665.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9206445.3.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9173585.3.2加强人才激励机制 9321075.3.3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1021878第6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10174386.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0172786.1.1创新主体 1051906.1.2创新平台 10251876.1.3创新政策 10284506.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10313166.2.1成果转化机制 10164826.2.2推广体系 108866.2.3成果推广模式 10219946.3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11146406.3.1农业信息化 11139336.3.2农业智能化 11257916.3.3农业电子商务 1122045第7章农业产业链发展 114347.1农业产业链概述 11250447.2农业产业链整合策略 11130517.2.1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 11236317.2.2创新产业链组织模式 11301257.2.3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 11262287.2.4优化产业链布局 1299017.3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248077.3.1加强金融支持 12232567.3.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2259707.3.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12177767.3.4促进产业链与金融深度融合 1228038第8章农村电商与市场开拓 1217358.1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趋势 1224078.1.1发展现状 12198518.1.2发展趋势 12142138.2农村电商政策与扶持措施 13182028.2.1国家政策支持 1376178.2.2地方扶持措施 13327108.2.3企业参与农村电商 1313418.3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1366458.3.1农产品市场开拓 13136708.3.2农产品品牌建设 1315228第9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3123969.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3191209.1.1政策背景 1393709.1.2政策措施 1484349.2农村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 14166639.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4181279.2.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4210269.2.3农村生态修复技术 14117519.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4265719.3.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4161809.3.2低碳农业模式 1591299.3.3休闲农业模式 1521569.3.4绿色农业模式 15279459.3.5智慧农业模式 1527027第10章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案例解析 15240410.1家庭农场发展案例 152763810.2农民合作社发展案例 151501010.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案例 163024710.4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分析 16第1章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概述1.1农村经营主体的演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营主体经历了从传统农户经营到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经营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2)从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化经营主体转变。传统农户经营逐渐演变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3)从封闭、保守的经营理念向开放、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转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注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1.2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类型与特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户。特点:家庭农场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有利于传承农业文化和技术。(2)农民合作社:农民自愿结成的,以共同经营、共享收益为特征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特点:农民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民收入。(3)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的农业企业。特点: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能够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指导等环节的服务组织。特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5)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特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以上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发挥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优势,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2章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2.1国家政策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其进行支持和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支持:国家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等,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支持。(2)税收优惠: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实施税收减免政策,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3)土地政策:允许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合理使用土地,鼓励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题。(5)人才培养:加大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2.2地方扶持政策及实践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1)政策扶持:地方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2)项目支持:地方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3)技术指导:地方组织专家团队,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市场开拓:地方通过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对接会等活动,帮助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拓展市场。(5)品牌培育:地方鼓励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建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2.3政策发展趋势与建议未来,我国政策将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以下为政策发展趋势与建议:(1)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涵盖财政、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2)强化政策执行: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保证政策落到实处。(3)创新政策工具:摸索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新型政策工具,降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风险。(4)注重政策差异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实施差异化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5)加强政策协同:推动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助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第3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1土地流转政策与实践3.1.1政策背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3.1.2土地流转实践(1)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出租、转包、互换、转让等形式。(2)流转程序:遵循农民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3)流转成效: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3.2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2.1政策依据国家为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贷款对象、贷款用途、抵押范围等。3.2.2实施流程(1)贷款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主体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2)抵押评估:金融机构对抵押土地经营权进行价值评估。(3)贷款发放:金融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向贷款申请人发放贷款。(4)贷后管理:金融机构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贷款用于农业生产经营。3.2.3效益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拓宽了农业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3.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展望3.3.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范围、程序和监管机制,规范流转市场,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3.3.2深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扩大贷款范围,优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金融支持。3.3.3摸索土地制度改革新路径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创新,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3.3.4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政策认知和参与意识,加强政策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第4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4.1农村金融体系改革4.1.1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金融服务不足、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等。4.1.2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目标与任务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政策实施效果。4.1.3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3)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4)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农村经营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5)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4.2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4.2.1农村信贷产品创新(1)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等;(2)发展农村产业链金融,支持农村经营主体发展;(3)创新农村小额信贷产品,满足农村小额贷款需求。4.2.2农村保险产品创新(1)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2)发展农村小额保险,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3)推广农村扶贫保险,助力脱贫攻坚。4.2.3农村金融科技应用(1)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3)推广农村金融移动支付,方便农村居民支付结算。4.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4.3.1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的基础,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4.3.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完善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2)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提高信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3)加强农村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4.3.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加大信用信息采集力度,提高信用数据质量;(3)培育农村信用服务市场,促进信用服务产业发展;(4)加强农村信用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信用意识和素养。第5章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5.1农村人才培养机制5.1.1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1)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2)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作用,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3)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农村人才整体素质。5.1.2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1)推广“学校基地农户”的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求;(3)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5.1.3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保障;(2)完善农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培养质量;(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5.2农村人才引进政策及实践5.2.1制定农村人才引进政策(1)明确引进对象,重点引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人才;(2)提供优惠政策,包括住房、子女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持;(3)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展柔性引才、项目引才等。5.2.2农村人才引进实践(1)搭建人才引进平台,促进人才与农村产业的对接;(2)实施人才项目,引导人才服务农村产业发展;(3)加强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5.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策略5.3.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1)调整人才队伍布局,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2)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活力;(3)注重女性人才培养,促进性别平衡。5.3.2加强人才激励机制(1)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人才导向;(2)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3)加大人才奖励力度,提升人才荣誉感。5.3.3提升人才服务水平(1)加强人才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2)优化人才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3)建立人才服务联盟,形成人才服务合力。第6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6.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6.1.1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应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创新机制。6.1.2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科研平台,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6.1.3创新政策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创新主体开展农业科技创新。6.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6.2.1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2.2推广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普及率。6.2.3成果推广模式摸索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如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利用率。6.3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6.3.1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6.3.2农业智能化推动农业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智能农业装备,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6.3.3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本章旨在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方向和路径,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第7章农业产业链发展7.1农业产业链概述农业产业链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消费过程中,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产业系统。它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涉及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农业产业链发展是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7.2农业产业链整合策略7.2.1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关键在于加强各环节的协同,实现产业链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应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等手段,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合作,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7.2.2创新产业链组织模式鼓励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产业链组织模式,如“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以利益联结为核心,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合作。7.2.3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7.2.4优化产业链布局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优势,优化农业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集中,形成区域品牌和竞争优势。7.3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7.3.1加强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信贷投放,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7.3.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业产业链特点,开发符合产业链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7.3.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链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的经营风险。7.3.4促进产业链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发挥金融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第8章农村电商与市场开拓8.1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趋势8.1.1发展现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村电商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农村物流、仓储、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8.1.2发展趋势(1)电商平台下沉,服务更加精细化。(2)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品质化、差异化竞争加剧。(3)农村电商产业链不断完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4)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形成合作共赢格局。8.2农村电商政策与扶持措施8.2.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旨在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推动农村电商普及和应用。8.2.2地方扶持措施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电商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持。8.2.3企业参与农村电商电商平台企业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如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优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等。8.3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8.3.1农产品市场开拓(1)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2)发展农产品产地直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3)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如预售、定制、众筹等。8.3.2农产品品牌建设(1)强化农产品品质监管,提升消费者信任度。(2)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地域品牌。(3)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措施,农村电商与市场开拓将有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第9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9.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9.1.1政策背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旨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9.1.2政策措施(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2)实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程;(3)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4)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5)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6)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9.2农村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9.2.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1)生物炭技术;(2)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农田氮磷拦截技术;(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9.2.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2)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3)地下渗滤处理技术;(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9.2.3农村生态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技术;(2)微生物修复技术;(3)土壤改良技术;(4)生态固沙技术;(5)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9.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9.3.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循环产业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9.3.2低碳农业模式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碳排放。9.3.3休闲农业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9.3.4绿色农业模式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9.3.5智慧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10章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案例解析10.1家庭农场发展案例本节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家庭农场案例,分析其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及其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启示。案例选取了位于我国东部某省的李氏家庭农场。案例概述:李氏家庭农场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经过10年的发展,农场面积已扩大到100亩,年产总值达到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