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常见腔肠动物: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水螅(淡水)。水螅长1厘米,口周有触手,喜附着在水草上,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水螅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5、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大多数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它们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没有,生殖器官发达;少数自由生活,如涡虫。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生活类别有寄生生活的如蛔虫;有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2、蛔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3、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4、蚯蚓生活在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5、蚯蚓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6、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7、蚯蚓身体分节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8、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刺手的感觉,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刚毛9、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壁保持湿润,利于呼吸。10、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包裹身体,运动器官是足。大多有贝壳如扇贝,蜗牛,石鳖;有的贝壳消失如乌贼、章鱼;2、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3、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第二大类动物,目前已知的有10万种以上。4、节肢动物的特点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5、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中昆虫的种类最多,有100万种以上。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6、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但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要注意喔!7、在昆虫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要定期蜕皮。第四节鱼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约占95%。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2、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体内有脊柱,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3、鱼类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5、鱼的外形呈流线型,能减少游泳阻力。鱼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大部分。6、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胸鳍、腹鳍能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7、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能感觉水流、测定方向。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是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9、呼吸时口与鳃盖交替张合,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10、有些动物称为“鱼”但不属于鱼类的:章鱼、鱿鱼、墨鱼、鲍鱼前四种是软体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鲸鱼(哺乳动物)等;有些动物名称没有“鱼”但属于鱼类:海马、河豚、中华鲟、泥鳅等。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大多生活在水里或者潮湿的陆地上。2、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用于跳跃;趾间有蹼,既用于划水。3、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4、常见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5、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在最大的两栖动物,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6、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分泌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7、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鳄鱼,乌龟,鳖、蛇、变色龙都是爬行动物。8、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9、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第六节鸟1、鸟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除了鸵鸟、企鹅等少类鸟不能外,绝大多数鸟都能飞行。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小身体的密度,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8\*GB3⑧有喙无齿,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3、鸟类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第七节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提高成活率),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牙齿有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咬食物)和臼齿(磨碎食物)等特征.如兔、大熊猫。2、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的感知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兔的盲肠特别发达。3、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增强了动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在运动中,骨有杠杆作用,关节有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2、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能将关节牢固连接起来的结构是关节囊。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3、因为用力过度或受伤,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4、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5、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身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6、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肱二头舒张,肱三头肌收缩7、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8、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9、运动能力发达,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让动物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第三节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2、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4、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长颈鹿“抗荷服”,蝙蝠雷达,蛋壳薄壳建筑,蝴蝶—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黄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把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5、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准备两套培养基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2)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提前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灭培养皿和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真菌。(3)在教室打开培养皿5-10分钟相当培养细菌真菌中的接种。第二节细菌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称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细菌十分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都是单细胞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细菌靠分裂繁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6、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第三节真菌1、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也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2、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3、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在环境条件好时还能进行出芽生殖。4、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吸收水和有机物,直立菌丝顶端能长出青绿色的孢子。5、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菌盖下表面的菌褶能产生孢子。6、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1)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等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2)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青霉菌丝顶端长有扫帚状青绿色的结构,这是青霉的孢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细菌真菌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3、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有些真菌能引起人患手癣。4.与动植物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5、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藻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无机盐。6、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实验:发酵现象:将糖、酵母菌放入盛有温水的瓶中,在瓶口套上一个气球,一段时间后气球会胀大,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了二氧化碳。取下气球后闻到有酒味,酵母菌分解糖还产生酒精。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几个方面:(1)面包和馒头:利用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面团中出现许多小孔,从而使馒头和面包膨大而松软。(2)酒: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3)酸奶和泡菜: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4)醋:在酿酒的基础上,利用醋酸杆菌氧化产生醋酸。(5)腐乳和酱:利用曲霉将豆制品中的蛋白质或淀粉水解成氨基酸或麦芽糖、葡萄糖等。3、制作米酒:制作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4、食品腐败主要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食品的腐败;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5.常用保存方法:①巴氏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隔绝空气)②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③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6、有些真菌能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7、科学家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入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产生药物。如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8、甲烷菌在无氧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细菌在有氧时能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第五章、病毒1、19世纪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时候发现了烟草花叶病。2.病毒很小,只能用纳米表示它们的大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病毒。3.根据病毒寄生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