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随堂练习试题 全册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随堂练习试题 全册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随堂练习试题 全册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随堂练习试题 全册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随堂练习试题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1.1.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或服儆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答案:B

2.(对应考点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防止浓硫酸稀释放热而灼烧皮肤,A项

正确。取用药品时,要先观察其标志,防止发生危险,B项正确。有些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

有些需垫石棉网加热,如烧杯、烧瓶;有些不能加热,如量筒,C项不正确。闻化学药品时,不能使鼻子

凑近,防止中毒,D项正确。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过滤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相互接触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相互接触

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烧杯口相互接触

D.为加快过滤,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解析:A、B、C三个选项是过滤操作中“三靠”的基本内容,所以必须互相接触;D项用玻璃棒搅动

漏斗里的液体会使滤纸破裂而造成漏液。

答案:D

4.(对应考点二)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的正确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解析:为达到提纯的目的,要过滤后使滤液澄清,然后再蒸发,而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D

5.(对应考点三)为了除去KC1固体中少量的MgCb、MgSO4.可选用Ba(OH)2、盐酸和K2cO3三种试

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而词加水加过量A加过量加适量C加热煮沸1em用操作II1e国dI

固体|---T溶液|---->|滤液|---->----*|tKzC1溶液|----»tKzC1固体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B,C。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

②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3)操作I是,操作II是。

解析:要使杂质一一除去,必须考虑到所加试剂是过量的,而且过量的试剂在后面步骤中必须除去,

要除去Mg2+,可用含OFT的试剂,除SO7可用含Ba?+的试剂,故先加入Ba(OH)2。加入的过量Ba(OH)2

中的Ba?+可用K2cO3除去,过量Ba(OH)2中的0H,以及过量K2c。3中的CO;,可用稀盐酸除去,最后

加热煮沸可除去HCL

答案:(l)Ba(OH)2K2cO3HC1

(2)①除尽Mg?+和SOf

②除尽过量的Ba?+③使HC1挥发

(3)过滤蒸发

高中化学LL2蒸储和萃取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谍堂施的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IK6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D.①②③

解析:①是蒸馅,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方法;

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D项正确。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在自来水蒸馈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在蒸储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儿粒沸石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储烧瓶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

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解析:蒸脩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A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B不正确;

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不正确。

答案:D

3.(对应考点二)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

解析: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A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与B互不相溶:

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4.(对应考点二)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解析: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

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

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

答案:C

5.(探究题)(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密度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

/g-cm3

A-11.5198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17.9290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填“过滤”、“蒸发”、“萃取”、“分液”、

"蒸储”等)。

(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结晶、。

(3)除去KC1溶液中的K2so4,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o

解析:(1)A、B两种液体相互溶解且沸点差别较大,应选择蒸储的方法将二者分离。

(2)NaNC>3和KNO3均是易溶于水的固体,因此考虑结晶法分离。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得到

NaNCh的饱和溶液,然后蒸发,使溶剂水减少,因为KNC»3的量少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析出KNC>3,而

NaNCh已达到了饱和,将析出NaNCh,趁热过滤,就能将两者分开。

(3)除去KC1溶液中的K2SO4,即要除去SO7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因此要加入过量BaCb[或

Ba(0H)2]溶液,然后再加入K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BaCH或Ba(OH)2],最后加盐酸将过量的K2cO3转变为

KCL

答案:(1)蒸储(2)溶解过滤

(3)BaCb[或Ba(0H)2]、K2cO3、HC1

高中化学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他壕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84/Vir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

B.1mol氢的质量是2g

C.O2的摩尔质量是32g

D.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

解析:物质的量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

单位,故A项错误;B项中“氢”指代不明确,无法确定其粒子种类,B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C错误;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

微粒,D正确。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双选题]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

A.ImolOK的质量为17g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诉23急声g

o.UZX10o

解析:A项中1molOH一的质量为(16+l+,%-)g=17g(由于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B项单

位应为g/mol;C项没有指出以g/mol为单位,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D项中可用1molNa的质量除

以1molNa的原子数,求得每个钠原子的质量。

答案:AD

3.(对应考点二)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刈)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1^1比0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必

C.I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O.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解析:32go2的物质的量是1mol』mol。2含有2moiO,氧原子数目为2NA,A错误;每个水分子中

含有3个原子,0.5molH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B正确;1mol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

C正确;0.5NAC12的物质的量为05mo1,D正确。

答案:A

4.(对应考点二)1.28g某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X1()22,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64gB.64

C.64g/molD.32g/mol

N1.204XIO22m

解析:1.28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M=602x1()23moL=0,°2mo1,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7=

湍需=64g/mol,C正确。

答案:C

5.(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反应Mg+H2SO4=MgSO4+H2t(1molMg置换出1molH2),设计测

定镁原子摩尔质量的实验,简易装置如图,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质量为0.24g。镁条完全反应后,用量

筒收集水,体积为0.25L(已知此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g/L)o

(1)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镁的摩尔质量。

(3)若将铜丝换成铁丝,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解析:(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观察到广口瓶中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放开手后有一段

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

(2)水的体积为0.25L,说明生成的氮气的体积是0.25L,氢气的质量为0.08g/LxO.25L=0.02g,氢气

的物质的量是0.02g+2g/mol=0.01mol,因为ImolMg置换出ImolH2,所以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

也是0.01mol,故镁的摩尔质量为0.24g-?0.01mol=24g/mol»

(3)铜丝换成铁丝,则铁丝也会和硫酸反应生成氨气,所以生成的氨气偏多,故计算出的镁的摩尔质量

就偏小。

答案:(1)见解析(2)24g/mol(3)偏小

高中化学1.2.2气体摩尔体积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或服酸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vir-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L

B.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1mol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22.4L

D.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解析:A项,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况,错误;B项,没有指明物质所处的状态,错误;C项,四氯

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错误;D项,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正确。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A.质量为12gB.物质的量为6moi

C.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为12mol

解析:12gH2的物质的量为6mol,因二者体积相等,所以N2的物质的量也为6mol,B正确,N2的

质量为:28g/molx6moi=168g,A错误;体积为22.4L/molX6moi=134.4L,C错误。

答案:B

3.(对应考点二)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和CO2气体,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B.原子数

C.质量D.摩尔质量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A正确;每个H2分子中有2个原子,C02

分子中有3个原子,原子数目不相等,B不正确;E和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g/mol、44g/mol,其对应

质量也不同,C、D不正确。

答案:A

4.(对应考点二)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氢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

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氮气的是()

A.B.C.D.

解析:等质量的H2与He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以):〃(He)=2: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

积成正比,所以其体积关系为MH2):*He)=2:1,C、D均不正确;B中氨气应为单原子分子。

答案:A

5.(探究题)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探究。

(1)己知1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条件1mol气体体积/L

H20,101kPa22.4

o20,101kPa22.4

CO0℃,101kPa22.4

H20,202kPa11.2

co20,202kPa11.2

N2273,202kPa22.4

NH3273,202kPa22.4

(2)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①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o

②1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3)理论依据:相同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o

(4)应用:在标准状况下,4g0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2)从⑴的数据可以看出:I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都约为22.4L;1mol不同的气体,

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不一定相同。(3)因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同,所以

42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4)4gC)2的物质的量〃(。2)=";]=0.1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为0.125molX22.4L/mol=2.8L«

答案:(2)①22.4L②不一定

(3)①气体分子数目相等②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

m4。

(4)V(02)=//-Vm=^-X22.4L/mol=2.8L

高中化学1.2.3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谍堂他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将4gNaOH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2mol/LB.1mol/L

C.0.1mol/LD.0.05mol/L

解析:c(NaOH)=p=4^n'ns8/1110^2mol/L>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mL,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2

mol/Lo

答案:A

2.(对应考点一)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4.4mol/L,密度为1.24g/mL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A.35%B.70%

C.17.5%D.0.035%

50X10-3LX4.4mol/LX98g/mol

解析:m(H2so4)=X100%=35%。

50mLX1.24g/mL

答案:A

3.(对应考点二)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答案:C

4.(对应考点二)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gNaOH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0mL时,祛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解析:A项俯视刻度线,将会使量得盐酸的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

刻度线,将会导致加水量增多,使溶液浓度偏小;C项由于所称NaOH固体的质量为整数,不需移动游码,

故称得固体NaOH的质量是准确的,不会影响到配制溶液的浓度;D项因热胀冷缩之故,会使容量瓶中的

溶液在冷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D

5.(实验题)下图为配制250mL0.2mol/L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中称得Na2CO3.,go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o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

解析:(l)n(Na2CO3)=c(Na2CO3)XV(Na2CO3)=0.2mol/Lx0.25L=0.05mol,皿Na2co3)=

n(Na2COj)xM(Na2CO3)=0.05molx106g/mol=5.3go

(2)在第②步中,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Na2cCh固体的溶解;在第③步中,用玻璃棒引流,可防止

Na2c。3溶液流到容量瓶外。

(3)在误差分析中,一定要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即c="W。如果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V

偏小,结果偏高;如果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偏小,结果偏低;如果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

容量瓶外,”偏小,结果偏低。

答案:(1)5.3(2)搅拌引流(3)偏高偏低偏低

高中化学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谍堂施、雨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

解析:A项属于酸式盐,B项为碱式盐、铜盐,C项不属于碳酸盐。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小苏打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

©KC1O.3

A.碱一©④B.纯净物一③④⑤

C.盐一①⑥D.混合物一②⑤

解析:①为纯净物,属盐类;②为混合物;③为混合物;④为纯净物,属碱类:⑤为纯净物,属单质;

⑥为纯净物,属盐类,故分类正确的为C项。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Ch—►NaOHB.CaCO3—►Ca(OH)2

C.NaNO3—*NaClD.FeSO4—^CuSCU

解析:Na2co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

答案:A

4.(对应考虑二)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

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

解析: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与C能够

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答案:B

5.(实验题)请按图所示进行化学实验,实验完后对试剂及实验现象归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

①。

②。

③。

④。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①o

②。

③。

④。

解析:上述8个实验所涉及到的物质类别分别为:稀硫酸和稀盐酸代表酸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3)

和氧化铜代表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铁、铜、镁、锌代表金属;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Ch)和BaCb

代表盐。所以这8个实脸就是脸证酸的三种化学通性。它们的反应情况分别是:

酸与金属氧化物JFe2O3+6HCl=2FeCl3+3H2O

的反应【CuO+H2so4=CUSC)4+H2O

'Fe+2HCl=FeC12+H2t

Cu与稀硫酸不反应

酸与金属的反应<

Mg+H2SO4=MgSO4+H2t

.Zn+2HCl=ZnCI2+H2t

酸与盐

CaCO3+2HCl=CaCl2+C02t+H20

的反应

BaCl2+H2SO4=BaSO4I+2HC1

答案:(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

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④酸并不是跟所有金属都反应

(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

③BaCk溶液可用于检验SO:的存在

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C)2(合理即可)

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他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胶体与溶液的区别。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若

是蔗糖,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

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二)[双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A项,胶体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100nm之间;D项,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

透膜。

答案:BC

3.(对应考点二)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向FeC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

解析: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丁达尔现象;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是胶

体的聚沉;FeC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复分解反应:海水与河水交界处形成沙洲与胶

体的凝聚有关。

答案:C

4.(对应考点二)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粒子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粒子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粒子间相互排斥

D.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粒子小,不受重力作用

解析: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

不容易凝聚,而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故可长时间保存。

答案:C

5.(实验题)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T的FeCh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b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

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

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填“正”或“负”)电荷。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

产生的现象是。

解析:FeCb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b溶液,会生

成沉淀;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

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

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T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而

使之发生聚沉。

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

(3)①正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高中化学2.3.1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义服酸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

C.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首先被氧化,另一种物质再被还原的反应

D.只有氧化没有还原的反应是不存在的

解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答案:C

2.(对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

的是()

A.Cl2+2KBr=Br2+2KCI

B.2NaHCO30MMa2co3+H2O+CO2f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02(提示:NazO2中的氧为一1价)

解析:阴影部分表示排除四大反应类型后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3.(对应考点二)下列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得到2X,化合价降低,被氧化

II

A.Fe2O3+3C0-=,2Fe+3CO2

If

失去3X2e-,化合价升高,被还原

+2X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II

B.FegO3+3CO2Fc+3cO2

It

一3X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3X2e一,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II

C.认2。3+3CO2Fe+3cO2

失去2X3e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2X3eJ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II

D.口已2。3+3CO12Fe+3cO2

I____________________t

失去3X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解析:A项FezCh被还原:B项不用“十、一”号表示:C项得到2X3e,失去3X

2e",标注错误。

答案:D

4.(对应考点二)己知以下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1O3^^2KC1+3O2t

②2Al+FezCh皇选AI2O3+2Fe

(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2)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o

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得到2X6e1,被还原

|;

+5-2MnO?-10

(D2KC1O2KC1+3Of

I3△af2

失去6X2e1,被氧化

从上式中看出,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子。

2X3e--

I高温

②2Al+Fe2O3AI2O3+2Fe

2X3e-

高温

答案:⑴2AH-Fe2O3AI2O3+2Fe

(2)4mol

5.(探究题)(1)A图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请在

A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反应:h+CuO^^Cu+EO所属的区域。轼化还原反内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B图表达。其中[为

化合反应,则n为反应。写出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ni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解析:(1)H2+CUO0=CU+H2。属于置换反应,而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1为化合反

应,则n为分解反应,w为复分解反应,w为置换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且有水生成,如HCI

+NaOH=NaCl+H2O»

料化还原反应

答案:⑴

⑵分解NaOH+HCl=NaCl+丛0(或其他合理答案)

高中化学2.3.2氧化剂和还原剂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他xj能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双选题]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2++B=B2++A②A2++C=C2++A

③B2++C=C"+B@C2++D=D2+4-C

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氧化性:A2+>B2+>C2+>D2+

B.氧化性:D2+>C2+>B2+>A2+

C.还原性:A>B>C>D

D.还原性:D>C>B>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一—|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根据上述关系,由①知,氧化性:A2+>B2+,还原性:B>A;由②知,氧化性:A2+>C2+,还原性:

C>A;由③知,氧化性:B2+>C2+,还原性:C>B:由④知,氧化性:C2+>D2+,还原性:D>C。综合①〜

④可得,氧化性:A2+>B2+>C2+>D2+,还原性:D>C>B>Ao

答案:AD

2.(对应考点一)根据反应式:

3+2+

(l)2Fe+2I=2Fe+l2,

2+3+

(2)Br2+2Fe=2Fe+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Fe?+、FB.「、Fe2+>Br-

C.Br-、「、Fe2+D.Fe2+.「、Br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式(1)知,还原性:「AFe”;

由反应式(2)知,还原性Fe”ABr,故还原性「AFe2+ABr,

答案:B

3.(对应考点二)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②Fe2+③Fe3+@S⑤H+@Na+⑦Mg

A.①⑦B.②④

C.③⑤⑥D.②④⑤⑥

解析:元素在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S?-在最低价,Fe?+处于中间价,Fe3+是最高价,S在中间价态,

H+在最高价,Na卡在最高价,Mg处于最低价,所以选C。

答案:C

4.(对应考点二)用0.1mol/L的NazSCh溶液30mL恰好将2X10-3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

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B.+2

C.+3D.+4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则有0.1mol/LX0.03

LX(6-4)=2XIO-moix(7-x),解得x=4。

答案:D

5.(探究题)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2、②Mg、③CO、④WO3、⑤W、©C0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有(填序号)。

(2)请将③、④、⑤、⑥对应物质填入下列横线上,以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汽车都已经装上了如图所示的尾气处理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尾气中两种主要的有毒气体反应生成两种无害气体,两种无害气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

是氧化剂。

催化转换器示意图

解析:(l)Mg是活泼金属,CO是低价态的化合物,二者常用作还原剂:(2)据题干中四种物质可判断,

该反应为3co+WC)3=^=W+3CO2;(3)由示意图知两种有毒气体为CO和NO,两者反应生成的无害气

体均为空气中的成分,即为N2和CO2,化学方程式为2NO+2co蟹国N2+2CO2,在该反应中CO作还

原剂,NO作氧化剂。

答案:(1)②③(2)3COWO.,W3CO2

催伊齐||

(3)2CO+2NO™^N2+2CO2NO

高中化学3.1.1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或服儆练习针对训练,当堂强化所学

MFKETANG10FENZHONGLIANXI

1.(对应考点一)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D.③②④①

解析:钠在空气中发生如下变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o反应现象为:钠由

银白色变暗,之后变成白色固体(NaOH),白色固体潮解变成液体,与空气中的CO2、40结合形成白色晶

^(Na2CO310H2O),最后晶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

答案:B

2.(对应考点一)2.3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A.只有Na?。B.只有NazCh

C.Na2ONa2O2D.无法确定

解析:若2.3g钠全部生成Na2。,质量为31g;若2.3g钠全部生成NazCh,质量为3.9g,因为3.1g<3.5

g<3.9g,故氧化产物应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n?)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浮下沉

解析:苯与水互不相溶,且钠的密度介于苯和水之间;加入钠后,钠处在苯与水的中间。由于钠能与

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附着在钠的周围,浮力增大,钠上浮进入苯层,氧气放出后,浮力减小,钠又回

到水层,这样上浮下沉至反应完全。

答案:D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