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新马头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5分)与人交流——《未来世界》得奖感言再次得到《联合报》中篇小说奖,感慨万千。首要的一条就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自己就已告别了青年,步入中年。另外一条就是:文学是一种永恒的事业。对于这样一种事业来说,个人总是渺小的。因为这些原因,这奖真是太好了。我觉得,这奖不是奖给已经形成的文字,而是奖给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奖项的价值不止在于奖座和奖金,更在于对作品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奖也真是太好了。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未来世界》这篇小说,写了一个虚拟的时空,其中却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觉得它不属于科幻小说,而是含有很多黑色幽默的成分。至于黑色幽默,我认为无须刻意为之,看到什么,感觉到什么,把它写下来,就是黑色幽默。这件事当然非常地有意思。24.作者在第一段中两次提及“这奖”“真是太好了”,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25.依据第二段,简要概述作者的创作观。(4分)26.运用你所掌握的“黑色幽默”的文体知识,结合阅读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这件事当然非常地有意思”。(5分)参考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冬日絮语冯骥才①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②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③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竞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④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现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⑤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⑥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⑦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闲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⑧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⑨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⑩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18.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描写了冬天哪两种景物?又据此分别阐发了哪些道理呢?(6分)
19.请赏析“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4分)
20.文章开头部分写“香棒”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从“香棒”谈起,描写了冬天的两种景物,阐发了自己对生命的思索,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B.对比是本文的写作手法之一,包括光明与阴暗的对比,纯洁与混沌的对比,寒冷与炎热的对比,冬日阳光与夏天阳光的对比等。C.“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这里的“天空”高远、庄严,引人深思,启人心智。D.本文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E.作者认为冬天的脚步将沿着四季循环的自然法则永不停歇,春天一定会到来。参考答案:18.(6分)(1)冬天的阳光。自己的心灵透明纯净,世界就会变得纯洁光明;世界上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或“事物都是辩证的、两面的”,答“有阳光的地方总有阴影”也可)。
(2)冬天的天空。相对于空阔高远的天空,人显得非常渺小;追求光明与爱,才是人们永恒的使命。19.(4分)作者动用通感修辞,化听觉为视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琴音的作用,即抚慰心灵,激发生命最敏感的悟性,清除心灵的幽暗。20.(4分)(1)内容上,借写“香棒”的绿叶衬托冬日的阳光,突出了冬日阳光的灿烂、明媚、神奇,阐明了万事万物相对而生的道理。(2)结构上,引出“冬日的阳光”,为歌颂冬日的阳光做铺垫;为文章增添了生活气息,显得自然生动。21.(4分)BE(B文中没有“寒冷与炎热的对比”E结合全文,作者认为冬天的脚步会沿着温暖、光明、爱的方向前进到春天。)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羸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有删节)6.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总人口目前已有13.5亿,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B.“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将会动摇,30岁到40岁的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入口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C.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家庭来说,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这是富裕群体人均寿命增加和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D.退休金的有无以及退休工人所处的企业性质的不同,造成养老方式的不同,使得老龄化后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养老问题。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带来了令人咋舌的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B.从2015年开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会快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低龄人口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时间里很难改变。C.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与人口和寿命的快速上升有关,也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D.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多数人的储蓄是不够用来养老的。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显著增加,生育率却急速下降,这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B.不能用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因为收入的增长是不平等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均的。C.长期地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压制普通中国居民,使得一些居民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D.如果我们不能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过去30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就不能持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参考答案:6.C(不是谈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7.A(原文并没有提到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经济奇迹带来的)8.B(“不能用”应该是“不能只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宋史·王祐传》有删减)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B.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C.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D.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B.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C.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D.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参考答案:1.C2.A3.B4.(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2)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4.C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可供借鉴方法: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断句时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曰”、“故”是标志性虚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享有国家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把这作为告诫。”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的品德。5.“除”属于授予官职一类6.王祐去治理并非赵普举荐。7.文言文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注意活用现象,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联系语境,重点突破。(1)“坐是”:因此。“见”:通“现”,表明。“贻”:给。(2)“闻”:传闻。“窥”:窥探。“道”:办法。“非威远之道也”,判断句,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文言文译文】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王祐年少时专心研究词学,性格洒脱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信见到桑维翰,桑维翰称赞他词藻华丽,因此闻名京城。邺帅杜重威征召他担任观察支使。后汉初年,杜重威移师镇守睢阳,反复无常内心不安,王祐曾经劝说他,让他不要反叛后汉,杜重威没有听从。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王祐在后周为官,历任魏县、南乐二县的县令。太祖接受禅让,任命他为监察御史,由魏县调任光州知州,又提升为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任制诰。乾德六年,转任户部员外郎。太祖征伐太原,已经渡过黄河。各州的军粮聚集上党城中,车辆堵塞道路,皇上听到这件事,将要按照拖延滞留加罪转运使。赵普说:“六军刚刚到达,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如果)让能够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的人,前去此州就足够了。”立即命令王祐为潞州知州。到潞州后,军粮不缺乏了,道路也没有堵塞。军队回来,召王祐回朝。适逢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很不当,太祖用王祐代替他,让他观察彦卿动静。王祐用全家来担保符明辨彦卿没有罪,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享有国家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把这作为告诫。”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的品德。接着因为朝廷用兵岭表,王祐改任襄州知州。湖湘平定,王祐调任潭州知州。召回朝廷,代理兼管吏部铨。当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从扬州回来,掌管铨,王祐掌管门下省,侯陟选用的官员,王祐多有驳回纠正。卢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因此起诉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祐出朝任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王祐改为河中府知府。入朝任左司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充任史馆修撰。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因为有病请求告老。太宗说王祐的文章和高洁的节操都著名,特地任命他为兵部侍郎。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当初,王祐掌管诰命,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讽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听从。一天,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更加不高兴。等到赵普再次进入朝廷,卢多逊果然身败,与宇文融的事很相似,有见识的人都佩服王祐的先见之明。5.
参考答案:5.B(免去职官)(3分)6.D(“其”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千万要。后句选自《与妻书》。A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却;后者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B前者是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后者是连词。表并列,选自《鸿门宴》。C前者是副词“才”;后者是连词“于是”,选自《鸿门宴》)(3分)7.B.(同为省略句,在“海上”和“关中”前省略介词“于”;A.D.不属特殊句式;C.属宾语前置句)(3分)8.D.(“主动求职、攀附升迁”错,从文中“征召”“推举”“擢”“拜”
“封”等方面足见非“求”“攀”而得)(3分)9.翻译(6分)①(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这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争论。(3分,得分点:会议、端、面折庭争,各1分)②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害怕一旦默默病死,没有办法搪塞责任。(3分,得分点:窃、无以塞责、句子通顺,各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至安地,会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仁贵驰救之,斩贼将,系首马鞍,贼皆慑伏,由是知名。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军乘之,贼遂奔溃。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曰:“薛仁贵。”帝召见,嗟异。高宗幸万年宫,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门,宿卫皆散走,仁贵曰:“当天子缓急,安可惧死?”遂登门大呼,以警宫内,帝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帝寝,帝曰:“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赐以御马。显庆三年,破高丽于贵端城。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余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转讨碛北余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乾封初,提卒二千进攻扶余城,诸将以兵寡劝止。仁贵曰:“在善用,不在众。”身帅士,遇贼辄破。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成亨元年,吐蕃入寇,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以援吐谷浑。王师大败,吐谷浑遂没。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未几,高丽余众叛,起为鸡林道总管。复坐事贬象州,会赦还。帝思其功,于是拜瓜州长史,率兵击突厥元珍于云州。突厥问曰:“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仁贵因进击,大破之,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牛马称是。永淳二年卒,年七十。(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B.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C.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D.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史书所称的“高丽”,一是“高句丽”政权,始建予公元前37年,活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668年为唐朝所灭;一是918年王建创立的朝鲜王朝“高丽国”。文中的高丽指的是高句丽。B.古代以四色四灵配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为黑色,玄武是北方太阴之神,其形象为龟。文中玄武门指当时京城长安的北门。C.天山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个所指,除了指横贯新疆的天山山脉,李白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指的是祁连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古称燕然山,也称天山。文中的天山当指燕然山。D.兜鍪,古代将士作战时戴的头盔,原称“胄”,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商代有青铜胄,大约战国晚期,军队开始使用铁胄,秦汉以后把铁胄称为“兜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仁贵骁悍壮勇,古之罕见。破高丽,安市城一战成名;石城生擒悍敌;破契丹于黑山,活捉其王;战九姓三箭定天山。B.薛仁贵忠君爱国,深得赏识。军阵初见,皇帝遣使驰问;万年官救驾被赞为忠;内殿试射惊叹神力;戎马一生一心为国。C.薛仁贵心存大仁,令人叹服。为国杀敌不辞劳苦,敬爱长上不避凶险,攻下敌国推行仁政,国难当头不计个人恩怨。D.薛仁贵声名远播,使敌胆寒。驰救刘君邛,攻打九姓铁勒,都有震慑敌人的威势。以至脱下兜鍪,敌人即不战而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2)身帅士,遇贼辄破。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参考答案:10.C
11.B
12.D
13.(1)薛仁贵仗着自己骁勇剽悍,想建立卓越的功勋,就身穿白衣使自己更显眼。(2)亲自率领士兵,遇贼总是取胜。扶余城投降后,其它四十座城池相继表示归附,威震辽海。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十余万”修饰“姓众”,“辄”“于是”等连词,“慑”“降”等动词之间要停顿。点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参考译文】薛仁贵,绛州龙门人。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唐太宗御驾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薛仁贵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部队到安地,郎将刘君昂正被敌军包围,薛仁贵赶去援救,斩杀敌军将领,把他的首级拴在马鞍上,敌人都畏惧降服,从此就出了名。朝廷的军队攻打安市城,高丽的莫离支派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二十万人马抵御,靠山扎营,太宗命令各部队将敌军分割开来各个击破。薛仁贵依仗自己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就穿上白色服装引人注目,手持戟枪,腰上带着两张弓,大吼着驱马冲锋,所向披靡;部队乘势冲锋,敌军于是逃散。太宗远远看到,派人驱马前去询问:“那个穿白色服装的先锋是谁?”回答说“:薛仁贵。”太宗召见他,赞叹惊异唐高示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遇山洪暴发,夜里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逃散。薛仁贵说:“在天子出现危险的时候,怎么可以贪生怕死呢?”于是来到宫门向宫内呼叫水至,以便让宫内警觉,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登上高处。不一会儿大水就涌进了高宗的寝殿。高宗说:“多亏了爱卿才躲过大难,方才知道有你这样的忠臣啊。”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显庆三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千余级。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人,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押到东都献俘。诏令薛仁贵做郑仁泰的副将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要出发,在内殿设宴饯行,高宗说:“古代有一箭射穿七层铠甲的弓箭手,你射五层试试看。”薛仁贵一箭射穿了五层,高宗大为惊讶,又拿坚固的铠甲赏赐给他。当时九姓铁勒有十多万兵众,派几十名骁勇的骑兵来挑战,薛仁贵射了三箭,一连射死了三个人,因而震慑了敌人的气焰,都投降了。调转部队讨伐漠北剩余的敌人,捉回了敌方任叶护高官的兄弟三人。部队传出歌谣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铁勒从此衰落。高宗乾封初年,薛仁贵自负精锐,挑选两千名士卒进攻扶余城,各将领说是兵员太少劝他别去。薛仁贵说“:兵员在于会用,不在人多。”亲自率领士兵,遇贼总是取胜。扶余城投降后,其它四十座城池相继表示归附,威震辽海。他抚养孤儿救济老人,约束盗贼,按照才能任命官职,表彰推崇节义,高丽的士民百姓都高兴得忘掉了亡国的事。高宗咸亨元年(670),吐蕃入侵,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抗击,以援助属国吐谷浑。官军大败,吐谷浑国被吐蕃吞并。下诏免除他死罪,革职除名为平民。没过多久,高丽留下的军队叛乱,薛仁贵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又因事获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高宗念他建立过大功,于是任命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率领军队在云州攻打突厥的元珍。突厥人问“:唐朝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斩杀敌军上万人,俘虏三万人,夺取的牛马相当于这个数目。高宗永淳二年(683),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学校广播站的一份广播稿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聆听校园广播。今日的主题是“礼行天下”。中华文明已逾五千年,中国素享“礼仪之邦”美誉。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学礼、知礼、守礼,切勿做出违背礼仪的事情。参考答案:①“聆听”改为“收听”②“今日”改为“今天”③“逾”改为“超过”④“素享”改为“素有”⑤“美誉”改为“称号”⑥“切勿”改为“不要”“请勿”【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银行春招全景试题及答案
- 2025东莞市租赁合同范本专业版
- 2024年琼海市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河南郑州儿童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企业员工是开除还是解除合同
- 股份制银行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数字货币ATM网络与运营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远程视频课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船的发展史知识分享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课件
-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生物实验报告册
- 《月是故乡明》定稿 优秀奖 教学课件
- 高铁站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防台防汛管理制度
- 2012小小科学家高年级试题生物
- 广电运通研究报告:数字人民币促产业升级-AI+城市助业务转型
- 移动式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 永辉超市企业文化ppt课件
- 多肉生石花图谱_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