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9月阶段性训练八年级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在生物圈中,除了绿色植物和人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每种动物形态结构不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四种动物类群和主要特征的概述正确的是()A.水母—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有肛门B血吸虫—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蚯蚓—线形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D.龙虾—软体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下列是观察蚯蚓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及观察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B.身体不分节C.身体有前后、背腹之分D.用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3.下列关于各种动物主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B.蛔虫有环形体节,有口有肛门C.草鱼用鳃呼吸,体温恒定D.蝉的体表无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C.胎生、哺乳 D.体内有无脊柱【答案】1.B2.B3.A4.D【解析】【分析】1.腔肠动物的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蝮。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涡虫、血吸虫等。3.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真体腔,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蚂蝗、沙蚕等。4.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除昆虫(如蝗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1题详解】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错误。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正确。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真体腔,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C错误。D.龙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D错误。故选B。【2题详解】A.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A正确。BCD.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腹面有刚毛,蚯蚓通过肌肉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B错误,CD正确。故选B。【3题详解】A.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A正确。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错误。C.草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体温不恒定,C错误。D.蝉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错误。故选A。【4题详解】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所以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体内有无脊柱,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每种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各不相同,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蛔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与其在肠道中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C.生殖能力强 D.感觉器官发达6.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A.鱼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B.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C.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答案】5.D6.B【解析】【分析】生物适应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5题详解】蛔虫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感觉器官发达与蛔虫的寄生生活无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题详解】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获取食物和防御放害,A正确。B.青蛙:幼体称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故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没有脱离水的限制,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B错误。C.蜥蜴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蜥蜴等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D.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适应空中飞行生活,D正确。故选B。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②是骨骼肌B.结构②能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C.脱臼是指图中的①从④中脱落出D.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8.升旗仪式中,少先队员行队礼的动作如图所示,该动作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运动时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B.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肌腹C.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D.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9.下列属于豹猫学习行为的是()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C.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答案】7.A8.B9.B10.B【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2)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7题详解】AB.结构②是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A错误,B正确。C.脱臼是指图中的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脱落出,C正确。D.②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D正确。故选A。【8题详解】AB.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A正确,B错误。C.少先队员行队礼时进行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C正确。D.运动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能量则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其中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9题详解】“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都是由豹猫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是豹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题详解】A.动物的学习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这种学习行为可能会消退甚至消失。可见,学习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A错误。B.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正确。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C错误。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1.宣传片《青岛-北纬36度上的理想之城》提到,众多水鸟迁飞过程中选择胶州湾作为停歇地和中转站,其中就有全球濒危物种中华风头燕鸥。图一表示与中华凤头燕鸥有关的部分食物链,图二是胶州湾湿地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E表示生物,①-⑥表示生理过程。(1)鸟类飞行消耗大量能量,中华凤头燕鸥可通过图一中___条食物链来获取能量.图二包含了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中华凤头燕鸥对应的字母是___。从能量供应的角度,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有___(答出一条)。(2)鸟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及动植物遗体等被图二中的___(填字母)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此外,动物也能够通过图二所示的___(填序号)过程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胶州湾饵料丰富,中华凤头燕鸥等鸟类在此栖息、育雏,一对中华凤头燕鸥一年只产1枚卵,由父母轮流孵卵和共同育雏。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___行为。(4)有十余条河流汇入胶州湾,若大量排放污水将会破坏胶州湾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①.5##五②.E③.消化能力强,食物消化时间短,直肠短粪便及时排出(2)①.B②.④⑤⑥(3)先天性(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解析】【分析】图中A生产者、B分解者、CDE消费者、①光合作用、②④⑤⑥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图中的食物链:A→C→D→E。【小问1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沙丁鱼→中华凤头燕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滩涂蟹→中华凤头燕鸥、浮游植物→滩涂蟹→中华凤头燕鸥、浮游植物→蛎虾→中华凤头燕鸥鸟、浮游植物→蛎虾→乌贼→中华凤头燕鸥鸟等共计5条食物链。中华凤头燕鸥位于各食物链的顶端,因此,中华凤头燕鸥可通过图一中5条食物链来获取能量,图二包含了其中的一条食物链A→C→D→E,中华凤头燕鸥对应的字母是E。从能量供应的角度,鸟食量大,食物消化时间短,直肠短粪便及时排出,使鸟在飞行过程中及时获取充足的能量和减轻体重。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搏次数多,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运输能力,满足飞行时氧气和营养的供给及废物的排出。【小问2详解】鸟类产生的大量粪便及动植物遗体等被B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此外,动物也能够通过④⑤⑥呼吸作用过程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小问3详解】胶州湾饵料丰富,中华凤头燕鸥等鸟类在此栖息、育雏。一对中华凤头燕鸥一年只产1枚卵,由父母轮流孵卵和共同育雏。从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这属于先天性行为。【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环境破坏的程度过大,则不容易恢复原状,有十余条河流汇入胶州湾,若大量排放污水将会破坏胶州湾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2.教育部规定学生每年需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人体各项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主要由________系统调节以及其他系统协调配合。(2)骨骼肌接收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收缩时,牵动________绕关节完成运动。(3)完成坐位体前屈动作,手臂前伸时(如图甲所示)。股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4)图乙所示。立定跳远时,膝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5]________。锻炼不当有时会导致脱臼,即[1]________从[4]________中滑脱出来,运动前适度热身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5)运动不当可能会导致受伤,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①运动前应活动关节、拉伸肌肉②运动强度要适当③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骨骼健壮④必要时佩戴护腕、护膝等【答案】(1)神经(2)骨(3)舒张(4)①.关节软骨②.关节头③.关节窝(5)③【解析】【分析】图乙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小问1详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它系统的配合。【小问2详解】骨骼肌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小问3详解】当人们做出图二所示坐位体前屈就是伸肘,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小问4详解】图乙中5关节软骨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还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锻炼不当有时会导致脱臼,图中1关节头从4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称为脱臼。【小问5详解】运动不当可能会导致受伤,①运动前应活动关节、拉伸肌肉、②运动强度要适当、④必要时配戴护腕、护膝等,保护关节可能不会导致受伤,③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骨骼健壮的说法是不合理的。13.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观察A可以发现:它的身体由多个相似的_______构成,身体前后部分区别不大,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泳。(3)C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_呼吸。(4)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___,其牙齿与下图中的_______图相同。(5)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填字母)(6)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经过普通鸽子驯化而成。“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步骤一:将1000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同的信鸽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步骤二:甲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等量的_______处理。步骤三: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将结果绘制成如上图所示曲线。步骤四:分析曲线图,结果如下: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_______,原因是嗅觉丧失的鸽子在熟悉的环境下近距离放飞能够顺利归巢;放飞距离较远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明显。步骤五:实验结论: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飞行距离越远,关系越大。【答案】(1)体节##环形体节(2)鳍(3)肺和皮肤(4)①.胎生、哺乳②.A(5)①.A②.DE(6)①.清水②.不明显##小【解析】【分析】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鲫鱼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D鸽子属于鸟类,E兔属于哺乳类。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小问1详解】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因此观察A蚯蚓可以发现:它的身体由多个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前后部分区别不大,各部分器官分化不明显。【小问2详解】鱼类靠鳃呼吸、靠鳍游泳。因此B鲫鱼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泳。【小问3详解】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能满足身体对氧的需要,靠皮肤辅助呼吸,因此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小问4详解】鸟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哺乳类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兔为植食性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可切断食物,臼齿可磨碎食物。因此E兔与D鸽子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胎生、哺乳,其牙齿与下图中的A图相同。【小问5详解】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因此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蚯蚓;属于恒温动物的有D鸽子,E兔。【小问6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所以甲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鸽的嗅觉。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乙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根据曲线图和题干分析可知,当放飞距离比较近时,鸽子因熟悉环境,所以甲组和乙组的归巢速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放飞距离较远时,甲组(麻醉嗅觉)的归巢速度明显低于乙组,而且距离越远,差距越大。14.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以上动物体表均有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故都属于节肢动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现象。(2)节肢动物分布范围广,呼吸结构多样,例如蝗虫依靠_______和气管呼吸;而生活在水中螃蟹依靠_______呼吸。(3)“飞蝗过境,庄稼不剩”。蝗虫运动能力强,与此相适应的是具备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有_______。(4)为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