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挑战和应战”说,他认为第一代文明的起源在于对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提出的各种挑战作出了成功的应战,并且进一步说明自然界对人类的挑战要适度,挑战过于强大,应战者无法应付;挑战太弱,不足以引起胜利的应战。问题1:什么是文明,文明是怎么产生的?问题2:第一代文明分别是哪些文明,有什么特点?问题3:如何看待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说?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从“挑战和应战”说来看早期人类文明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一、文明的产生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若人类由语言而开始,则文明的开始就是农耕···—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采集渔猎生产力农耕畜牧生活方式:定居生产方式:农业、手工业分工城市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分化国家阶级矛盾部落战争文字文明农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①生产方式变化: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②社会分工变化:农业、手工业、管理和文字创造等分工③交换和贸易: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④生活方式变化:从流浪到定居,逐渐发展出早期城市1、最初的文明①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②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③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约BC3千纪⑤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约BC8世纪④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约BC2070年2、特点:⑴地理分布: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②多临近大河流域⑵总体特点:文明之间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多元特征二、早期文明的特点原因: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交通条件的限制、地理环境的差异⑶社会形态:奴隶制社会二、早期文明的特点这里土壤之所以肥沃,系得之于一年一度每逢冬雨之两河泛滥。泛滥,虽极可怕却能令土壤肥沃。苏美尔人对于泛滥,最初缺乏经验,这也许就是洪水之说的来源。——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充足水源、肥沃土壤不定期、不定量的泛滥农业发达宗教信仰(洪水和方舟传说)冲击平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没有屏障外族入侵战争频繁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60进制(作用)、泥版文书、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⑴地理条件: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君主专制、颁布法典⑵发展历程:二、早期文明的特点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最初文明(乌鲁克文化)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乌鲁克花瓶二、早期文明的特点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⑶政治制度: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②原来的城市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③《汉谟拉比法典》二、早期文明的特点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①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方面③特点: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第203/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196/197条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宣扬君权神授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施行同态复仇法二、早期文明的特点2、古埃及文明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是一条温和的、可预测的大河。——《全球通史》尼罗河流域定期泛滥充足水源肥沃土壤农业发达宗教信仰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世界上第一部,一年三季)、莎草纸(作用:主要书写材料、重要出口物资)连通上下埃及自然屏障外族侵犯少君主专制⑴地理条件: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处于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二、早期文明的特点2、古埃及文明埃及的一切,彻头彻尾可说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你不研究埃及的神,便休想了解埃及的人···埃及宗教最为突出之点,是特别强调“不朽”···俄赛里斯可以死而复活,尼罗河水可以降而复涨,一切植物收割后又可再生,人当然也可不朽···复活得具有一定的条件。——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二、早期文明的特点2、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涅伽达文化第二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⑶政治制度:①法老权威至上,掌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君主专制,神权色彩浓厚②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每位法老总是阿蒙大神的子孙。他统治埃及,不仅是靠神的权柄,而且系靠他是神的后代。埃及相信,法老本来住在天上,为了治理万民才来到世间···通过神,通过宗教,我们可以了解到法老不借多少武力即可统治埃及的道理。——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纳尔迈调色板⑵发展历程:二、早期文明的特点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地理形势的复杂易形成政治上的地区割据。···山脉、大河常常形成政治、文化区域的自然疆界。由西北来的外族人入侵的冲击波···总是进入一个地区后就停留下来···由于气温高,降雨量又过于集中,季风来得早晚和强弱对印度农业有相当影响。——林承节·《印度史》开伯尔山口古印度雨水充足、河谷平原季风强弱、早晚不定西北有山口地形复杂农业发达天文、历法、数学(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宗教信仰、医学外族入侵地方割据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一系列君主专制国家二、早期文明的特点3、古代印度文明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化)铁器时代,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世界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⑴发展历程:二、早期文明的特点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的特点在于,这种等级的形成不但与社会分工相关,且与种族压迫联系在一起,受到统治者维护。···很早就被婆罗门加以宗教化、神圣化,把它变成婆罗门教的社会结构。——林承节·《印度史》⑵统治制度:种姓制度当他们分解普鲁沙时,······婆罗门是他的嘴,两臂成为罗尼耶(刹帝利)他那两腿即是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梨俱吠陀》③内容:等级名称职业一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二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三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四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之外,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①基础/与婆罗门教的关系/婆罗门教的作用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②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种族歧视同样是杀人,如果杀害婆罗门,罪犯要被处死;···但如果杀害了首陀罗,罪犯只需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晏绍祥《世界上古史》④实质: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二、早期文明的特点3、古代印度文明婆罗门教是为巩固婆罗门、刹帝利上层的统治地位而创立的宗教,是以维护现有阶级—种姓秩序,使压迫者接受现实和安于现状为目的的。它把人们的希望引向来世,排斥任何反抗和进取,因此,它对国家最初的形成起一些积极作用,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消极面。——林承节·《印度史》反婆罗门教思潮,佛教就是其中之一佛教影响: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佛教···鼓吹所有种姓一律平等。无论是谁,也不管他出自何种姓,只要他能够坚信佛教理论,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教主张,同样能够得到解脱,达到涅槃。——晏绍祥《世界上古史》⑶文化成就: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史料:它(巴尔干半岛)境内多山···偶尔有一些小的冲击平原···东南欧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海岸线十分曲折,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港湾。···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与北非也相距不远,各地之间的物产差别也十分明显···——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古希腊文明多山地少平原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形成城邦:小国寡民农业不发达地中海气候葡萄、橄榄海岸线曲折、港湾多、三大洲交界处航海条件优越对外贸易发达:宽松自由、平等互利民主政治⑴地理条件: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克诺索斯王宫壁画《斗牛祭神仪式》迈锡尼的狮子门⑵发展历程: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⑶城邦政治:史料: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始终保持着独立自治、小国寡民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帝国。——人民版必修一教材典型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⑶城邦政治:代表: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史料:雅典矗立在平原上,海风吹拂着,雅典人喜欢以孩子般天真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而斯巴达则坐落在深深的山谷里,四周环绕的群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外来的新鲜思想。雅典是贸易繁荣的商业城市,斯巴达却像个军队训练营···雅典人喜欢沐浴在阳光下,谈诗论赋或者倾听哲人智慧四射的对话。斯巴达人却从来不肯与文字打交道,只知道如何击倒对方或是如何在战争中抢得先机,甚至愿意为了争强好胜而牺牲一切人类情感。——《人类的故事》特点: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意识、集体意识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史料:虽然奴隶和客籍民构成居民的大多数,但是,他们绝无雅典公民权。另外,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很低···她们不能拥有财产,也没有包括投票权或担任陪审员的权利在内的任何政治权利。——《全球通史》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①推动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河消极/局限:①本质:维护奴隶制,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②范围: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③形式:直接民主易导致决策失误,成为社会动乱、政治腐败的隐患;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无法适应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早期文明的特点4、古希腊文明希罗多德(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⑷文化成就: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地位: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②历史:希罗多德(地位:)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地位:)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影响/地位:)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三、总结分布区域地理条件文明类型代表文明政治成就文化成就西亚:两河流域东北非:尼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