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例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例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例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例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 复习例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1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例题(含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粹例题详析集

课标要求:

1.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

2.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3.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文体类型,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常见陷阱及解题技巧等知识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信息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及逻辑辨析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工智能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

李斌

①文学写作首先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游戏,从理论上说,任何文学作品都以语音、词语为基本单位,人工智能写作也可视为信息的排列组合。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过程类似于把小孩领进文字积木的海洋,他随手抓起的文字积木按照某种逻辑就能排列组合成若干篇文章,小学作文训练就是让孩子尝试文字排列组合的游戏。

②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特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就算基因突变也难以彻底突破种质边界:在生命存在范式方面,碳基生命仍然不能突破碳水化合物的边界进化成其他非碳水化合物形态;在功能方面,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

③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存在,但也受限于此。尽管有人说《机忆之地》是百分百人工智能创作,但其实它是用了约3小时、66次对话提示人工智能生成43061个字符。最后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形成的作品。学者黄鸣奋认为,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程序设计还是文本筛选都如此。

④人类写作遵循并经由“物—我—文"转化律对文字赋能,讲究神来之笔,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此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类神秘的碳基大脑天生的特殊性。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异曲同工,众多《无题》风味不同,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与时俱进,并对既有的文字意义、符号意象、修辞手段乃至语法规则的个性化革新,为人们提供不可取代的情感和思想。目前人工智能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环节,其文学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想象和赋值的可能性匮乏,只有字字落实、句句完整、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数智修辞,可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一如形似却没有情感和灵魂的雕塑,充满匠气。从写作技巧上看,人工智能写作也未让饱含言外之意的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传神之笔,而这可能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⑤人类担忧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完全可以理解。有观点认为,当人工智能本身成为信息组织者时,人在其功能方面有担忧,在其身份方面会恐慌。也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运算过程中自主提供了人类既无法言说也无法意会的新型知识,这种在运算过程中生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导致人类无法看透人工智能的运作逻辑,进而担心人工智能会具有自主意识。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会提供一种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从未见识过的文学?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了某种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能写作,但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规则和数智修辞使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依然在人类的写作范式之内提供知识或浅显的快感,充其量是人类文学写作的一种平行样式和补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⑥人工智能缺乏通用性、灵活性、可解释性和可信赖性。学者赵汀阳指出,人工智能无法回答作为人类思想能力极限的两种“怪问题":悖论和无穷性。人工智能的高效率是基于人类给定的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而程序的确定性也给予其明确的边界。在此封闭世界里,人工智能还无法解决不合逻辑和规则的问题。真正的创造不依赖于随意性和偶然性,而是基于有意识的行为目的,需要在破坏旧规则的同时建立新规则。这是人工智能的短板。

⑦事实上,人工智能文学写作的最终效果取决于人。人工智能根据人类指令,做出对应动作,形成一个与人类对应的平行存在,反映、补充人类文学创作而非取代。尤为关键的是,出于人类的利益与尊严所需,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和平衡都受制于人,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任何阶段都可持续和可控。人工智能前进的方向盘和最终决定权还紧握在人类手中。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9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拥有庞大的语料库,擅长按照某种逻辑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这是人工智能写作的优势。

B.人工智能不一定能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类存在着难以彻底突破的种质边界。

C.人工智能文学写作有纯粹的形式,但不能充分发挥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缺乏神来之笔。

D.人工智能在运算过程中生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会生成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新文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没有人类大脑那么精密复杂,但它凭着某种算法或逻辑可以在写作的速度方面超越人类。

B.《机忆之地》的创作离不开人对人工智能的对话提示和筛选复制,并不能算百分百的人工智能创作。

C.囿于其写作机制,人工智能写作产生的文学作品可能出现内容同质化、思想情感贫乏的问题。

D.出于利益与尊严的需要,人类将会进一步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其文学创作水平不超过人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6段人工智能存在短板的观点的一项是()

A.韩国棋手李世石下出了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没有计算到的棋,阿尔法狗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出现了混乱。

B.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根据提问生成流利且合乎语法的语句,但内容可能答非所问。

C.英国媒体爆料称,一份事故报告显示,美国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的一名工程师在2021年遭到智能机器人“袭击”。

D.名为“AI孙燕姿"的人工智能歌手用孙燕姿的音色和咬字翻唱,达到惊人的相似,这引发了对AI翻唱是否侵权的热议。

4.本文的论证语言严密、生动,请以第2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5.《诗云》是刘慈欣2003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小说中,技术之神化身李白游历人间,利用量子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创作了包含所有体例的巨量诗歌,发现没有一首能超越李白。请结合文本对以上情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美学有三大系统:中国美学、希腊美学、印度美学。中国美学不仅在产生的时间上早于希腊和印度,而且在思想的合理性与深刻性上也有超越希腊、印度的地方。但现在,由于西方至上主义的存在,一些人看不到中国古代美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把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美学放在最高位置。

2015年10月14日,《参考消息》登载了一篇译自英国《卫报》网站的文章。文章对秦始皇时期的大型陶塑兵马俑持肯定态度,但又说它是在希腊雕塑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这是极其荒诞的无稽之谈。首先,从艺术上说,古希腊的雕塑是石雕,在表现男性时都是裸体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男性身体的强壮,身体再高也不及真人高;而兵马俑是陶塑,每个都穿上了战士所穿的盔甲,与真人一样高,目的是要表现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培养出来的许多质朴、勤劳、英勇的“耕战之士”。这说明古希腊再好的雕塑家都不可能指导兵马俑的创作。其次,在中国史籍中,从未有秦始皇时期希腊人曾到过中国的记载。即使有DNA鉴定说明那时曾有欧洲人到过中国,也不能证明到来的人必定是希腊人,而且还正好是一位雕塑家。秦始皇时代面临国内种种紧急的问题需要处理,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和他一无所知的希腊人交往。实际上,中国和欧洲的交往,始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

如果说古希腊雕塑对东方也曾发生了影响,那绝不是对中国兵马俑制作的影响,而是对印度雕塑的影响。只要把印度雕塑和希腊雕塑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原因很简单,公元前327年,马其顿时代的希腊人入侵和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把古希腊文化带到了印度。直至公元前317年,马其顿的希腊驻军全部撤离印度。除希腊人外,曾入侵和占领印度某些地区的还有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后成为古印度的主要居民)、波斯人、安息人……当然,从文化上看,古印度也有自己的文化,就是以婆罗门教的教义及其后释迦牟尼在反婆罗门教过程中创始的以佛教教义为中心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又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就像前面所指出的,印度的宗教雕塑就深受希腊雕塑的影响。再如婆罗门教所讲的诸神类似于希腊人信仰的众神,因此马克思说,从印度“婆罗门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希腊人的原型"。印度古代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被马克思称为“印度的《伊利亚特》”。

反观中国,比印度历史更早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印度古文化的发展有根本的不同。它是在没有遭受任何外族入侵占领的情况下独立地发展起来的,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文化基因"和与之密切相连的“中华审美风范”,并取得了为古希腊、古印度所不及的更高成就。

(摘编自刘纲纪《由中国古典美学探寻文艺评论的根脉与未来》)

材料二:

中新社记者:从历史维度,您怎么样看中华文明基因中的开放的元素?

李筠:其实中华文明一直是很开放的。从地理意义上看,必然是有“东西南北"才有“中”,所以中国的国名以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字就假设了我们是跟别人在一起的,别人也向我们汇集。

地理概念之外,以“中”字作文化符号,也是把人性、把“如何看待人"都集成其中。比如《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另外,中国的文化根性里面埋着很多开放的意象。比如,孔子周游列国,他知道蛮夷的存在,告诉大家“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即: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不是独自存在的。

2000多年前,开放的文化基因就被深深种到了中华文明根性当中。比如《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向别人学习的这样一个开放态度。

孔子之后的文化先贤大都继承了这样的基因。比如《史记》以列传方式记述了朝鲜、大宛、东越等中原文化的周边世界。其后,《二十四史》涵盖了更广阔的世界。这说明,中国的正统史书,不是只写中原,而是将更广大的地域都纳入视野,并且作为传统留存下来。所以,开放性在中华文化根性上就是非常丰沛的。

中新社记者: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文明,有人说,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延续千年而不断的文明。您认为开放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李筠:其实,未必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以什么衡量“不断”,人种、文化、地域还是历史?对于长达千年的文明而言,人种会更换,或和其他民族混血,很难保证谁纯而又纯。最重要的还是留存下文化的精华。

比如说,希腊人留下理性,罗马人留下了共和,虽然希腊城邦世界灭亡了,罗马共和也被帝制取代了,但这些人类的好东西都留存了下来。

有的文明看似消失了,但其精华已被另一个文明融合进去。在悠长的历史中,各种文明互相继承,互相交融,每一个文明的躯体都悦纳了别人的灵魂,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本身就汇集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的连续不单是自己的成就,也是开放包容,主动悦纳的结果。

(摘编自李筠《中国的文化根性里有很多开放的意象》)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在世界古代三大美学系统中,中国美学不仅发源的时间最早,而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

B.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虽然也有自己的文化,但因为屡遭外敌入侵占领,所以它完全只是希腊文化的复制品,缺乏独立的品格。

C.材料二认为,开放的元素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基因中,它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中,记录在古代文化典籍里,并得到传承。

D.材料二不赞同“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的说法,认为有些文明看似消失,但其精华因被其他文明悦纳而得以留存。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美学对印度的影响比不上古希腊,以致美学领域有了西方至上主义。

B.中国古代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远高于印度雕塑。

C.中国古人很早就关注到人性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可见他们不是封闭的。

D.理性、共和这样的文化精华今天依然留存,所以古希腊、古罗马并没有灭亡。

8.下列选项,不能用来替换材料二画线部分的一项是()

A.比如《礼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比如《离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比如《谏逐客书》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比如《师说》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9.材料一在反驳英国《卫报》网站上那篇文章的错误观点时,介绍了古希腊文化对古印度文化的影响,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10.有西方学者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中华文明是西方文明最大的威胁。对此你如何反驳?请结合材料写一个提纲。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现代学科高度分工,在科学、艺术两方面均取得高成就难度很大,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文学艺术。当代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练习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精研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他说:“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者的成长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出伟大发明的情况。”可见,在求索未知的阶梯上不断攀登,艺术与科学可以相互激发。原创性的科学发现、颠覆性的科学创新、“从0到1"的科学突破,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这就需要让科学与人文携手同行。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无论是探索未知奥秘,还是攻克“卡脖子”难题,无论是加强基础研究,还是提供科技解决方案,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而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不仅能树立科技为民、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更能为科技创新带来丰富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喻思南《科学琴键演绎人文旋律》)

材料二: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爱国、创新、求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历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社会对优秀科学家群体精神禀赋的基本认同。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史,无论在哪个时期,科技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家自身所展现的求真务实、不断精进的精神支撑。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探讨社会秩序为己任,以政治伦理、道德伦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儒学的理性与求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心之精爽,有思辄通"的理性认识论。《孟子字义疏证》中有言:“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心之于理义也。”这也就是说,虽然心可以支配感官,但却不能代替感官的功能;人还具有认识和把握事物及其规律的理性能力。其二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在北宋初期,部分儒学家对儒家经典提出了大胆怀疑,“疑古"思潮颇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沈括,他不仅批判了宋以前的历法,还亲身参与证明凹面镜焦点和凹面镜成倒像的科学实验,并借此批驳了《酉阳杂俎》所谓“海翻则塔影倒”的说法,认为“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道学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脉络。所谓“道法自然”,“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学的核心概念。“道”对自然规律的依循、对“法天贵真"的尊崇以及相对主义中的认识论对中国的科学家精神产生了深厚影响。首先,“道”讲求事物的原初性、自发性和实有性,力求探索宇宙万物的根本。在《周易》中,有与无、长与短、难与易、高与下等基本要素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可以彼此转化且周行不殆的,这表明了道学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变化的基本态度。其次,“法天贵真"旨在回答人类如何把握对象世界这一问题。“法天”,即崇尚自然;“贵真”,即反矫伪。“法天贵真”的精神内涵与科学活动的目的高度一致,也是当今坚决抵制科研不端的哲学基础。最后,道学中的相对主义对科学家精神的影响也颇为深厚。相对主义主要表现在齐万物、齐是非、齐物我三个方面,对客观科学认识事物本身具有重要价值。

理性、求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显现,而创新和爱国则在五四运动之后有更为集中的表现。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历代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勇于奋进的创新精神为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储备和科技革新提供了最有生命力的精神保障。另一方面,创新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禀赋,但爱国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根本。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的任务不仅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仅是为生产力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更是通过科技强国来维护民族独立与民族尊严,并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推进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家精神虽然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但正像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一样,从未间断。有此历史成就,不仅取决于历代科学家自身的优良品质,更取决于他们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正是这种传承与弘扬,才沉淀出弥足珍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所独有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徐靖《从传统到现代: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基因》)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

B.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它的理性认识论与怀疑精神,为我国历代科学研究提供精神支撑。

C.道学“法天贵真"的思想包含尚自然和反矫伪两个方面,是当今坚决抵制科研不端的哲学基础。

D.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影响科学家精神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融则利,离则弊。

B.科学是客观现实,是从实际出发的;而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

C.材料二多次征引传统文化典籍中的言论并进行解释评论,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新时代科学家应坚持科技强国、科学报国,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B.数学家苏步青说: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我对数学的理解。

C.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提出:博士生通过论文答辩要先背过《老子》和《论语》。

D.理学家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14.请从材料二所论述的科学家精神中选取两,运用袁隆平、屠呦呦、钟扬三位科学家的事迹加以说明。一种精神用一个事迹说明即可。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进行科研人才的培养?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丧失了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了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在现代化多元思潮理念以及西方舞蹈文化艺术思想的多方面影响下,具有明显大众娱乐性和新潮时尚性的舞蹈类型逐渐占据舞蹈艺术市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急速缩小,产生了诸多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舞蹈文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其中虽不乏精品,但大多数不免哗众取宠,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背离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初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渐失去自身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发展延续之本。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难以坚守民族文化本位。

继往开来,在坚守民族和民间文化本色的基础上求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首先要保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表演形式的传统历史特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载歌载舞特性和以舞传情特征,以及舞蹈表演和创作背后所依附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兼具深厚的历史文化性和情感艺术性。其次要突出体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往往独具民族风俗习惯特点和宗教色彩,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舞蹈动作设计、舞蹈创作理念、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最后要坚持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民间文化性,即大众性和群众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创作出来的,并在人民群众间广泛流传,因此,具有坚实的群众根基、鲜明的生活特性和乡土特色。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应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舞蹈作品。

继承传统、保持本色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根基和本源,而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社会繁荣延续的动力和保障。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民族文化本位,还要在此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

推陈出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当代发展必须不断突破,与时俱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突破封闭式的传承发展模式。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往往具有鲜明的自娱性,在传播上也多为民间大众的口口相传,传播范围较小,传播效率较低,信息闭塞,创新性不强,增加了传播、传承的难度。当下,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不断更新舞蹈内容和表演形式,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努力实现原生态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该在传统创作理念基础上,充分借鉴融合新兴元素,在探索中超越,在融合中出彩。比如,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从强调人物塑造的群体性到重视审视个体价值;从朴素简单的表演平台到绚丽多彩的现代舞台效果……总之,在保持民族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核心理念。

(摘编自刘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自信下的当代发展》)

材料二:

2024年央视春晚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多民族文化荟萃的新疆喀什设立为分会场,不仅以特色鲜明的乐舞形式烘托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而且以生动新颖的文化表达“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主题,展现了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内涵,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和意义重大。

当音乐响起,开场舞蹈《欢乐大地》一层层“麦浪”在高低起伏的舞动中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演员们在包裹的九层圆中挥舞双臂由密集变疏松,九个圆圈隐喻“九九归一"天长地久”“吉祥"繁荣”“圆满"之意,编导运用“圆”的构思以动态变换叠加的形式,构成一个大的“同心圆"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同心共铸的“圆”,体现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女子群舞《摘葡萄》是经典的维吾尔族传统民间舞蹈作品,在舞蹈情绪表达过程中“点"到“线”的形式贯通整个作品,透过演员表情和动作,表达她们摘葡萄的内心世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葡萄园中,感受摘葡萄时的场景,体会摘葡萄时愉悦的心情。

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中原生性元素的运用是本场晚会较具代表性的一个点,折腕、柔手、硬肩是哈萨克族舞蹈“点"元素的代表,肩、手、脚的纯朴动态深深打动每位观众的心,极具艺术魅力。

总体来说,在晚会的舞蹈作品《欢乐大地》《黑走马》《摘葡萄》《阳光下的麦盖提》《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舞蹈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编创者从单一民族元素入手穿插融入多个民族元素进行舞蹈表演,通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舞蹈文化的融合,以单个民族“点”的延伸和融合呈现出中华民族的“面"的文化特征,并在红色氛围的衬托下,进一步体现出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生活图景和精神意象。

(摘编自《舞之新韵情至共圆——评2024新疆春晚〈美在新疆〉的舞蹈作品》)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急速缩小,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舞蹈艺术市场已经逐渐被具有明显大众娱乐性和新潮时尚性的舞蹈类型占据。

B.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坚守民族性和地域性,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守民族文化本位,这合乎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要求。

C.2024年央视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表演的乐舞,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D.如果说由“点”到“线"是2024年央视春晚新疆分会场一些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那么以“点”带“面"则是哈萨克族等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守”与“破"两个维度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当代发展提供了思路,前者为根基和本源,后者为动力和保障。

B.材料一围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当代发展问题,在列举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危害,追溯原因,提供方案,层次分明。

C.两则材料都涉及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的话题:材料一进行理性追问,高屋建瓴;材料二有丰富的个案分析,鲜活生动。

D.材料二立足2024年央视春晚的民族舞蹈,揭示其主题、内涵和意义,分别举例阐释,最后提炼其精神意象,先分后总。

18.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将祖国美丽的江山画卷、青绿山水搬上舞台,营造出人在画中、画外有画的美妙场景。

B.新舞蹈《春日祭》将“阴阳双修”搬进了剧本里,表演中男演员身穿打底裤,呈现的身体线条给观众的眼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C.舞蹈《蒙古人》中,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姑娘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骑着骏马奔驰,为我们展现了直率、蓬勃、富有朝气的民族形象。

D.《唐宫夜宴》参考了河南安阳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典型形象,吸收了大量隋唐时期乐舞考古发现,展现了生活市井气息强烈的唐代乐舞。

19.下列对材料的概述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要突破口口相传的封闭式的传承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提高影响力。

B.材料一用新文艺的内容、形式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比较,指出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

C.材料一使用了很多具有褒贬倾向的词语,如“丧失"哗众取宠”“推陈出新"兼收并蓄”等,观点鲜明。

D.材料二中,“像石榴籽一样"运用比喻手法,把众人紧密团结在一起比作石榴籽一个挨一个,生动形象。

20.2024年央视春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现了坚守民族文化本位的理念。请根据材料二相关观点,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世纪前半叶,一场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并参与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这场运动既是他们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反思与解构,也是对中国未来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进行的一次多维度探索与尝试。在这场运动中,晏阳初和费孝通等知识分子把对学术知识的追求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结合在一起,自觉地投身于关于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案。

晏阳初对中国农村弊端的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主观认识到科学归纳的过程。1920年,晏阳初结合他在法国华工群体开展“识子教育"的红书,先后在湖南长沙、山东烟台、浙江嘉兴等地兴办平民识字教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所以重视识字教育,是因为他发现中国农村的弊端就是“愚”“穷"弱”“私"。在他著名的《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他将中西方直接加以对比来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试看欧美教育普及的国家,人人有读书看报之能力,两相比较,其智愚的相差,不啻天渊……我同胞弄到三万万以上的文盲……实为中世纪专制国家老愚民。”在他看来,中国农民在“智识"上的“愚昧”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晏阳初对中国农民做出愚穷弱私的“问题"诊断时,运用西方的标准来框定中国社会,从而慨叹两者“天渊”般的差距,这种对本土生活的异化感让他无形中增强了削足适履的内在冲动。

同样受西方文化教育并尊重现代科学原则的费孝通,既未对西方文明的长处和优势作出归纳,以便为我们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与落后加以总结,以便唤醒人民的觉醒。1936年,通过对花蓝瑶的实地考察,费孝通认识到,乡土中国的“文化组织中各部分间具有微妙的搭配,在这搭配中的各部分并没有自身的价值,只有在这搭配里才有它的功能”,所以,任何针对乡土中国的批判甚或改造,都“不能不先清理这个网络,认识它们所有相对的功能,然后才能拾得要处”。而晏阳初、梁漱溟等所推进的乡建运动,“老实说,是在拆搭配。旧有的搭配因处境的变迁固然要拆解重搭,但是拆的目的是在重搭,拆了要搭得拢才对,拆时自然该看一看所拆的件头在整个机构中有什么功能,拆了有什么可以配得上"。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对晏阳初所建构的“国民性”知识有所质疑,他每每以“乡村工作的朋友认为如何,实则情况怎样"的句式下笔,尤其对“农民愚穷弱私”的观点予以了直截了当的批评。他认为,乡村工作者们依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农民以愚穷弱私的德性,并进而想当然地要通过文字下乡的方式展开乡村教育,以图“启蒙"民众成“新民”。他指出,正是因为晏阳初没有抓住乡土中国问题的根结所在,没有掌握农民的真正需求,所以其乡村教育难以符合农民的胃口。

费孝通认为,要解决中国社会如何建设与发展的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江村的实地调查,他认识到: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根据他的分析,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乡土工业在劳力利用上和农业互相配合了来维持农工混合的经济”,正是这种农村手工业才能让农民有点活钱来缴纳租税以及零星消费,然而,随着西方现代工商业的冲击,“农村手工业崩溃了,农村金融的竭蹶跟着就到了”,农民便“站在饥饿边缘上”了。此时,那些被知识分子们认为没有立场、不会发声的农民,便以行动作出了选择。乡村工作者们所能做的,就是重新恢复失衡的经济系统,努力调整传统的手工业使其转变成现代工业。费达生等知识分子的技术指导,地方精英的有力倡导,农民的积极参加合作社的态度,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得农民看到了现代工业在乡村复兴的希望。这一乡村工业的改造转化过程,也是一个失衡的社会经济系统重组的过程。费孝通亲眼看到了农民们的选择,了解到农民面对西方出的回应,看到这种回应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希望,他认为工业冲击所做出

这种选择一方面可以减轻乡村建设所产生的巨大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高度机械化大工业发展所造成的农村衰落。

为什么费孝通会采用完全不同于晏阳初的视角,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根结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呢?费孝通后来把他的研究原则总结为“从实求知"。他没有站在“启蒙者”的立场去极力说服民众,也没有将自己当成普罗大众的代言人,在实地调查中,他看到了农民通过实践作出了选择,同时,他个人也通过学术实践潜移默化地从思想感情上浸染进去,并以农民的视角、为大众立言。更重要的是,费孝通的“从实求知"原则是在不断变动的“实际”中把握并保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在全球化深化的背景下提升文化自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中国社会的真问题,而“真问题的发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获取,又需要根据‘实’的动态发展与多层次特质而不断调整和修正"。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又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同样迫切需要中国知识分子及社会学界,面对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解释。这就需要中国社会学界以革新的勇气,开创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学知识体系。

(摘编自李友梅、耿敬《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以晏阳初和费孝通的实践为例》)

2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建设”是指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利用自己接受的教育,从农村这个基层组织出发,研究中国现状,探索救国道路的一场运动。

B.晏阳初以西方社会作为理想的参照物来观照中国农村,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诊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乡建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费孝通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中国农村问题的根结以及农民的真正需求,以农民的视角拟定乡建方案,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D.虽然晏阳初和费孝通两人的视角不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根结认识和解决方案也不同,但其改变积贫积弱现状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阳初的乡村教育难以符合农民胃口,可见他对中国农村根结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B.费孝通认为,只有解决了人民的饥饿问题,中国失衡的社会经济系统才会得到重组。

C.费孝通对晏阳初的主观认知予以直截了当的批评,体现了他对从实求知原则的坚守。

D.乡村建设要在把握和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提升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发现解决真问题。

23.下列最全面地体现了晏阳初对近现代中国农村问题认识的一项是()

A.鲁迅小说《阿Q正传》描写了贫困愚昧、欺软怕硬的阿Q及封闭落后的未庄。

B.沈从文小说《边城》描写了善良真诚、热情淳朴的老船夫及民风淳朴的湘西。

C.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描写了封建落后、阻拦后辈进步的二诸葛三仙姑。

D.夏衍报告文学《包身工》描写了因农村破产不得已进城做苦力求生的包身工。

24.根据原文,将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标题:①_

姓名对照维度晏阳初费孝通

中西文化价值比较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②_

近现代乡村问题归因中国农民“愚"穷”“弱"私”四大问题③_

近现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实践方案④_改造传统的手工业,重组失衡的社会经济系统

25.我国正处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以晏阳初和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D.“人工智能可能会生成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文学"为个别专家的担忧(第5段),并非文本的观点。第5段段末指出,人工智能充其量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其创作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即不能产生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文学。故选D。

2.答案:D

解析:D.最后一段提出,“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和平衡都受制于人,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任何阶段都可持续和可控”,人类控制的是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边界和平衡,不是控制人工智能发展,使其写作水平不超过人类。另外,从文本观点来看,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离不开人类的指令,人工智能的文学写作是对人类文学创作的高级模仿,其水平不可能超过人类是由人工智能的特性决定的,不需要人类进一步控制。故选D。

3.答案:A

解析:文中指出,人工智能的短板是“不能在破坏旧规则的同时建立新规则"。A.李世石下出的棋不在阿尔法狗的计算范围内,阿尔法狗不能按照既有的规则、算法解决问题,不能建立新规则解决问题,从而出现了混乱,体现了人工智能的短板;B.ChatGPT根据提问生成符合语法的语句,体现的是人工智能按照既定的算法解决问题,“但内容可能答非所问”表明人工智能并不能真正意义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C.智能机器人“袭击"事件,说明人类要通过指令加强对智能机器人的控制;D.为人工智能创作可能引发版权问题。故选A。

4.答案:①用词准确、严谨,“并不必然”“不一定"与“并不完全”“难以彻底"等词相呼应,使“人工智能不会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的智慧体”的观点表述以及论证更加严谨;②说理生动、形象。以乌鸦会说唱却不能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的比喻,证明人工智能不能成为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

解析:①结合“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因为任何进化都充满变数和巧合,并不完全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线性发展过程,就算基因突变也难以彻底突破种质边界"可知,用词准确、严谨,“并不必然”“不一定"与“并不完全”“难以彻底"等词相呼应,使“人工智能不会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的智慧体”的观点表述以及论证更加严谨;②结合“在生命存在范式方面,碳基生命仍然不能突破碳水化合物的边界进化成其他非碳水化合物形态;在功能方面,哪怕乌鸦已被科学家证明具备一定逻辑能力,经过训练能说会唱,它也无法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可知,说理生动、形象。以乌鸦会说唱却不能成为语言工作者和音乐家的比喻,证明人工智能不能成为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

5.答案:这一情节是合理的,①用量子计算机短时间内创作了包含所有体例的巨量诗歌,体现了人工智能按照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可实现快速写作的特点;②“没有一首超过李白”是因为文学创作需要经过“物一我一文"的转化,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人工智能没有这个过程。(或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模仿者,人工智能写作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解析:这一情节是合理的,①结合“基于现代科技的人工智能,得益于数智规则和矩阵逻辑,成为拥有超强模仿条件和能力的存在”可知,用量子计算机短时间内创作了包含所有体例的巨量诗歌,体现了人工智能按照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可实现快速写作的特点;②结合“人类写作遵循并经由‘物—我—文’转化律对文字赋能,讲究神来之笔,追求打破常规,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此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类神秘的碳基大脑天生的特殊性"可知,“没有一首超过李白”是因为文学创作需要经过“物—我—文"的转化,强调个人与众不同的美感,人工智能没有这个过程。(或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模仿者,人工智能写作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

6.答案:B

解析:B项,原文说的是印度文化“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7.答案:C

解析:A项,材料原文没有谈到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也不能把它作为产生“西方至上主义"的原因;B项,“中国古代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不能得出“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远高于印度雕塑"的结论;D项,由“理性、共和这样的文化精华今天依然保存”不能推论出“古希腊、古罗马并没有灭亡"的结论,何况材料原文有“希腊人留下理性,罗马人留下了共和,虽然希腊城邦世界灭亡了,罗马共和也被帝制取代了,但这些人类的好东西都留存了下来”的表述。

8.答案:B

解析:能用来替换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应该是能体现向别人学习的开放态度,而B项体现的是积极进取的态度,故不合适。

9.答案:提供参照,用以显示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解析:结合“如果说古希腊雕塑对东方也曾发生了影响,那绝不是对中国兵马俑制作的影响,而是对印咏度雕塑的影响……"可知,提供参照,用以显示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10.答案:①各种文明互相继承,互相交融,是历史大趋势;

②文明之间并非只有冲突,中华文明史就是包容、悦纳不同文明成果的历史;

③文明间即使有冲突,也可能产生文明的融合,如古印度文化;

④中华文明一直秉持开放的态度,反对以自我为中心,谋求和谐共存之道,不会威胁他者。

解析:本题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质量”部分4-2的水平描述进行命制,综合考查考生“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题干所谓的西方学者的观点实际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中的两个主要观点,考生应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的证据材料分别予以反驳。首先,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的说法,材料二提出“在悠长的历史中,各种文明互相继承,互相交融,每一个文明的躯体都悦纳了别人的灵魂,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反驳这一观点,中华文明史正是一个有力的反例,而且退一步说,即使有冲突,材料一中古印度文化的例子也能说明冲突中有融合;其次,关于“中华文明是西方文明最大的威胁”的说法,从材料二中华文明丰富的开放性意象中可以看到,反对以自我为中心、悦纳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存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根性,所以其不会威胁其他文明。

11.答案:A

解析:A.“因为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错误,强加因果。根据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文学艺术。……他说:“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知,“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和“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A。

12.答案:B

解析:B.“科学是客观现实,是从实际出发的;而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错误,无中生有。“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原文无据,且人文艺术也源自生活,尊重客观事实。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材料一观点是:科学与人文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A.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看法说明了科学家重视人文艺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文学艺术。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数学家苏步青的说法说明了科学家重视人文艺术。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的说法说明了科学家重视人文艺术。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理学家倭仁强调了立国之道,重礼义人心,不在于技艺等。这说明他重人文传统,而轻视科学技艺。因此,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D。

14.答案:①科学家具有理性(求真、怀疑、质疑)精神:袁隆平不迷信西方权威,下地观察,反复实验,最终攻克杂交水稻难关,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或:屠呦呦通过反复实验,坚持研究,提高青蒿的抗疟效果,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或:钟扬已经成功地收集到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但他仍深入高原采集种子,体现了科学家理性求真的精神。)②科学家具有创新精神: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时,采用了国内外没有先例的方法,坚持研究并取得成功,体现出他的创新精神。(或:屠呦呦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的方法,发现青蒿素,开发新抗疟药物,体现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或:钟扬作为植物学家,为人类建了一个种子的“宝库”,体现了他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③科学家具有爱国精神:袁隆平因我国的普遍饥荒投入农业研究,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体现出他的爱国思想。(或: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体现了科学家的爱国精神。或:钟扬深入青藏高原,为国家采集种子、培育英才,为国家积蓄科研力量,体现了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解析:根据“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爱国、创新、求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历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可知,本文重点谈了科学家的精神中爱国、创新、求实等方面。可选取熟悉的人物身上两种精神来谈即可。比如,谈求实或者是理性等。可结合“儒学的理性与求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心之精爽,有思辄通’的理性认识论。……其二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在北宋初期,部分儒学家对儒家经典提出了大胆怀疑”,围绕人物不迷信西方权威,大胆怀疑,反复实验等来谈即可。要熟悉人物生平事迹,紧扣住观点来写。比如写“科学家应具有创新精神”,可结合“一方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历代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勇于奋进的创新精神为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储备和科技革新提供了最有生命力的精神保障。另一方面,创新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禀赋”,写出人物身上的创新性。也可围绕“爱国精神”来谈,抓住“爱国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根本"来说即可。

15.答案:①提供浓郁的人文环境,使科学与人文深度融合;②引导科研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推进各方面的创新。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更好地进行科研人才的培养,做到如下方面:根据材料一中“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看出,可以提供浓郁的人文环境,使科学与人文深度融合。根据材料二“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爱国、创新、求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历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