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系统集成与测试作业指导书TOC\o"1-2"\h\u30971第1章系统集成概述 3247131.1系统集成的概念与意义 393441.2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 3114901.3系统集成的层次与类型 42650第2章系统集成技术基础 4296412.1网络通信技术 4166162.1.1网络体系结构 4206002.1.2网络传输介质 4172612.1.3网络设备 4128832.1.4网络管理技术 5184972.2中间件技术 5288752.2.1中间件的定义与作用 5168022.2.2常用中间件技术 549722.2.3中间件选型与部署 597412.3数据库技术 559832.3.1数据库基本概念 5174672.3.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515032.3.3数据库设计 5184932.3.4数据库功能优化 629302.4软件开发与编程技术 65932.4.1编程语言与开发框架 6322392.4.2软件开发过程管理 6177492.4.3版本控制与协同开发 6285572.4.4代码质量与测试 68728第3章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680813.1系统集成架构概述 6117243.2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6238983.3微服务架构 7136683.4企业服务总线(ESB) 722744第4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832494.1项目管理概述 8296214.2系统集成项目需求分析 8244284.3系统集成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 81774.4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 923445第5章系统集成测试基础 928215.1测试概述 919985.2测试类型与层次 9199205.2.1测试类型 9280685.2.2测试层次 109735.3测试方法与策略 10160845.3.1测试方法 10148265.3.2测试策略 1056535.4测试用例设计 1025470第6章系统集成测试工具与环境 11140706.1测试工具概述 1195096.2常用测试工具介绍 1135256.2.1功能测试工具 11132006.2.2功能测试工具 11306246.2.3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 11199176.3测试环境搭建与配置 11235826.3.1确定测试环境需求 12222246.3.2配置测试环境 12115736.3.3环境验证 12287446.4测试数据准备与管理 12182386.4.1测试数据准备 12186846.4.2测试数据管理 1214931第7章系统集成功能测试 1290367.1功能测试概述 1239257.2接口测试 13318857.3数据库测试 13282497.4用户界面测试 1317487第8章系统集成功能测试 13310558.1功能测试概述 13191568.2功能测试指标与工具 1413188.2.1功能测试指标 1421118.2.2功能测试工具 14278288.3负载测试与压力测试 14108248.3.1负载测试 14215408.3.2压力测试 1411408.4功能调优与优化 1410444第9章系统集成安全测试 1579679.1安全测试概述 15185669.2常见安全漏洞与攻击手段 15173799.3安全测试方法与工具 15217669.4安全测试案例分析 156683第10章系统集成验收与维护 16686110.1系统集成验收概述 161550810.2验收标准与流程 162882610.2.1验收标准 161475910.2.2验收流程 162344110.3系统集成维护与优化 171467810.3.1系统集成维护 172596610.3.2系统集成优化 17848210.4系统集成项目总结与评价 17第1章系统集成概述1.1系统集成的概念与意义系统集成是指将多个分散的、相互独立的系统或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整合成一个统一、协调、高效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系统集成旨在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和业务协同,提高组织或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系统集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集成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降低人工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升管理水平:系统集成有助于企业或组织内部信息的透明化,为决策层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提升管理水平。(4)增强业务协同: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1.2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系统集成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单一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各行业开始应用计算机系统。此时,系统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集成。(2)数据交换阶段: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系统开始通过数据交换实现简单集成,如电子数据交换(EDI)。(3)应用集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应用的兴起,系统集成逐渐向应用集成转变,关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协同。(4)服务集成阶段:21世纪初,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逐渐成为主流,系统集成开始关注服务的组合和重用,实现更高效、灵活的集成。(5)当前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集成正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跨领域融合的方向发展。1.3系统集成的层次与类型系统集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划分:(1)技术集成:关注系统间技术层面的连接和协同,主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集成。(2)数据集成:实现各系统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3)业务集成:关注企业或组织内部及外部业务流程的整合,实现业务协同和优化。根据集成的范围和目标,系统集成可分为以下类型:(1)部署集成:在特定项目或场景中,将多个系统或组件集成在一起,以满足特定需求。(2)企业集成:对企业内部所有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3)跨企业集成:涉及多个企业或组织的系统集成,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4)跨领域集成:跨越不同行业、领域的系统集成,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集成。第2章系统集成技术基础2.1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系统集成中的基础技术,它保证了各个系统组件之间的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1.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模型网络协议及标准2.1.2网络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2.1.3网络设备路由器与交换机防火墙与负载均衡器2.1.4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监控功能优化与故障排查2.2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技术是解决异构系统之间互操作性的关键,它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2.1中间件的定义与作用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的作用与分类2.2.2常用中间件技术消息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2.2.3中间件选型与部署中间件选型原则中间件部署策略2.3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系统集成中数据存储、管理和查询的核心,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3.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与非关系数据库2.3.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2.3.3数据库设计实体关系模型数据库规范化理论2.3.4数据库功能优化索引技术存储过程与触发器2.4软件开发与编程技术软件开发与编程技术是实现系统集成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4.1编程语言与开发框架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常用开发框架2.4.2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软件生命周期敏捷开发与DevOps2.4.3版本控制与协同开发版本控制原理常用版本控制工具2.4.4代码质量与测试代码审查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功能测试与安全测试第3章系统集成架构设计3.1系统集成架构概述系统集成架构是指将不同功能、不同技术平台的各个信息系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整合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系统集成架构,包括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微服务架构和企业服务总线(ESB)等。这些架构为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的集成方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3.2面向服务的架构(SOA)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一种组件模型,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使不同功能的服务可以在网络上相互调用和组合。SOA的关键特点如下:(1)松耦合:服务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通信,降低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系统的灵活性。(2)服务重用:服务具有高度的可重用性,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重复使用。(3)服务自治:服务具有独立的业务逻辑和状态,可以独立部署和升级。(4)服务互操作性:SOA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有利于实现跨平台、跨语言的系统集成。3.3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Architecture)是一种将应用程序作为一套小服务的集合进行构建和部署的架构风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如HTTP/REST)进行协作。微服务架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去中心化:微服务架构采用去中心化的设计思想,各服务之间高度自治,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升级。(2)独立部署: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不影响其他服务的运行。(3)容错性:微服务架构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当某个服务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4)团队自治:微服务架构有利于团队自治,每个团队可以独立负责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维。3.4企业服务总线(ESB)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ServiceBus,ESB)是一种中间件技术,用于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通信。ESB提供了消息传递、服务调用、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以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ESB的主要特点如下:(1)松耦合:ESB通过消息传递机制,降低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服务中介:ESB作为服务的中介,负责服务的注册、发觉、路由和监控等功能。(3)异构系统集成:ESB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实现不同技术平台、不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4)可扩展性:ESB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集成新的服务,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通过本章对系统集成架构的介绍,可以为后续的系统集成与测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需求和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以实现高效、可靠的系统集成。第4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4.1项目管理概述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周期内,为实现项目目标,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方面进行有效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旨在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顺利实施,并满足用户需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以及项目风险管理。4.2系统集成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需求分析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保证项目团队能够正确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以下是系统集成项目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1)需求收集: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用户需求。(2)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形成明确、具体的需求描述。(3)需求验证:与用户进行沟通,确认需求描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需求文档编写:将需求分析结果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4.3系统集成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系统集成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1)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的整体计划,包括项目目标、范围、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2)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任务分解为可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单元,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依据。(3)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包括里程碑、关键路径和各阶段任务。(4)进度控制:监控项目进度,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4.4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是识别、评估和控制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下是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1)风险识别:通过分析项目特点、历史数据和相关资料,识别可能影响项目目标的风险因素。(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3)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等。(4)风险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5章系统集成测试基础5.1测试概述系统集成测试是IT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验证系统集成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功能。本章主要介绍系统集成测试的基础知识,包括测试目的、测试原则和测试流程。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系统集成测试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测试实践奠定基础。5.2测试类型与层次5.2.1测试类型系统集成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需求。(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功能表现,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3)兼容性测试:检查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等环境下的运行情况。(4)安全测试:保证系统能够抵御外部攻击,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5)稳定性测试: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5.2.2测试层次系统集成测试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单元测试:对单个模块或组件进行测试,以保证其功能正确。(2)集成测试:将多个模块或组件集成在一起,验证它们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3)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保证系统满足用户需求。(4)验收测试:由用户或客户进行的测试,以确认系统满足其业务需求。5.3测试方法与策略5.3.1测试方法系统集成测试可采用以下方法:(1)黑盒测试:不考虑内部实现,仅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测试。(2)白盒测试:了解内部实现,基于代码结构进行测试。(3)灰盒测试: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特点,对系统进行测试。5.3.2测试策略系统集成测试策略包括:(1)自下而上:从单元测试开始,逐步向上进行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2)自上而下:从系统测试开始,逐步向下进行集成测试、单元测试。(3)风险驱动:根据系统风险和重要性制定测试计划,优先测试高风险部分。5.4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是系统集成测试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提取测试需求。(2)根据测试需求,设计测试用例。(3)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执行步骤和预期结果。(4)保证测试用例的覆盖面,包括正常情况、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5)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为系统集成测试提供有效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第6章系统集成测试工具与环境6.1测试工具概述系统集成测试是保证整个信息系统达到既定要求和标准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本节将概述系统集成测试中常用的工具,并分析其功能和作用。6.2常用测试工具介绍在系统集成测试过程中,以下常用测试工具可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6.2.1功能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主要用于验证系统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常见功能测试工具包括:(1)Selenium:自动化Web应用程序的功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2)JMeter:Apache基金会推出的功能测试工具,也可用于功能测试,支持多种协议和测试类型。6.2.2功能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用于评估系统在高负载、压力环境下的功能表现。以下为常用功能测试工具:(1)LoadRunner:一款功能强大的功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协议和应用类型。(2)Locust:开源功能测试工具,通过Python脚本编写测试用例,支持分布式测试。6.2.3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用于评估测试用例对代码的覆盖程度,提高代码质量。常见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包括:(1)JaCoCo:Java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支持多种报告格式。(2)dotCover:针对.NET平台的代码覆盖率测试工具。6.3测试环境搭建与配置测试环境的搭建与配置是保证测试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测试环境搭建与配置的步骤:6.3.1确定测试环境需求分析项目需求,确定测试环境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6.3.2配置测试环境(1)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2)配置网络参数,保证测试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一致。(3)部署被测系统及其依赖的第三方系统。6.3.3环境验证(1)验证环境搭建是否成功,保证被测系统正常运行。(2)检查测试环境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6.4测试数据准备与管理测试数据是测试用例执行的基础,有效的测试数据准备与管理对提高测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4.1测试数据准备(1)分析测试需求,确定测试数据范围和类型。(2)设计合理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3)使用测试数据工具,如DataFactory,测试数据。6.4.2测试数据管理(1)建立测试数据管理规范,保证测试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2)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如MySQL、Oracle,管理测试数据。(3)定期检查和更新测试数据,以适应测试需求的变化。通过以上环节,保证系统集成测试过程中工具和环境的有效支持,为顺利完成系统集成测试提供有力保障。第7章系统集成功能测试7.1功能测试概述系统集成功能测试是保证整个信息系统在集成过程中,各组成部分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协同工作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对系统集成后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在集成环境中的功能和稳定性。功能测试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系统功能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需求,检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异常及功能问题。7.2接口测试接口测试是系统集成功能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验证。其主要内容包括:(1)验证接口的数据传输是否正确、完整;(2)验证接口的调用是否符合约定;(3)验证接口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4)验证接口在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能力。7.3数据库测试数据库测试是针对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活动,以保证数据库的正确性、功能和安全性。具体内容包括:(1)验证数据库的结构和设计是否符合规范;(2)验证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是否正确;(3)验证数据库的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功能是否正常;(4)验证数据库的功能,包括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5)验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包括访问控制、备份与恢复等。7.4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是针对系统与用户交互界面的测试,主要验证用户界面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易于操作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体内容包括:(1)验证界面布局、颜色、字体等是否符合设计规范;(2)验证界面元素的可见性、可操作性、反馈等是否符合用户习惯;(3)验证界面在各种分辨率和浏览器环境下的兼容性;(4)验证界面的交互功能,如按钮、表格等是否正常;(5)验证界面的响应速度和交互流畅性。通过以上各项功能测试,保证系统集成后的系统具备良好的功能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第8章系统集成功能测试8.1功能测试概述功能测试是评估系统集成完成后,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功能表现,以保证系统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通过功能测试,可以发觉系统存在的功能瓶颈,为功能优化提供依据。功能测试主要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的测试。8.2功能测试指标与工具8.2.1功能测试指标(1)响应时间:从用户发起请求到系统返回响应的时间。(2)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3)并发用户数:系统能够同时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4)资源利用率: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资源(如CPU、内存、磁盘等)的使用情况。8.2.2功能测试工具常用的功能测试工具有:LoadRunner、JMeter、Locust等。这些工具可以模拟用户行为,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以评估系统的功能表现。8.3负载测试与压力测试8.3.1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在一定并发用户数和系统负载情况下,测试系统功能的变化情况。通过负载测试,可以确定系统在何时达到功能瓶颈,以及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8.3.2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在超过系统正常工作负载的情况下,测试系统功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压力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8.4功能调优与优化功能调优与优化是在功能测试的基础上,针对发觉的功能瓶颈进行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数据库查询:通过索引、分库分表、SQL优化等方法,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2)优化代码:改进算法、优化循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等,提高代码执行效率。(3)优化系统配置: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调整系统参数,提高资源利用率。(4)分布式部署:通过分布式部署,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容错能力。(5)缓存优化:合理使用缓存技术,减少系统响应时间。(6)网络优化:提高网络带宽、优化网络拓扑结构,降低网络延迟。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对系统集成功能的优化,保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满足功能要求。第9章系统集成安全测试9.1安全测试概述系统集成安全测试是保证信息系统在集成过程中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集成安全测试的相关概念、目的、任务以及实施原则。通过安全测试,旨在发觉系统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9.2常见安全漏洞与攻击手段本节将详细阐述以下几类常见的安全漏洞及其对应的攻击手段:(1)身份验证与授权漏洞:如密码破解、会话劫持等;(2)输入验证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等;(3)信息泄露漏洞:如敏感信息泄露、错误消息泄露等;(4)拒绝服务攻击(DoS):如网络带宽耗尽、系统资源耗尽等;(5)网络通信漏洞:如中间人攻击、数据篡改等;(6)配置管理漏洞:如默认配置、配置错误等。9.3安全测试方法与工具为了保证系统集成安全测试的有效性,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安全测试方法及其对应的工具:(1)静态安全测试:通过审查代码、配置文件等静态资源,发觉潜在的安全问题。常见工具有:Checkmarx、Fortify等;(2)动态安全测试:通过模拟攻击者的行为,对系统进行实时攻击,发觉运行时的安全问题。常见工具有:AppScan、BurpSuite等;(3)渗透测试:模拟真实攻击场景,全面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常见工具有:KaliLinux、Metasploit等;(4)安全审计:对系统的安全配置、日志等进行检查,发觉安全漏洞。常见工具有:Nessus、OpenVAS等。9.4安全测试案例分析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系统集成安全测试的实施过程:案例一:某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试,通过静态安全测试工具发觉一处SQL注入漏洞。经过分析,原因是开发人员未对用户输入进行有效验证。通过修复代码,消除该漏洞。案例二:在对某电商平台进行渗透测试时,测试人员发觉一处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原因是系统错误地返回了包含用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光伏发电系统采购合同
- 2025混凝土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2025节能服务合同模板
- 2025高空建筑外墙清洁保养合同
- 2025授权印刷合同范本
- 2025冰箱销售正规合同范本
- 2025存量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维修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意向书合同意向书的法律效力
- 2025办公室装修水电施工合同范本 办公室水电施工合同格式
-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课异构)(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中国肺血栓栓塞诊治与预防指南解读专家讲座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鸿门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DZ∕T 0202-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铝土矿(正式版)
- 二年级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模板)
-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语文试题强基计划
- 医疗欠款欠条范本
- 母亲节健康科普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