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_第1页
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_第2页
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_第3页
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_第4页
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1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第一部分林业生态修复对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2第二部分林冠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第三部分植被类型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6第四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涵养作用 8第五部分林业生态修复对径流调节的效益 10第六部分林地水库对水土流失的控制 13第七部分林业实践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16第八部分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的协同效应 18

第一部分林业生态修复对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关键词关键要点【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调节作用】:

林木植被对雨滴的拦截、吸收、蒸腾等过程,调节降雨进入土壤和地表径流的速率和数量,减少暴雨洪水。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土壤水分的吸收、蒸发、渗透,调节流域的水文循环,改善区域水资源平衡,增加地下水涵养量。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控制】:

林业生态修复对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修复对于水土保持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1.植被覆盖保护土壤

*森林和林地拥有茂密的植被,这些植被的根系深入土壤,形成庞大且牢固的根系网络。

*根系网络将土壤颗粒结合在一起,防止土壤被风和水侵蚀。

*植被覆盖还可以减缓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进一步减少土壤侵蚀。

数据支持:

-有研究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侵蚀率仅为裸露土壤的1/10至1/100。

-在密集森林中,地表径流可减少80%以上,土壤侵蚀率可减少90%以上。

2.森林吸收降水

*森林和林地拥有茂密且高大的树冠,可以拦截大量降水。

*树冠会吸收降水并将其缓慢释放到土壤中,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侵蚀。

*森林还具有保水功能,可以调节水文循环,减少洪水和干旱的发生。

数据支持:

-成熟的森林可以截留高达20%的年降水量。

-树冠可以缓解放释水分,使地表径流减少50%以上。

3.缓冲地表径流

*森林和林地可以缓冲地表径流,防止其汇集和造成侵蚀。

*树干、树枝和地面植被可以扰动地表径流,减缓其速度并增加其渗透时间。

*这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同时为水文循环提供补给。

数据支持:

-有研究表明,森林缓冲带可以将地表径流速度减少50%以上。

-林地还可以增加地表径流的渗透时间,使水有机会渗入土壤。

4.稳定坡地

*森林和林地可以稳定坡地,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树根网络增强了坡地的内部结构,使其更能抵御因侵蚀和降水引起的侧向力。

*植被覆盖还减少了地表径流,从而减少了坡地上的剪切力。

数据支持:

-有研究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坡地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比裸露坡地低5倍以上。

-植被覆盖可以将坡地的抗剪强度提高50%以上。

5.改善水质

*森林和林地可以过滤地表径流,去除沉积物、营养物和污染物。

*树木的根系吸收养分,防止其流失到水体中。

*植被覆盖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少流入水体中的污染物数量。

数据支持:

-有研究表明,森林缓冲带可以将地表径流中的沉积物浓度减少90%以上。

-森林缓冲带还可以去除高达95%的氮和磷等营养物。

结论

林业生态修复对于水土保持至关重要,它可以通过植被覆盖、吸收降水、缓冲地表径流、稳定坡地和改善水质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因此,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健康,确保水土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开展林业生态修复活动是势在必行的。第二部分林冠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林冠覆盖率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引言

林冠覆盖率是衡量林地植被丰度和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它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在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福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冠覆盖率与侵蚀控制

林冠覆盖率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树冠截留雨滴,降低雨滴对地表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溅蚀和径流产生的侵蚀。此外,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覆盖地表,形成保护层,防止土壤颗粒被风和水带走。

研究表明,林冠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林冠覆盖率从10%增加到60%时,土壤侵蚀率减少了75%。

林冠覆盖率与径流调节

林冠覆盖率影响着径流的产生和流失。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树冠截留雨水并缓慢释放,降低径流峰值,延长径流时间。

此外,林下植被和腐殖质层增加土壤的渗透性,促进雨水入渗,从而进一步减少径流。一项研究发现,林冠覆盖率每增加10%,径流流量减少约15%。

林冠覆盖率与水质改善

林冠覆盖率有助于改善水质。树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防止它们随径流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此外,林下植被和腐殖质层过滤径流,去除沉积物、氮素和磷素等污染物。

研究表明,林冠覆盖率增加与水质改善呈正相关。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林冠覆盖率从20%增加到80%时,径流中的氮素浓度降低了50%以上。

林冠覆盖率与生物多样性

林冠覆盖率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茂密的林冠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它们免受掠食者和恶劣天气的侵害。林下植被和腐朽的木材创造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微生境,支持着各种各样的物种。

研究表明,林冠覆盖率低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林冠覆盖率从70%降低到30%时,鸟类种类数量下降了40%。

结论

林冠覆盖率是衡量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它通过侵蚀控制、径流调节、水质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支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持或增加林冠覆盖率对于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植被类型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植被类型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1.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保持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乔木林木>灌木林木>草本植被,根系发达、冠幅较大的植被能更好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2.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的抗侵蚀性,乔木林木通过其紧密的根系网络和较大的枝叶冠幅,有效防止土壤侵蚀,而草本植被根系较浅,抗侵蚀能力有限。

3.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的透水性,乔木林木较大的树冠可以减缓雨滴冲击力,降低地表径流,有利于土壤渗透,而草本植被则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风险。

【植被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植被类型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前言

植被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因素,其类型对土壤侵蚀控制、水分保持和水质保护等水土保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植被类型对土壤侵蚀控制的影响

*乔木林:乔木林具有发达的冠层和根系,能有效截留雨滴、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抗侵蚀性。研究表明,乔木林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率高达90%以上。

*灌木林:灌木林的冠层虽不如乔木林茂密,但其根系网络丰富,能有效固定土壤,减缓地表径流速度。

*草地:草地密集的地上部分和发达的根系,能有效阻止雨滴对土壤表面的冲击,并减缓地表径流速度。

*农田:农田植物的根系相对较浅,冠层覆盖率也较低,抗侵蚀能力弱。因此,农田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尤其是在暴雨时期。

植被类型对水分保持的影响

*乔木林:乔木林发达的根系能深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回大气中。因此,乔木林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能力。

*灌木林:灌木林的根系虽不如乔木林发达,但其叶面积较大,蒸腾作用旺盛。因此,灌木林也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

*草地:草地密集的地上部分能有效拦截雨水,减缓雨滴对土壤表面的冲击,提高土壤入渗率。同时,草地发达的根系能吸收和储存水分。

*农田:农田植物的根系相对较浅,抗旱能力弱。因此,农田水分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干旱。

植被类型对水质保护的影响

*乔木林:乔木林茂密的冠层和发达的根系能有效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养分含量。

*灌木林:灌木林的根系能吸收水中的养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回大气中,从而降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

*草地:草地密集的地上部分和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净化水质。

*农田:农田使用化肥和农药,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因此,农田水质保护功能较差。

结论

植被类型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如乔木林、灌木林或草地,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分和保护水质。因此,在进行林业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功能特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被类型,以实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第四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涵养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涵养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其复杂的植被、根系和有机质层,对土壤发挥着重要的涵养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植被能有效拦截降雨和融雪,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从而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树冠层拦截降水可达10%-25%,减少雨滴对土壤表面的侵蚀力。与此同时,树干和枝叶形成的屏障阻碍了地表径流,使之渗入地下或滞留在森林中,进一步降低了水土流失。

2.提高土壤渗透性

森林根系通过穿透土壤,在其中形成孔道,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促进了雨水和融雪的入渗。研究表明,森林土壤的渗透性比未被覆盖的土壤高出2-3个数量级。良好的渗透性有助于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3.保持土壤结构

森林有机质层富含腐殖质,具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有机质层厚度与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呈正相关。有机质层通过与无机土壤颗粒结合形成土壤团聚体,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4.促进土壤形成

森林植被通过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土壤提供了大量有机质,为土壤形成提供了原材料。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过程促进了矿物质的释放,丰富了土壤养分,提高了土壤肥力。

5.调节土壤水分

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凋落物和土壤共同构成了一个调节土壤水分的系统。植被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土壤水分,凋落物和有机质层具有保水能力,土壤中孔隙度和渗透性良好,促进了水分的入渗和地下水补给。

数据支持:

*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拦截的降水量约为41000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年降水量的17%。

*有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水土流失率可降低2-3%。

*森林土壤的渗透性比未被覆盖的土壤高2-3个数量级。

*森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6%,远高于未被覆盖的土壤。

*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约100亿吨凋落物,其中大部分转化为土壤有机质。

结论: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其植被、根系和有机质层发挥着重要的土壤涵养作用。森林植被拦截降水,减缓地表径流;根系提高土壤渗透性;有机质层保持土壤结构并促进土壤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土壤水分,为地表提供清洁的水源并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因此,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土壤健康和水安全至关重要。第五部分林业生态修复对径流调节的效益关键词关键要点森林对地表径流的截留

1.森林冠层:叶片和枝条可以截留部分降水,减缓降水到达地面的速度,增加地表径流的滞留时间,降低地表径流的峰值流量和峰值时间。

2.凋落物层:凋落物能够吸收和储存降水,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凋落物的厚度和密度影响截留能力,一般情况下,凋落物层越厚,截留能力越强。

3.土壤结构:森林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水性较好,可以有效吸收和渗透地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量。

森林对土壤侵蚀的控制

1.冠层拦截:树冠截留了部分降水,减少了雨滴对地面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同时,树冠下形成了一个遮荫环境,减弱了风速,进一步降低了风蚀的风险。

2.根系固土:树木发达的根系可以深入土壤,形成一个紧密的根系网络,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根系的存在可以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流失,有效控制土壤侵蚀。

3.凋落物覆盖:凋落物覆盖在地表,形成了一层缓冲垫,可以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力,降低土壤被侵蚀的程度。此外,凋落物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森林对地表水质的净化

1.吸收和截留:森林可以吸收和截留地表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氮、磷和悬浮物等。树根可以吸收地表水中的养分,而叶片和枝条可以截留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2.生物过滤:地表水通过森林时,会与森林中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污染物会被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森林中的植物可以吸收和转化地表水中的营养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

3.调节地表水温:森林可以为地表水提供遮荫,降低地表水温,从而抑制藻类和病原体的生长,提高地表水的水质。

森林对地下水补给的促进

1.地表水渗透:森林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水性良好,降水可以快速渗透到土壤中,补给地下水。森林中的树木可以促进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水补给量。

2.根系深扎:树木发达的根系可以深入土壤,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土壤水分的运动,增加地表水下渗的机会。

3.截留降水:森林冠层可以截留部分降水,减缓降水到达地面的速度,延长降水与土壤接触的时间,增加地表水渗透的机会。

森林对水土资源的综合效益

1.水土保持:森林可以同时发挥径流调节、土壤侵蚀控制、水质净化和地下水补给作用,实现水土资源的综合保护。森林的存在可以维持水土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的发生。

2.生态服务: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巨大,除了水土保持作用外,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固碳、空气净化和休闲娱乐等。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需要被充分认识和保护。

3.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相辅相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森林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改善水土资源状况,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林业生态修复对径流调节的效益

林业生态修复通过恢复森林植被,有效调节水文过程,控制径流产生,从而改善水土保持。其机制主要包括:

1.截留降水:

森林植被拥有繁茂的冠层,能够截留大量降水。树叶、树枝和树干形成多孔结构,吸收并滞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研究表明,森林冠层可截留降水的10%至30%,甚至高达50%以上。

2.促进土壤入渗:

森林生态修复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入渗。森林植被的根系深扎入土,形成纵向通道,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导水性。同时,森林凋落物和腐殖质层形成疏松透水的地表,加速降水入渗到土壤中。

3.减缓水流速度:

森林植被阻碍地表水流,减缓其速度。森林冠层和林下灌木丛形成物理屏障,增加水流阻力。此外,森林凋落物和根系形成粗糙的地表,进一步降低水流速度,减少径流侵蚀力。

4.优化土壤水分条件:

林业生态修复调节土壤水分条件,减少土壤饱和度,从而抑制径流产生。森林植被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将水分输送到大气中。同时,森林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具有较高的保水能力,可蓄积降水,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5.减少土壤封堵:

森林植被减少土壤封堵,保持土壤孔隙度和入渗能力。森林凋落物和根系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森林生态修复措施如坡面工程和水土流失控制,有助于降低土壤封堵风险。

径流调节效益案例:

案例1:美国俄勒冈州威拉米特谷

实施林业生态修复措施后,径流流量减少了25%至50%。研究表明,森林植被覆盖率每增加10%,径流流量就减少7%。

案例2:中国四川省大渡河流域

林业生态修复后,径流系数降低了0.05至0.15。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径流系数就降低0.01至0.02。

案例3:肯尼亚恩古鲁曼河盆地

通过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径流流量减少了30%至40%。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径流流量就减少5%至10%。

结论:

林业生态修复对径流调节具有显著效益。通过恢复森林植被,促进土壤入渗、减缓水流、优化土壤水分和减少土壤封堵,可以有效控制径流产生,改善水土保持,发挥促进水资源调配和保护水土资源的作用。第六部分林地水库对水土流失的控制关键词关键要点林地水库防洪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林地水库的水流调节作用减轻了洪峰流量,减少了暴雨期对下游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2.蓄水库的存在阻断了洪水径流,减缓了水流速度,促进了泥沙沉积,减少了水土流失。

3.水库大坝的建设和蓄水体的形成改变了林地地貌和水文条件,增强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降低了地表径流。

林地水库减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林地水库及时的清淤疏浚清除沉积的泥沙,恢复蓄水库的防洪、蓄水和水土保持功能。

2.减淤后水库的蓄水空间得到恢复,增加对洪峰流域的滞蓄作用,减少泥沙向外输移。

3.定期减淤疏浚保持了水库的稳定运行,避免因泥沙淤积导致水库容量减小、功能丧失,加剧水土流失。

林地水库森林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水库周围的森林植被通过根系固定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透水性,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2.森林植被的蒸腾和截留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降低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3.多层次的森林结构和丰富的植被覆盖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水土条件。

林地水库调节径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林地水库调节径流,延缓了洪水入库的速度和流量,减轻了对下游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2.通过对径流的控制,水库降低了对下游土壤的压力,促进了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3.水库的调蓄作用改善了林地流域的水文状况,减少了水土流失的脆弱性。

林地水库水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林地水库的水质条件影响着水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水土保持能力。

2.清澈的水质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增强土壤根系发育,提高水土保持力。

3.水库水质富营养化会促进藻类生长,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影响水土保持功能。

林地水库水库泄洪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水库合理泄洪可以降低水位,恢复土壤蓄水能力,增强水土保持功能。

2.过量泄洪可能造成下游洪涝灾害,加速水土流失,损害生态环境。

3.科学制定泄洪计划,控制泄洪流量和时间,可最大程度减少对水土流失的负面影响。林地水库对水土流失的控制

引言

水土流失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林地水库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调节径流、拦截沉积物,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控径流

林地水库通过其宽广的蓄水面积和植被覆盖,有效调控流域径流。它们截留雨水,缩短汇流时间,减缓洪峰流量。蓄水区的植被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减少径流。研究表明,林地水库可使集水区径流总量减少20%~50%。

拦截沉积物

林地水库位于流域下游,是沉积物拦截的天然场所。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进入水库时,水流速度骤降,泥沙沉积在库底。库区的植被进一步阻挡沉积物的运移,实现水土保持。据统计,林地水库的平均年沉积量可达每公顷1000~2000吨。

减缓流域水土流失

通过调控径流和拦截沉积物,林地水库有效减缓了流域的水土流失。大量研究表明,林地水库所在流域的土壤侵蚀率明显低于未设水库的流域。例如,在重庆市巫山县,植被覆盖率达到90%的流域内,有水库的集水区土壤侵蚀模数为400吨/(km²·a),而无水库的集水区则为800吨/(km²·a)。

案例研究

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自建成以来,有效控制了泥沙淤积,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减少了约50%。

小浪底水库: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流域,是中国黄河中游最大的水库之一。水库建成后,对黄河下游泥沙输移产生了重大影响。原有年均输沙量约为14亿吨的黄河,现在已减少至每年约5亿吨,有效缓解了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

结论

林地水库作为林业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水土保持措施,在调控径流、拦截沉积物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有效减缓了流域水土流失,保障了生态环境的稳定。通过持续推进林地水库建设,可以不断提升流域水土保持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第七部分林业实践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森林覆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1.森林植被可以有效拦截降雨,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茂密的森林冠层会减缓雨滴下降速度,延长降水入渗时间,从而降低地表冲刷和径流速度。

2.森林根系网络有助于稳定土壤结构,防止侵蚀。树木的根系深入地下,形成交错复杂的网络,可以锚定土壤,防止土壤流失。

3.森林地被和凋落物可以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森林中的地被和凋落物层可以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抑制地表蒸发,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林业措施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1.植树造林可以恢复退化植被,改善水土保持功能。通过在受侵蚀或裸露的地区种植树木,可以建立新的植被覆盖,增强土壤稳定性,减少径流和水土流失。

2.梯田和水土保持林带可以减缓坡地径流,防止土壤侵蚀。梯田和水土保持林带可以调节坡度,截留地表径流,防止其快速下泄,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3.农林业可以改善农业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在农田中种植树木或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蚀性,减轻水土流失。林业实践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林业实践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改善水文循环

森林植被能够有效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树冠层遮挡降水,减缓雨滴冲击力,延长降水接触土壤的时间。树根系统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并释放到大气中,促进蒸散作用。由此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水文循环,减少径流和侵蚀。

2.稳定土壤结构

树根系统和枯落物覆盖层增强土壤团聚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增强土壤的机械强度,防止土壤颗粒被雨水冲刷。枯落物覆盖层保护土壤表面免受雨滴直接冲击,降低侵蚀强度。

3.减少地表侵蚀

林冠层遮挡风力,减缓风速,降低风蚀作用。树根系统稳定土壤,阻止水蚀和风蚀的发生。植被覆盖层吸收降水能量,降低径流速度,防止沟壑和泥石流的形成。

4.控制泥沙淤积

森林能够拦截并沉降泥沙,减少下游河流、水库和湖泊的淤积。树根系统和枯落物过滤泥沙,形成天然屏障。植被覆盖层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泥沙沉积。

5.改善水质

森林植被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树冠层拦截大气中的污染物,减少降水中污染物的含量。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植被覆盖层滤除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和营养物质,改善水体透明度。

6.影响径流和蒸散比

森林植被增加蒸散作用,减少地表径流。树根系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植被覆盖层拦截降水,增加蒸发损失。因此,森林地区的地表径流较少,蒸散比较高。

具体数据

*森林植被可截留高达80%-90%的降水,有效减少地表径流。

*树冠层可拦截高达50%的雨滴能量,降低雨滴对土壤的冲击力。

*森林根系可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高达50%,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植被覆盖层可降低地表径流速度高达60%,减少土壤侵蚀。

*森林植被可拦截高达95%的泥沙,有效控制泥沙淤积。

结论

林业实践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森林植被通过改善水文循环、稳定土壤结构、减少地表侵蚀、控制泥沙淤积、改善水质以及影响径流和蒸散比,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八部分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的协同效应林业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的协同效应

引言

林业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是密切相关的生态管理活动。通过实施林业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水土保持,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反之亦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相互促进,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