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体内部的压强(提高)
责编:冯保国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
要点诠释:
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
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
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Qg%
1、公式推导:
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Q的液体中,液面下深度为h处有一水平
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就有一个假想的液柱。
液柱的体积:V=Sh
液柱的质量:切=加=pSh
液柱受到的重力:G=mg=pShg
小平面受到的压力:F=G=pShg
小平面受到的压强:p=J=?篓=phg
SS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因此P=Qg人用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
向压强的计算。
2、液体内部的压强计算公式:
7=Qg%,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
强,单位是Pa,Q是液体密度,单位是上g/四3,g是常数,g=9.8N/kg,h是液体的深
度,单位是m0
要点诠释:
1、由公式P=Qg/?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
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Q成正比,当Q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
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
内部的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测量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⑶
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I‘口
向上的压强。a
如图所示,液体内部的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J区
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
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
匚
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日
三
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一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
之,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为,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B7
%=限,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p五S五子右$专,由于AB是薄片,有鼠=S右,所以
「五右,又根据P=%或,则有近五=h右,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
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液体内部的压强
01、(2016•射阳县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
下U型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减小的是()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水平向左转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现
【思路点拨】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减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根据
p=p液gh,可以减小深度或减小液体的密度。
【答案】c
【解析】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
面的高度差变大,故A错误;B、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
的探头水平向左转动一段距离,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B错误;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
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
C正确;D、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深度处向
其他方面任意转动一个角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
【总结升华】通过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是转换法的运用,要想
顺利解答此题,必须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把握
的知识点。
举一反三:
【变式】(2015•龙岩中考)图是三个装满水的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其中(a)只有水,(b)
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三个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样大
【答案】D
2、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
度为P甲,液体乙的密度为P乙,则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z,C.p甲>pz,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pgh可
得:「甲>pz
【总结升华】图象法是物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较多,本题应注意由控制变量法分析图
象。
举一反三:
【变式】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
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
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B.煤油C.水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答案】B
类型二、连通器
V3、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污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这
种下水管的示意图是下图中的()
【答案】C
【解析】A、B两种情况,室内与污水沟直接相连,沟里的臭味易传到屋内;C、D的下水
管相当于连通器,当有脏水下行时,据连通器原理,同种液体静止时,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会有部分液体贮藏在下水管里,让沟里的臭味不能传出,但D凹沟太深,易堵塞残渣废物,
故C恰当。
【总结升华】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把物理知识运用到与生活实际中来不
只是中考的要求,也是学好物理的必然选择。
举一反三:
【变式1](高清课堂《液体压强》例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7T
A.锅炉水位计c.抽水机D.茶壶,
【答案】C
【变式2】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一小条甲,一为葭一…二,
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V'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水向低处流,所以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
B.由于甲侧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较深,压强较大,所以涵洞中水从甲流向乙
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D.由于甲侧涵洞口的压强等于乙侧涵洞口的压强,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
【答案】C
类型三、知识运用
4、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500cm2。水桶内装有30cm
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二、
压强小1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
o*1'乙』
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则力的大小为。取
121500PaoFN(g10N/kg)
【答案】125
【解析】
水桶内水深h=30cm=0.3m,水对桶底的压强为:p=pgh=lX103kg/m3X10N/kgX0.3m=3X103Pa,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3000Pa+1000Pa=4000Pa>
地面受到水桶的压力大小F'=p'S=4000PaX500X10-4m2=200H,
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西=F'=20QN,
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总黑=20kg,
水的质量为:m水=m首-m桶=20kg-lkg=19kg;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1500Pa,
则此时桶对地面的压力F"=P"S=1500PaX500X10-4m2=75H,
所以此时拉力F=G总-F"=200N-75H=125H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固体压强、质量、重力以及力的合成的综合
题,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所用到的物理知识。难点是找到解本题的突破点,本题的突破点是
用液体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能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进而解决此题。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水桶的底面积为400cm2,重为10N;现倒入13kg的
水,桶内水的高度为30cm,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①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与解析】
解:由题知,s^=400cm2=4X10'V>G楠=10N,m水=13kg,h=30cm=0.3m»
①水对桶底的压强:
p=pgh=lXl03kg/m3X9.8H/kgX0.3m=2940Pa,
水对桶底的压力:
F=ps=2940PaX4Xl0'2m2=U7.4N;
②桶内水的重:
G水=m水g=13kgX9.8H/kg=127.4N,
二.在水平地面上,
,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F=G桶+G水=1QN+127.4H=137.4N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F137.4N
p=—=—OO-3435Fa.
s4X10m
答:①水对桶底的压力为117.4N、压强为2940Pa;
②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137.4N、压强为3435Pa
「尸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容器,向容器中注入
高度相等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广甲、Pz,装水后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小尸工则()
A.P甲=P乙一甲二户乙
B.丹〉正心=义福与^句
LL甲WZT\曰三£乙
‘甲=我甲<昆1
c.Pz77777777777,7一777\77三77"77三7777八77…77/
D.?甲<PzF甲<%
【答案】C
【解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决定于密度和深度,两容器装的都是水,且水的深度相同,故
对容器底的压强也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所装液体受的总重力,两容器的重量
是相同的但所装的液体乙比甲的多,故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要大些。
【总结升华】解此类题主要清楚压强产生原因是液体产生压强,先用P=pgh计算分析,固
体产生压强,先求压力。
【变式】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桌面上,如图所示甲,水对瓶底的压强
为pi,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i';将瓶底例置后如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
面的压强为P2',则()
A.巧>为Pi>P;
B
-Pi=P2Pl<P2
tt
C.p、<PaPi=PA
tf
D-Pi=PiPl=%
【答案】B
【解析】由于甲乙两种情况液体深度相同,又是同种液体,依据P=Q%g知,液体对容器
底的压强相等,即为=为;对于同一种物体的不同放置,对桌面的压力F=G,相等,而受
FG
力面积不同S甲〉8工,依据/=一=一知,"<p;,故B选项是对的。
SS
(»6、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i,容器
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贝11()
A.A<玛
B.&>用
C.0=玛
D.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容器内液体重加上阴影部分液体重,即耳=@+仃2,
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容器重不计F2=G1,故片>鸟。
【总结升华】解此类题,关键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受到的重力比较和容器对桌面的
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比较。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一半的水,将它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乙所示,
则对甲、乙两种情况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不相等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图压强大
【答案】D
【解析】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等于容器和液体总重,甲、乙是同一物体不同放置,故对桌
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共生理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的实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打电话教学反思1新人教版
- 第2课 草原 草原上(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 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4WheredoyouworkLesson24教学设计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5年非传染病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 科学游戏-鸡蛋撞地球
- 课题申报书:协同提质背景下县域基于核心素养(学科实践或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变革深化研究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学习心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心理建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023年试卷及答案详解
- GB/T 15568-2024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
- 冷库建设日常运营与维护保养方案
- 【真题】2024年镇江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监理见证取样工作计划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 《中药种植技术》课件-第八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 团队工作交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