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0生物的进化一、单选题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下列关于兰花螳螂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天敌对兰花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D.为了应对敌害,兰花螳螂产生了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见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3.(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为六种生物进化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生物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差异。下列关于这六种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A.六种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B.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短尾猿,最远的是七鳃鳗C.六种生物血红蛋白的差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六种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6.(2022·重庆黔江中考真题)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图,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A.③内模拟的是原始海洋B.④内收集到了多种蛋白质C.①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及闪电D.②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7.(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跑得慢的猎豹和跑得慢的羚羊被淘汰B.跑得快的猎豹定向选择了跑得快的羚羊C.猎豹为捕食羚羊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D.猎豹与羚羊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8.(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9.(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为“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据图分析,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10.(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造型取自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而面相又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何?下图是科学家根据DNA分析,显示的四种动物的进化历程。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与小熊猫曾经有着共同的祖先B.大熊猫与熊的亲缘关系比小熊猫更近C.大熊猫是它们之间进化的最高等的物种D.大熊猫与熊的分化比小熊猫与浣熊的分化大约晚1500万年1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凉山州会理市、昭觉县发掘到了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恐龙化石属于遗体化石B.恐龙蛋化石属于遗物化石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是这个时代的霸主12.(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B.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13.(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14.(2021·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图是生物学家记录的某海岛上中地雀鸟喙宽度年平均尺寸的变化曲线。其中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B.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C.中地雀与大地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2005年以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小种子为食15.(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下列对蛾类昆虫及兰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蛾类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B.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C.此种兰花的传粉方式一定是自花传粉D.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1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17.(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8.(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9.(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C.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21.(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2.(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定向变异 D.主动适应23.(2023·吉林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主动选择的结果D.繁衍后代的结果24.(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B.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5.(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26.(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C.进化可能导致新物种产生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27.(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被称为“活化石”,其存在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银杏所属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C.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D.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28.(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D.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自然选择作用29.(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科学以证据为判断尺度,下列证据与推论之间不相符的是()选项证据推论A比较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猿的上肢的解剖结构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研究中华龙鸟化石鸟类可能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C比较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无法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D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A.A B.B C.C D.D30.(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31.(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2.(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种类1890年1900年1910年1920年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深色桦尺蛾65706958130222323440浅色桦尺蛾45146244545030321212870A.1920~1960年,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D.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33.(2021·陕西中考真题)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34.(202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滇叶䗛是一种珍惜的竹节虫品种。成虫有头有脚,肢节分明,有清晰的“脉络”,酷似被吃过的不规则叶片,若静止不动的话,很难被发现,称得上是自然界高级别伪装大师。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C.过度繁殖的结果 D.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35.(2023·新疆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D.生物的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6.(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底部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花矩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花矩和口器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C.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D.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专题50生物的进化一、单选题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下列关于兰花螳螂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天敌对兰花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D.为了应对敌害,兰花螳螂产生了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答案】D【解析】A.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兰花螳螂在外形上看就是一朵兰花,不易被敌害发现,因此天敌对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既有适应环境的,也有不适应环境的。因此,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兰花螳螂不能“为了应对敌害,而产生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D错误。故选D。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见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答案】D【解析】A.杀虫剂Ⅰ、Ⅱ都对害虫起到了定向选择作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正确。B.曲线下降不会达到零值,是因为害虫有抗药性强的个体,正确。C.曲线回升是通过抗药性强的害虫不断繁殖实现的,正确。D.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杀虫剂l、Ⅱ不能使害虫发生抗药性强弱的变异,错误。故选D。3.(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如图为六种生物进化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生物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差异。下列关于这六种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A.六种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B.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短尾猿,最远的是七鳃鳗C.六种生物血红蛋白的差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D.六种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六种生物有共同的蛋白质,因此,可判断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A正确。B.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因此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短尾猿,最远的是七鳃鳗,B正确。C.六种生物血红蛋白的差异是由变异引起的,C错误。D.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D正确。故选C。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C.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A.从曲线图中可知,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A正确。BD.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随着当地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占比较高,而浅色的桦尺蛾数量逐渐减少,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D正确。C.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C错误。故选C。5.(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答案】D【解析】A.不同的地雀喙有利于吃不同的食物,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A正确。B.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B正确。C.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不相同,D错误。故选D。6.(2022·重庆黔江中考真题)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图,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③内模拟的是原始海洋B.④内收集到了多种蛋白质C.①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及闪电D.②内模拟的是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答案】B【解析】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氧气。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因此米勒实验装置①内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所以③中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②模拟了降雨过程;④内收集到了多种氨基酸等混合物,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够合成构成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故B错误。故选B。7.(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跑得慢的猎豹和跑得慢的羚羊被淘汰B.跑得快的猎豹定向选择了跑得快的羚羊C.猎豹为捕食羚羊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D.猎豹与羚羊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答案】C【解析】A.跑得慢的猎豹捕不到羚羊而饿死,而跑得慢的羚羊会被猎豹捕食,故两者都会被淘汰,A正确。B.跑得快的猎豹,捕食了跑的慢的羚羊,定向选择了跑得快的羚羊,B正确。C.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猎豹不可能做到“为捕食羚羊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C错误。D.猎豹与羚羊之间是捕食关系,在长期的捕食过程中有优势(跑的快)的个体会存活下来,并将有利的变异遗传给后代,实现了二者的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C。8.(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答案】C【解析】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C错误。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D正确。9.(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如图为“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据图分析,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答案】A【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进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所以,结合分析可知: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故选A。10.(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造型取自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而面相又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何?下图是科学家根据DNA分析,显示的四种动物的进化历程。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大熊猫与小熊猫曾经有着共同的祖先B.大熊猫与熊的亲缘关系比小熊猫更近C.大熊猫是它们之间进化的最高等的物种D.大熊猫与熊的分化比小熊猫与浣熊的分化大约晚1500万年【答案】C【解析】A.分析题中的进化树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B.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大熊猫和熊的进化方向一致,可见大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正确。C.从进化图中无法看出哪种生物更加高等,C错误。D.大熊猫和熊的分化在1000万年前,浣熊和小熊猫的分化在2500万年前,晚了1500万年。D正确。故选C。1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凉山州会理市、昭觉县发掘到了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恐龙化石属于遗体化石B.恐龙蛋化石属于遗物化石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是这个时代的霸主【答案】C【解析】A.恐龙化石是恐龙的骨骼形成的,属于遗体化石,A正确。B.恐龙蛋是恐龙的卵形成的化石,属于遗物化石,B正确。C.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C错误。D.在中生代,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所以,中生代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是这个时代的霸主,D正确。故选C。12.(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蛎鹬是一种在烟台长岛海域常见的水鸟,喙长而锋利,常插入双壳类(如蚌)贝壳内觅食。大型蚌的壳难以戳开,甚至会发生壳夹喙的现象。依据蛎鹬选择不同长度双壳类的比例(如图),相关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B.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鹬蚌相争”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答案】B【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蛎鹬喜欢取食30—50mm长的双壳类,太小或太大的选择率低,正确。B.从题干和题图不能分析得出,体型大的双壳类给蛎鹬提供更多的能量,错误。C.蛎鹬的喙长而锋利,才能凿开贝壳,吃到食物,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D.“鹬蚌相争”原因可能是太大的贝壳力量大而夹喙,可能是蛎鹬捕食60mm以上的蚌时发生的,正确。故选B。13.(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答案】C【解析】根据生物进化树可知,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图中①和②分别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故选C。14.(2021·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图是生物学家记录的某海岛上中地雀鸟喙宽度年平均尺寸的变化曲线。其中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B.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C.中地雀与大地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2005年以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小种子为食【答案】A【解析】A.先有基因突变等变异的出现,后有自然选择。所以,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而非旱灾诱发了地雀的变异,A错误。B.由题图曲线可知:当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旱灾后,中地雀鸟喙的平均尺寸宽度均出现上升,说明: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B正确。C.中地雀与大地雀都属于地雀,食性比较相似,故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D.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正确。故选A。15.(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下列对蛾类昆虫及兰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蛾类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B.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C.此种兰花的传粉方式一定是自花传粉D.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答案】C【解析】A.蛾类、蝶类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颤迅→蛹→成虫,其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A正确。B.由题干“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可知,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B正确。C.由题干“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可知,此花属于虫媒花,C错误。D.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的蛾类昆虫更有利吸食细长的花距的花蜜,细长的花距选择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的蛾类昆虫进行传粉,因此,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D正确。故选C。1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A.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正确。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错误。故选D。17.(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B.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比较不同生物体蛋白质的差异,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D.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答案】A【解析】A.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但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A错误。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即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正确。C.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C正确。D.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故比较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D正确。故选A。18.(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橙甸甸、电能能、粽满满、豚憨憨”是宜昌文旅的IP形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没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A.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结合分析可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江豚是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B错误。C.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糯米(粳稻)有的短小,有的稍长,这源于生物的变异,C正确。D.经过持续品种改良,秭归脐橙傲立“风口”是人工选择(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C。19.(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随着抗生素被滥用,有些病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叙述,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A.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C.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答案】C【解析】A.生物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由环境决定,适应环境的一般为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一般为有害变异。因此,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A错误。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细菌不能通过主动的变异,产生抗药性,来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B错误。C.细菌群体中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但它的生殖方式还是分裂生殖,D错误。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答案】D【解析】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B正确。C.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D.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D错误。故选D。21.(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是推断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答案】A【解析】A.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错误。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B正确。C.生物的遗传变异(属于内因)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正确。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故选A。22.(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定向变异 D.主动适应【答案】A【解析】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23.(2023·吉林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体色和兰花的花色一样,三对足呈扁平状,腹部向上翘起,从外形看,就像一朵兰花。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主动选择的结果D.繁衍后代的结果【答案】B【解析】A.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A错误。BD.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体色和外形与兰花更接近的螳螂,能在环境中能够更好地伪装和隐藏自身,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躲避天敌和抓住猎物,而更容易生存。那些体色、体态与环境不匹配的螳螂个体,往往更容易被猎物发现,从而减少了其生存几率。可见,这些具有与兰花相似颜色、形态态的个体更有可能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将这一特征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D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存在的,是不定向的。可见,兰花螳螂体态形成的原因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C错误。故选B。24.(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B.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水毛茛叶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A.变异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经过自然选择让有利的变异留下来,最后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不是水毛茛的叶为适应环境产生了有利变异,A错误。B.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C.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25.(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B.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C.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中趾越来越退化D.许多科学家认为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生命起源的第二步【答案】C【解析】A.人类的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使前肢获得解放而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这是人类祖先开启狩猎生活的基础;两足直立行走促进了头部和脑的进化,使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此外,原始人类由采摘生活到狩猎生活,加强了彼此交流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A正确。B.达尔文地雀:因最初于1835年9、10月间达尔文环球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首先发现,故得此名。达尔文注意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栖息的13种地雀虽然有共同的祖先,但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和大小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达尔文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具有选择作用,B正确。C.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马的化石得知,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马的体形渐渐由小变大,四肢增长;前后肢的中趾长成唯一着地的趾,趾端形成硬蹄,具备了快速奔跑的能力,C不正确。D.原始大气中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氨、水蒸气等。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由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大多数科学家込力,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地壳运动形成了高原、山脉、低地、山谷。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在低地和山谷形成了原始的河流和海洋,为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提供了适合的场所,D正确。故选C。26.(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C.进化可能导致新物种产生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答案】D【解析】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正确。B.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B正确。C.生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各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使生物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性状,不断的进化,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生存,D错误。故选D。27.(2023·四川达州中考真题)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被称为“活化石”,其存在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银杏所属的被子植物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C.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D.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答案】D【解析】A.银杏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错误。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因此,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C错误。D.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正确。故选D。28.(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D.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自然选择作用【答案】D【解析】A.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在蝗虫的抗药性进化过程中,群体内存在有抗药性的和没有抗药性的变异,A错误。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更容易适应环境而保留下来,B错误。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C错误。D.生物进化过程中,杀虫剂使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就是适者生存。所以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蝗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蝗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故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自然选择作用,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蝗虫活下来,D正确。故选D。29.(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科学以证据为判断尺度,下列证据与推论之间不相符的是()选项证据推论A比较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猿的上肢的解剖结构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研究中华龙鸟化石鸟类可能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C比较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无法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D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可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比较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猿的上肢,发现他们虽有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说明这些生物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A正确。B.辽宁省的一位农民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标本,科学家们经过认真地研究,确认这是最早的原始鸟类,比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更原始,所以始祖鸟鸟和中华龙鸟的化石可以证明鸟类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B正确。C.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在越新近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比较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能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C错误。D.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其亲缘关系越近;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D正确。故选C。30.(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答案】B【解析】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A正确。B.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B错误。C.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C正确。D.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D正确。故选B。31.(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A错误。B.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招生业务合同
- 投资监测委托合同
- 户外运动木地板购销协议
- 酒楼合作经营合同
- 信用社借款合同样式
- 房产买卖合同格式模板
- 涵管生产厂家采购合同
- 购销合同国际旅游合作发展
- 预售房屋买卖合同条款
- 全面月嫂合同范本
- 开发思路方案
- 平面的投影完整版本
- 第八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大学试题(管理类)-薪酬管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初中道德与法治全六册复习提纲
- 2024年中级消防员考试题库
-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全册历史期末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
- 英语B级单词大全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