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李可染画作欣赏同学们,请问还记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蘘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冰封雪冻,一叶孤舟,一个老翁,披蘘戴笠,独自一人,在寒江中垂钓。诗句中充满了清寂、深远的意境,给人无限的遐想。根据这首诗,古往今来很多画家也都曾经创作过相关的“诗意画”,比如著名的水墨大师张大千、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伟等,都创作过《寒江独钓图》。李可染(1907-1989年),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72岁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李可染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诗与画被称为姐妹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历来倾向于诗歌与绘画融合。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那么,在绘画中,意境指的又是什么呢?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2.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难点)3.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素养)惆怅气概真挚暮霭渲染赋予颐和园惨淡夔门意境身临其境胸有成竹朝朝暮暮浮光掠影chóuchànggàizhìǎixuànyǔcǎnyíkuílínjìngxiōngmùlüè伤感、失意。真诚恳切(多指感情)。比喻夸大地形容。本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后指从早到晚,整天。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亲身到了那个境地。【惆怅】【真挚】【渲染】【朝朝暮暮】【浮光掠影】【身临其境】文章初探,把握论证思路和方法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心论点一.什么是意境?一.什么是意境?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二.在3、4自然段,作者例举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诗,目的是什么?例举《送盂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例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三.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界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人们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过的诗歌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了。唐代的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创作,予以融合。这诗与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北宋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思考: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观点?运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这些观点?四.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观点?①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②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思考探究:细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者举齐白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依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则依赖于长期的观察,在长期观察中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五.第6自然段举了齐白石画虾的例子,作用是什么?六.说说第8自然段中这两段文字的作用又是什么?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正面列举荆浩的事例和反面列举一位作者的事例,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长期观察,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才能创造意境的观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七.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文中是怎么说的?肯定的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八.依据课文的论述,说说意境和意匠是怎样的关系。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境是绘画的内涵,意匠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就要有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所以要苦心经营意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合上述分析,简述本文行文思路:首先指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然后指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接着,作者围绕写情与写景,从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和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意境;最后强调意境和意匠相结合,才能打动人心。品味感悟,拓展赏析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优秀的诗歌还是绘画,最终都会形成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品味感悟,拓展赏析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感悟一: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是一种比如实描绘自然界的林木山川更加深远、更加诱人的景,这就是意境。感悟二:要创作出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作品,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景”“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借助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A.灵魂(hún)气慨(gài)惆怅(chóuzhàng)B.朝霞(cháo)真挚(zhì)赋予(fùyǔ)C.渲染(xuàn)暮蔼(ǎi)浮光掠影(lüè)D.颐和园(yí)惨淡(cǎn)金碧辉煌(huáng)A.慨—概,怅—chàng;B.朝—zhāo;C.蔼—霭。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广大党员要身临其境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做老百姓真正的知心人。B.我国已加入WTO,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C.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D.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A.“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应改为“设身处地”;B.“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了然于心”;D.“吹毛求疵”意思是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B欣赏李可染老师的画作《万山红遍》,请同学们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赏析。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根本无法表现“万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走过了千山万水。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画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对比两幅图片,说说有什么不同。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现代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