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步练习1.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竟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这说明秦朝(
)A.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2.上古时期,中华大地新石器文化星罗棋布,氏族部落林立,部族集团互不统属。但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本属于不同部族的“五帝”描写成一系,黄帝为五帝之首,后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司马迁此举(
)A.还原了客观历史 B.蕴含了“大一统”的理念C.受到礼乐制影响 D.记录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3.有学者指出,中原早期冶金术很可能来自西亚、中亚一带。但从二里头时期开始,华夏民族就发明了陶范浇筑、分范合铸的青铜铸造技术,并广泛应用于青铜礼器的制作,创造出了世界上最辉煌的青铜文明。这表明(
)A.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C.丝绸之路推动中国进步 D.中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4.秦朝建立后,采取了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编制户籍等措施。这些措施(
)A.导致了秦末的农民起义 B.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C.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D.促进了租庸调制的实施5.据研究,古代礼制记载的春秋时期酒器礼器,分为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礼器。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为漆木酒器,其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祭祀,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春秋时期礼器的变化反映出(
)A.五爵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 B.宗庙祭祀遵循天人合一观念C.采用漆木酒器彰显以人为本 D.五爵以小为贵维系等级秩序6.《史记》载:夏代的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
)A.臣民参政权力提高 B.君权相权矛盾激烈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7.《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农家列为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由此可见(
)A.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思想 B.农家学派关注民生问题C.重农思想在汉代最为盛行 D.以民为本思想历史悠久8.秦朝规定:“甲徙居…弗为更籍,今甲有耐、赀罪,问吏可(何)论?耐以上,当赀二甲”即秦朝百姓要迁徙时,若没有取得官府的同意,则该情况就被视为擅迁,这说明秦朝(
)A.国家疆域得到不断扩大 B.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法律条文具有可操作性 D.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9.《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记载,秦代朝廷督令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吏大力兴办铁农具冶铸作坊,并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或赁借给农民。秦代这一做法意在(
)A.增强与诸侯争霸的实力 B.提高冶铁铸造技术C.促进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10.根据考古人员研究,陶寺文化时限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遗址分布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在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过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周邻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这说明远古陶寺文化(
)A.代表旧石器时代的最高文化水平 B.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特色C.初步具备奴隶制国家的基本特征 D.并不具备全国意义文化中心地位11.公元188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选宗室和重臣充任,州牧成了凌驾于郡国守、相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长官。这一变革(
)A.埋下了割据隐患 B.引发了农民起义 C.遏制了豪强扩张 D.巩固了东汉统治12.《后汉书》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徙附万计……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这(
)A.成为东汉衰亡的隐患 B.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C.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 D.体现了汉代国力强盛13.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如图所示为其中部分。该遗址还发现了两座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地基遗址以及灰坑468个,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粟灰堆积,厚度为0.3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有2米以上。据此推知,磁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B.原始定居生活出现C.农业经济十分发达 D.早期国家开始形成14.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马迁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以上材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15.《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西周(
)A.周王牢固管控地方 B.敬祖习俗非常盛行C.礼制维护分封等级 D.丧葬背离宗法制度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各自所代表的是哪一学派?17.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参考答案:1.D2.B3.A4.B5.D6.D7.D8.B9.C10.D11.A12.A13.B14.D15.C16.(1)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2)观点及学派: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是墨家的主张。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是儒家的主张。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道家的主张。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是法家的主张。17.(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研室工作计划(15篇)
- 软件开发销售代理协议(3篇)
-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800字(33篇)
- 工作实习总结
- 银行柜员个人工作总结
- 《哈姆雷特》读后感(15篇)
- DB12-T 1092-2021 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规程
-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甘肃省庆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康养企业资金筹措计划书
- 道德与法治八上八上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 工程代收款付款协议书范文模板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雾化吸入疗法的用药指南2024课件
-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新教材)
- 2024-2030年中国青霉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政府作用课件
- 2024年临时用工管理制度(五篇)
- 蓝色简约世界标准日(标准体系促发展 良好行为增效益)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跆拳道》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