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综合测试岳麓版必修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材料证明汉代()A.用柴火灰做肥料B.以生葱、韭菜为主要蔬菜C.官府重视蔬菜种植D.掌握冬季温室种植技术【答案】D【解析】“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大意:汉代宫廷,太官(官职)冬天在园子里面种植葱、韭等蔬菜(原本春天才有),用廊屋遮盖,从早到晚点着蕴火,用暖气使蔬菜生长。材料反映了古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情形。2.(·海南)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赋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均田制下分得土地的农民需要按户缴纳赋税,且鼓励早婚,这体现了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封建政府的赋税收入,C项正确;其它各项是统治者为达到征税目的而采取的手段。3.《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答案】B【解析】材料含义:一夫不耕,天下就有人挨饿,一女不织,就有人受寒。因此,神农和他的妻子都要亲自耕织。这是强调耕织的重要。故选B。4.中国古代“市”的形式是逐渐成熟、完备的。下列情境,可能出现于汉代长安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门、墙 B.居住区里有商铺C.“夜市卖菱藕” D.“草市迎江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唐代以前,封建政府对城市的发展严格控制,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这种限制直到宋代才被打破,故选A项。5.“商贾者,于小人之类为巧,而蔑人之性、贼人之生为已亟者也,乃其气恒与夷狄而相取……故生民者农而戕民者贾。”对材料所涉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A.秦朝首倡、西汉松动、明清固守B.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C.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D.是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答案】A【解析】“生民者农而戕民者贾”体现了古代中国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在中唐以后有所松动,故选A项。6.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这样说:“在15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热那亚籍的航海家哥伦布带回了关于新世界的讯息。新世界是什么,是土地,是人口,是资源,后来人们发现,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B.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C.15世纪是新世界发现的时代D.热那亚地区连接了新旧世界【答案】B【解析】据“新世界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这一关键信息可确定B项最符合题意。7.下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某国不甘落后进入“扩张的时代”。据此可知,该西欧国家是()A.葡萄牙 B.西班牙C.荷兰 D.英国【答案】C【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扩张方向主要是亚洲,地点有马六甲海峡、中国台湾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国家中侵占中国台湾岛和马六甲海峡的是荷兰,故C项正确。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答案】C【解析】汽船和火车发明于工业革命期间,汽车发明于19世纪后期,飞机发明于1903年。9.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B.世界财富迅速积累到美国C.美国阶级矛盾极其尖锐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出现大型垄断企业【答案】D【解析】占企业总数0.9%的大企业却拥有25.6%的工人和占38%的产值,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出现大垄断企业。10.(·江苏)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答案】D【解析】中国小农经济瓦解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毛竹和茶叶等山货”本来就属于外销的物品,排除A项;“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仍然存在,据此可以排除B项;据“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这一信息可以排除C项;据“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这一信息可以确定D项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11.(·海南)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答案】B【解析】相比于清政府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民国政府规定的专利保护期限短并且严格执行,这体现了民国初期以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B项符合题意。12.(·韶关)“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作者认为()A.鸦片战争后中国放弃白银货币本位B.中国完全受英国控制C.资本在英国对外扩张中起重要作用D.中国的财富不及英国【答案】C【解析】据材料,“英国金融资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依此分析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13.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答案】C【解析】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项发生在1908年以后,B、D两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14.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A.剩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给国家B.余粮可用作饲料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D.按国家要求交纳固定的粮食税【答案】A【解析】据“1918年”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低价收购农民的剩余粮食。15.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答案】B【解析】列宁在位期间实行的政策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据材料信息列宁强调了商业的作用,据此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实物配给制。16.(·滕州)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评论: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作用。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D.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17.“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所反映的趋势你认为应该是()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了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D.出现“经营者革命”【答案】C【解析】股票持有者明显增多,这体现了股票分散化,即“人民资本主义”趋势。18.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答案】B【解析】导致苏联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他们是国家计委的”反映了这一点。19.学校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答案】B【解析】三幅图片包括近代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民间创办的民族工业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军事工业三种类型,综合分析可确定最适合三者的主题是B项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20.(·济宁)《现代世界史》曾对中国作出了如下的描述。书中描述的情形出现时,我国正经历着()eq\x(\a\al(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政府还鼓励农民在庭院里建造冶铁,炉,要他们学着炼钢。))A.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B.“二五”计划建设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的大潮【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学着炼钢”可知是指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两者发生在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期间。故选B项。21.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33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第37课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第38课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33、34、35、36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与调整,37主要讲述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8课讲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所以材料综合反映了人类的现代化历程。22.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B.动荡局势的加剧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解。题干提示“三个重新”反映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要重建新的价值观、体制、国际机构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下,必须和谐共处,共同面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3.法国前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答案】B【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A项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C项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瓦解,D项不正确。材料中前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货币体系不能只有美元一种货币。故选B项。24.(·南通)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些举措()①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③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④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被世贸组织取代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决。欧元正式启用于年,排除③;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货币体系,世界贸易组织是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取代的是关贸总协定,排除④。故选A项。25.引发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更是这场危机中的主角(如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经济实力强大,开始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经济B.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形成美、中两个超级大国C.充分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主要依靠美国力量【答案】C【解析】A、B两项都含有中美两极的含义,不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史实,故排除;从题干信息“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可以判断C项是正确;D项错在“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的说法,面对危机我们应采取合作、共同应对。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1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26.(13分)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2分)说说你对图一至图二变化的看法。(2分)材料二(2)图三中《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商运场景?(1分)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这一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1分)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的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1)方式:图一反映的是锄耕或刀耕,图二是铁犁牛耕。(2分)看法: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促进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分)(2)北宋;(1分)明清。(1分)(3)重农抑商政策;(2分)巩固封建统治。(1分)(4)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27.(11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二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答案】(1)差别:中国:海禁。西方:殖民扩张和掠夺。(2分)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西方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2)现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分)(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3分)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的革命行为对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摘编自(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二(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材料三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整理自瞿秋白1920~1922年在苏俄的考察记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时期农民运用“日常形式”进行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政府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的?(4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4分)(3)材料三中现象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答案】(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2)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物质条件。(4分)(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商品种类丰富;新经济政策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4分)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与时俱进。(2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真正的世界大市场。材料二“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材料三现代世界的经济现象(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三个重要史实。(3分)(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5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2)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2分)(3)现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拥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重视科技,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分,围绕上述几点,意思相近即可)附:【高中历史大事年表——经济部分】1.1万年前: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最早养蚕缫丝织绸;发明陶器。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3.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1)工商业:青铜铸造繁盛,由官府垄断,周朝实行“工商食官”。(2)农业:主要使用青铜农具,耒耜石锄石犁为主;实行土地国有制。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耕作方式生产。4.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租佃制产生;修建芍陂、郑国渠、都江堰。(2)商业: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3)政策:重农抑商确立。5.两汉(前202年~220年)(1)农业:修漕渠、白渠,治理黄河,修建坎儿井。(2)开始用煤冶铁;丝绸远销欧洲,被称“丝国”;东汉烧出青瓷。6.三国(220~280年):发明灌溉工具翻车。7.南北朝(420~589年):烧成白瓷。8.隋唐时期(581~907年)(1)农业:发明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唐代出现缂丝技艺;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雇募工匠。(3)商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城市的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9.宋朝(960~1279年)(1)农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2)手工业:北宋用煤冶铁普遍化,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景德镇成为“瓷都”。(3)商业: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晓市、草市兴盛,出现街市;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10.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11.元朝(1271~1368年):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12.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1)农业: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广泛种植双季稻;引进并推广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2)手工业:明朝流行用焦炭冶铁。明代中叶,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带有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3)商业: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广泛流通白银;商业资本发达;出现地域性商人团体商帮。(4)政策: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政策。13.15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2)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3)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4)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15.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贸易强国。16.18世纪下半叶: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17.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8.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9.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20.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2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2.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3.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24.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25.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6.1872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上海《申报》成为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之一。27.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8.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29.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的唐胥铁路建成。30.1885年:德国人发明三轮汽车。3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33.1905年:中国自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34.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35.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36.1912~1937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3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8.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39.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40.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1.1921~1927年: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42.1922年:苏联成立。43.1925年:苏联开始工业化。44.1927年:苏联开始农业集体化。45.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一五”计划。4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47.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48.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49.20世纪30年代中期: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50.194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音乐上教案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DB11T 1122-2014 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
- 消防电各设备技术规格书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五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墨水笔的充墨笔芯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信纸夹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婴儿抱枕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化妆用着色制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民事案件卷宗目录封面11
- 基础图案设计(课堂PPT)
- 2022年2022年古籍样式排版模板
- 艺术装饰艺术运动
- 樊登读书会营销策略分析
- 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整版)
- 国潮风喜迎中秋节传统节日介绍主题班会PPT模板
- 幼儿园参观学校活动方案5篇
- 苏州大学实验报告专用纸
- 盾构施工管片防水材料粘贴作业指导书
- 《电动汽车》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