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同步检测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的学费,他最有可能准备的货币是()A.银两 B.金币C.纸钞 D.布帛【答案】A【解析】明代时的主要货币是白银。2.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说明在这一时期()A.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政府对商业活动并不限制,说明此时商业环境还是宽松的,故选C项。3.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诗中所述的从商原因主要有()①商业利润丰厚②商人好逸恶劳③农民赋税沉重④政府取消了商业限制A.②③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逐利”“税多”可判断出D项符合题意。4.“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票号始祖雷同履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该歌谣反映了()A.晋商经营具有典型的家庭性质B.晋商经营多元化且官商勾结C.晋商分布广泛,经营遍及中外D.晋商恪守职业道德,长盛不衰【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票号始祖”“金融大亨”“豪门国戚”等综合分析可确定B项正确。5.(·金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这一材料反映出当时()①城市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③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④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C【解析】材料严禁“侵街打墙”,故当时不可能形成繁华的商业街,首先排除含①的A、D两项;禁止“侵街打墙,接檐造舍”不等于严厉打击商业活动,排除含④的B项。故选C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也可直接得出C项正确。6.“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发生于()A.唐代 B.宋代C.明代 D.清代【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是关于夜市的情况,夜市须经过官府的批准,此种情况只可能出现于唐朝,因为从宋朝开始,经营的时间限制就被打破,商业经营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正确答案为A项。7.“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答案】C【解析】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本题选C项,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8.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 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后》【答案】D【解析】在商业发展方面,宋代与唐代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9.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贾客多”“作商贾”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10.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答案】D【解析】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题中材料体现了这一特点。11.汉唐两代都规定,居住在城市的商人,须著录特殊户籍,称为“市户”,非“市户”不准入市设铺营业。这反映了()A.官府垄断商业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政府限制商业 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汉唐对居住在城市的商人著录特殊户籍,目的在于加强对商人的控制,这体现了政府限制商业的政策。12.清末以来各地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A.崇尚“富而好礼” B.提倡“耕读传家”C.鄙视“货殖功利” D.摒弃“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从事经商这个行当,也不会损害陶朱高义的声誉,就算倒卖增殖来获利,也无法伤害子贡贤德的名声。分析A、B、C、D四个选项,可知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摘自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材料二读图:材料三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摘自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摘自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请回答:(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2)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答案】(1)表现:手工业发达;商业大都会;水运发达;外商云集;繁华夜市。(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3)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比较材料一、三,指出“草市”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