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讲
学校“读书节”活动之辩论赛正在开展。
你们小组抽取到的立场是正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针对反方“恻隐之心,人未必有之”你们组正在进行充分地准备,这时,语文老师提供了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给你方参考,请你完成:任务一:了解与认识任务二:理解与鉴赏任务三:思考与探究任务四:组织与写作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字
,
时期邹国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____。孟子上承孔子、子思之学“受业於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孟子最早提出“________”思想,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他到各国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仁、义”为中心的“_____”“____”。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_____”。孔孟仁政民贵君轻亚圣任务一:了解与认识王道轲子舆战国《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的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哲学思想—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四端说。
政治思想—仁政论:保民而王;民贵君轻。他反对霸道(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
价值观--强调舍身取义。文化常识《孟子》其书文题解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任务二:理解与分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初读文本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重点字词:斯:才以:用运:运转,转动
省略+状后=治天下可(于)掌上运之研读文本分析开篇的推论:明确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结合先王“仁政”,得出因“有不忍人之心”,所以有“不忍人之政”的结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能轻松自如地治理好天下。道理论证仁心仁政1.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下文以此为依据展开描写。(是什么)2.举先王治天下易来说明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为什么)研读文本分析开篇的作用:初读文本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重点字词:(1)怵惕恻隐之心:惊骇怜悯的心理。(2)内交:结交。内同“纳”。(3)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取。(4)恶:厌恶。举例论证:以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研读文本分析本段论证:本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有何作用?初读文本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重点字词:(1)是:代词,这、此(2)之:补充音节,无实义(3)羞恶:意动用法。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4)辞让:谦逊推让。(5)端:萌芽,发端。初读文本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重点字词:(1)四体:四肢。(2)贼:伤害。(3)然:通“燃”。(3)达:流通,指泉水涌出。(4)保:安定。(5)事:侍奉、赡养文章结构孺子入井足以保四海任务三:思考与探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请结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容,谈谈这个问题: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仁者。艺术特色(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逻辑严密论证灵活群文归纳我们学习了三篇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再快速回顾一下,看看这三篇文章实则都在探讨一个什么问题?修身养性之道篇目修身养性的方法《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做君子要知“仁”、“礼”、“道”、“义”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要有“仁心”并扩充它。任务四:组织与写作
学校“读书节”活动之辩论赛正在开展。
你们小组抽取到的立场是正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针对反方“恻隐之心,人未必有之”你们组正在进行充分地准备,这时,语文老师提供了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给你方参考。
现在你已经学完了这篇文章,请你参考本篇文章,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形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辩论稿。
一辩稿,即辩论赛中的第一辩手(一辩)的发言稿,通常包括开场白、立场陈述、论据阐述和总结陈词四个部分。参考格式:应用文体学习一、开场白称呼:
尊敬的裁判老师、各位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观众,大家好!自我介绍:
我是正方/反方一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酮异常护理常规
- Unit 5 Fantastic friends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电厂灰坝非法侵占清理协议书5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5.3 函数模型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教学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2
- 18《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6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Unit 6 Work quietly Part A Lets spell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著名管理者的例子
- 妇产科课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治专家共识
- 【课件】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地理过程地质-解码大美喀斯特
-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 联通数字化转型的一书一表
- NB/T 11126-2023煤矿用主动式隔抑爆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 DB53-T+1170-2023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技术指南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清单
- 【教案】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设计
- 2017年一点点奶茶技术配方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人教版八下物理难题专练(尖子生专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