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名篇背诵_第1页
初中诗词名篇背诵_第2页
初中诗词名篇背诵_第3页
初中诗词名篇背诵_第4页
初中诗词名篇背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谷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存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苻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兼葭【诗经】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抵(chi)。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唉(4)。

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zhi)。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jT)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e),可汗(k爸h3n)大

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i)市鞍(an)马,从此

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jian),南市买辔(p&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

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anjia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

女声,但闻燕山胡骑Cji)鸣啾啾(jiu)«

万里赴戎(ro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d)气传金柝(tub),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

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百ng);阿姊(zD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hudhud)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6)我旧时裳(chang)o当

窗理云鬓,对镜帖(tie)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保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鹤楼

【唐】崔顾

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juan)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X陌O)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婺,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纤。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江红【近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

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孟子》三则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

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un)发于吠(quan)亩之中,傅说(yu4)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e)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ko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i)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庄子•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鳗(kun)»鱼昆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腿。腿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tua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法)?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ao)堂

之上,则芥(jie)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yaoe)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a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起而飞,抢(q母ng)榆枕(fang)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mang)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

宿(su)舂(ch6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小hi)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zh百o)菌(jUn)不知晦朔(huishud),

蝇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chun)

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

问棘也是已。穷发(fa)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

为鳗。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技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

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娘(ya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zh))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neng)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

已矣。彼其于世,未数(shud)数(shud)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Hng)

然善也,旬有(ybu)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

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

无名。

《礼记•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日:

“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臧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

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致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

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遗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

般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

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

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裨豚,污尊而杯饮,贾梓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

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

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

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

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酸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

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

天之祜。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毅,与其越席,疏布以暴,衣其瀚帛,醴酸

(lizhan)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霞蕉透豆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

之大成也。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神,非礼也,周公其衰

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

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酸鳏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

冕弁兵革,臧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

故仕于公日臣,仕于家日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

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

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

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像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

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

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臧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般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般地,降于祖庙之

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

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

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

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

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

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

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

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

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

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

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

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

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

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

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

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

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蛇不治。凤以为畜,故鸟不猫。

麟以为畜,故兽不放。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缗,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

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俵

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

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

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

其官于天也。

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日养,其行之以货力、

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

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

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

有巢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

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

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

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耙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

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

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

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

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

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

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

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

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天降膏露,

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橄。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

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艘(X由0,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

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兑(yue"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

ang)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日:“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

xiao,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e,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

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谄ng),术(suD有序,国有学。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

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

化民易俗,近者说(yue“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

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i)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孙

(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夏淞圆和楚方,一种教杖)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神(di)不视

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蹬(优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

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绳,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

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

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

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

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杆(ha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

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o)

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

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

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

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

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

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

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

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

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

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

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

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

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

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d),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yi)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e)忠谏(炳n)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i)罚臧(zang)否(pi),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ou)之、费祎(y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jian)

拔以遗(w爸i)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i)补阙(qu@)

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a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i)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An)、灵也。侍中、尚书、长(zhMg)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己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号(nd)钝,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讯(z6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桃花源记(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xing),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i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百nm6)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zhu<5),悉如外人。黄发垂髻(tia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附n)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U)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l)太守,说如此。太守即(jD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i),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答谢中书书(陶景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杂说(四)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台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洌Q位)。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氓(chi),为屿(yiD,为幅(kan),为

岩。青树翠蔓(wan),蒙络(lud)摇缀,参(c@n)差(cT)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yT)然不动,俶(ch。)尔远

逝,往来翕(xi)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T)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ao)无人,凄神寒骨,悄(qiao)怆(chuang)幽邃(sui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6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

壹。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省)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ti)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ang)汤(shang),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

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u)淫雨霏(的)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橘(qiang)倾楫(jD摧;薄(bo)暮冥(ming)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ing)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e)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爬)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i)!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d)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langya)也。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ii)日出而林霏(的i)开,云归而岩穴(xu6)暝(mi'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

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yu)偻(lu)提携(xie),往来而不

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