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第二讲 中国的地形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国区域地理》第二讲“中国的地形”。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2.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等。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高原、山地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候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地区。

4.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

5.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高原、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让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形特征,理解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出行规划、农业生产等。

4.增强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通过学习中国的地形特点,让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思维。

5.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通过了解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难点:

1.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

2.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解决办法:

1.对于重点内容,通过地形图和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地形模型、地形图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对于难点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对于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通过地图记忆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组织地图填充、地形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地理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地形区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形的特点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动画等,直观展示中国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亲自操作,查询地形区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地形图、遥感图像等,让学生了解地形的变化和最新的地理研究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教学模型:使用地形模型、地形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形的特点和对气候、交通、农业生产的影响。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填充、地形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评价工具:运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地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地形复杂而交通受阻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国地形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概念。中国地形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地形对交通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形特征和地形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形对交通影响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地形对交通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地形对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形对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知识点梳理1.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等。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高原、山地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候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地区。

4.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

5.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高原、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6.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多,高原和山区人口少。

7.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城市多分布于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

8.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向、速度和流量。

9.地形对水能资源的影响:高山峡谷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10.地形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山地、高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如黄山、庐山等。

11.地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形影响土壤侵蚀、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2.地形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地形影响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传播路径和强度。

13.地形对军事的影响:地形对军事设施建设、战争战略等产生重要影响。

14.地形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地形对经济建设的影响,经济建设也要考虑地形的适宜性。

15.地形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地形条件好的地区吸引人口迁移,地形条件差的地区人口外迁。

16.地形与交通线路的选择: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如高速公路、铁路等。

17.地形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地形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如水库、水电站等。

18.地形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地形对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选择产生影响。

19.地形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地形对城市规划布局产生影响,如居住区、工业区等。

20.地形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地形对旅游资源开发产生影响,如山地旅游、峡谷旅游等。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地形的特点及其对气候、交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板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中国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阶梯分布

-山脉纵横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

2.地形区分布与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3.地形影响:

-气候:高原、山地屏障作用;地形降水差异

-交通:山区交通不便;平原交通便利

-农业:高原、山区畜牧业;平原种植业

-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原、山区人口少

-城市:交通便利地区城市多

-河流:影响流向、速度、流量

-水能:高山峡谷丰富

-旅游:山地、高原丰富

-生态环境:影响土壤侵蚀、泥石流等

-灾害性天气:影响寒潮、台风等

-军事:影响设施建设、战略

-经济建设:影响线路选择、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影响方式和农作物选择

-城市规划:影响布局

-旅游开发:影响资源开发

板书设计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符号,突出重点,准确精炼。通过条理分明的布局,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形知识。同时,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授《中国的地形》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反思,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首先,我在导入新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不够紧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调整导入方式,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或学生熟悉的场景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我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过于注重对概念的解释,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可能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入更多的讨论和问题解决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此外,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