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试题-高中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周部族灭商后,自称为夏,称同姓诸侯为“诸夏”,也称最早降服于周的尧舜禹以及殷商的异姓诸侯为“诸夏”或“东夏”。至春秋时期,又出现“华夏”名称;至战国时期,除蛮夷戎狄以外,都纳入了“华夏”范畴。这可用于说明()A.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宗法观念促进民族交融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原是羌戎的一个分支,灭商后,它自称为夏,即夏区域内的人,因此称同姓诸侯为“诸夏”,同时称最早降服于周的尧舜禹以及殷商的异姓诸侯也为“诸夏”或“东夏”。春秋以后,由于部落的逐渐合并,又出现了“华夏”的名称,最后除蛮夷戎狄以外,都纳入了“华夏”的范畴。周部族称谓的变化既体现了一种历史传承,也是这一过程中民族认同不断加强的体现,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同姓诸侯、异姓诸侯、古代帝王的后代,B项所述“宗法观念”与此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2.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平干王刘元去世。大鸿胪禹上奏称,刘元多次杀人且暴虐无道,被刺史举报,罪名确凿。按《春秋》义理,“诛君之子不宜立”。上奏许可,封国遂被废。这说明当时()A.王国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B.监察官具有位卑权重的特征C.尊崇儒学原典蔚然成风 D.儒家伦理成为治国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古代)。材料反映是汉宣帝时期以儒家经典思想标准评断一诸侯国除国的过程,这说明当时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汉初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基本得以解决,排除A项;材料核心内涵是儒家经典法律化的问题,未涉及刺史位卑权重的特点,排除B项;单凭题干中的一个事件,不能得出“蔚然成风”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3.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A.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 B.利于延续唐王朝的封建统治C.促使征税标准发生根本转变 D.以抑制藩镇割据为首要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均田制、租庸调制崩溃,地方藩镇割据猖獗,中央财政和集权受到威胁,材料表明两税法在河朔地区得到了实施。虽然这种实施是有限度和不完整的,但河朔三镇至少在经济形式上保持了与中央的统一、河朔三镇与唐王朝中央的关系仍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讲,两税法在河朔地区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既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又对地方割据势力有所约束的目的,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两税法下百姓所交税额的减少,无法得出“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汉、唐前期以来的征税标准,这是对两税法影响的解读,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两税法有征税标准改革和中央地方财政分税改革,说明两税法首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其次暗含着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4.《孟子·万章》中载:“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王阳明将“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作为教育基本原则。据此可知,孟子与王阳明都()A.关注人的个体差异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体现了孟子对人与人之间资质存在差异的承认和认可;王阳明主张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首先建立在其自然天性与基本资质的基础上,而那种完全违逆人之天性与资质的教育,则只能导致人之禀赋与才能的摧折。因此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A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和王阳明都强调人的个体差异,但没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B项;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伦理,排除C项;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5.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 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 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8年(中国)。从材料看,1868年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和茶叶以及大豆、棉花等传统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而进口商品主要是鸦片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说明当时中国传统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项正确;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市场区分为三重相对稳定的结构:楔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外资商业,通商口岸和其他商业城市兴起的中国新式商业,以及中国广大内地乡镇和农村的传统商业,材料所述并非中国传统商业,排除B项;“清廷自救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这些商品是洋务企业生产的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是英国在1900年6月24日发表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 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可知,“八国联军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姿态面对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破坏者”这里的破坏者指的是义和团,以所谓的“文明”对“野蛮”,就是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装作工业文明的推动,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八国联军对清政府的抨击,且在当时义和团才具有盲目排外的一面,排除A项;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故选D项。7.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思想的演进,长期面对着一个“先生”与“学生”关系相处的难题。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李大钊说:“这一运动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形成崭新样式”。据此可知,李大钊意在强调()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 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C.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 D.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来,“师夷”的思维和路径夹杂着对西方国家的幻想,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认清帝国主义本质的思想觉悟,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近代中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项正确。“不断被重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人思想的演进变化,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更加明确,无法得出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共诞生,排除D项。故选A项。8.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 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 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十年历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以开放促改革。为了支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一批专项政策,以解决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些开放措施在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国内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在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方面,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格局的成型过程,排除A项;这一时期国内主要矛盾未发生新变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9.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阶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专门为自身治理制定法律的权力,这种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同样的尊重,叫做万民法。它包括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例如战争发生了,跟着发生俘虏和奴役,而奴役是违反自然的。”据此可知()A.罗马帝国因扩张而急需完善罗马法 B.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C.罗马法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 D.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每个民族都有专门为自身治理制定法律的权力,这种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战争发生了,跟着发生俘虏和奴役,而奴役是违反自然的”体现出罗马法蕴含着一定的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罗马法尊重国家的立法权和个人的自由权,未涉及罗马帝国扩张与完善罗马法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代罗马法的具体体系建构,不能得出其“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有关罗马法实践方面的信息,C项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说:“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伏尔泰在盛赞中国的同时也会指出这个帝国浮华背后潜藏的问题;孟德斯鸠在列举中国专制弊端的同时也毫不保留地对其科举、监察等制度表达了欣赏之情。”由此可见,伏尔泰与孟德斯鸠()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认为妥协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C.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 D.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导致思想禁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研究的并不是中国本身,而是如何借鉴中国的盛衰经验,服务法国的政治改革。他们争论的目的不在于为中国进行好与坏的定性,而在于确定哪些方面可以为法国借鉴,哪些方面需要引以为鉴。由此看来,他们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C项正确;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未体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材料没有体现他们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学者认为:拉美独立运动时,广大民众和最激进的派别总是被排挤、被限制或被镇压。最终,摆脱西班牙控制的拉美被更多的欧洲国家新的经济所控制,而且独立后的拉美还长时间被限制在这样一种历史状态中。这说明拉美国家()A.保留了宗主国的军事独裁统治 B.深受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影响C.始终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 D.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工业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拉美独立时国内激进派别被镇压,独立后经济被欧洲新强国控制,独立后的发展被(外力)限制,可见拉美独立与发展,与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发展息息相关,西、葡、英、法、美先后控制或干预其发展,B项正确;独立后西葡旧经济格局限制了拉美发展,独立后拉美普遍形成军事独裁制度和大地产制,排除A项;遭到西方殖民侵略之前的拉美,不能称之为处于世界的边缘,“始终”一词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制约拉美独立与发展的外部影响力,并非内部的工业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0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确定的主要数字贸易壁垒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广告等多个方面,涉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在数字领域高举“数字自由主义”大旗,强调自由开放,但却以威胁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为借口,禁止与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有关的交易。这可用来说明()A.非经济要素严重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与技术交流C.新技术革命引发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 D.旧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在当今大国经济博弈中,美国在军事、外交、人权、文化等传统的非经济要素方面动作不断。美国积极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推动美式数字规则,这反映出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做法,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2020年,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技术革命对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旧国际经济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共16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阐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因此,国家格局不断变化,会推动世界科学中心发生转移。〖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可拟定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其次,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可以两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予以阐述,如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等等。最后,概括总结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中获得的世界地理新知识。利玛窦本人在中外文著述中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亲手绘制的,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等人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文中也有同样的说法,阮泰元《两仪玄览图》序文中亦提及此事。但近年来,美洲郑和学会会长李兆良提出,《坤舆万国全图》并不是利玛窦的作品,而是郑和为了准备第七次下西洋绘制的,“成图时间为1428~1430年”,该图“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李兆良所有演绎的逻辑起点是:《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以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的”,但《坤舆万国全图》上面共有“1114个地名,全部是中文标注,比奥特里乌斯的世界地图增加了几百个”,《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些多出来的几百个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他的结论是:这些多出来的地名“只能得自中国资料”,即15世纪前期郑和环球航行时所绘的中文世界地图。李兆良此处所说的“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指的是奥特里乌斯(AbrahamOrtelius)所编地图集《地球大观》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地球大观》于1570年首次出版,是世界史上第一部近代地图集。李兆良还写道:“《坤舆万国全图》有原本藏在南京,官吏们密谋以利玛窦顶替作者”,“官员们在原图上添加序言和有限地名,利用利玛窦名义公开”。李兆良主要依据两种文献:一是明代梁辀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二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对照一下梁辀原文,没有一个字可以支撑李兆良的观点。——摘编自龚缨晏《〈坤舆万国全图〉与“郑和发现美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李兆良的“新发现”谈谈史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答案〗(1)主要原因:欧洲地理知识的进步;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西方的殖民扩展客观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利玛窦本人的因素。(2)原则:客观,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比较性原则;批判性原则。〖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中获得的世界地理新知识”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欧洲地理知识的进步;根据所学可知,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推动了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东来,他们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根据材料“利玛窦本人在中外文著述中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亲手绘制的”可得出利玛窦本人的因素。【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历史学是去整理、校正、搜集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史料,然后尽量去探索一段历史的真相,因此史学研究应遵循客观,真实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根据所学可知,史学研究强调“孤证不立”及材料“《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以奥特里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的’,但《坤舆万国全图》上面共有‘1114个地名,全部是中文标注,比奥特里乌斯的世界地图增加了几百个’”“李兆良主要依据两种文献:一是明代梁辀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二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可得出史学研究应坚持比较性原则;批判性原则。河南省周口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文综试题-高中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周部族灭商后,自称为夏,称同姓诸侯为“诸夏”,也称最早降服于周的尧舜禹以及殷商的异姓诸侯为“诸夏”或“东夏”。至春秋时期,又出现“华夏”名称;至战国时期,除蛮夷戎狄以外,都纳入了“华夏”范畴。这可用于说明()A.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宗法观念促进民族交融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原是羌戎的一个分支,灭商后,它自称为夏,即夏区域内的人,因此称同姓诸侯为“诸夏”,同时称最早降服于周的尧舜禹以及殷商的异姓诸侯也为“诸夏”或“东夏”。春秋以后,由于部落的逐渐合并,又出现了“华夏”的名称,最后除蛮夷戎狄以外,都纳入了“华夏”的范畴。周部族称谓的变化既体现了一种历史传承,也是这一过程中民族认同不断加强的体现,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同姓诸侯、异姓诸侯、古代帝王的后代,B项所述“宗法观念”与此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2.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平干王刘元去世。大鸿胪禹上奏称,刘元多次杀人且暴虐无道,被刺史举报,罪名确凿。按《春秋》义理,“诛君之子不宜立”。上奏许可,封国遂被废。这说明当时()A.王国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B.监察官具有位卑权重的特征C.尊崇儒学原典蔚然成风 D.儒家伦理成为治国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古代)。材料反映是汉宣帝时期以儒家经典思想标准评断一诸侯国除国的过程,这说明当时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汉初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基本得以解决,排除A项;材料核心内涵是儒家经典法律化的问题,未涉及刺史位卑权重的特点,排除B项;单凭题干中的一个事件,不能得出“蔚然成风”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3.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A.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 B.利于延续唐王朝的封建统治C.促使征税标准发生根本转变 D.以抑制藩镇割据为首要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是均田制、租庸调制崩溃,地方藩镇割据猖獗,中央财政和集权受到威胁,材料表明两税法在河朔地区得到了实施。虽然这种实施是有限度和不完整的,但河朔三镇至少在经济形式上保持了与中央的统一、河朔三镇与唐王朝中央的关系仍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讲,两税法在河朔地区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既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又对地方割据势力有所约束的目的,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两税法下百姓所交税额的减少,无法得出“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两税法改变了汉、唐前期以来的征税标准,这是对两税法影响的解读,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两税法有征税标准改革和中央地方财政分税改革,说明两税法首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其次暗含着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4.《孟子·万章》中载:“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而王阳明将“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作为教育基本原则。据此可知,孟子与王阳明都()A.关注人的个体差异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体现了孟子对人与人之间资质存在差异的承认和认可;王阳明主张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首先建立在其自然天性与基本资质的基础上,而那种完全违逆人之天性与资质的教育,则只能导致人之禀赋与才能的摧折。因此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A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和王阳明都强调人的个体差异,但没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B项;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伦理,排除C项;孟子与王阳明都关注人的个体差异,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5.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 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 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8年(中国)。从材料看,1868年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和茶叶以及大豆、棉花等传统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而进口商品主要是鸦片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说明当时中国传统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项正确;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市场区分为三重相对稳定的结构:楔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外资商业,通商口岸和其他商业城市兴起的中国新式商业,以及中国广大内地乡镇和农村的传统商业,材料所述并非中国传统商业,排除B项;“清廷自救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这些商品是洋务企业生产的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是英国在1900年6月24日发表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 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据本题材料“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可知,“八国联军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姿态面对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破坏者”这里的破坏者指的是义和团,以所谓的“文明”对“野蛮”,就是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装作工业文明的推动,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八国联军对清政府的抨击,且在当时义和团才具有盲目排外的一面,排除A项;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故选D项。7.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思想的演进,长期面对着一个“先生”与“学生”关系相处的难题。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李大钊说:“这一运动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形成崭新样式”。据此可知,李大钊意在强调()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 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C.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 D.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来,“师夷”的思维和路径夹杂着对西方国家的幻想,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认清帝国主义本质的思想觉悟,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近代中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项正确。“不断被重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国人思想的演进变化,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更加明确,无法得出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共诞生,排除D项。故选A项。8.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 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 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十年历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以开放促改革。为了支持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一批专项政策,以解决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些开放措施在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国内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在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方面,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格局的成型过程,排除A项;这一时期国内主要矛盾未发生新变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9.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阶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专门为自身治理制定法律的权力,这种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同样的尊重,叫做万民法。它包括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例如战争发生了,跟着发生俘虏和奴役,而奴役是违反自然的。”据此可知()A.罗马帝国因扩张而急需完善罗马法 B.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C.罗马法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 D.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每个民族都有专门为自身治理制定法律的权力,这种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战争发生了,跟着发生俘虏和奴役,而奴役是违反自然的”体现出罗马法蕴含着一定的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罗马法尊重国家的立法权和个人的自由权,未涉及罗马帝国扩张与完善罗马法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代罗马法的具体体系建构,不能得出其“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有关罗马法实践方面的信息,C项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说:“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伏尔泰在盛赞中国的同时也会指出这个帝国浮华背后潜藏的问题;孟德斯鸠在列举中国专制弊端的同时也毫不保留地对其科举、监察等制度表达了欣赏之情。”由此可见,伏尔泰与孟德斯鸠()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认为妥协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C.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 D.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导致思想禁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研究的并不是中国本身,而是如何借鉴中国的盛衰经验,服务法国的政治改革。他们争论的目的不在于为中国进行好与坏的定性,而在于确定哪些方面可以为法国借鉴,哪些方面需要引以为鉴。由此看来,他们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C项正确;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未体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材料没有体现他们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学者认为:拉美独立运动时,广大民众和最激进的派别总是被排挤、被限制或被镇压。最终,摆脱西班牙控制的拉美被更多的欧洲国家新的经济所控制,而且独立后的拉美还长时间被限制在这样一种历史状态中。这说明拉美国家()A.保留了宗主国的军事独裁统治 B.深受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影响C.始终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 D.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工业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拉美独立时国内激进派别被镇压,独立后经济被欧洲新强国控制,独立后的发展被(外力)限制,可见拉美独立与发展,与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发展息息相关,西、葡、英、法、美先后控制或干预其发展,B项正确;独立后西葡旧经济格局限制了拉美发展,独立后拉美普遍形成军事独裁制度和大地产制,排除A项;遭到西方殖民侵略之前的拉美,不能称之为处于世界的边缘,“始终”一词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制约拉美独立与发展的外部影响力,并非内部的工业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0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确定的主要数字贸易壁垒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广告等多个方面,涉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在数字领域高举“数字自由主义”大旗,强调自由开放,但却以威胁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为借口,禁止与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有关的交易。这可用来说明()A.非经济要素严重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与技术交流C.新技术革命引发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 D.旧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在当今大国经济博弈中,美国在军事、外交、人权、文化等传统的非经济要素方面动作不断。美国积极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推动美式数字规则,这反映出美国的经济霸权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做法,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2020年,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技术革命对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旧国际经济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共16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阐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因此,国家格局不断变化,会推动世界科学中心发生转移。〖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