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_第1页
(高清版)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_第2页
(高清版)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_第3页
(高清版)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_第4页
(高清版)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 35建设条件调查与分析 35.1自然条件 35.2社会经济条件 45.3土地利用和质量等级状况 45.4基础设施条件 45.5土地利用和质量等级限制因素 55.6新增耕地来源 55.7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55.8公众参与 66规划设计标准 66.1一般规定 66.2土地平整工程 66.3灌溉与排水工程 76.4田间道路工程 96.5农田输配电工程 6.6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6.7其他工程 7项目规划 7.1原则与目标 7.2土地利用布局 7.3工程布局 7.4方案比选 8工程设计 8.1土地平整工程 8.2灌溉与排水工程 8.3田间道路工程 8.4农田输配电工程 8.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398.6其他工程 439施工组织设计 439.1一般规定 439.2施工条件 44Ⅱ9.3施工总布置 449.4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9.5施工进度计划 10土地权属调整 10.1权属调整原则 10.2权属现状调查 10.3调整意愿调查 10.4调整方案编制 10.5.调整方案成果 10.6调整方案公告 11项目效益分析 11.2生态效益 11.4耕地质量评定 附录A项目区边界主要界址点坐标表 附录B土地利用现状表 附录C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录D项目施工进度表 附录E水土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 附录F公众参与调查表 62附录G水平梯田断面设计与工程量计算 63附录H塘堰(坝)供水量计算 附录1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井距、井数计算 附录J蓄水池容积设计 附录K渠道的设计流量 70附录L渠床糙率 72附录M渠道允许不冲流速 74附录N渠道防渗衬砌结构类型的适用条件 附录O管道输水工程设计 77附录P喷灌管道水力计算 附录Q排涝模数计算 附录R排水沟深度、间距与纵、横断面计算 附录S吸水管和集水管内径、流速计算 参考文献 88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以下简称“原标准”)相比,做如下——修改了原标准名称。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断深入,原土地开发整理概念已不能完全涵盖行业内容,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土地整治新概念代替了土地开发整理。——完善了原标准工程体系。结合近年来土地整治工作内容,本标准按照工程内容的共性和特性——修改了部分工程设计内容。按照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标准剔除了原标准中的工作管理要求,增加了部分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权属调整等内容。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管理局。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条件调查与分析、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权属调整、效益分析等技术要求。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工程测量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20203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泵站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微灌工程技术规范2GB/T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DL/T499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220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SL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23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5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19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31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8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29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82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687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TD/T1007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14第二次全国土地现状调查技术规程TD/T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8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9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40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需要,对未利用、不合理利用、损毁和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土地整治项目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ject在一定时间、区域和投资范围内,具有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的土地整治活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和工程设计的总称,是编制项目投资预算和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土地整治项目规划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jectplanning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对地块物理形态、土地利用结构和权属结构及基础设施等提出科学安排和合理布置。3确定土地整治各项具体工程的形式、控制性尺寸、各部分结构和细部构造及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提出工程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的过程。以拟建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安排,用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4总则4.1项目规划设计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相关行业规划相协调。4.2项目规划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确定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村镇用地等的布局及范围。应改善项目区特定的山、水、林、田、湖景观格局,提高土地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4.3项目规划设计应在建设条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整治类型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达到项目区工程协调一致、科学合理。4.4项目规划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节约资源、安4.5项目规划设计深度应满足招投标和指导施工的需要。4.6项目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建设条件调查与分析5.1自然条件5.1.1调查应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1:5000)、实测地形图(测绘精度不应小于1:2000)和遥感影像,并与实地相结合。测绘制图还应符合GB50026和TD/T1040的有关规定。5.1.2调查项目区所在乡(镇)村(行政村)四至范围、经纬度坐标(采用西安80坐标系)等位置信息,并在项目现状图上标示。按照附录A编制项目区边界主要界址点坐标表。5.1.3调查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地面坡度、坡向等,地形复杂的应分区域说明地形变化情况、不同地貌单元划分及微地貌形态的分布特征。5.1.4调查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最大暴雨量;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积温;多年平均冰冻期、冻土层深度、无霜期;主风向、风速、最大风力特征值等。调查不宜小于20a的月平均降雨量、蒸发量资料。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障碍因子。调查客土土源的土壤质量、储量及其位置、权属状况、运输线路、相关权利人的意愿等。5.1.6调查植被种类、分布、覆盖情况,退耕还林、还草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情况等。5.1.7调查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径流量及流向、水质、含沙量、洪水特征、可供水量、水位、灌溉面积等现状利用情况;湖泊、塘坝的总蓄水量、可供水量、灌溉面积、水位、水质等现状利用情况;水库总库容、有效库容、灌溉面积、水位、水质等现状利用情况。调查地下水类型、分布、含水层岩性、赋存条件、动静水位、45.1.8调查拟建工程地址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体风化等地质条件。必要时应补充地质勘探,地质勘探应符合GB50487的有关规定。5.1.10调查项目区内及周边农田景观格局,主要生物种群类型、分布和习性,重要生态廊道、湿地等自然景观情况。围及其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5.2社会经济条件筑材料价格等。及当地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村庄基础设施状况。村特色、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等。5.3土地利用和质量等级状况5.3.1调查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等权属状况,以及土地流转和土地租赁情况。5.3.2收集最新土地利用变更成果和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资料,复核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数量和分布。按照附录B编制土地利用现状表。5.3.3收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质量等级更新成果和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等资料,复核耕地质量5.4基础设施条件降渍要求时,应调查项目区外围排水出口或承泄区及骨干设施情况。调查水源工程、骨干灌排设施、渠用电功率、分布及运营方式。调查电力设施的在建情况。5.4.4调查现状、在建的防洪、水土保持和防护林等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设施的具体分布、类5.4.5调查地下管网线、光缆等现状、在建情况。55.4.6调查项目区内现状基础设施与周边基础设施的衔接,及在建情况,5.5土地利用和质量等级限制因素5.5.1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各行业发展规划等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并提出解决措施。5.5.2分析土壤、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旱、涝、渍、碱、风灾、洪灾等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确定限制因素,并提出消除或降低土地利用限制性因子的具体措施。5.5.3分析田块规格、交通设施、灌排设施、农田防护和防洪排涝等设施状况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确定限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5.5.4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等的污染源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5.5.5分析项目区自然山水格局、地表形态等景观特征,提出不同景观特征类型的景观重建、保护等措施。5.5.6分析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5.6新增耕地来源5.6.1应通过现场图斑比对和初步拟定规划方案,逐地块分析新增耕地的可行性,并按照TD/T1014、TD/T1038的有关规定统计新增耕地来源的地类、数量和位置。5.6.2通过开发、复垦等方式新增耕地的地块应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明确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开发区适宜性评价可参照TD/T1007进行,土地复垦区适宜性评价可参照TD/T1031.1—2011的附录C进行。5.7水土资源平衡分析5.7.1可供水量调查与计算5.7.1.1应根据区域水资源评价结果或水资源论证分析报告,确定项目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利用量。5.7.1.2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应对项目区内及周边各种水源进行现场调查,并详细分析可利用的水源类型、规模、分布、取水方式、工程状况,合理确定项目区的可供水量和灌溉规模等。5.7.1.3采用地表水为水源的,应按灌溉方式的不同分别选取不同的灌溉设计保证率,通过频率计算获得相应灌溉设计保证率下的设计代表年(典型年)。根据设计代表年(典型年)的来水条件和水源工程状况,确定其可供水量。5.7.1.4采用地下水为水源的,应在现状地下水开采量和规划水平年地下水供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可供水量。在需要并有可能增加地下水供水量的地区,应根据确定的地下水可开采范围和可开采量,在现有机井数量的基础上,提出新增机井的布局和安排。5.7.1.5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供水量应与采取的工程措施相对应,同时满足地表水开发程度和地下水动态平衡的要求。5.7.1.6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有关规定。5.7.1.7可供水量的计算方法参照SL429。5.7.2需水量调查与计算5.7.2.1需水量主要包括项目区内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需水量。应分别对基准年、规划水平年的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的需水量进行调查和计算。5.7.2.2灌溉需水量应根据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等进行计算,灌溉定额应根据当地或条件相近地6区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参见表3。在需要改良盐碱土或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区域,计算灌溉需水量时还应考虑淋洗盐分的合理用水量。5.7.2.3生活需水量计算参照SL687进行。5.7.2.4工业需水量计算宜以定额法为主要方法,按每万元产值取水量计算。5.7.2.5生态需水量可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确定。5.7.2.6其他用水量按照相关要求计算。5.7.3供需平衡分析5.7.3.1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应分别对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下的可供水量与需水量进行平衡分析。可参照附录E编制水量供需平衡计算表。5.7.3.2项目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不应大于可供水量,否则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规划灌溉面积、灌水方法,采取灌关键水、非充分灌溉、亏缺灌溉等方式以供定需,实现水量供需平衡。5.7.3.3项目区现状供水量不小于规划水平年需水量时,不宜新建水源工程,必要时可对现有水源工程进行更新或进行布局调整。5.7.3.4项目区内水土资源条件差别较大时,应按水源类型分区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5.8公众参与5.8.1应鼓励项目区相关权益人参与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5.8.2公众参与调查可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5.8.3公众参与调查内容应包括项目区村民等土地权益人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参与方式,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议和意见,对项目实施后土地经营、种植结构调整的建议等。可参照附录F编制公众参与调查表5.8.4项目区所在地县、乡(镇)、行政村及各权益人应出具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确认意见,并作为规划设计方案审批的依据。6规划设计标准6.1一般规定6.1.1项目规划设计应达到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6.1.2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不应高于8%,田间基础设施涉及的地类按照GB/T21010规定执行。6.1.3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重要程度和相关设施的关联程度,确定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5a。6.1.4耕地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同等自然条件下耕地的较高等别。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应按照GB/T28407规定执行。6.2土地平整工程6.2.1耕作田块规模应根据地形条件、耕作方式、作物种类和种植习惯等综合因素确定,平原区北方不宜低于200亩'、南方不宜低于100亩,丘陵山区可适当减小。1)1亩≈666.7m²。76.2.2地面灌溉时耕作田块应实现田面平整,横向坡降应尽量小,纵向坡降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确定。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不超过士3cm,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cm;采用喷、微灌时,田面高差不宜大于15cm。6.2.3耕地土体厚不应小于50cm,水浇地和旱地耕作层厚度不应小于25cm,水田耕作层厚度不宜小于20cm。6.2.4应加强耕作层保护,降低作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改良后的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6.2.5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宜修建梯田,丘陵区梯田化率不应低于90%。6.3灌溉与排水工程6.3.1本规范中的水源工程、泵站等别为V级,规模为小(2)型,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溉泵站宜控制在1.0m³/s以下,排水泵站宜控制在2.0m³/s以下。6.3.2水资源利用应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禁止开采深层地下水6.3.3引水提水枢纽工程建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不应低于10a,校核防洪标准为30a~20a或等同于引水河道的防洪标准;灌排渠(沟)道、渠系建筑物排洪沟(截水沟)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10a。6.3.4塘(堰)应按蓄水枢纽工程建筑物确定其防洪标准,蓄水枢纽工程建筑物的防洪标准除应符合表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GB50201的有关规定。表1蓄水枢纽工程建筑物防洪标准取值表枢纽建筑物级别/级5防洪标准山区、丘陵区平原、滨海区6.3.5新建堰塘和小型集雨设施作为水源时,堰塘的规模不应大于10×10¹m²,小型集雨设施的水窖容积宜为50m³~200m³,蓄水池容积宜为100m²~1000m³。6.3.6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水文气象定,按照GB50288、TD/T1033等的规定或参照表2确定选取。地区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旱作为主以水稻为主8表2灌溉设计保证率(续地区喷灌、微灌各类地区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宜选用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可选用较小注2:引洪淤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取30%~50%。注3: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验频率法按公式计算,注4:作物灌溉制度应按灌溉试验、灌溉经验及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相互校验确6.3.7灌溉水利用系数应根据灌溉系统大小、水源类型、作物种类以及节水灌溉措施按表3确定。表3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旱作物灌区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井灌区(渠)喷灌区微喷灌区滴灌区注:井渠结合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根据井、渠用水量加权平均,并按GB/T50363的规定方法计算.6.3.8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84的规定;当采用微灌工程灌溉时,水质还应符合GB/T50485的有关规定;b)在作物生育期内灌溉时,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宜小于10℃,水田灌溉水温宜为15℃~6.3.9排水工程应符合以下标准:a)设计暴雨重现期宜采用10a一遇。旱作区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宜采用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宜采用1d~3d暴雨3d~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b)项目区已有设计排涝模数的,设计时可直接采用;项目区没有设计排涝模数的,可按GB50288的有关规定计算。c)排渍深度、耐溃时间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农作物试验或种植经验、调查资料分析确定。无试验资料或调查资料时,旱作区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8m~1.3m,耐渍时间可取3d~4d;稻作区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4m~0.6m,晒田期内3d~5d将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排渍深度。适宜农业机械耕作区的设计排渍深度可采用0.6m~0.8m。水稻田适宜日渗漏率可选用2mm/d~8mm/d,黏性土取较小值,砂性土取较大值。9d)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有关试验或调查资料分析确定。无试验或调查资料时可按表4选取。表4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e)种植旱作作物的区域,无盐碱防治需求的农田地下水埋深不应小于0.8m,有防治盐碱需求的区域返盐季节地下水临界深度应满足表5的规定。表5盐碱化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土质中壤土f)项目区不应设置污水排入口。6.3.10井灌区、提水灌区及渗漏严重地区的渠道应进行防渗衬砌,防渗衬砌宜采用生态型结构型式。6.4田间道路工程6.4.1田间道路的路网密度应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6.4.2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应达到100%,丘陵区不应低于90%。6.4.3田间道路面宽度宜为3m~6m,生产路路面宽度宜为1m~3m。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6.4.4田间道路路面可采用混凝土、沥青、砂砾石、碎石和生态砖等材质,田间道可设置路肩,路肩宽不应小于30cm。在暴雨冲刷严重的区域或过水路面,路面应采用硬化措施。6.5农田输配电工程6.5.1新建、改(扩)建输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不应高于10kV,低压线路宜采用地埋低压电缆,地埋线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且深度应大于0.7m,并应符合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相关标准,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用电质量和安全。6.5.210kV线路供电半径不宜大于15km,1kV以下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宜大于500m。6.5.3高压线的线间距应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运行经验确定;塔杆宜采用拉线塔杆或钢筋混凝土杆,塔基宜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混凝土基础。6.5.4变配电设施宜采用杆上变台,设置警示标示。变压器外壳距地面建筑物的净距离应大于0.8m;变压器装设在杆上时,无遮拦导电部分距地面应大于3.5m。变压器的绝缘子最低瓷裙距地面高度小于2.5m时,应设置规定围栏,其高度应大于1.5m。6.6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6.6.1项目区农田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10a~20a—遇确定。6.6.2应因地制宜采取农田防洪、防风、防沙、水土流失控制等农田防护措施,优化农田生态景观,配置生态廊道,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安全。6.6.3项目区农田防护面积比例不应低于90%,植被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应达到100%。6.6.4林网的网格面积宜为15hm²~20hm²,最大不应超过30hm²,严重风沙危害区应控制在15hm²以下。6.6.5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宜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措施,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6.7其他工程村庄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等规划设计标准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7项目规划7.1原则与目标7.1.1应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坚持有效保护耕7.1.2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生态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7.2土地利用布局7.2.1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用途分区。遵循因地制宜、农用地优先、集中连片、经济合理的原则,为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地利用条件。7.2.2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水资源条件及相关行业的要求,确定项目区各类土地的布局及范围。按照附录C编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7.2.3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田块的布局、规格等。7.2.4根据项目区及周边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及现有的灌排设施,确定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内容、工程类型及布局等。7.2.5根据项目区周边现有交通设施状况和项目区内道路现状,确定田间道路等级、布局等。7.2.6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主风向和风速,确定农田林网的布局、结构等。根据水土流失类型及生态保护的要求,确定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类型、布局等。7.3工程布局7.3.1一般规定7.3.1.1工程布局应与项目区内、外基础设施相协调,与土地权属调整相衔接,与促进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遵循节水、节地、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7.3.1.2工程布局应以现有工程为基础,统筹考虑现有和新建工程。项目区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时,应分区、分类进行工程布局。7.3.1.3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在调查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作物种植及生产管理水平、劳动力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对灌溉的要求和旱、涝、洪、渍、碱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灌排分区,选定灌排方式及布局。7.3.1.4应按地形条件、交通与耕作要求及灌水习惯,并与行政区划相协调,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合理布置各级灌溉和排水系统,满足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要求。7.3.1.5灌溉渠道布置与排水系统建设应协调,宜排灌分设;末级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可采用相邻或相间布置。可能产生盐碱化的平原区,灌排渠沟结合使用时应进行合理性论证,并严格控制渠沟蓄水位和蓄水时间。7.3.1.6提水灌溉项目区应根据地形、水源、电源和行政区划等条件,按照总功率最小和便于运行管理的原则进行灌溉分区和压力分级。7.3.1.7丘陵山区应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宜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并宜利用天然河道与沟溪布置排水系统。7.3.1.8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区域内自然、经济、种植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分析确定。7.3.1.9地埋管道应布设在坚实的基础上,应避开填方区以及可能发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7.3.1.10项目区应配套完善的渠系建筑物,做到运行安全、管理方便。渠系建筑物的布置应与田间道路和灌排系统相协调。7.3.2土地平整工程7.3.2.1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自然因素,并在不损害土地权益人利益和便于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布置田块。7.3.2.2条田的规划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耕作田块长边宜南北向。在水蚀区,耕作田块宜平行等高线布设;在风蚀区,则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45°方向布设。b)平原区以修筑条田(方田)为主,耕作田块的长度应根据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水均匀程度以及排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平原区条田长度宜为200m~1000m,南方平原区宜为c)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地形地貌、机械作业、灌溉排水等要求,宜为50m~300m。d)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主的农田和以洗盐除碱为主的滩涂田块田面宽宜为30m~50m,长宜为300m~e)耕作田块宜外形规整,形状宜为长方形,长宽比不宜小于4:1。7.3.2.3水田区耕作田块内部宜布置格田。格田长度宜为30m~120m,宽度宜为20m~40m。a)梯田布置应以沟、渠、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耕作区形状宜为长方形或扇形,梯田田面之间应设计田坎;c)梯田田面长度宜为100m~200m,纵向比降宜为1:300~1:500;宽度应考虑灌溉和机耕作业要求,陡坡区田面宽度宜为5m~15m,缓坡区宜为20m~40m。7.3.2.5其他田块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b)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岗洼田,可参照梯田布置;7.3.3灌溉与排水工程7.3.3.1.1水源工程布置应考虑不同的地形条件、水资源条件、作物种类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种水源。7.3.3.1.2不同水源工程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塘堰(坝)应修筑在冲沟或坡面局部低洼处,地质条件好,施工管理方便,有一定的集雨面积,通b)小型拦河坝(闸)宜修筑在地质条件良好、河道狭笮处,应满足灌溉需水量、取水位要求,坝顶高c)管井布置应按田块布局和开采条件兼顾行政区划,考虑含水层厚度和层数、地下水水流方向、地貌等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拟开采量进行合理布设,可采用方格网形、梅花形等。在长期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应限量开采;对已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地区,应禁止开d)大口井宜布置在地下水埋藏浅、含水层渗透性良好、有丰富补给水源的山前洪积扇、河漫滩及一量小、施工方便等条件具体确定。蓄水池宜修建在地质条件较好,易于拦截地面径流的山坡截流沟或输水渠道一侧。华北干旱缺水地区宜建人工集流面,西南地区可采用自然集流面。7.3.3.2渠道输水工程7.3.3.2.1渠道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处。渠线应避免通过风化破碎的岩层、可能产生滑坡及其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渠线宜短而直,并应有利于机耕,避免深挖、高填和穿越村庄。对渠道沿线山(源)洪应予以截导,防止进入灌溉渠道。引洪入渠时,应校核渠道的泄洪能力,并应设置排洪闸、溢洪堰等安全设施。7.3.3.2.2井渠结合项目区不宜在同一地块布置自流与提水两套灌溉渠道系统。7.3.3.2.3田间灌溉渠道应以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渠道。灌溉面积较大的可增加渠道级数,反之可减少渠道级数,但不宜越级设置。田间渠道布置宜相互垂直,斗渠长度宜为1000m~3000m,间距宜为400m~800m;农渠长度宜为400m~800m,间距宜为100m~200m,并应与耕作田块布置相适应。河谷冲积平原区、低山丘陵区,斗渠、农渠的长度可适当缩小。7.3.3.2.4在渠系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原有渠线。7.3.3.3管道输水工程7.3.3.3.1管道输水系统应根据地形、水源、用户用水和土地权属等合理布置,宜采用树状管网。应力求管道总长度最短,减少拐弯、起伏和折点;田间固定管道长度宜为90m/hm²~120m/hm²。7.3.3.3.2管道输水系统宜采用单水源布置,采用多水源汇流管道系统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7.3.3.3.3渠灌区管道输水系统,从支、斗渠取水时,支、斗渠高程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时,宜将水引入水池后再连接管道;支、斗渠高程不能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时,可采用水泵从进水池提水进入管道。取水时应在支、斗渠设分水闸,分水闸前建拦污栅。7.3.3.3.4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井灌区旱作物区,当系统流量小于30m³/h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30m/h~60m³/h之间时,可采用干管、支管两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大于60m³/h时,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道。渠灌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管道级别。对于渗透性强的砂质土灌区,末级宜增设地面移动管道。在梯田上,地面移动管道应布置在同一级梯田上。7.3.3.3.5管道宜平行于沟、渠、路、林带等,并沿田间道路和田块边界布置。平原区各级管道宜布置在各自控制区域中间,双向供水,支管间距平原区宜采用50m~150m,单向灌水时取较小值,双向灌水时取较大值;山丘区干管宜垂直等高线布置。最末一级固定管道的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移动软管或田间垄沟宜垂直于作物种植行7.3.3.3.6给水栓和出水口的间距应根据生产管理需要、灌溉方法及灌溉计划确定,间距宜为50m~150m。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口,单口灌溉面积宜在0.25hm²~0.60hm²之间,单向灌水取较小值,双向灌水取较大值。梯田应考虑在每个台地中设置给水栓。7.3.3.3.7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的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流量,应按照GB/T20203的有关规定执行。7.3.3.4喷微灌工程7.3.3.4.1以井为水源的喷微灌系统泵站应布置在井上或井旁。如水井距灌溉地块较远,可考虑在水井旁设输水泵站;采用地表水为水源的泵站选址时,应合理考虑水泵取水口的位置,并应置于水质较干净处。7.3.3.4.2首部枢纽宜与水源工程布置在一起,水源工程距项目区较远时,可单独布置在项目区附近或中间。在地形坡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利用自然水头形成自压灌溉。7.3.3.4.3蓄水和供水建筑物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应有稳固的地质条件,并宜使输水距离最短。在需建沉沙池的灌区,宜与蓄水池结合修建。7.3.3.4.4应将首部枢纽的加压、过滤、施肥、安全保护和量测控设备等集中布置。7.3.3.4.5井灌区的管网宜以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渠灌区应根据作物分布、地形条件、地块形状等分区布置。7.3.3.4.6喷灌管道系统布置,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山丘地区,干管应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沿等高线布置;在地形起伏不平地区,支管不能沿等高线布置时,应尽量使干管位于高处;在地形平坦地区,支管应尽量布置成与作物及耕作方向一致。在形状不规则地块上布置管道时,应力求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支管宜垂直主风向布置。7.3.3.4.7喷灌系统中移动式管道应根据作物种植方向、机耕等要求铺设,避免横穿道路。7.3.3.4.8微灌系统输配水管道宜沿地势较高位置布设,支管宜垂直于植物种植行布置,毛管宜顺植物种植行布置,长度宜根据极限长度计算结果及实际地形确定。7.3.3.4.9喷微灌管道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有起伏时应避免产生负压。7.3.3.5排水工程7.3.3.5.1应考虑不同类型区的特点进行排水工程布置,并符合下列要求:a)平原区应充分考虑地形坡向、土壤和水文地质等特点规划排涝和调控地下水位的排水系统。在涝碱共存地区,可采用沟(管)、井、闸、泵站等综合排水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种稻洗盐”和滞涝等措施;在涝渍共存地区,可采用沟(管)网、河网和排涝泵站等综合措施。b)干旱盐碱区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盐分组成及含量等情况,同时进行灌溉排水规划,采取冲洗改良技术和有效调控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并结合灌溉、农业与生物等措施,改良盐碱地。c)沿江滨湖圩坑区应根据自然条件和内、外河水文等情况,按照内外水分开、灌排渠沟分设、高低田分排、水旱作物分植等原则,以及有效控制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的要求,制定洪、涝、渍兼治的排水规划。d)山丘冲垅区应根据山势地形、水土温度、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情况,采取冲顶建塘、环山撇洪、山脚截流、田间排水等措施,同时应与水土保持、山丘区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紧密结合。梯田区应视里坎部位的渍害情况,采取适宜的截流排水措施。7.3.3.5.2排水明沟的布置形式和线路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排水明沟布置应与田间渠、路、林相协调。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宜采用与灌溉渠道相同的双向排水形式;在地形倾斜地区宜采用与灌溉渠道相邻的单向排水形式。在轻质土地区,相邻的渠、沟之间宜布置道路或林带;有机械清淤要求时,宜采用路、沟相邻的布置形式。b)各级排水明沟原则上应沿低洼积水线布设,并尽量利用天然河沟,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进行布置;当地形坡度大于0.5%时,末级固定沟宜沿地形等高线布设。c)依排水控制面积大小依次设置斗沟、农沟两级布设。根据排水区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以及负担的任务,沟道的级数也可适当增减,在涝、渍、盐碱严重地区可增设毛沟等各种临时性辅助排水措施。支、斗、农沟宜相互垂直连接。d)各级排水明沟的线路应选取在有利沟坡稳定的土质地带,若必须通过不稳定土质地带时,应提出沟坡防塌措施,其中斗、农沟宜采用简易防塌处理或改用其他徘水措施。7.3.3.5.3项目区排水出口设计水位低于承泄区同期或同频水位,或受下一级排水沟水位顶托而不能自流排水时,应设置抽排泵站。若仅有部分时间不能自流排水时,可采取自流与抽排相结合的排水工程7.3.3.5.4暗管排水工程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平原区地形平坦区吸水管布设在集水管两侧呈正交;在缓坡地区利用灌排相邻的排水沟为集水沟时,宜采用吸水管布设在集水沟一侧呈正交或锐角斜交的形式;平原区的吸水管宜采用等间距布设,并与地下水流向垂直或呈较大夹角;在水田或水旱轮作区,一条吸水管宜布设在同一田块内,当相邻田块的高程相近和种植作物相同时可串田布设。b)在山丘区冲垅水田内的吸水管宜沿地形等高线布设、等间距布设,集水沟应视地形条件可在农田中部或环绕农田布设;梯田里坎处吸水管的条数及其间距,应视里坎的受渍宽度和程度及吸水管的作用范围而定。当管道较长时,每隔200m~300m也应设置一个检查井。d)水田或水旱轮作区的吸水管出口为明沟时,通常应按调控排水要求逐条或多条联合设置控制口门。对于地形平坦和作物种类相同的地段,宜在集水管出口设闸进行分区排水控制。e)暗管排水治理区无自流排水条件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采取集中或分片抽排。7.3.3.6.3布置在急坡渠段上的跨渠(沟)建筑物不应改变渠(沟)道过水断面和形状。沿渠(沟)线的渠(沟)系建筑物中心线应与所在的渠(沟)中心线重合;跨渠(沟)线的渠(沟)系建筑物中心线宜与所跨渠7.3.3.6.4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置节制闸;在临近分水闸(斗门)或泄水闸的渠道下游可设置节制闸;在分水渠道的进口处应设置分水闸(斗门),进水困难时应在被分水渠道上增设节制闸。修建高填方渠道工程量大或占地太多,或渠道与道路相交,渠底高于路面,而且高差大于车辆行驶安全净空高度时,经与其他跨越或绕道型式的建筑物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布置渡槽。大的水头损失且与其他跨越或绕道型式的建筑物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布置倒虹吸。的缓坡渠段上,可布置量水建筑物。量水方法和设备应根据测流范围、精度和管理的要求进行选择。7.3.3.7.1在水源地势低、无自流灌溉条件或采用自流灌溉不经济时,可修建灌溉泵站;在排水区水位7.3.3.7.2泵站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a)由河道、湖泊或水库取水的泵站,根据地形及水文情况,可分别采用引水式或岸边式布设;由渠道取水的泵站,宜在取水口下游侧的渠道上设节制闸。从多泥沙河流上取水的泵站,应设置沉b)灌溉泵站站址应有利于控制灌溉范围,输水管、渠系布置经济,且与灌渠的布置相适应;宜选择在岩土坚实、地质条件有利的天然地基上,宜避开软土、松沙、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分散性土、振动液化土等不良地基,不应设在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以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c)排水泵站站址应选择在排水区地势低洼,能汇集排水涝水,且靠近承泄区的地点。排水泵站出水口宜设在迎溜、岸崩或淤积严重的河段。d)泵房与铁路、高压输电线路、地下压力管道、高等级公路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e)运行时水源有冰冻或冰凌的泵站,应有防冰、消冰和导冰等设施。7.3.4田间道路工程7.3.4.1田间道路布局: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与地形、田块布局、耕作方式、灌排沟渠、农田防护林、机械化作业及其项目区内、外农村主干道路有机结合。7.3.4.2田间道宜沿斗渠、斗沟布置,生产路宜沿农渠、农沟布置。可采用沟—渠—路、路—沟—渠、沟—路—渠三种布置形式。7.3.4.3丘陵山区道路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在地面坡度超过15%的地方,道路宜采用“S”形,盘绕而上。7.3.5农田输配电工程7.3.5.1应根据输送容量、供电半径,选择输配电线路截面和输送方式。7.3.5.2结合灌排渠道、道路、机井工程等布局要求合理布置变压器,确定容量及保护方式等。渠灌区变压器的布置应根据排灌站的分布进行;井灌区变压器应设在负荷中心及接近负荷处,供电半径要满足电压降规定值要求。7.3.6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7.3.6.1应遵循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项目区边界、田间道路、灌排沟渠等情况,统筹布设,并与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相协调。7.3.6.2农田林网主要包括农田防风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护路护沟林、护岸林等,工程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农田防风林应在项目区周边,路、沟、渠两侧,条田的周围合理布置。林带走向宜沿渠、沟、路平b)梯田埂坎防护林应在确保埂坎稳定性的基础上,沿梯田埂坎进行布设。c)护路护沟林宜配置于沟(渠)道与道路两侧岸边上,或山、丘陵区冲沟沟头及其周围。d)护岸林应配置在坡岸、坡脚、陡岸岸边及近岸滩地上。e)堤防与护岸工程布置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布置在土质较好与稳定的滩岸上。7.3.6.3沟道治理工程可采用沟头防护、谷坊、拦沙坝、淤地坝等措施,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沟道等级、降水条件等因地制宜布置。7.3.6.4坡面防护工程布置应遵循蓄、引、灌、排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设蓄水池、水窖、截水沟、排洪沟等。7.3.7其他工程7.3.7.1村庄整治应与农用地整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新建居民点应符合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乡)域规划、新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等,具体规划可参照GB50445等有关规定执行。7.3.7.2生态环境建设应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处理好道路、沟渠等工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规划可参照GB/T32000有关规定执行。7.4.1总体布局方案和各类工程建设方案应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参与比选的方案应具有可比性,比选数量不应少于两个。7.4.2项目规划方案所提出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对所选工程类型在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运行管理方便程度,以及项目实施的保障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择优7.4.3方案比选应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的数据应完整准确,定性分析应有针8.1土地平整工程8.1.1一般规定8.1.1.1土地平整应满足灌溉、排水和田间耕作等要求,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灌水均匀度,促进a)平原地区宜以末级固定道路或沟渠控制的田块作为平整单元,山地丘陵区宜以一个梯田台面作b)渠道自流灌区宜以满足末级灌水单元及其水位衔接条件的格田作为平整单元;c)对于低(洼)地回填或高地降低高程的,可将该区域内土方量实现自身平衡的局部低(洼)地或局部高地作为平整单元。内部土方的挖填平衡和工程量最小。当不能实现田块内部土方挖填平衡时,应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土方8.1.1.4土地平整时应保护表土。确需表土剥离的,应先将表土单独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均匀8.1.2耕作田块修筑8.1.2.1.1田面高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并与灌排工程设计相结合,使挖填土方量最小,并应符合以下a)地形起伏小、土层厚的旱涝保收农田田面设计高程根据土方挖填量确定;b)以防涝为主的农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0.2m以上;c)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地下水位0.6m以上。8.1.2.1.2滨海滩涂区耕作田块的方法。8.1.2.2平原地区水稻田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应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水田区内格田埂高宜为20cm~40cm,埂顶宽宜为10cm~20cm。8.1.2.3梯田8.1.2.3.1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和工程量计算可按附录G执行。8.1.2.3.2其他断面形式的梯田设计参照GB/T16453.1的规定执行。8.1.2.3.4梯田田坎设计应遵循安全稳定、占地少、用工省的原则,因地制宜选用田坎材料。土质黏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石坎高度不宜超过3m,超出上述范围时,应按土力学方法计算田坎稳定性。8.1.2.4其他田块8.1.2.4.1台田设计应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盐碱化地区的田面设计高程应满足压盐排碱的要求。8.1.2.4.2坂田和螃、冲田等可参照8.1.2.1的规定进行设计。岗洼田可参照8.1.2.2的规定进行设计。8.1.2.5.1田块土地平整需计算田块内部挖填、客土回填土方量、埂坎修筑和田块翻耕等工程量。8.1.2.5.2田块内部挖填土方量计算按TD/T1039的规定执行。地形虽有起伏但变化比较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区宜采用散点法;平坦及高差不太大、地形比较平缓,且田块形状比较方正的地区宜采用方格网8.1.2.6土方调配8.1.2.6.3应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结合。8.1.3耕作层地力保持8.1.3.1客土回填8.1.3.1.1应根据土壤质地合理选择客土土源,位置宜接近项目区,理化性状和肥力应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8.1.3.1.2回填后的田块耕作层厚度应满足6.2.3的要求,宜结合翻耕改良耕作层土壤质地。8.1.3.2.1土地平整或坡改梯时,应将表土层剥离,剥离厚度应根据耕作层厚度确定。8.1.3.2.2应合理设置表土堆放,减少占地和运输成本。表土堆放周围应设临时排水沟。8.1.3.2.3表土回填率不应低于90%。在水土流失区和风沙区宜苦盖表土。8.2灌溉与排水工程8.2.1.1应在项目区现有灌排设施的基础上,按规划分区拟定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和灌排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设计参数。计和装配式结构。8.2.1.4采用明渠输水的灌溉工程应符合GB50288和GB/T50600等有关规定,采用管道输水的灌溉工程应符合GB/T20203等有关规定。成。喷微灌管网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地块等情况分级,喷灌系统宜由干管、分干管和支管三级管道组配备必要的控制阀门、排水阀门以及管网安全设备,量测设备可根据需要安装,在地下管道的各阀门安装处应设置闸阀井,在管道低洼处和管道末端应设置排水井。需要。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设计还应符合GB50288、GB/T50625、GB50003、SL482、SL191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规定。8.2.1.7水源工程及渠道、渠系建筑物等应设计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防护设施。8.2.2.1塘堰(坝)8.2.2.1.1塘堰(坝)应设置坝8.2.2.1.3塘堰(坝)供水量宜按复蓄次数法、抗旱天数法、塘8.2.2.1.4塘堰(坝)采用混凝土和砌石材料时应按SL319和SL25中的有关规定设计。8.2.2.1.5塘堰(坝)采用土质材料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塘堰(坝)断面形式宜设计成梯形断面,塘堰(坝)高不宜超过10m。高度较低时,可采用均匀土质坝;高度较高时,可采用黏土心(斜)墙坝,坝顶部厚度应大于0.8m,底部厚度应大于b)塘堰(坝)高宜为3m~10m,顶宽宜为1.5m~3.0m,迎水坡比宜为1.0:1.5~1.0:3.0,背水坡比宜为1.0:1.5~1.0:2.5。有通行要求的塘堰(坝),顶宽应符合6.4.3的规定。c)塘堰(坝)安全超高应取1.0m~1.5m。d)塘堰(坝)位于砂壤土基础时,应采取黏土夯实防渗、混凝土或铺设防渗土工布防渗措施。a)放水建筑物应根据设计流量确定。放水建筑物上下游应与闸门柱和下游渠道衔接。采用放水b)泄水建筑物应根据基础情况,需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衬砌的,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应小于20cm,浆砌石衬砌厚度不应小于30cm。8.2.2.2.2坝顶和下游部分宜做成溢流面,溢流面由顶部曲线段、下游面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反弧段尺寸主要由下游消能防冲要求确定。8.2.2.2.3设计流量应取设计频率的天然洪峰流量。a)取水工程需要引取河道枯水期全部流量时,坝顶高程等于取水工程设计水位加安全超高。b)取水工程引取流量小于河道枯水期流量时,坝顶高程等于取水工程设计水位减去溢流水深。8.2.2.2.5溢流段长度可根据坝顶泄流量及单宽流量来确定,单宽流量由河床地质条件确定。8.2.2.3.1管井单井设计出水量、控制面积行抽水试验,并应复核设计出水量、动水位等。计算详见附录I。8.2.2.3.2管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综合确定。b)井深大于150m时,宜采用钢管、钢筋混凝土管;井深小于150m时,宜采用混凝土管或塑料基岩时,宜为2m~4m。d)过滤器类型应根据含水层的性质选用,主要包括填砾过滤器和非填砾过滤器。e)在均质含水层中设计过滤器,含水层厚度小于30m时,宜取含水层厚度或设计动水位以下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大于30m时,宜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设计出水量确定;非均质含水层中的过滤器应安置在主要含水层部位,层状非均质含水层,过滤器累计长度宜为30m,裂隙、溶洞含水层,过滤器累计长度宜为30m~50m。f)设计过滤管直径时,应根据设计出水量、过滤管长度、过滤管面层孔隙率和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8.2.2.4.1设计出水量、控制面积、井距的确定及结构设计应根据GB/T50625的规定执行。8.2.2.4.2宜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和当地建材等因素选择圆筒形、阶梯形和缩8.2.2.4.3井深和井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井深应根据含水层岩性、厚度、地下水埋深、水位变幅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基岩中的大口井宜将井底设在富水带下部。8.2.2.4.4井简壁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井筒材料强度等级:砖应大于MU7.5,砌石应大于MU20,混凝土应大于C10,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应大于C15,钢板应为碳素结构钢Q235。b)井筒壁厚与配筋应根据设计井深、土压力、地下水埋深等条件通过结构计算确定。8.2.2.5.2蓄水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蓄水池的分布与容积,应根据坡面径流总量、蓄排关系和修建省工、使用方便等原则,因地制宜b)蓄水池容积宜为100m³~1000m³,容积按附录J设计。c)应根据当地地形和容积确定蓄水池的形状、面积、池深等;蓄水池应设进水口与溢流口,口宽宜为0.4m~0.6m,口深宜为0.3m~0.4m。土质蓄水池的进水口和溢流口应进行衬砌。d)沉沙池宜设计在蓄水池进水口上游附近。沉沙池宜为矩形,宽1m~2m,长2m~4m,深1.5m~2.0m。沉沙池的进、出水口可参照蓄水池进水口尺寸设计,宜采用石料、砂浆砌砖或混凝土砌护。e)当蓄水池需设计引水渠时,过水断面与比降可参考明渠均匀流设计。8.2.2.6.1不同土质条件的地区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窖型结构。不同土质的适应建窖类型见表6。表6不同土质的适应建窖类型建窖容积/m³或红土区土质条件一般的壤质土区8.2.2.6.2井式水窖由窖筒、8.2.3输水工程8.2.3.1明渠输水8.2.3.1.1应复核拟利用渠道的水位、流量、供水时间等,对调整或新建渠道应复核其与上下级渠道的8.2.3.1.2应根据项目区规模、作物种类和水源条件等设计渠道灌溉工作制度。当采用轮灌时,应结合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用水习惯,合理确定轮灌组的数目。8.2.3.1.3续灌渠道应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力计算,轮灌渠道可只按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续、轮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附录K计算。8.2.3.1.4渠道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渠道纵断面设计应根据现状地面线确定设计水面线、渠底线、渠顶线,以及渠道上建筑物的位置。已有渠道应明确现状渠底线、渠顶线。b)各级渠道进水口的设计水位,应从水源引水高程自上而下和从项目区控制点高程自下而上逐级推求,并计入沿程水头损失和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反复调整确定。渠道设计水位,可按公式(1)计算:Ha=H₀+△h+Zh₁+Zh;…………(1)H。——渠道控制灌溉面积内参考点高程,单位为米(m),参考点系指最不利位置的地面点;△h——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位的高差,单位为米(m),取值为0.1m~0.2m;Zh沿程水头损水流通过各渠系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取值见表7。表7渠系建筑物局部水头损失的最小数值渠道级别斗渠注:渡槽、倒虹吸为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损失应按GB5028c)渠道渠底比降可根据地形确定,并满足不冲不淤流速要求。农渠宜取1:200~1:1000;清水渠道易发生冲刷,比降宜缓;浑水渠道容易淤积,比降应适当加大。山丘区支渠宜取1:2000~1:5000,斗、农渠宜取1:500~1:2000。d)各级渠道设计水位应相互衔接。农渠的水位应高出灌溉范围内地面0.05m~0.15m,斗渠的e)渠道纵断面水位衔接应考虑不同渠段间的水位衔接和建筑物前后水位衔接。f)续灌渠道的最低控制水位应按最小流量计算确定,并按最小流量验算渠道的不淤流速。8.2.3.1.5渠道横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渠道横断面型式主要有梯形、矩形、弧形、U形断面。断面形式的确定应结合当地项目区自然经b)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设计渠道的横断面,灌溉渠道水力可按公式(2)(3)计算:Q=AV=AC√Ri (2) (3)式中:Q——渠道灌溉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A渠道过水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V渠道的平均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R——渠道的水力半径,单位为米(m);c)渠道中土渠设计平均流速宜控制在0.6m/s~1.0m/s之间。寒冷地区冬、春季灌溉的渠道,设计平均流速不宜小于1.5m/s。渠道的不冲流速与渠床土质、水流情况和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d)梯形渠道断面水深小于或等于3m的挖方渠道,最小边坡系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确定;采用机械开挖或位于寒冷地区的挖方渠道,边坡系数可在表8中的规定数值或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基础上适当加大。采用刚性衬砌的挖方渠道,边坡系数在满足衬砌前土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小。表8挖方渠道的最小边坡系数中壤土e)渠堤填方高度小于或等于3m的填方渠道,其内、外边坡最小边坡系数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填方渠道的最小边坡系数内坡内坡内坡中壤土f)小于1m³/s的渠道岸顶超高可采用0.15m~0.30m,且超高部分不应大于设计水深。浑水渠道岸顶超高的确定尚应考虑渠底可能产生泥砂淤积的影响。g)防渗渠道岸顶宽度不宜小于0.5m。渠道岸顶兼作交通道路时,其宽度应满足车量通行要求。8.2.3.1.6渠道防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输水渠道均应采取防渗措施。渠道防渗结构宜根据当地材料状况,采用土料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沥青材料防渗、塑料薄膜防渗。各种防渗衬砌结构类型的适用条件参见附录N。b)衬砌渠道断面可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采用混凝土防渗时,宜采用U形断面。c)渠道的防渗衬砌结构厚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渠道水流含推移质较多,且粒径较大时,衬砌厚度宜在表10规定数值的基础上增加10%~20%。对于单一灌溉渠道,衬砌超高宜采用0.15m。表10渠道防渗结构的厚度防渗结构类别干砌卵石(挂淤)表10渠道防渗结构的厚度(续)防渗结构类别埋铺式膜料(土料保护层)膜料下垫层(黏土、砂、灰土)膜料上土料保护层(夯实)现场浇筑(未配置钢筋)现场浇筑(配置钢筋)喷射法施工d)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防渗衬砌结构,应每隔5m~8m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5cm。缝内应采用能适应结构变形、黏结力强、防渗性能良好的填料灌实,必要时可埋设塑性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e)防渗衬砌结构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其规格、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各项配合比均应通过试验确定。8.2.3.1.7渠道防冻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渠道防渗工程设计时,对标准冻深大于30cm的地区,应计算渠道设计冻深和设计冻胀量。渠系工程抗冻胀计算应包括渠道衬砌结构及板式护面结构的冻胀位移量与渠系建筑物在冻胀力作用下各部位的稳定性、强度和位移量,应按SL23的有关规定判断是否采取防冻胀措施。b)各渠道衬砌结构的抗冻胀稳定性宜符合表11规定的数值。分离挡墙式矩形断面(底板)注1:断面深度大于3.0m的渠道,衬砌板单块长边尺寸大于5.0m或边坡陡于1.0:1.注2:断面深度小于3.0m的渠道,衬砌板单块长边尺寸小于2.5m或边坡缓于1.0:1.c)衬砌结构的冻胀位移值可按渠基土的冻胀量确定。当该位移值大于允许值时,应根据需要和具体条件选用一种或多种适宜的抗冻胀措施。同一断面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抗冻胀措施。d)冻胀性渠道的衬砌宜优先采用能适应冻胀变形的柔性结构。当渠基土的冻胀量大于允许位移值时,可选用SL23规定的措施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8.2.3.1.8渠道防渗衬砌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GB/T50600的有关规定。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渠道衬砌结构设计还应符合SL23的有关规定。不宜超过20%。Qmin≥0.75Q (5)c)地面软管沿程水头损失可采用塑料硬管计算公式计算后乘以1.1~1.5的系数,该系数可根据软管布置的顺直程度及铺设地面的平整程度取值。d)在采用移动软管的系统中,给水栓的工作水头应按公式(7)计算: 式中:H₄——给水栓工作水头,单位为米(m);hy移动软管沿程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hg——给水栓局部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hg——移动管道出口与给水栓出口高差,单位为米(m)。当出水口直接配水入畦时,式中hy=0,△h=0。e)需设水泵加压的管灌系统的设计工作水头宜按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的平均值近似取用。f)系统设计压力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如局部地区水压不足,提高全系统工作压力又不经济时,可另行增压。g)管道系统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为正常运行情况下最大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的1.4倍;最大工作压力应根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确定。h)正常运行情况下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含冲击压力)不应为负值。如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应留出2m~3m水头的余压,必要时在地势较高位置设排气阀。i)水泵运行的扬程(流量)范围,应通过水泵工作点计算确定,并使其位于水泵高效区内,必要时可采用变频调速等调节技术。8.2.3.2.4水泵及动力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选用国家公布的定型产品,选用的水泵应能满足系统设计流量和扬程的要求,在设计流量下,水泵应工作在高效区,水泵额定流量不应大于机井出水量。b)动力机功率配套和转速配套可按GB/T20203的规定计算,也可根据水泵说明书或铭牌上标定的数据进行配套。8.2.3.2.5控制、测量和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逆止阀;各级管道的首端应设控制闸阀,控制阀门与管道之间宜设置软连接;在首部最高点和管道起伏的高处应设进排气阀,进排气阀的进气和排气量应能满足该管段进气和排气的要求;在管道末端和管道低洼处宜设置冲洗排污阀。应选择密封性能好、耐腐蚀、维修方便的阀门。b)当管道过长或压力变化过大时,应在适当部位设置压力调节阀和安全阀,压力调节阀或安全阀的输出压力范围应满足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的要求。c)在首部枢纽进水口、各级管道首端和管道压力变化较大的部位应分别设置压力表,压力表量程应大于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宜为系统设计压力的1.3倍~1.5倍。d)在首部枢纽之后应安装水表,水表的额定流量应接近并大于设计流量。8.2.3.2.6固定管道宜选用硬塑料管、玻璃钢管、混凝土管等,所选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灌溉管道系统分区或分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固定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气候条件、地面荷载和机耕要求以及田间鼠害等因素确定,埋深不宜小于70cm,寒冷地区宜埋设在冻土层以下;移动管道宜采用聚乙烯塑料软管和涂塑软管,长度不宜超过100m。8.2.3.2.7连接地埋管和地面移动管的出地管上,应设给水栓。在管道分岔、拐弯、变径、末端、阀门位置和直管处,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镇墩,镇墩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20,宜采用现场浇筑。8.2.4喷微灌工程8.2.4.1.1喷灌用管道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管道、半固定式管道和移动式管道。喷灌设计应结合当8.2.4.1.2轮灌组和轮灌顺序的编制应方便运行管理,各轮灌组的工作喷头数应尽量一致,流量宜均匀分配到各输配水管道中。8.2.4.1.3当喷灌面积不大,作物种类不多时,宜采用直接推算法计算喷灌用水量宜采用综合灌水定额法或绘制灌水率图来推求喷灌用水量和流量过程。8.2.4.1.4喷灌系统首部枢纽设计应根据计算流量和扬程合理选择泵型及运行方式,当系统工作压力或流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