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探究13000字(论文)】_第1页
【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探究13000字(论文)】_第2页
【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探究13000字(论文)】_第3页
【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探究13000字(论文)】_第4页
【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探究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研究摘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的五类情形作了列举规定,规范了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有效优化了司法操作空间。但是在现实层面来看,现行社会危险性要件中,并未对逮捕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据证明、程序保障等系列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加之执法机关对于社会危险性证明材料的收集缺乏积极性,因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社会危险性认定时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使得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过程中,对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分析时的效果不佳,司法实践中逮捕率仍居高不下。上述情况的存在,一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构罪即捕”执法观念相关;二是同对社会危险性要件本身认定、审查标准不完善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社会危险性要件,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实务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的审查程序,仍应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重点对现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在审查批捕中的适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现行社会危险性要件界定、操作层面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实体和程序机制。关键词: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逮捕审查程序目录TOC\o"1-3"\h\u17592引言 311970一、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概述 415973(一)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内涵 41770(二)社会危险性要件的特征 525854(三)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具体内容 52566(四)国外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分析和启示 627282二、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729111(一)社会危险性的界定较为模糊 723260(二)对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审查欠全面 830944(三)社会危险性证据的收集力度不足 921220三、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010073(一)逮捕中存在的功能异化问题 1018026(二)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审批逮捕标准 102074(三)未形成完善的社会调查制度 1118900四、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正确适用的路径 111529(一)对实体要件的完善 11195841.明确界定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内涵 11192542.逮捕和羁押相分离,严格逮捕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据标准 1320132(二)程序要件的完善 1487961.进一步完善社会危险性审查的环节和方法 14141092.完善社会危险性程度的证明机制 1528893.完善优化司法工作考核机制 1520711结语 163419参考文献 18引言从我国法律层面来分析,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即有了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初步规定,而后历经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修改及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社会危险性要件的进一步完善,由此说明我国学界和实务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对社会危险性的五类情形作了列举性规定,通过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修改,为刑事诉讼中逮捕措施的适用确立了规范依据,同时也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了较好保障。但同时,在审查批捕工作中如何准确理解社会危险性要件,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解决现有实务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的审查程序,仍是学界和检察机关所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综合多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改变以往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惯性思维,以证据为基准,以责任明确、程序合理、制度规范为要求,多管齐下构建规范合理的社会危险性审查机制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一、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概述(一)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内涵从社会危险性的语义层面理解,可以将社会危险性界定为对社会大众经济、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相关因素及可能性条件。而从刑事诉讼的层面来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的“社会危险性”概念,是指法院的有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依据相应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着再次危害社会以及他人的行为、活动,进而作为通过适用强制措施暂时合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依据,以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干预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由此表明,规定社会危险性的作用有助于公安司法机关,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某类强制措施尤其是适用逮捕时,针对已实施的行为及既定事实,评判预测其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行为,进而据此作为适用强制措施的依据,以确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相应的强制措施。从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层面理解,其主要涉及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存在的罪行危险性和公众人身危险性两大范畴。具体而言,社会危险性的重要体现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公众人身危险性,也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尚未被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前提下,或将产生的公众危害可能性。例如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79条中所界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中,犯罪嫌疑人若企图逃跑、毁灭、伪造证据,或对罪行举报者、被害人实施打击报复的行为,均将对公众产生再次危害。且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再次犯罪的心理,一旦出现危害国家以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情形,也均会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威胁。(二)社会危险性要件的特征从《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来讲,其主要具有三个层面的特征,即:可证明性、复杂性及可变性。首先,可证明性是社会危险性的基本特点,社会危险性要件是予以剥夺未定性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自由的客观前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逮捕不能随意实施,否则就是违背了宪法关于公民人身自由不容侵犯,任何违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检察院决定、批准,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均不受逮捕的规定。因此即便处于被追诉状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逮捕羁押也只能经有关机关遵循法定程序予以实施。所以,若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逮捕等强制措施,则需根据案件中相关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存在犯罪倾向以及再次危害社会及公民的倾向,这样才不至于使无罪的人遭受非法羁押。因此社会危险性的可证明性,实际上是刑事诉讼中评估犯罪状态、适用逮捕的主要参照特性。魏俊:《当捕则捕:逮捕条件的再考察》,《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4年第2期,12魏俊:《当捕则捕:逮捕条件的再考察》,《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4年第2期,12-13页其次,社会危险性要件之所以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存在的社会危险性不仅受客观环境、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对所涉案罪行性质的认识、刑事处罚预估判断、证据适用性、诉讼条文理解等因素有关。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会对涉案人员的审查、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基于社会危险性条件呈现出较大的错综复杂性,对此需给予明确界定、区分。可变性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危险性确定过程的动态性特点。由于刑事诉讼过程本身是一个事实不断被证明、阶段性结论不断受到后续程序审查检验动态过程,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危险性及人身危险性也体现出相应的可变性,会随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诉讼程序进程的认知和环境因素的改变而产生变化。故而,社会危险性并不是固化的保持不变状态,而是呈动态变化趋势。(三)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具体内容由于逮捕必要性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其作出了修改,在第79条第一款直接列举了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的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对“社会危险性”这五种情形的理解和要求,《刑事诉讼法》在第一百三十九条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首先,关于犯罪嫌疑人存在新的犯罪可能是指针对存在连续作案、多次流窜作案,根据其主观恶性、习性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存在实施新的犯罪活动的可能,并有相关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已有了犯罪活动的迹象,应当予以依法批捕。第二,关于存在危害国家、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通过相应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后有积极组织、策划、实施危害国家、公共安全及社会秩序的行为迹象,就应当依法予以逮捕。第三,关于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在刑事侦查过程中,针对存在伪造、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以及存在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予以逮捕。当然这需要基于一定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归案前后,已出现企图伪造、毁灭证据的倾向或已经着手实施串供等行为。第四,关于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情形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案发后,极有可能采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从而达到干扰刑事司法程序进行的目的。最后,关于犯罪嫌疑人企图自杀或逃跑的社会危险性条件,所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前后存在自杀倾向,或者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着逃跑迹象。对于符合上述五项情况所述的犯罪嫌疑人,能够给予社会危险性综合评估后做出逮捕决定。

法律规定的五种社会危险性情形中,前两种是对犯罪嫌疑人本身可能会对社会安全产生威胁的考虑,体现了强制措施的预防功能,后三种是对妨碍诉讼可能性的考虑,起到了强制措施对诉讼的保护功能。在对社会危险性条件的细化中,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设定兜底条款,因此如果犯罪行为不属于这法定的五种情形之一,则其不具有社会危险性。(四)国外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分析和启示目前,国外没有逮捕危险性要件的说法,因此对于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主要集中在逮捕制度上。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逮捕和羁押是相互分离的,逮捕只是一种强制到案的手段。在英美法系中,逮捕指依照法定程序对嫌疑人羁押的行为,或者当局还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之前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为。英美法系中逮捕包括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而在我国,逮捕包括抓捕和羁押,逮捕的同时就意味着被羁押,大陆法系国家除了把逮捕作为防止被告人逃跑的手段外,也把它作为保全证据及排除妨碍诉讼情况的手段。虽然没有直接表明,但社会危险性在各国逮捕制度中均有所体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的规定来看,他们逮捕制度中体现的社会危险性要件都比我国少。法国是这五个地区中列举的项目最多的,但也比我国少,法国就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而言,要求必须是“因犯罪程度严重,实行犯罪的情节或者造成的损失重大”时,才可以以此为由实施逮捕。意大利有关社会危险性要件列举的项目最少,只有三项:“可能妨害调取证据或有损害证据真实性的危险、曾经试图逃跑或者存在逃跑的危险和可能再次实施犯罪。”并且对其中后两种情形,又做了进一步限定,“对被告人曾经试图逃跑或者存在逃跑的危险,同时法官认为他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上有期徒刑”。就可能再次实施犯罪而言,必须“根据犯罪的具体方式和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人格,有理由认为被告人将使用武器、其他施加人身暴力的手段或者旨在侵犯宪法秩序的手段实施严重的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或与被追究的犯罪相同的犯罪”,才可以此为由适用逮捕。李洪亮:《逮捕审查中的“社会危险性”条件—基于实证的效果、对策分析》,《法治论坛》2014年第3期,15-16页李洪亮:《逮捕审查中的“社会危险性”条件—基于实证的效果、对策分析》,《法治论坛》2014年第3期,15-16页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一)社会危险性的界定较为模糊社会危险性作为逮捕的重要适用依据,是衡量是否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羁押的必要标准。现行法律中规定的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与司法实践脱节,缺乏实践操作性。虽然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就社会危险性要件情形做了列举式的规定,但从司法实践层面来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例如如由于对该条件在适用时所涉及的证明标准问题未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相对较大的意见分歧,使得逮捕条件尺度的把握不尽相同。另外,《刑事诉讼法》除了对连续、多次、流窜作案等犯罪嫌疑人可能实施的再次犯罪情形给予了明确规定外,而对于其他的犯罪情形多是以“有迹象、证据表明”等作了相对模糊的规定,从而也为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二)对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审查欠全面现阶段,国内一些学者就我国刑事诉讼中逮捕审查以及批捕权的归属等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如有的学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承担控诉职能的追诉机关,行使审查批捕权缺乏中立性,认为应汲取国外经验,由刑事诉讼中的中立机关——法院承担逮捕审查职能。对此,笔者认为此观点很难实现,因为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我国现有的刑事司法体制下,很难介入庭前的侦查程序而行使审查批捕权。同时如果赋予法院审查批捕权不仅会大量增加法院的工作量,从而影响法院其他重要职能的行使,并且也会使得检察机关的作用被弱化,不利于检察机关和法院关系的协调。在上述观点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我们就应当通过对现行审查批捕机制的完善,来克服现行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从逮捕的社会危险性审查来看,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审查机制仍然不健全。对此,首先表现为检察机关对社会危险性审查的缺失。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5条的规定,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从上述规定可知,检察机关审批逮捕的具体范围仅仅局限在公安机关所提交的卷宗、书面材料层面,审查内容比较单一,由此也造成了检察机关对部分社会危险性审查的缺失。因为,通常所移送检察机关的案卷,大多是关于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乃至可能判处刑罚的相关证明材料,而对于社会危险性的是否存在及其严重性则很少涉及。因而检察机关也只能根据公安机关所移送的材料进行审查,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带有主观偏向这样就会使评估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另外,《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检察机关实施审查批捕时,在特定情况下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但在讯问时针对犯罪嫌疑人所存在的社会危险性问题进行讯问的情况相对较少,因此讯问中的审查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其次,在社会危险性条件审查过程中,还缺少了辩护律师的介入,在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逮捕之前,检察机关大多将传统书面材料视作为客观审查的内容,通过审阅、讨论、检察长决定的流程予以确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适用逮捕。此过程中很少听取辩护律师意见,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逮捕审查过程中,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但同英美法系国家中犯罪嫌疑人的律师有权参与羁押听证、代为申请保释的规定不同,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赋予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的权利,所以在逮捕审查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能够选择是否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检察机关逮捕审查过程中,若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律师介入其中,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社会危险性的事实及证据,必然会影响检察机关对逮捕的审查批准,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诉职能的行使,但却有助于确保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工作的质量,防止将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人错误逮捕。(三)社会危险性证据的收集力度不足通过《刑事诉讼法》关于社会危险性条件的规定可以看出,相关规定中多使用“企图”、“可能”等语言。这类词语均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需要依据相关事实、证据对来对社会危险性问题进行判断,而不是单纯依靠办案个人主观猜测及判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9条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在予以案卷相关书面资料的提供移交过程中,负有对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说明理由的责任。由于公安机关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很少涉及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内容,而多为犯罪嫌疑人所涉罪行、案件经过等事实材料,因此检察机关很难从公安机关已送的提请批准逮捕书中梳理出有关社会危险性的证据材料,即便存在部分证据,但是基于案情处于侦查阶段,也难以保障证据的完整性,可以说,在司法实践中未举证及未说明的案件占据多数。笔者进一步发现,通常公安机关在提请逮捕前,大多是以犯罪嫌疑人有构成犯罪行为为其侦查重点,重点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能够适用刑罚的证据,而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策划、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妨碍刑事诉讼进程的社会危险性要件提供证据加以说明的相对较少。同时,执法部门主观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导致了证明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相关证据的收集不足,从而造成后续检察机关难以据此审查其社会危险性,判断是否应对犯罪嫌人适用逮捕强制措施。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页。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页。三、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一)逮捕中存在的功能异化问题逮捕是诉讼保障措施,并不具有其他目的或功能,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逮捕功能出现了严重的异化,董林涛,《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实现定位与证明机制》,载于《法学志》董林涛,《逮捕社会危险性要件的实现定位与证明机制》,载于《法学志》,2018年第11期,115—123页(二)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审批逮捕标准近年来,检察机关批准、决定逮捕的人数已经超过法院判决有罪人数,甚至超过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被告人判决生效人数。在检察机关看来,“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即可以逮捕,逮捕不过是法院定罪的预演。检察机关也在以有罪判决率来衡量逮捕质量,只要被逮捕的人被法院判决有罪,那么批准决定逮捕就不存在错误,这种过分强调追诉利益的倾向与慎用逮捕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是不符的。刘计划,《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载于《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122—142页刘计划,《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载于《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122—142页基于利益相关性考虑,现阶段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也在内部相继形成了趋于“一体化”的考核体系。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公安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法院审判活动存在互相配合的情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于逮捕的审查决定也非检察机关的单纯职能,而是经由三大机关协同行使的职能。另外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需经过侦查机关侦查、公诉机关公诉、法院裁判等司法程序,检察机关的相关活动只是诉讼活动其中的一部分,虽可对犯罪嫌疑人最终被定罪量刑起到重要作用,但并不能象法院那样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发挥决定作用。但现实操作中检察机关在进行审查逮捕时判断社会危险性标准的单一化使得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往往被提前到了审批逮捕阶段,如此以来批捕环节也变成为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关键阶段,不合理的审查批捕造成了刑事诉讼程序运行中的本末倒置,并使得法院审判程序呈现出虚置状态。(三)未形成完善的社会调查制度就适用逮捕的角度来看,所谓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在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对于犯罪嫌疑人实施特定人群的社会危险性调查,通过社会多方主体予以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活、性格、家庭、犯罪原因、被指控前后表现,通过系统规范的调查,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从而结合犯罪动机、严重程度,确定是否给予批捕的制度。可以说社会调查制度,能够在犯罪嫌疑人案件罪行评估之外,进一步获取有益于社会危险性评估的积极促进因素,从而找准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征、行为特点,从而在社会危险性评估中得到最客观的结论。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也对此项制度给予一定规定,但是基于司法解释的笼统性,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社会调查的启动以及社会调查主体范围的认识却并不一致。在司法机关实施社会调查内容层面,主要是以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性格等为主,而非直接反映案件事实,加之现实警力资源的有限性,社会调查制度作为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证明要件的补充内容,很少有执法人员能够切实关注此项内容。同时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对此制度也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错误,更使得该制度被淡化。由于社会调查报告是反映犯罪嫌疑人性格、社交、家庭情况、犯罪前后表现的文字资料,也能够被认定为一类特殊证言,可以称之为品格证据,能够作为定案根据适用。所以在此方面的缺少,无疑也会造成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评估方面失去有益支持。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正确适用的路径对实体要件的完善1.明确界定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内涵社会危险性原本即具有内涵复杂性的特点,加之所涵括的五类具体情形又呈现出相应的划分标准宽泛的特征,因此刑事诉讼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危险性程度的界定不够具体。由于立法上尚未对社会危险性内涵作出准确界定,同时也未对“企图”、“可能”所需证据乃至证明范围作出明确规定,由此加大了司法实践适用的困难。综合前文内容的分析能够发现,目前影响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判断的因素众多,有些甚至还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的认定,例如犯罪嫌疑人犯罪性质、手段恶劣性、是否为惯犯等,各类因素的充斥也使社会危险性条件理解更加复杂。基于此,笔者认为对于社会危险性条件应当作出两个层面明确界定。首先,需要进一步对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作出规定,使之更具操作性。应当对必要性条件作出细化,能够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相关需要规定或者不需要规定的情形,从而有助于检察机关在进行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判断时,能够有明确的参照依据。可以设立较高的社会危险性的证明标准,该证明标准要高于优势证据,但又低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赵胜珍,《逮捕社会危险性的证明标准》,载于《法制博览》2019年12月(中)刊,14—16页在控制犯罪的同时,起到保护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功能。在司法赵胜珍,《逮捕社会危险性的证明标准》,载于《法制博览》2019年12月(中)刊,14—16页其次,还需要进一步对罪责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对徒刑规定最低起点为三年以下,此三年以下徒刑一般还与管制、拘役、政治权利剥夺存在适用关系,由此导致的最终结果即“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期”实际涵括了刑罚分则内的所有罪名,而三年期与更高刑期无太多区分。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逮捕适用范围和逮捕适用率,需要对逮捕的罪责条件予以细化,如规定能够适用于管制的罪名则不符合逮捕条件,或规定徒刑处于三年期以下的犯罪嫌疑人若存在检举揭发、自首行为即不予逮捕等等。而对于违反监视居住、取保候审规定行为的犯罪嫌疑人,笔者认为也并非必须适用逮捕措施,因为逮捕仅是确保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而非惩罚措施。所以通过对上述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及逮捕的实质条件作出完善优化,能够促使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更趋合理,进一步解决非必要羁押和逮捕权滥用问题,从而更有效保障刑事司法的公平性。2.逮捕和羁押相分离,严格逮捕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据标准从逮捕和羁押的关系来看,在英美法系中,由于自然法学思想的长期沉淀,公民对国家公权力介入市民社会的情况通常持有抵制和反感的态度。因此,在英美法系中,逮捕和羁押在概念上是严格区别开来的。例如,按照美国法律,逮捕只是为了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的一种措施,它一般只会带来较短时间的人身监禁,逮捕一般由法官授权实施,也可以由司法警察和检察官自行决定。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逮捕由检察机关审查、公安机关执行,审判机关受理案件后只是在程序上进行审查,并不主动就是否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在我国的实务中,羁押几乎成为逮捕的必然结果,司法机关并没有把两者区分开来。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往往把逮捕条件所包含的三个标准割裂开来而区别对待,片面强调证明性和惩罚性标准,而极大忽略了必要性标准。面对此种状况,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独立的羁押制度,设计羁押的前置审查程序和后续复查程序。羁押不应仅仅被当作实施拘留和逮捕后的自然状态,而应被确定为更严厉的强制措施,应具有严格和规范的适用条件和运行程序。在实质要件方面要高于现有的逮捕适用标准,考虑到羁押期限折抵刑期的问题

以及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况,面对羁押的惩罚性要件可由“判处徒刑以上惩罚”上升为“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程序方面,推进诉讼化改造,强化公开性和嫌疑人以及其辩护律师的程序参与,形成检察官居中裁断,侦查机关、辩护律师充分参与相互对抗的诉讼化审查模式孙谦:《司法改革背景下逮捕的若干问题研究》,载于《中国法学》2017年3期,22—48页孙谦:《司法改革背景下逮捕的若干问题研究》,载于《中国法学》2017年3期,22—48页从逮捕的证明标准来看,英美法系的逮捕制度中分为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相比较来说,我国必须经过司法机关批准的有证逮捕则显得有些不够灵活。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立法与判例来看,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的适用都必须有证据证明,并且必须达到比较高的证明标准。如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4条规定,只有在“有合理依据”时,才可对公民适用逮捕。“合理依据”要求对每起案件都需要仔细考虑事实和环境,警察在适用逮捕时要依据当时的客观环境而不是凭其主观判断而决定。根据调查,美国联邦法官要求他们对“合理根据”的证明标准量化结果是45.78%,即只有在法官对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的确信达到45.78%的程度时,才予以逮捕。而我国逮捕的证据标准过于笼统死板,执法人员很难根据现实的客观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可以借鉴英美法系中的证据标准,下放一些权利给执法人员。此外,审查司法化改造是一种普遍行为,逮捕在西方国家毫无例外需要经过司法机构的审查和授权,大体上都采取以下典型模式:警察、检察官实施逮捕后,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提交给法官;后者经过听证或者讯问,听取被告人、辩护人、警察、检察官等的意见,就羁押的理由和必要性进行审查,然后就是否逮捕以及羁押期限做出明确的裁决,是我国可以借鉴的模式。(二)程序要件的完善1.进一步完善社会危险性审查的环节和方法社会危险性作为逮捕制度的内在核心,是目前有效减少逮捕率、降低羁押率的关键所在,但因其要件本身存在着较大理解弹性,同时也为司法实践中作出准确判断带来了相应困难。所以检察机关在进行审查逮捕时,需将重点集中于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层面,在确保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前提下,必须从司法程序上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所以,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强化逮捕质量和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应当进一步健全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首先,应科学建立意见听取制度,因为在国内捕押一体化制度下,犯罪嫌疑人一经逮捕,其人身自由受到暂时剥夺,所以当检察机关进行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审查时,应当在全面综合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的结论。此过程中,首先应当需要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辩护意见,因为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的不可被剥夺的基本诉讼权利;同时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的意见,因为律师作为法律职业群体,同时能够协助犯罪嫌疑人以清晰的思路,阐述犯罪嫌疑人自身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的事实因由,并能够协助犯罪嫌疑人合法依法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确保降低误判、误捕率。另外,还应进一步听取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居住地组织、群众的意见,因为判断某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与其共同工作、生活的人群,无疑具有一定发言权,所以上述人员的意见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应构建公开听证制度,考察一个程序是否具备诉讼化特征,是否进行公开听证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李训虎,《逮捕制度再改革的法释义学解读》,载于《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155—167页对于存在较大争议及案情影响较大或复杂的案件,应当确立公开听证制度,由侦查机关同犯罪嫌疑人及辩护律师一并出席,就社会危险性问题进行陈述和辩论,检察机关通过充分听取双方意见,最终经由办案人员作出对犯罪嫌疑人是否予以批捕的决定。如有必要,还可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等旁听听证过程,充分汲取社会各界对犯罪嫌疑人有无潜在社会危险性的建议,从而切实提升办案水平及逮捕质量。李训虎,《逮捕制度再改革的法释义学解读》,载于《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155—167页2.完善社会危险性程度的证明机制社会危险性证明机制实际上又是公安机关同检察机关二者间的互动过程。对公安机关来讲,除了需要收集犯罪嫌疑人有无罪行、罪行轻重等事实证据,还需收集其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的相关材料证据,如是否存在五项危险情形等,并进行危险性大小证明,一并移送至检察机关。但是这种证明需要做到公正合理,不可过分强化、也不能刻意弱化。但基于现阶段国内立法环节尚未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证据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也造成公安机关轻视社会危险性证据的收集,从而使得检察机关逮捕审查时获取信息不全面,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在明确规定逮捕社会危险性内涵的基础上,要完善社会危险性程度的证明机制,加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的联系,统一证据审查标准,让社会危险性证据的证明不脱节。3.完善优化司法工作考核机制现阶段,对侦查机关而言,年终工作考核是以批捕率作为主要指标,由此决定了各类评优争先的名次,这实际上也是导致司法实践中构罪即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将报捕率、逮捕率作为侦查机关主要业务考核的形式,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逮捕质量的不断下降。对此,笔者认为:现阶段为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首先需要把逮捕人数以及犯罪嫌疑人报捕率,从业务考核指标体系中予以删除。对于公安机关来讲,取消具体逮捕人数这一硬性考核指标限制,对明显具有社会危险性或无危险性犯罪嫌疑人,则可以直接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公安机关日常工作负荷,同时也可节约较多司法资源。而对检察机关来讲,现阶段则应持续强化逮捕证据资料审查,应当将检察机关有无实施对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证据审查、有无进行公安机关报请逮捕理由分析、有无在规定时间予以批捕决定等作为实际的业务考核指标。另外,还应当从法律层面明确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提请逮捕应负责任制度,通过案件审查,判定侦查人员有无正确适用逮捕措施、针对不符合逮捕条件所提出的逮捕提请,应予追究侦查人员的相关责任。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