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内容结构表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不确定现象●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统计●概率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符号<,=,>的含义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个位、十位的意义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分数、小数的互化及大小比较六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百分数六年级下册负数、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反比例(2)数的运算一年级上册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估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小于10)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3)常见的量常见的量一年级上册学会看整时、半时一年级下册分,知道1时=60分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进率及单位换算三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与方程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4)探索规律第一学段(1~3年级)单元)第二学段(4~6年级)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图形与几何(1)图形的认识一年级上册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并能分类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二年级上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角和直角二年级下册认识锐角和钝角四年级上册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角的分类,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五年级上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五年级下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六年级上册圆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2)测量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厘米、米)三年级上册测量(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三年级下册面积(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及进率、单位换算、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六年级上册圆(圆的认识、周长、面积)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3)图形的运动二年级上册认识轴对称、镜面对称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4)图形与位置一年级下册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等)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六年级上册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1)统计知识一年级上册渗透(象形统计图)一年级下册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上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下册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四年级上册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上册中位数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众数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册统计图的分析(2)可能性三年级上册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不却定五年级上册综合与应用(1)数学广角册别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1,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简单的推理: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排列组合逻辑推理二年级下册简单的组合: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共要踢几场球?简单的排列:3个数字卡片能摆几个三位数?排列组合三年级下册集合:参加语文、数学小组的共几人?等量代换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一样重?集合等量代换四年级上册运筹问题:烙饼、沏茶、码头卸货等。对策论:田忌赛马优化与运筹对策论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两端均栽、两端不栽、封闭曲线中栽等。植树问题、化归五年级上册数字编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编学号、书号数字编码五年级下册找次品:5件、9件物品中找次品优化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问题、龟鹤同笼问题等假设法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4支铅笔放入3个文具盒、5本书放入2个抽屉,怎么放?抽屉原理(2)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学期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一年级下学期摆一摆,想一想认识时间二年级上学期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二年级下学期剪一剪有多重三年级上学期填一填,说一说掷一掷三年级下学期制作年历设计校园四年级上学期1亿有多大?你寄过贺卡吗?四年级下学期营养午餐小管家五年级上学期量一量,找规律铺一铺五年级下学期粉刷围墙打电话六年级上学期确定起跑线合理存款六年级下学期自行车里的数学节约用水二、教学目标(一)课标总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问题解决●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二)第一学段目标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有余数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8道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道本册教材总课时共61课时7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6课时5课时3课时1课时13课时5课时4课时3课时掷一掷(考试内容)1课时4课时数与代数(38课时)其中计算27课时图形与几何(13课时)——第一、三单元统计与概率(5课时)——第八单元和掷一掷数概念的扩展(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进一步学习第一单元测量P2-6例1:认识毫米,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进行测量。例2:认识分米,知道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进行测量。P7-10例3、4、5:认识千米,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单位换算。P11-13例6、7:认识吨,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单位换算。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教学时间7课时(9.2——9.13)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P2-3例1:毫米的认识及练习一1、2教学重点问: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和厘米)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米=100厘米)你还知道其它的长度单位吗?(对于知道的要做好评价)(3)再进行二次测量(4)全体汇报预设:数学书的宽:比14厘米多些,比15厘米少些,14厘米3毫米,14.3厘米数学书的厚:不足1厘米,8毫米潜能生(邓、涵、衡、馨):通过他们的介绍,你知道1毫米指的是哪吗?请你指一指。那1厘米指的是哪?(动手指一指)(3)那请你们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1毫米?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1)找一找:请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的长度。(4)找一找身边1毫米的物品与大家交流。(3)完成数学目标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毫米(mm)厘米(cm)【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P4-例2分米的认识及练习一3、4、5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毫米)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样物品,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这个小方块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这根小线的长度大约是(1米)。还有一张小纸条大约长多少?(学生估、测都可以)提出要求:请自己选择桌子上的学具来测量课桌的长、宽、高。(1)1、2、3组测量课桌的长,4、5、6组测量课桌的宽,7、8、9组测量课桌的高。(测量时,教师(2)相同任务的小组讨论测量结果,明确测量方法,如果误差大,进行二次测量。(3)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测量结果。2.借助测量结果计算的方便性认识新度量单位并建立关系(1)过渡:在我们的测量中选择小纸条的同学比较多。那这张小纸条长多少?(10厘米)10厘米也是1分米,请在小纸条上写出1分米。(2)请在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看看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10个)所以:1分米=10厘米(3)探究米与分米的关系:多少张小纸条连在一起大约和这根小线一样长?结论:10张纸条连在一起大约和这根小线的长度一样。也就是10分米是1米,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3.建立1分米的实际观念形成丰富表象(1)请用你的手势告诉我们:1分米大约有多长?(2)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1)这根笔长()分米()厘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3)P6-5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4)P5-3先估计,再测量把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印在脑子里,根据实际物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一个铅笔盒的宽大约长();长大约长()。黑板的宽大约长();黑板的长大约长()。完成P6—7(可以上网查询)【板书设计】【课后小结】第三课时审题指导训练课(1)1分米—7厘米=()厘米73分米+27分米=()米(2)用10分米长的彩带能折5朵小花,一朵小花用((3)填写恰当的单位矿泉水瓶高约30()曲别针长约20()一根跳绳长约1()手机长约1()课桌高约80()课桌桌面宽约4()课桌桌面厚约2()变式2: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感悟1千米的长度。1.我们操场的跑道有多长?(200米)2.几个200米就是1000米呀?(5个)即:200+200+200+200+200=1000(米)3.1千米=()米四、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1.亲身感受50米的长度,边走边数50米大约有多少步,那100米呢?(100步200步)那()个100米是1000米?(10个)大约走10个200步,即:2000步2.亲自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长度。3.同桌互相交流感受。4.全体交流走1千米的感受。五、建立几个千米与几千个1米间的对应关系1.例53千米=()米5000米=()千米2.汇报交流思考方法3.练习巩固7000米+8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3千米—1000米=()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行人飞机摩托车小汽车15千米800千米4千米80千米(1)先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交流方法(3)教师介绍方法:先把图片按照速度排列标号,从慢到快或从快到慢都可以1号行人2号摩托车3号小汽车4号飞机再把数据进行排列标号3号80千米4号800千米最后相同号码连线慢慢④④快②摩托车①③80千米③①②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呀,跟你的同伴说一说。七、作业我们都知道自己走10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那放学后,从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走这么多步你【板书设计】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3千米=(3000)米5000米=(5)千米【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千米的认识习题训练课教学内容P10——练习二4、5、6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学校操场跑道1圈200米,跑()圈就是1千米。2.运动员在运动场比赛跑步,跑5圈是2千米,1圈是()。3.()个100米是1千米,1千米里面有100个()。小汽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约是()。1.P10——5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院少年宫体育场(1)读题,并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看到了什么?(4)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重点关注刘熠涵、李怡馨、邓嘉敏、王俊衡)450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中午12时308千米第六课时吨的认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课件、相关资料(提前布置给学生查阅)(1)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用()做单位,称较重一些的物体的质量用()做单位(2)1千克=()克7000克=()千克12千克=()克(3)填单位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2()一袋白糖大约重400()一袋面粉大约重10()一头大象约重4()(2)还想知道什么?(1吨有多重?)(产生学习需求)(1)1吨有多重?(举出生活中质量是1吨的例子。)(1)3吨=()千克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吨,也就是3个1000千克,是3000千克。(2)6000千克=()吨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的?(3)巩固练习P13——练习三2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小狗鲸鱼50吨80千克6千克4吨【板书设计】400千克500千克100千克1吨=1000千克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1000千克3个1000千克,是3000千克即:1300千克》吨6000千克=()吨6000千克有几个1000千克【课后反思】第七课时练习课P12——做一做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机器1:600千克机器2:400千克机器3:800千克机器4:1000千克机器5:700千克方案三:1、2、5,3、4方案四:1、4,2、3、5(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1.(1)一枝铅笔长约2()。(2)一元硬币的厚约2()。(3)小明的身高是140()。(4)列车每小时行80()。(5)一包饼干约重200()。(6)一车西瓜约重1()2.(1)1000米=()千米(2)1千米=()米(3)8米=()分米(4)100毫米=()厘米(5)40千米—2000米=()千米(6)5吨=()千克(7)4000千克=()吨1.一袋大米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1)出示图一:这有一道题。(3)请你把这幅图补充完整。(4)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填的?还有不同想法吗?监控:(1)先确定的是谁?你怎么知道大象(鸭子)是最重(轻)的?(2)你怎么想到要把大象放在4号船上?一堆沙土3噸一埋石子200F克一些矿展水600千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本单元的教学重点2、加,减法的验算。本单元的教学难点2、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本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1、单元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知识网络图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间有0的三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整百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加法验算方法减法验算方法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1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整百数减三位数例1加法验算方法例2减法验算方法第15—16页,例1,做一做。(一)复习导入:2.学生进行计算。(二)探究新知2.教学例1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爬行类(1)算法展示生1:98+25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9加2生再加1就等于12,十位上就写2,百位上写1。(2)错例展示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6.提升认识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请学生汇报他们是怎么加的,为什么这么加,加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提示学生写单位名称。(三)巩固练习:1.求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出示15页统计表2.做一做:1-2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实物投影仪上展示。(1)出示主题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说给大家听?(2)提出要求:解决问题1,(3)组织研讨: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明计算过程。(4)提出问题:预设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减法也是可以的。(5)自己任选一个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并解答。(四)课堂总结: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示同学注意的地方?(五)布置作业:第17页1.2题做在书上。(六)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课后反思】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第二课时)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问:(1)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什么?(2)你是怎么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说说上面3道题,你是怎样估算的?(4)小结: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时,可以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也可以通过估计预测和检验计算1.出示统计表汇报交流(700),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是600呢?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5.笔算(1)指导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6.小结算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7.对比计算结果与估算得数,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估算可以预测和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三)巩固练习(1)问: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事十事十可以提出:你能估计出中国濒危和受威胁的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十155十克155十克350十克一共有多少十克瓜?(五)课堂总结(六)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课后反思】(二)进行练习1.设置情境、揭示内容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2.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加数加数和3.学生自己读第4题,这道题问的是什么?求出它需要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4.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1)谁能估算这6道小题?说出来大家评一评好吗?学生进行估算。(2)用竖式计算一下,课下写在作业本上。5.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要求:先自己算一算,连一连,能口算的同学可以尝试用口算。课余完成。6.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小组互相讨论错在哪里?把正确的竖式写在旁边。+提升认识:在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不忘写进位1;不忘加进位1;保持认真冷静的心态,注意检查。7.思考第8题,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组织研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规律可循?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提升认识:前位凑9,后位凑10。明确题意,找到不同的路线,通过计算找到最近的路线。(三)布置作业:在书上做第10题。(四)课堂小结: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23页1.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减法的估算方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3.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难点:使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运用算理进行正确计算。(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云南转一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2)(指导学生看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从哪儿知道的?(小精灵说的话,总路程。昆明和大理之间距离348千米)上前面来指指。谁听清楚他说什么了?谁再说说?2.把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都打在屏幕上说说你又从中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了?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说说?3.请把这个题目的意思用一幅数学图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4.汇报交流——谁读懂他的意思了(1)先选择清晰好看的(2)再选择稍微复杂的,但是正确的(3)最后看有问题的图,并把共同改对5.书上是这样的图,看谁读懂了书上图的意思:(1)我们从昆明(板书)出发,一步都没走用0(板书)表示。(2)我们坐在汽车上,走啊走啊,到了大理,走了348千米。(同时板书)348千米表示什么,在图中指的是哪部分(3)在大理玩了一会,我们坐在汽车上又一直向前走,汽车从昆明开始出发,走了517米,现在到了丽江。(板书)517千米表示什么,在图中指的是哪部分。(4)大理到丽江在图中是哪部分。也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5)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交流估计)到底有多远,你有什么办法吗(计算)(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问题,使同学能完整说出图意的同时,能找到与线段图的一一对应关系,并理解题意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培养估算意识。)(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小组个人展示。(1)同学们自己用竖式计算此题,做完的同学可以先思考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投影)(1)算法展示(要求学生先说估算值,再说计算方法)生1:517-348=我是这样算的,个位上的7减8不够,向十位借1,合成17减8等于9;十位的数不够减,就找百位借1,合成10减4等于6;百位上被借走1个,剩下4减3等于1,结果是169。生2:我知道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在本位加10再进行计算。(2)错例展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可能是:①在退位减法计算中,被借走后,忘了减1。②有的学生在连续多位计算时,会将两数相减做成加的。(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设问: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4)小结计算方法。设问: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不够就向前一位借1。)(设计意图:主要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1.反馈练习:先估一估,再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拓展题。5□2<550口中可填();7□28>7529□中可填()。(四)归纳总结。(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2)今后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五)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第五课时)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三、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江(二)探究新知:1.投影:现在我们把总距离517千米改成507千米2.展示成果,激发冲突。(1)你还能解决吗?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2)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桌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把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3)哪一组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找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其它学生发表意见。)(4)小结;在竖式计算中,被减数中间有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3.教师质疑,再次激发冲突。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也有0,如:500-185=,你会算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哪些计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验证)(1)想想:运用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呢?分小组合作学习,把你的想法同小组的同学说说。(2)班内汇报交流。方法1:185可以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方法2:185+15=200,500-200=300,300+15=315方法3:(3)观察思考:在竖式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1.计算下面各题2.完成练习六第四题。(学生独立解答,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全对的同学给予奖励。)3.思维训练: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四)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再次学习了减法,你又学会了什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五)板书设计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减法【课后反思】退位减法练习课(第六课时)教科书第25页~26页1.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巩固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数学书(一)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二)做书上练习。1.第25页第1题:采花蜜。看谁能又对又快采准花蜜。(1)找几个学生黑板前,做题,(2)其它学生独立在本上做题,(3)个别黑板前做题的学生说计算的方法。(4)小结强调: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的方法。2.解决问题第25页2题。(1)教师提示:要求还剩多少千克鸡蛋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可以怎样求?(可用两种方法)(2)独立做。(3)汇报解题思路。问了几个问题?你能把题都完整的说说吗?自己列式解答,全班交流。(两种方法解答)自己填完整,思考如何能把题做的又对又快?5.完成教科书第26页练习六的第5题提问:这一道题目你想怎样完成?(关键要学生说出解题策略,如:先算出每一道算式的结果,再把相同结果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6.完成教科书第26页练习六的第6题(1)这一道题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把小红的家、小明的家、及学校这三个处所,要求学生在纸上自己画图。(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7.拓展题。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三)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练习题加减法的验算(第七课时)加减法的验算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二)探究新知1.加法的验算。(1)从图1中我们知道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2)全班动手计算,学生汇报。(3)板书:135+48=183(元)板书:加法的验算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④教科书第27页,做一做。(二)减法的验算(1)你观察过爸爸、妈妈买东西的时候,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举例说一说。(2)同学们,调查得真多,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售货员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①小明说什么?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板书:减法的验算②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③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2.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3.比一比,看谁聪明。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板书设计加法的验算135+48=183(元)减法的验算200-183=17(元)【课后反思】万以内加减法练习课(第八课时)第29页到31页。(练习七)二、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1.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和算法。2.加,减法的验算。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做练习七,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做练习。1.(出示)比一比,谁最快计算出结果。(1)独立做。(2)说一说:438+275这道题的计算的方法。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不正确的改正过来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3.教科书第30页,6自己读题,同桌之间完整的说说图意,自己列式计算。4.教科书第31页,8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并计算。5.拓展题。把106,107,108,109这四个数填入框中,使等式成立。(三)总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四)作业:第29页,3、4第30页,5、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第九课时)教科书第32页、33页。整理与复习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订正时提问)生3:我觉得计算时关键的是要认真,仔细。问:以上几个同学对大家提的醒确实非常重要,大家能记清楚吗?生:能!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道,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题各4道)423+349500-4537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反馈)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的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1.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第单第单四形本单元的内容四边形本单元教学重点1.建立四边形表象,掌握其特征。2.建立平行四边形表象。4.理解“周长”含义。5.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建立。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本单元学生知识基础一上: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一下:图形的拼组-----长、正方形边的特征二上:认识角和直角画角用三角板直角量直角二下:认识钝角与锐角画钝角、锐角本单元知识网络图四边形1.四边形2.周长认识四边形四边形的特征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周长的含义和求法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例1认识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例2性,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的对边相三三元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感悟它易变形的特点例1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周长含义的建立例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例3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例4估计直线段的长度例5估计物体周长的长度四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教科书P35-36例1.例2教具:一组图形贴图、课件。学具:四组四边形的图组,4个钉子板,24根皮筋(每组6人,4组)五、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感知四边形的特征1.黑板出示:(图形的边要加粗,突出边)2.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快来看看这些图形,你都认识谁?(指名说):这个呢?(半圆)它只是类似半圆。:这个图形是长方形吗?(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它的角不是尖的或边是弯曲的)。:这个谁认识?像这样有很多条边的图形我们叫它多边形。3.哎!那这些图形,如果让你分成两类你想怎么分?(长方体为一类,其他为一类。)(师把长方体移到黑板的最右侧。)追问:谁也是这样分的?说说你分类的理由?(因为长方体是立体图形,其它都是平面图形)表扬:你看他说的多清楚啊!4.设问:好!我们来看这些平面图形,如果让你再分,你想怎样分?预设:①边都是直的为一类,边不都是直为一类。②有直角的为一类,没直角的为一类。③四边形为一类,其它为一类。5.谁听清了他是怎样分的?(四边形为一类,其它为一类)6..哦!那也就是说这些(指着四边形)都是……四边形。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7.快来观察观察这些四边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四条直直的边;四个角。)表扬:哎!你看他不仅观察到了边的特点,还观察到了角的特点。观察得多全面啊!设问:谁听清了?过渡:正像大家所说的四边形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有……(板书:四条直直的边)和…(板书:四个角)。那你能根据四边形的这些特点来判断一下,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8.练习:判断以下哪些图形是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重点监控③:这③不是四边形吧?②⑤:为什么不是四边形?9.看来,大家对四边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哎!你能在这个长方体(手指黑板)上找到四边形吗?谁来给大家指指?(找到的同学和他一起指指)(表扬:指的真清楚!)收集分法)(三)欣赏图片吗?(想!)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四)总结(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第36页做一做)(六)板书设计:四边形(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教科书P37-38(平行四边形)(三)在练习中提高,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2.把下列两个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4.运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平行四边形。你有几种拼法?四、总结周长的认识(第三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周长)(出示3个图形,一个不封闭的)跑对了吗?为什么呀?(你们认为应该沿着图形的边沿去跑。)③再让它跑一次吧!(电脑演示)对了吗?(三)总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3.交流汇报(1)你求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你是怎样得到的?两个图分别指名说。预设:(1)5+3+5+3=16(4)引导回顾(2)要求正方形的周长,你准备测量哪部分?为什么?(4)还可以怎么办?(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3.联系生活:(四)小结全课(五)板书设计(1)5+3+5+3=16(1)(2)5×2+3×2=16(一)直接揭题预设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5)反应真快!请大家先量一量,再算一算。设问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预设3:长方形花圃围栏,围栏的长是长方形的周长。(7)说得真好!让我们用掌声给他们鼓励!这里有两道题目,请大家口答。①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②小青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有多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对比性计算练习区分异同,及分割图形后周长的变化过渡:请大家继续看长方形的纸,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有两个,分别是:(1)如果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剪剩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大家能解决吗?如果一时不能解决可以先剪一剪,再计算。如果看着这张长方形纸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可以先计算,再剪一剪、量一量。最后验证计算(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操作是为计算思考服务的,要么起引导作用,要么起原型启发作用,要么起验证①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板演两个问题的算法:(1)10×4=40(厘米)(2)17—10=7(厘米)10+7=17(厘米)17×2=34(厘米)②教师组织学生评价,然后用彩色粉笔将算式“10×4=40(厘米)”和“10+7=17(厘米)”中的“10”都描③设问:你能对这两个“10”作出解释吗?预设1:“10×4=40(厘米)”中的“10”是指剪成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它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所以也是10厘米。预设2:“10+7=17(厘米)”中的“10”是指剪去的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是10厘米。预设3:正方形的边长和小长方形的长是相等的,都是10厘米。④教师板书算式40+34=74(厘米),再用彩色粉笔分别把算式中的“74”和解答第一个问题算式中的“54”⑤设问:大长方形的周长是54厘米,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分别是40厘米、34厘米,它们相加得74厘米。为什么大长方形的周长与分成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和不相等呢?⑥请大家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预设1:长方形的周长为54厘米,把它分成正方形和小长方形后,多了两条边,即多了20厘米。预设2:我是这样想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和是74厘米,拼成大长方形,少了两条边,即少了20厘米。引发对相同长度中的不同做出区分;描“红”突显剪割前后不同周长的长度对比。引发学生从分解与拼合的不同角度探究分割前后的边的增减变化,从而消除对周长之和变化的学习疑虑,让学生不但知其然,3.拓展思维,加深对正方形四边相等特征的认识过渡:感谢两位同学的讲解。请将正方形对角折成三角形,你能算出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要先量①是的。先估计一下,这条边比10厘米——(长!)②量一量这条边的长,结果取整厘米数,然后口答周长如何计算。预设1:这条边的长大约是14厘米。预设3:我是这样算的:10×2=20(厘米),20+14=34(厘米)。③同意吗?(同意)教师把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任意撕成两块。你发现了什么?(四)总结估计(第六课时)估计教科书P45例4、例54.板书课题:估计1.教学例4:(2)小组合作:1人仔细看8厘米有多长,争取记住8厘米的长度;1人用尺子量出8厘米识经验是什么?)实际生活中怎样估计?(3)比赛开始:4人同时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然后用尺子量。2.教学例5:(2)汇报:你是怎样估计的?准确吗?(4)你认为怎样做更好?为什么?1.完成第46页第1题。2.估一估,量一量:3.完成第46页第2题:(1)有没有两条路是同样长的?为什么?(不用尺子量)4.游戏:手拉手(1)完成第46页第3题(1):怎样知道5个同学手拉手围一圈,周长是多少?(不许测量)(3)完成第46页第3题(2):怎样理解“至少”的含义。(四)总结(五)板书设计估计四边形的复习课(第七课时)估计)(1)回忆一下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设问2: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1)什么是周长?谁来举例说说。(4)知道周长指的是哪了,那它们的周长都分别是多少呢?(算一算就知道了)我们先估计其中的长、(5)算一算,想一想:(3)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一个周长为18厘米长方形。(每个小格边长是1厘米)预设(正方形):(1)学生独立完成。边长:16÷4=4(厘米)预设(长方形):长+宽:18÷2=9(厘米)2.解决问题(1)学校操场的草坪长50米,宽35米,为保护草坪决定在其四周拉上绳子。那绳子最少要多少米?(2)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修建了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8米,宽4米,为了保护这个花坛,学校准备给它围上护栏,护栏每米需要8元,围这个花坛需要多少钱?3.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长方形都摆出来)(1)设问: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哪个长?(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4根火柴摆成的)(2)引申:把(3)号长方形其中两根火柴平移成下图:(演示)(3)设问:改变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为什么?(4)想一想,是否还可以改变成别的形状而周长不变?(学生再次动手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本单元的内容有余数除法本单元教学重点2.建立余数的概念。3.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教学难点2.正确的书写竖式。3.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单元分析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学生知识基础二下:1.理解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会用2——9乘法口诀求商4.用等分除、包含除思想解决问题本单元知识网络图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意义和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例1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例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例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4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有余数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教科书P49-51例1.例2(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咱们都学过哪些图形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通过分一分的活动,理解余数的概念1.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15根小棒,请你用这15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看一看最多能摆几个?(学生动手操作)2.汇报交流,边听边投影演示:要求:(1)说出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最多摆出了几个。(3)用小棒的情况。预设1摆三角形,摆出5个,小棒都用完了。预设2摆正方形,摆出了4个,还剩下3根小棒。追问:剩下的3根怎么不再摆了?预设3摆小树,摆出4个,还剩下3根小棒。追问:剩下的3根怎么不再摆了?预设4摆飞机,摆了3架,小棒都用完了。3.小结:通过刚才用这15根小棒摆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有的摆法小棒都用完了,有的摆法还有剩下的小棒。)追问: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再摆了呢?(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教师点明:剩余的3根小棒,我们在摆的过程中不能再摆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了,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4.能把你刚才分小棒的过程,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介绍横式中表示余数的方法和读法)(三)教学除法竖式师:除法还可以列成竖式。1.表内除法的竖式。(结合分小棒的过程教学除法竖式)15÷3=5(个)3(1)教师边书写边结合分小棒的过程介绍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含义。(2)老师指名提问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含义。(3)同桌互相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2.有余数除法的竖式。15÷4=3(个)……3(根)学生试着进行除法的竖式的计算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请不同答案的同学板书。(针对有代表性的答案)设问:为什么商是3,你是怎样想的?商4行吗?为什么?商2行吗?为什么?追问:在这里商和余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3.独立完成第51页“做一做”。巩固有余数除法横式和竖式的书写方法。(四)拓展练习,巩固认识1.练习十二第1题。师:认真思考,同桌间可以互相说一说,动手画一画或实际分一分。2.练习十二第2题。(1)要求学生先独立审题、解答,完成后同桌交流。(2)反馈交流,请学生说说选择哪种方案,理由是什么?3.抢答小竞赛(练习十二第3题)先帮助学生看懂题目要求,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卡片上能填几,接着判断卡片上最大能填几。(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5÷3=5(个)15÷4=3(个)……3(根)有余数除法(第二课时)有余数除法教科书P52例315÷5=3(人)16÷5=3(人)……1(颗)17÷5=3(人)……2(颗)18÷5=3(人)……3(颗)19÷5=3(人)……4(颗)(2)仔细思考,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课件出示)15÷5=3(人)16÷5=3(人)……1(颗)23÷5=4(人)……3(盆)24÷5=4(人)……4(盆)25÷5=5(人)③被除数每增加1,余数就增加1.(三)拓展提升,巩固新知1.独立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四)回归游戏,应用知识还记得刚才的游戏吗?(课件出示)学了这节课的知识(五)板书设计:15÷5=3(人)余数(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6÷5=3(人)……1(颗)17÷5=3(人)……2(颗)18÷5=3(人)……3(颗)19÷5=3(人)……4(颗)有余数除法(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数量的含义和数量之间的关系。难点: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有余数除法数量关系的理解。四、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看,操场上的小朋友准备得多起劲呀!出示:情境图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意思: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二)理解数量的含义,解决问题1.32是什么意思?6是什么意思?2.能把这道题的意思用图表示出来吗?3.汇报交流,解读图意。4.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小结:32里面有几个6,就有几组,用除法计算,算出多余的数就是还多几人。(板书算式)5.你会计算吗?请同学们在本上计算,比一比,谁的书写最漂亮。学生完成后,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口算:想32里最多有5个6,还剩32-5×6=2(人)板书:32÷6=5(组)……2(人)几瓶(或几个),还剩多少元?2.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四)全课小结:(五)板书设计: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32÷6=5(组)……2(人)练习十三作业课(第四课时)(1)比一比,看谁算得有对又快。认真思考怎样才能算得比较快。(2)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全班交流。教师着重引导:你是怎样想的?要注意什么?2.课本练习十三第3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说说题目的意思和隐含的数学信息,再动手画一画。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4题。(学生通过审题,应该发现有两问)注意做题的格式4.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5题。(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5.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通过审题,应该发现有两问)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过程。6.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7题。7.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8题。黄玫瑰可以扎3束、红玫瑰够扎5束、郁金香够扎5束,所以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3束这样的花。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以扎得最少的那种花为标准。有余数除法复习课(第五课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二、复习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使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2.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余数的意义。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四、复习安排(一)梳理知识1.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看一看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2.汇报(1)除法竖式(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4)解决问题(二)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复习余数的含义2.15根小棒,最多可以摆()个,还剩下()根小棒。要求:(1)摆一摆或画一画(2)列式并写出竖式。(3)汇报(复习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含义)追问:为什么这三根不再画了?小结:看来,我们在分东西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分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平均分还有剩余。(三)复习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呢?(余数小于除数)为什么余数要小于除数?2.判断:(1)7个苹果,每盘3个,最多放几盘,还剩几个?7÷3=2(盘)……1(个)()(2)有22枚扣子,每件订7枚,最多可18÷3=5(枝)……3(枝)()(4)89除以3商是29,余数是2。()②20÷3=6(瓶)……2(瓶)5.在()÷()=8……4这个算式中,除数最小可以是(),被除数最小是()。小二小二每5米剪这根绳子最多能剪这每5米剪最多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2我有15元,可以买些什本单元的内容1.秒的认识2.时间的计算本单元教学重点1.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2.分与秒之间的进率和化聚方法本单元教学难点1.1秒、1分时间观念的建立2.计算经过的时间本单元学生知识基础1.时、分的认识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本单元知识网络图秒的认识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例1.例2)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秒的认识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时间的计算例1例2联系生活实际,掌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秒的认识(第一课时)(2)知道1分=60秒。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1.认识钟面上的秒(4)学生反馈:(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5)体验1秒钟不浪费每1分、每1秒。)(6)(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7)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3.体验1分钟(2)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然后老师也举几个生活中1分(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1.做练习十四: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2)补充资料:1秒钟能做的大事.1分=60秒时间的计算(第二课时)(一)联系旧知、沟通引入(二)探究新知(1)出示:2时=()分钟面上时针从12走到1,走了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2,走了几小时?2时中有几个1时?1时等于60分,2时有几个60分?让学生一一回答,明确2时就是2个60分。教师小结:1时=60分,2时就是2个60分,就是60+60,是120分。(5)反馈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说出:1分等于60秒,4分就是4个60秒,所以4分=240秒。(1)出示例2的情景图(3)交流:方法1: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方法2:45-30=15,是15分钟。出示62页做一做2题(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2.练习十四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四)全课总结(五)布置课外作业:64页6、7题66页9、10题练习十四(第三课时)(一)明确学习内容(二)分层次练习1.教科书64页7题。(3)汇报结果。2.作息时间表;数学书65页第8题,实物投影展示“光明小学作息时间表”(1)计算经过的时间①多媒体课件展示从8:20——9:00分针转动的轨迹:学生操作学具(拨钟面):从1:40到2:20。全班交流66页的9题(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明确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21:00前睡觉,早上6:30起床锻炼。4.4人小组交流50米赛跑的成绩,记录在书66页表格内。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本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教学难点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本单元知识前的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本单元知识网络图多位数乘位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位不连续进位進续进位因数中有0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难点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例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例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乘法(一次进位)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例4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例50的乘法例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乘法(第一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人次10元)3.探究10乘几提问:这道题怎样列算式?为什么要用2×9呢?(是求9个2是多少)预设一:2×9=18,用18加2得20,所以2×10=20。2个10是20,所以2×10=20。预设三:先用2×1=1,再加上一个0,就是20.监控:为什么加1个0?1表示什么意思?(4)现在2×10=20你会算了,那么3×106×1010×8得多少呢?4.探究20乘几(1)怎样列出算式?3×20=预设:我是用3×2=6,再在6的末尾添上一个0,得60。用3乘2个十得到的是6个几?6个十就是60。(3)3×20=你们会算了,那么3×200=怎么算?(4)3×2000=呢?20×7=200×7=200老师补充练习:50×4=8×500=6.独立练习P71第1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2×103×2020×7200×72000×7这样一些算式,它们和我们原来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或整百数)的末尾加几个0.2.拓展延伸。(课本练习十五第11题)口算乘法(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了飞天火箭。有29位同学要玩这个项目,每张票8元钱,带250元够吗?(出示: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分析问题。(3)带250元买门票够吗?能不能快速的做出判断?你是怎样想的?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引导学生计算29×8,看所得的积是否在250以内。2.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小组汇报(预设):A、把29看做30,30×8=240,所以够了。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3)适时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哪种估算更接近准确值呢?29×8=232(元)把29看做30更接近准确值。(三)巩固新知1.基础练习2.对比练习矿泉水每瓶2元,有22人去买,40元钱够吗?(不够)矿泉水每瓶2元,有18人去买,40元钱够吗?(够)3.题组练习(四)总结29×8≈240,29×8=232(元)以12×5和319×5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估算?理解题意:每瓶矿泉水2元,买20瓶需要多少元?“买20瓶需要多少元”是要求什么?(20个2是多少)“一共重多少千克”是要求什么?(8个30是多少。)4.练习十五的第6题、第7题。笔算乘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进入主题(逐步整理出如下信息:水彩笔,每盒12枝,3盒一共有多少枝?)4.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板书:12×3)5.独立尝试:12×3该如何计算呢?自己试着算一算。5.交流策略:你是怎么计算12×3的,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吗?(1)12+12+12=36(结合图上的“水彩笔”图点明算理)(2)10×3=302×3=630+6=36(结合数的组成点明算理)(三)巩固运用1.填一填XX3图文信息:一辆小火车一次可坐22人,坐3次(四)课堂小结笔算乘法(第二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6页例2(一)复习引入1.用竖式计算。2.看图引入儿童节要到了,老师准备给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出示例题的主题图。)【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做铺垫。】1.探索算法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每套有18本书,一共买了3套,可以买多少本?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每套有18本书”什么意思?“3套”表示什么?“可以买多少本”实际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18×3)你能尝试自己算一算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汇报不同算法,板书。2.指导竖式算法学生板书竖式,汇报竖式书写过程及算法。教师监控:(1)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2)个位上的积满十该怎么办?满二十该怎么办?(3)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归纳一次进位的乘法算法。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对比一下今天所学的笔算乘法,与昨天所学的笔算乘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不同:有进位,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说一说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到哪一位,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进位乘法的算法。】2.一本书一共90页,计划每天看13页,按这个计划他一星期能看完吗?(四)总结: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笔算乘法笔算乘法(第三课时:训练课)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二、训练目标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和一次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乘法竖式的算法的掌握。4.忘记写得数的(二)基础训练牢】(2)同桌互查。2.装配21辆汽车,要用多少个轮子?(五)总结:笔算乘法(第四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本第78页例3和79页例4(一)创设情境,导入本课(1)出示例3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图意。怎样列式?为什么?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3)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4×9=3×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6)练习,用竖式计算。(1)出示:例4主题图,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运动场吗?有这样一个运动场,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笔算乘法(第五课时:作业课)一、作业内容:练习十八1—13题二、作业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会拿推理能力。三、教学过程独立完成,订正答案。指名说一说计算的方法。5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沧c1客运资格证考试
- 拆迁要求市场补偿申请书
- 吉首大学《竞技武术套路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影片制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声乐基础训练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门店充电宝签约协议书范本模板
- 吉林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公共文化服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招聘与甄选》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型饭堂采购合同范本
- 悬挑式脚手架检查验收表
-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研究.docx1
- 钢丝绳的规格和意义
- 购房合同[标准版]
- 胶凝砂砾石施工方案
- EN_10169-2010-A1-2012(中文翻译)
-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PPT课件
- 勘察报告(标准)
- 施工资源需求计划(投标阶段)
- 机械制图(六)焊接
- 深圳地铁接触网施工方案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