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课题总课时8第1课时课题方程的意义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教学例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学生自学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学生可能会这样分:第一种:第二种: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2“等式”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附板书设计:X十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教后记3总课题总课时8课题等式的性质(一)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教学重点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教学难点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教学例3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二、教学例4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4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三、课堂作业附板书设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时等式的性质。解:X+10—10=50—10教后记5总课题总课时8课题练习(1)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基础练习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解方程X+125=370520+X第7题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第12题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三、课堂作业第6页的第10、11题。6学生的板演教后记7总课题总课时8课题等式的性质(二)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五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8、练一练第一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3)、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六例六图8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8、试一试(1)、出示X÷0.2=0.8(3)、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9、练一练第二题(2)、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一题口答。(第三组)(2)、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3)、集体核对2、练习二第二题(1)、指名读题(3)、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三题教后记9总课题总课时8第5课时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教学例7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一小刚的成绩=0.06米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9、试一试(1)、指名读题(2)、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决,师巡视)(4)、集体核对。10、练一练(1)、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帮忙有困难的学生)(4)、集体核对。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1)、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3)、集体核对。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4)、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2、练习二第5题(2)、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生独立解答(3)、集体核对3、练习二第6题(1)、生独立完成,师巡视(2)、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三、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题教后记总课题总课时8第6课时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二、练习二第8题1、指名读题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三、练习二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5、集体核对。四、练习二第10、11题3、集体核对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2题总课题总课时8课题整理与练习(1)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教学重点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回顾与反思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全班交流。二、练习与应用学生独立完成。帮有错的学生订正。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这4题的方程和解题过程,没有意见的就通(1)交流有困惑的地方。三、课堂作业教后记总课题总课时8第8课时课题整理与练习(2)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出示第8题题目。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解:设中间一个数n。第9题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教后记总课题确定位置总课时3课题教科书第15页例1、练一练,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谈话:同学们去过南刚体育馆观看过篮球比赛吗?(出示一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找到的吗?学生自由回答。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1.出示例1的情境图。这是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有个小朋友叫小军,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吗?指名学生回答。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不够清楚,比较麻烦)2.揭示课题并板书。比较麻烦。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3.教学新课(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①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指图这叫什么?这是第几列?(从图中指列、行问)这是第几行?指第1列第1行的图问:这一位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第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1列”)谁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同学们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义后,现在能正确、简明的确定位置了吗?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学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2)完成“练一练”。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有数对怎样表示?②(5,5)表示什么呢?是图上的哪个圈?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说数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你能悦纳嘎数对表示这四块瓷砖的位置吗?追问: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一列的两块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2)在小组中交流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四、拓展延伸、发展概念。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什么指导作用呢?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教后记总课题确定位置总课时3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位置。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出示图。BAC列7列请用数对表示图中A、B、C的位置。你是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1、教学例2。(1)出示没有标出行与列的公园平面图。你能试着标出平面图有几行几列吗?(2)出示完成的方格图。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上节课所学例题及练习题的标法有什指出:例2中0既表示列数的七点,也表示行数的起点。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2,3)(3)分组讨论:儿童乐园等其他景点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盆景园的位置(5,7)大门的位置(3,1)饭店的位置(5,2)谁能说说确定景点位置时可以怎样找?看一看,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征?(数对中左边的数都是2)这说明什么呢?(儿童乐园与书报亭在同一列上)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小组中说一说。2、练一练。(1)完成第1题。D点和E点应该怎样表示呢?“顺次连接A、D、E、C、A”是什么意思?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检验对边是否平行?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怎样用数对表示试验小学和图书馆的位置?实验小学(5,5)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3,2)(2,3)表示的位子哈相同吗?为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位置在哪里吗?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说说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怎样找?教后记总课题确定位置总课时3课题教科书第19~21页,练习三第5~8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2、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4、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3)在小组中说说第(3)小题。这里的x,y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互相评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美观?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第一个怎么变化的?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2.完成练习三第8题。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阅读“你知道吗”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8张,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教学例11、猜一猜。如果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你觉得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上,看看铺的结果会怎样?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里铺一铺,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样铺成的?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2)铺边长8里面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完吗?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3)这样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板书:12厘米、18厘米、24厘米……)(4)6、12、18、24……这些数与2有什么关系?与3呢?(6、12、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板书课题:公倍数)5、2和3的公倍有多少个呢?为什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6、8是2和3公倍数吗?为什么?(尽管8是2的倍数,但8不是3的倍数,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数)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教学例2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大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1)依次分别找出6和9的倍数,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倍(2)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3)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3、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找出某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你觉得哪一种方法简捷一些?4、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几呢?(板书: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18)(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5、我们可以用画图来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1)你能看出哪些数是6的倍数吗?(2)哪些数是9的倍数?(3)6和9的公倍数是哪些数?(4)图中三个省略号各表示什么?(5)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6、完成练一练。先在2的倍数上画“△”,在5的倍数上画“O”,然后完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是10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这里需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条件呢?(1)理解题意,完成填表。(2)在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4和5、4和6、5和64与一个数的乘积,与4有什么关系?怎样找4和5的公倍数?填空时需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各自的方法。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的?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2)说说各自的方法。两种棋都会走到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说说看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会用怎样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设计教后记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1、填空。5的倍数有:()7的倍数有:()5和7的公倍数有:()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3、完成练习四第6题。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完成练习四第7题。(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完成练习四第8题。(2)“每隔6天去一次”是指7月31日去过以后,下一次训练日期是8月6日。“每隔8天去一次”指的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你是怎样知道的?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教后记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公因数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2、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体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条理的思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纸片一张,边长6厘米、边长4厘米的小方块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联系生活、引入概念复习引入说说怎样可以找到一个数的因数?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1、教学例3。(2)那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在小组中试一试,拼一拼。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12÷6=2,18÷6=3,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6的倍12÷4=3,18÷4=4……2,长方形的长不是4的倍数。(4)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各自的想法。指出: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铺满。(5)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数有哪几个?(1、2、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板书)板书课题:公因数(7)12和18的公因数有几个?任何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吗?为什么?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2)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能试着找一找吗?(3)汇报交流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找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4)小结。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怎样的呢?(4)用集合圈表示。说一说,哪些数是8的因数?哪些数是12的因数?哪几个数是8和12的公因数?3、完成练一练。(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2)集体核对,说说你是怎样找的?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15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8和1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8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10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8、10、20的公因数你能找到吗?(2)每组中两个数有没有公因数,关键看什么?有没有公因数3,有没有公因数5,怎样看呢?6和27没有公因数2,有没有公因数3呢?24和42有公因数2和3吗?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能很快找出6和9的最大公因数?20和30可以怎样很快找出最大公因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讲讲你今天收板书设计公因数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教后记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与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一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8和209和2114和21独立完成。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8和20的公因数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汇报结果,集体讲评。(3)看一看第一组中每题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倍数关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征?(比较大的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4)观察第二组中的每题,你有什么发现?指出:每题中的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完成第7题。独立完成,巡视指导。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的?有不同的方法吗?2、完成第8题。你能直接说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你是怎样找出的?(2)3和表中这组数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哪些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试着写出2和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2、1、2重复出现)4和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规律呢?(1、2、1、4重复出现)5和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规律呢?(1、1、1、1、5重复出现)(1)读题,理解题意。(边长既要是20的因数,也要是12的因数,因此最大的正方形边长应该是2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最大的正方形边长应该是多少呢?(4厘米)试着画一画。沿着长的方向可以画几个?(5个)怎样用算式表示呢?(20沿着宽的方向可以画几个?(3个)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教后记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2、写出100以内10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1、完成练习五第12题。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你是怎样找出24和16的公因数的?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1、完成第14题。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完成思考题。(1)小组讨论方法。把46块水果糖分给同学后剩1块,也就是同学们分了多少块糖?(46—1)38块巧克力分给同学后剩3块,也就是分了多少块巧克力?(38—3)每种糖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这个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要求小组最多有几人,就是求45和35的什么?(最大公因数)5、阅读“你知道吗”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其次要掌握找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后记总课题公倍数和公因数总课时课题数字信息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3、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2、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信息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领域运用了数字信息,运用了数字信息有什么优点?二、教学新课1、说一说。(1)说说下面各是什么电话号码?小组中说一说。110……报警112……故障申告114……电话号码查询117……报时119……火警120……急救121……天气预报122……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2)你能说说自己和同学在班级里的编号吗?知道编号有什么作用吗?(便于管理、登记)(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用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2、看一看。(1)分析邮政编码214206表达了哪些信能说说信封上有哪些内容吗?你知道邮政编码的含义吗?(2)阅读并说说邮政编码的结构和每一部分数字所表达的信息。说一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寄邮件时为什么要写邮政编码?应该怎样写?写在哪里?3、比一比。(1)小组交流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2)讨论。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你还有什么发现?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吗?(3)你还见过哪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例子?(图书编号、门牌号、电话的区号、超市条形码……)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生活便利,查找容易4、做一做。(1)活动1:说说房间的编号中必须包含哪些信息,分别需要用几个数字表达?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准备怎样为房间编号。交流汇报。(2)活动2:(3)活动3:理解题意。根据左边的图说说每个字母表示的意思。以学校为中心,用编码表示出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位解读小组内成员的编码含义。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能说说数字信息对生活的帮助吗?教后记总课题认识分数总课时9课题分数的产生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1.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1)举一个分数的例子。(3)(2)以3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分子来表示分数。)请你用线段图表示。÷把正方形纸平均分(二)教学实施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三)课堂小结教后记总课题认识分数总课时9时课题分数的意义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投影,练习投影片,长方形、圆形纸各一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分数。(老师板书)学生甲: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学生乙:还可以表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4份就是这根绳子的。(二)教学实施老师:如果用图表示#,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现在请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4份,每份3个△是这个整体的*。学生丁:我把1米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米白0(3)概括总结。12个△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体,那么8个苹果、12个△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4)举例。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四)思维训练(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教后记8总课题认识分数总课时9课题分数单位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圆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82.下列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2)拿走剩下的3,拿走几块?为什么?(3)再拿走剩下的,拿走几块?(4)写一写,想一想。请学生任意写3个分数,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老师板书学生写出的分数。如立,言,。老师:立,言,各有几个几分之一?(三有,1个立,方有3个市,有14个》。)(二)教学实施(2)动手操作老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章,4,这些分数的分母4,6……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5)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老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2.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为什么?(1)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三)课堂小结总课题认识分数总课时9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重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圆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5表求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我解答这道题列式是1÷3,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和3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2.学习例2。(1)板书例题。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老师: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3块月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学每个学生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月饼。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学生甲:表示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3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的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老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教后记总课题认识分数总课时9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圆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教学实施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四)思维训练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教后记总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总课时9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例1及例2中图形的教具。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二)教学实施1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也就是一个整3.老师指出:像上面的3个分数都是真分数。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5.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7.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提问:第一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有这样的几份?怎样用分数表示?老师强调: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8.比较幸,4,5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与1比较。学生的阴影部分占据了整个圆,所以*等于1;÷所表示的占据了1个圆还多,所表示的阴影部分占据了2个圆还多9.老师指出:像,²,节这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0.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2)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题,引导学生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四)思维训练1.在分数5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2.在分中,当a小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3.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4.写出两个大于7的真分数()和()。(五)课堂小结教后记总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总课时9课题假分数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二)教学实施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一个半?的和。老师提示:1+立的和可以写成1÷。(板书:1)2.再让学生观察插图中其他几个同学吃了多少个橙子?怎样用分数表示?3.老师指出:像1÷,1÷,…这样叫带分数。观察这些带分数都是怎样组成的?你会读出这几个带分数吗?4,请学生独立举出一两个带分数,让学生读一6.指出:有时根据需要,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三)思维训练教后记总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总课时9课题分数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出示例4,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老师指出:这里都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提问:(1)它们的分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怎样把这几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第(2)个问题。请小组代表发言:4=1=2请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学生汇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一种是看图直接得出4=1=2,一种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得到结果。老师强调指出:因为4个4是1,而8÷4=2,所以8个是2,也就是率=8÷4=2数能化成整数了吗?提问:3的分子还是分母的倍数吗?这种情况怎样化?学生6份,还剩1表示1份,是3所以结果是2÷。提问:5化成带分数,怎样化?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9.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1页的“做一做”。学生口述方法及结果,全班同学判断。(四)思维训练教后记总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总课时9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练习课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并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综合应用分数的意义及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谈话: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些知识解题,看谁掌握得(二)教学实施让学生在课本上填一填,并读一读。2.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2题。老师提示:把一个椭圆或一个六边形看作单位“1让学生看图在课本上写出分数。提问: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学生自己确定单位“1”,再看图写出分数,集体交流。3.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3题。请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联系实际,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4题。提问:带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5.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5题。学生先自己试着填写,然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写出答案,也可以根据题意列出6.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6题。老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看,从左往右填。7.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8.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8、9题和第74页的第11题。指导学生仿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列出除法算式,再9.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10题。10.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12题。让学生看表回答教材上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规11.完成教材第75页的第13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四)思维训练1.一个分数号方(a、b都是自然数),若2<a<6,3<b<7,则在所有可能的分数中,真分数有哪些?2.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1个,而它们的大小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各是多少?(五)课堂小结教后记总课题找规律总课时2课题找规律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10的单行数表,1~15的单行数表;长方形纸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找规律二、教学新课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框试着框一框。4、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1)方法一:列表排一排,1+2=3,2+3=5,……9十这样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2)方法二: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你能把自己用方框框着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从哪里开始?方框向哪个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几次?(8次)得到了几个不同的和?(9个)更简单一些?好在哪里?(第一种方法要算出具体的和,第二种方法只要考虑平移几次就行了)6、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方法找到答案吗?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你是怎样框的?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8、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根据刚才操作的结果,把表格填写完整吗?么关系?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汇报交流。根据发现的规律想一想,如果还是这10个数,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次?得到多少个不同和的个12、试一试。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说说每次框出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每次框出3个数、4个数呢?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13、练一练。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找规律平移的次数十每次框出的个数=方格的总个数平移的次数+1=不同和的个数教后记总课题找规律总课时课题找规律课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123456每次框出3个数,需要平移几次?可以得到几个不同的和?3、不论你贴在哪,最多能够有多少种方法?你们能解决吗?1、完成练习十第3题。任意框9次?看看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是多少?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根据这个发现,你能解决第(2)小题的问题吗?2、独立完成第(2)、(3)小题。说说思考过程。四、课堂小结今天在前一节课的学习基础上又有什么新收获?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找规律沿长的贴法×沿宽的贴法=一共的方法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教后记总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2、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彩笔、各种卡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出示例1种中的四幅图提问:看图写出哪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二、操作感受1、教学例1、观察4个分数,你知道其中那几个分数是相等吗?板书:追问: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你是怎样知道这几个分数相等的?和它们相等的分数还有没有?2、教学例21这些正方形纸都一样大。提问: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2吗?1交流后,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找出和2相等的其他分数吗?对折一次,写出一个。学生操作。组织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注意让对折方法不同的学生充分展示,引导发现:只要对折次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就相同,涂色部分就是相等的。三、发现概括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思考,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后,教师集中指导观察。2先从左往右看,2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4的?(分母乘2,分子乘2。)根据分数的意义,"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而现在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原两份中的每一份又平均分成2份,所以现在平均分成了2×2=4(份),现在要得跟原来的同样多,必须取几份?[1×2=2(份)]即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1份,现在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与4的大小相等,I(2)由2到8,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了4倍。)(3)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式子的变化规律?再从右往左看4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8又是怎样变成2的?(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缩小了4倍。)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式子的变化规律?律?你觉得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么?四、沟通联系数?引导辨析:所写的分数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3、练习(1)练一练的第1、2题。(2)练习十一1-3题第1题,学生涂色,指名板演,再说说涂色部分还可以表示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第2题,学生判断,提问:相等的是哪几组?为什么?不相等的怎样改就相等了?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同桌互查,评讲后两组:与谁比较?(3)啄木鸟诊所。(请说出理由)教后记总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含义和一般方法,认识最简分数。2、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数字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约分时通常约成最简分数。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9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每组中的分数一样大,哪个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为什么?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二、教学例31、出示例3:你能写出和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图片出示)3、教学约分的含义。师: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教师指出:约分要注意两点,一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二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4、教学约分的书写形式师:分子分母都要同时除以几呢?生: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3或者6。方法一:先分别除以12和18的公因数2、再分别除以6和9的公因数3。方法二:分别除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规范:画斜线的方向和商的书写位置提示:熟练以后,约分可以直接写成师:约分到什么时候就不要继续除呢?5、教学最简分数。2像3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6、练一练第一题:指出下面的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学生判断,指名说一说它们为什么是最简分数?其他的为什么不是?三、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2、练一练第二题分组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是否最简分数?3、练习十一第5题独立完成。你是怎么看出它们不是最简分数的?指出: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较大,判4、完成第6题。怎样连线比较快?(看分子、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四、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说说什么是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你愿意使用哪种约分的方法?板书设计:约分一步一步约分依次除以分子、分母的公因数直接约分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教后记总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约成最简分数教学难点约成最简分数教学准备分数卡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把5/6的分母乘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当(2)把25/40的分母除以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是()。口答,说说根据什么填的?2、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独立完成。说说想法。还有其他不同的答案吗?说说你的3、完成第9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写的?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约分练习2、完成第12—14题三、综合练习1、比较大小3/7与5/7、5/9与2/93/7与4/1415/20与4/55/8与20/2215/45与7/21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你准备怎么办?2、完成第10题。理解题意:符合几个要求?3、完成第15题。独立完成第(1)小题。说说你的思考方法。完成第(2)小题。同桌互说:一人提问,另一人回答。三、课堂小结的练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分数基本性质(通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真确进行通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1、说一说: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9和52、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5、4、10二、新授1、出示例题师:题目要求是什么?生:改写分母相同是什么意思?大小不变是指什么大小不变?2、师:你计划使用什么数来做这个相同的分母?生:12、24、5、学生汇报板演6、师:揭示通分的意义学生自学。7、全班交流:师:你觉得通分的依据是什么?生3:我还学到了通分的一般方法……师:通分时先要干什么?再干什么?8、试一试:先找出1/6和4/9的公分母,再通分9、完成练一练三、巩固练习按照通分的结果在图中画一画。在小组中说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可以比较快的找到10和5、8和10、3和5的公分母?独立完成判断。为什么第1组的通分是错的?错在哪里?你能口头说一下正确的吗?为什么第2组的通分不够简单?公分母应该是多少呢?能口头通分一下吗?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什么是通分?通分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通分公倍数做公分母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基本性质总课时8第5课时课题分数基本性质(通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使学生在经历分数的大小比较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3、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主动学教学重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教学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1、口头通分1/4和7/125/7和3/87/10和5/62、比较大小3/6和4/122/7和6/210.85和3/4学生独立比较,说说是怎样比的?二、教学新课(2)你知道他们看了多少页吗?但我们知道什么条件?(3)要比较谁看的页数多?只要比较什么就可以了?(7)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大小就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了什么?(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2、练一练。先通分,是为了干什么?(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它们的公分母是多少呢?三、巩固练习1/2表示什么?1/3呢?是平均分成2份取1份多?还是平均分成3份取1份多?哪个大?说说你的想法?小组内交流。通过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通分比较分数大小:(1)通分(2)化成小数(3)与1/2、1/3或1比较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分数基本性质(通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7/15和5/128/9和11/1213/20和5/8独立完成,集体评讲。通分时,要注意什么?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指出: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比较分数大小。二、综合练习理解题意。指导方法。这两位同学的平均步长分别是多少米?怎样求?你准备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独立完成解答。2、完成第11题。要知道谁投的准,关键看什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3、思考题思路点拨:1/5与1/4之间有没有分数?怎样找到?(1)化成小数,再去找。(2)通分:用20做公分母不行,可以用40做公分母。(3)将分子乘2,分母也要乘2,就变成2/10与2/8,在它们之间找到2/9,也可以将分子乘3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找,集体交流。三、课堂小结总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整理与练习(1)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整理与回顾2、小组讨论:(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约分、通分的根据是什么?约分时要约到什么情况为止?先通分吗?二、练习与应用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还能说出和它们相等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很快看出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吗?你是怎么想的呢?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你准备怎步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呢?总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总课时8课题整理与练习(2)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完成第6题。先口算每组数中的公分母各是多少?独立完成。指名回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各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你是怎样想到用这种方法的?理解题意,说说从条件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怎样比较哪种书卖出的本数最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二、探索与实践1、完成第9题。理解题意,自主设计图案。几?怎样列式计算呢?你还能说出和它相等的分数吗?2、完成第10题。分组游戏一次。指名汇报,集体评价。你们转了几次?组成的真分数分别是什么?哪个分数大?在估计两个分数的大小时,你应用了哪些策略?三、评价与反思1、指导学生理解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2、自我评价。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要采取的措施。总课题统计总课时2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学过哪些统计图呢?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题。2、观察分析。根据第一幅统计图,你知道青岛市2003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多?哪个月的降水量最少吗?3、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两个城市2003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用这样的方法比较,能解决问题吗?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把这量幅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的折知道它叫做什么吗?(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完整课题。4、进行观察。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青岛市5、8、12月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昆明市5、7、10月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吗?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呢?你是怎么很快看出来的?指出:如果出现两个组点的距离差不多,还需要算一算。表示7月份的降水量两个点距离最大,说明什么?5、归纳小结。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与以前所学的折线图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和优点呢?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吗?小结: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价。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三、练一练1、看图并在小组中交流问题。2、哪一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女生平均身高是哪一条折线表示的?平均身高什么意思?从图上看:从12岁到几岁之间男生比女生平均身高高一些?从12岁到几岁之间女生比男生平均身高高一些?从几岁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知道自己身高吗?与同龄的男生或女生比,你的身高怎么样?从图中,你还获得哪些信息?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你喜欢看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五、课题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知识?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优点?在完成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教后记总课题统计总课时2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综合练习1、出示P77第2题(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03呢?(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 (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加减法总课时5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这几道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就可以了?算出有几个分数单位就可以了。2、通分:3/4和1/65/6和1/33/4和4/8学生想一想,指名口答。二、学习例11、读题理解题意:1/2是什么意思?1/4呢?都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2)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3)能直接计算吗?2、探究计算(1)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2)指导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1/2加1/4的得数是多少吗?追问:你是怎样看出1/2加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3)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计讨论:把1/2和1/4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通分)三、学习“试一试”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1)计算5/6-1/3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数是多少?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2)你是怎样计算1-4/9的?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学生计算,指名口答。问:计算1减去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差+减数=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分别是多少)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注意用差+原题的减数,要等于原题的被减数。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三、做“练一练”小黑板展示学生计算情况,集体讲评:重点讨论7/12+1/4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把计四、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1、做第1题要求学生结合图形解释:为什么1/5+3/5等于4/5?1/4+3/8等于5/8?的分数,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学生完成计算后,可以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别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解答后,指问题正确选择条件。教学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变,分子相加减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加减法总课时5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2、使学生进一步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发展数学思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通分练习(口答)2/5和2/33/10和2/74/9和1/33/8和4/52、计算练习(指名板演,集体练习)二、探索规律1、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自己读题观察。3、每人选择两组题目计算出结果,并校对结果。5、教师小结:两个分数最大公因数是1、分母分子都是1三、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练习十四第6题(1)出示题目: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接近0?哪些接近1/2或1?(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思考方(3)教师小结: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1/2;(4)更进一步:哪个更接近0;哪个更接近1/2;哪个更接近1?2、练习十四第7题(1)出示题目:先估计哪几题的结果比较接近1/2,再计算。(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4)教师指出:先估算再计算,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四、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十四第8题先说说图意,再填空,然后计算。2、练习十四第9题五、总结延伸思考题:请把合适的分数填入下面括号里。教学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两个分数最大公因数是1、分母分子都是1的分数加减,得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1/2;教后记总课题分数加减法总课时5第3课时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重点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能把总数看着单位“1”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用通分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单位“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温故旧知,激情引新1、小黑板出示:(1)学生口算(2)指名说过程及得数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新知识。二、新知探究2、理解题意: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鵑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鹃,用1减去1/4和1/3,剩下的就是草坪的面积)为什么这两种方法运算顺序不同,但得数都是一样的呢?结果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5、揭示课题这两个算式与前两节课学习的分数加减计算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算的运算顺序与相同,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又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呢?(计算到哪一步,必要时要通分)三、组织练习1、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小黑板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提问:计算5/9+2/3-2/5时你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的?(注意不要急于全部通分)计算1-(1/2+1/6)时需要注意什么?(中间过程的得数也要约分成最简分数,这样计算可以简便)2、出示“练一练”第2题指名口答,提问: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3、完成练习十五1—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检查,(3)小黑板展示学生作业,讲评易错题及计算过程中出现约分的题,(4)学生四、总结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认为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学板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分一次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环保产业种植合作
- 度假村花园施工合同模板
- 杂技团内墙翻新刮瓷施工协议
- 公共场所犬只管理规则
- 艺术院校实习剧组聘用协议
- 医疗信息保密承诺书范例
- 家居装饰展厅租赁合同
- 企业员工安全文明出行承诺书范文
- 商业综合体房产合同样本
- 花店冬季取暖安全管理办法
- XX中学科学教育工作汇报
- 医疗废物泄露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采购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配送方案
- 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申报书
- 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正式)
- JJG 707-2014扭矩扳子行业标准
- 2024医保练兵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生涯职业发展展示
- 三重一大培训课件
- 【增加多场景】员工使用公司车辆协议
- 2024年度2024行政复议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