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湘教版必修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我国1978~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回答1~2题。1.1978~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A.西北方向移动 B.西南方向移动C.东北方向移动 D.东南方向移动解析:从图中我国能源生产的重心经纬度变化分析可知,自1978~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答案:B2.我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B.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D.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解析: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区,西南是水能资源富集区。答案:B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物资严重缺乏,诸多企业停产。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下图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据此回答3~4题。3.图中显示了ipad2生产的()A.产业转移现象 B.产业升级现象C.产业集聚现象 D.产业分散现象解析:图中显示,ipad2的零部件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和企业,这体现了产业分散的现象。答案:D4.受本次地震灾害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A.提高产品价格 B.提高运输能力C.扩大海外产能 D.创新生产技术解析: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日本企业如果今后扩大海外产能的话,则受地震灾害的影响会减小。答案:C黑龙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5~6题。5.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解析:依据材料中黑河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这一信息可知,限制水稻种植的主要原因与纬度高低有关,而纬度高低又直接与热量有关,故制约黑河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答案:C6.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解析:现在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与气温升高以及适应这一纬度的新水稻品种的开发有关,而能够持续高产、稳产等强调水稻品种的优良,故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答案:B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解析:宝钢为“临海型”超大型钢铁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新建钢铁深加工和配送中心。很显然是为了扩大市场。答案:B8.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宝钢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可采取降低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等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因国际燃料市场波动很大,如果只提高进口燃料比重而不是降低钢铁生产能耗的话,其竞争力未必增强。所以选A。答案:A读下图,回答9~11题。9.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高 D.光照条件不同10.图示I、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11.有关I、Ⅱ、Ⅲ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解析:地理界线P是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主要是小麦种植业,南侧主要是水稻种植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貌与气候。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Ⅱ区虽然比Ⅲ区纬度高,但由于地势低所以热量条件要好于Ⅲ区;Ⅲ区光照强于其他两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的结果;Ⅲ区与Ⅰ区南部以3000m等高线为划分依据。答案:9.B10.C11.D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西部、东部三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读“我国区域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完成第12~13题。12.下列省市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解析:主要考查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情况。A项中的吉林、B项中的内蒙古、C项中的江西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答案:D13.人口流动反映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差异,下面对造成图中人口流动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中部地区人口流出的原因是产业升级导致剩余劳动力增加B.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C.中、西部地区吸引人口流入的原因主要是耕地辽阔,农村需要大量劳动力D.东部地区吸引中、西部人口流入的原因主要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解析: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B读深圳和长沙两地某同类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完成第14~15题。14.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沙的劳动力成本比同时期的深圳低。答案:C15.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调整C.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就业率下降D.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解析:产业转移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调整,但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就业率下降;可以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中新社济南年4月24日电与日本隔海相望的经济大省山东正在调整对日策略,以便以多种途径承接日本大地震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同时借助日本商工会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中经贸中心等团体组织,邀请日本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造船零部件企业和配套伙伴适时到该省考察访问、投资设厂。据此完成16~17题。16.促成日本大地震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原因是()A.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B.核电危机造成用电量大的制造业企业无法恢复正常生产C.缩小区域差异,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D.寻求廉价的资源和丰富的资本解析:审题时注意理解“大地震后”的产业转移,因此造成产业转移的正确原因应与地震有关。答案:B17.新引进的产业部门可能对山东省的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核辐射污染加剧B.海水入侵,土壤次生盐渍化C.耗水量增加,水污染严重,加剧水资源紧张D.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解析:产业的转移不会造成核辐射污染的扩散,但是对缺水的山东半岛而言,随着产业的转移,用水量的增加和水污染的加剧,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紧张。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产生,主要是地下水位浅而蒸发量大造成的。答案:C读“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8~19题。18.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 B.西北区C.南方区 D.北方区解析:读图即可判断。答案:C19.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读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较多,但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较少,但水资源丰富。答案:B读图,完成20~21题。20.关于B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B.能源、水源不足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21.A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同处在本国最大的工业区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解析:本题是以区域经纬网图为切入点,来考查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判读出A,B两区域的位置。根据经纬度可判断A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B地区是环渤海地区。第20题,B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困难较多;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不足;由于沿海地势低平、东临渤海,有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靠,又由于该地区经济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因此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较好。第21题,90°W与A地区同纬度地区是美国南部农业带,在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美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美国南部不是其最大的工业区,其最大的工业区是五大湖沿岸的东北部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主要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多,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二者的共同有利条件是都有大河三角洲。答案:20.C21.B读某区域劳动力职业构成表,完成第22~23题。职业劳动力职业构成比重(%)合计100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商业服务人员22.4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11.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50.0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0.122.当前,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A.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 B.工业化的加速推进C.服务业的发展 D.乡村地域的支撑解析:从该区域的劳动力职业构成看,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可以推测,该区域的产业产值构成是“二、三、一”;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答案:B23.今后,该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A.农业发展 B.工业化进程加快C.服务业的发展 D.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金融解析:“今后”是关踺词,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该区域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使该区域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区域经济达到较高的水平。答案:D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期,在b处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读图完成第24~25题。24.A城市工业初期、中期到近期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是()A.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交通和技术B.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交通和技术C.劳动力→资金和交→一资源D.基础设施→劳动力和环保→交通和技术25.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可能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降水减少③耕地减少④河流等环境污染⑤平均风速增大⑥下渗的水量减少⑦市区平均气温升高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⑦C.②③⑤⑥ D.①④⑥⑦解析:第24题,A城市三个时期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布局,充分说明了三时期工业区位不同的主导因素。第25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城市工业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区域内部生态环境变化,如占用耕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等。答案:24.A25.B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产业转移后M地区只有研发中心,工厂都转移到N地区。第(2)题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方面考虑,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提高。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7.读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代表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输送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能源生产基地中属于三个重点水能开发基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属于________基地(填字母),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的是________(填字母),由该地向东输送能源的工程是________工程;除此,其他能源输送工程是________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供应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有一定综合性,要利用图示,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回答。(3)问属于半开放性题。答案:(1)BEDE径流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2)A西气东输B、C、E、D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甲、乙、丙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地区分布不平衡①开发新能源,如核能、风能、潮汐能;②节约能源;③调整产业结构;④进口石油、天然气等。28.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4分)材料一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如下图)。材料二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如下图)。(1)简述我国产业转移的空间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B经济圈的纺织业多向D区转移,尤其是浙企向新疆的转移,结合材料二,比较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及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徽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转入区,这对安徽的区域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的图中概括即可。第(2)题,直接读取图文材料,进行概括。原因分析从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入手。第(3)题,从区域发展来分析,从就业、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升级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的态势,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2)分工:浙江主要从事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原因:浙江经济发达;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交通通信便利;靠近沿海,国内外市场广阔。分工:新疆主要从事纺织原料的生产加工;原因:靠近棉花原料产地,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3)促进安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改变安徽省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安徽省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扩大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范围,促进区域发展。2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0.2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