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25 小说(3)(含答案)_第1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25 小说(3)(含答案)_第2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25 小说(3)(含答案)_第3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25 小说(3)(含答案)_第4页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25 小说(3)(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5小说(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长跪大别山(节选)曾剑

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匪军三百余人,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

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娇小的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有藏身的夹墙。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

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天他能逃脱敌人的追捕,并非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奶奶让我二伯装扮成这个年轻的红军,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他,他们发现抓错了人,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他。

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努力地控制情绪,想自己平缓下来。但他没能够,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在发生的一切。

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跑上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的。

那年,干爹带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的一支,在七里坪一带秘密行动,为黄(安)麻(城)起义做准备。不久,干爹遭叛徒出卖,他和他的部队,被国民党民团和红枪会匪徒数千人围堵追杀。他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分散突围。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引开敌人,以便更多红军突围,直至来七里坪,被奶奶救下。

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杀回七里坪时,是七天后的事。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干爹把我二伯的尸首运回来,埋在我家后山坡。

那段时间,我大伯为了生计,从七里坪倒水河放排,直下汉口。大伯回来后,听说他二弟的死,拿起砍刀,要去城里同白军拼命,干爹拦住了他。干爹说,兄弟,现在给二子报仇,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时机不成熟,白送性命。我大伯低头不语,在那儿生闷气。干爹说,要不,你跟我干革命吧。我们的队伍人多,保准能给你兄弟报仇。大伯不敢做主,看一眼奶奶,奶奶说,去吧,跟着你大哥干革命。

这个晚上,我的大伯拥有了一套军装、一杆长枪。这年冬天,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大伯战死黄安城。

大伯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我家山后他坟里的几件衣物,还有红安烈士陵园烈士墙上,他的名字。

那场战争,惨烈啊,干爹说,黄麻起义胜利后,为了壮大队伍,干爹远赴麻城、光山、金寨等地,开辟新的根据地。出发前夜,他回到七里坪镇,辞别奶奶。那天,他见到了我爹,我爹那年才十六岁。我爹说要跟着干爹去战斗,干爹不让。干爹对我说,我怎么忍心呢?他是你奶奶唯一的亲人。

又是奶奶站出来说话。奶奶说,大侄子,让他去吧,大娘有脚有手,还养活不了自个儿?等革命胜利了,你跟你兄弟一起回来,大娘给你熏野猪肉吃。

干爹跪在奶奶面前,喊了奶奶一声娘,起身,抹着眼泪快步离去。

我爹跟在干爹身后。

我爹还是个孩子,干爹怕他出意外,把他带在身边,但到底还是出事了。干爹的部队遭遇敌人袭击,埋伏在路旁的敌人,突然从灌木丛蹿出来,枪口对准干爹,情急之中,我爹飞身挡在干爹身前。

我爹就这样牺牲在长征路上。干爹别无选择,只能就近掩埋我爹。干爹摘下了我爹脖子上的那只长命锁,他原本打算把它交给奶奶,见到奶奶,他不忍心提及我爹的死,就把它留在自己的行军箱里。

就是这只,这是你家的传家宝。干爹抚摸着我胸前的长命锁,深情而悲伤。他的眼泪再次涌出,他说,平儿,我没能保护好你爹,他那么年轻。

干爹用他苍老的手背抹了一把泪,这次,他没掩饰他的哭泣。

解放后,干爹去寻找我爹的坟,希望请回他的骨殖,但他没找到。在他记忆中的那片土地上,每一块山坳,都像是我爹牺牲的地方,仔细审视,似乎又不是。

我爹那么年轻,就死了。那么我呢,我问干爹。干爹说,你是我的儿子。(有删改)

文本二:

作为一个叙事文本,《祝福》的整体叙事结构耐人寻味。它采取的是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叙事结构。整个叙事文本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者-“我”回老家过年的大故事,此时的“我”一身二任,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第二部分,开始转入有关祥林嫂的故事,此时,叙述者-“我”分裂了。作为故事人物之一的“我”隐退,无人称的客观的叙述者仍留在文本中,担负起叙事的任务。同时,故事中的另外三个人物也担当起辅助叙述者的功能,补充后者由于第三人称视角所限而造成的叙事的不完整。第三部分,叙述者-

“我”再次合一,“我”返回大故事,叙述鲁镇祝福的情景并发表自己的感慨。(摘编自张德明《<祝福>中的社会方言、叙事模式与话语权力》)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用"蛤蟆精""从灌木丛蹿出来"等词句描写匪军,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敌人的丑陋阴险,表达了叙述者鲜明的爱憎。

B.文中叙述者用"那年""那段时间"等提示语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因此小说叙写的故事虽然较多,但叙事清楚而有层次。

C.小说关于黄麻起义、红军长征的叙述交代,为故事提供了真实的背景,反映了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

D.本文与《祝福》虽都用第一人称叙事,但本文中的"我"是孩子,《祝福》中的"我"是成人,叙事视角一仰视、一俯视。

2.下列对文本一最后三段在小说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老的手背"与前文1927年的"年轻人"的叙述交代相照应,点明了小说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

B.写"干爹"不加掩饰的哭泣,表现了"干爹"讲述时的情绪变化,突出了"干爹"重情重义的形象特征。

C."每一块山坳,都像是我爹牺牲的地方"一句辞微旨远,暗含着对"我爹"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的赞美。

D."干爹说,你是我的儿子"一句照应前文关于"我爹"牺牲时还是个孩子的叙述,暗示了故事的曲折性。

3.文本一在刻画“奶奶”这一形象时,突出了她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4.文本一有着与鲁迅小说《祝福》类似的叙事结构,请简要说明文本一的叙事结构并分析其对小说主题表现的好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穗儿红胡金洲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

忽然一日,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着,轰轰烈烈离去。

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嘚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柔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冈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穗儿红"为小说篇名,体现了作者既以泥壶为情节纽带讲述传奇故事,又将其作为文化观照载体的巧妙构思。

B.九套壶壶腹上镌刻的跋文与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的审美追求。

C.屈旺凭借机敏与警觉,识破了石川的身份,挫败了日本兵进军四川的阴谋,使日本侵略者死的死伤的伤。

D.小说讲述了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的场景,揭示了军民团结、同仇御敌的宏大主题。

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域特产,引出屈旺并介绍其身份、技能,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

B.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围绕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展开,线索明晰单一,写得详细完整。

C.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了屈旺鲜明的形象,制壶技艺高超,有勇有谋,有家国情怀且始终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D.小说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作者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这一"智斗"故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3.材料一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4.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试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传奇色彩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徙(节选)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

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想往初中里塞,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有删改)

文本二:我的初中(节选)汪曾祺

初一、初二国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学法大体如我在小说《徙》中所写的那样。有些细节是虚构的,如小说中写高先生编过一本《字形音义辨》,实际上他没有编过这样一本书,他只是让学生每周抄写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编过一些字形的歌诀,如:“戌横、戍点、戊中空。”他讲书前都要朗读一遍。有时从高先生朗读的顿挫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文义。“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他讲书,话不多,简明扼要。如讲《训俭示康》:“……‘厅事前仅容旋马’,闭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狭小了。”这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对写小说有好处。小说的描述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象。如果记录厅事的尺寸,即无意义。高先生教书很严,学生背不出来,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炜挨过多次打。因为他小时极其顽皮,不用功。曾炜后来发愤读书,现在是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了。我的同班同学刘子平后来在高邮中学教书,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问过高先生:“你从前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高先生叹了一口气,说:“我现在想想,真也不必。”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比喻手法,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又将作文比作使船,取譬自然贴切,生动形象。

B.高先生能自选教材,选文有标准,重视课外阅读,这些都体现出他的国文功底和对国文教育的独特见解。

C.受其熏陶、教育的学生大多会写文章,能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这些都表现了高先生的育人之功。

D.高先生的庭院台阶上有苔藓,帘外生碧草,可见门可罗雀,人迹稀少,说明他性情孤傲,很少与人来往。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过捕蛇者的经历充分反映了这一现象。

B.《项羽本纪》选自《汉书》,其中"鸿门宴"选段记叙了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

C.《项脊轩志》是宋代作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文章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言志,情思深沉,"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D.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过很多讽喻诗,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是古文运动的纲领。

3.文本一中说:“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请对这两句话加以简要赏析。

4.请结合文本二,概括汪曾祺在文本一中虚构细节的作用以及从高北溟教学中得到的小说创作的启发。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石门阵卞之琳“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来了。”大家一起想。果然——“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一路上——“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延安,1938年秋(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3.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一、答案:1.B;2.C;3.①深明大义。“奶奶”对红军、对革命有正确的认识,二儿子牺牲后,又支持大儿子和小儿子加入红军队伍。②机智果敢。面对大批白军的追捕,她果断出手,先“拽”再“藏”,又派儿子乔装引敌,成功救下“干爹”。

4.叙事结构: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大故事是“干爹”为“我”讲述革命故事,通过“我”来叙述;小故事是三兄弟为革命牺牲的故事,是由“干爹”讲述并通过“我”转述的。主题表现:丰富小说题旨。既能表现革命者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和军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团结伟力,还能融入感恩报答、铭记历史、传继家风等主题内涵。

解析:1.A项考查对作品细节描写的分析鉴赏。“蛤蟆精”运用比喻手法写领头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的特征,可见其“丑陋”;“从灌木丛蹿出来”用动作描写刻画匪军躲在暗处偷袭红军的状态,可见其“阴险”,这两处描写用词不多,但形神俱备,当得上“生动形象”的评价,而言为心声,叙述者用这样的词语和语气描写匪军,也的确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故A项的分析鉴赏合理,是正确的。B项考查对文学作品语言表达艺术的分析鉴赏和对叙事作品结构的把握能力。“那”作为指示代词使用时,一般用来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及人或事物。小说在“干爹”讲述自己被救故事的过程中,用“那年”提示时间,表示“那年”一词之后所讲述的是更早之前发生的故事;在“干爹”讲述杀回七里坪的故事后,小说又用“那段时间”提示读者,以下所叙述的是更早之前发生的关于“大伯”的故事。这两处提示语之后的故事,是小说所叙述的“干爹”的故事中的小故事,它们与“干爹”的故事并不在同一个叙述层次上,因此用“那年”“那段时间”来提示小故事发生的时间,能达到区分叙事层次,使所讲述的故事多而不乱。故B项分析鉴赏合理,是正确的。C项考查对文学作品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理解。小说中关于黄麻起义、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交代,文字不多,但作用不小。在故事情节的层面,这些背景交代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在内容主题层面,这些背景交代能突出战争年代风云变幻的特征,有助于表现革命者的革命韧性和革命意志;而在艺术表现层面,这些背景交代则可以增加小说的历史感,达到故事叙写中融入历史教育的目的。因此C项分析鉴赏合理,是正确的。D项考查对叙事作品叙事特色的整体把握。为了方便解读,不妨先将选项中涉及的两部作品的叙事特点分开进行分析。首先,先看选项对《祝福》叙述人称和叙事视角的说明,《祝福》最外层的故事是“我”回故乡的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我”是一个成年知识分子,这些都是确凿无疑的,但小说的叙事视角会因为“我”的成年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呈现“俯视”的特点吗?显然不会。在叙事作品中,所谓“俯视”,指的是叙述者站在故事之外,以“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往事。《祝福》中“我”回故乡的故事不是“我”过去的往事,而祥林嫂的一部分故事虽是过去的故事,但又不属于由“我”叙述的故事,因此,说《祝福》的叙事视角属于“俯视”显然依据不足。其次,再看选项对本文叙述人称和叙事视角的说明。本文中,最外层的故事是“干爹”为“我”讲述革命往事的故事,在这一叙述层次中,“我”是“干爹”往事的转述者,故本文属于第一人称叙事也是确凿无疑的,但“我”是否是“孩子”身份,即便“我”是“孩子”身份,是否因此使文本出现了“仰视”的叙事视角呢?依据也是不足的。文本节选部分固然没有交代“我”转述“干爹”往事时的年龄,但从其转述的语气、措辞来看,不应当是一个未成年人,“干爹”之所称“我”为“孩子”,是因为二者的辈分关系,而非因为“我”的实际年龄小。因此,选项对“我”是“孩子”的判断显然有误,而据此判断叙事视角属于“仰视”自然也不能成立。综上所述,D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是本题的答案。

2.文本一最后三段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干爹”讲述三兄弟牺牲故事后情绪状态的细节描写,二是对“干爹”所讲述的关于“我爹”故事的补充交代,三是“干爹”对“我”身份的补充交代。A项中,“苍老的手背”是对讲述往事时的“干爹”的细节描写,可以推知讲述往事时的“干爹”已是一个老年人,因此它能与1927年的“年轻人”这一叙述交代相照应,点明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不同。故A项正确。B项中,写“干爹”不加掩饰的哭泣,与前文写“干爹”“努力地控制情绪”相照应,可以看出随着故事的讲述,“干爹”的情绪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状态,这种不加掩饰的哭,显然与“干爹”作为成年人的身份不相匹配,然而正是这种不匹配,才突出了“干爹”的重情重义。故B项正确。C项中“每一块山坳,都像是我爹牺牲的地方”一句,如果脱离具体文本语境单独来看,的确有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但如果把它放在倒数第二段的具体语境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句其实是一句朴实的叙述交代,主要用来说明“干爹”没能找到“我爹”之坟的客观原因,这样的理解更符合全文所要表现的“干爹”的感恩与愧疚心理,也与前文关于“我爹”牺牲的故事关联得更紧密,更合理。故C项不正确,是本题的答案。D项中“干爹”对“我”身份的补充交代,一方面回应了前文关于“我爹”牺牲细节的悬念——“我爹”牺牲时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儿子。另一方面也必然会使“我”及读者产生新的困惑——“干爹”的儿子怎么变成“我爹”儿子?当然,聪明的读者对此并不难理解,肯定是“干爹”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到“奶奶”家,以传继“我爹”的香火。这样,小说的故事既有明确的、已讲述的内容,也有暗示的、不讲述或暂未讲述的另一部分内容,所以说,“干爹说,你是我的儿子”一句照应前文关于“我爹”牺牲时还是个孩子的叙述,暗示了故事的曲折性。故D项正确。

3.人物形象特征指某一人物显著区别于其同类人物的特点,主要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如外貌、年龄、职业等,内在特征主要指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小说人物形象的特征一般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来表现,因此要概括分析“奶奶”的形象特征,应当先梳理“奶奶”在小说中的故事及人物描写。关于“奶奶”,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奶奶”在大批白军追捕“干爹”时,出手救下“干爹”;二是支持大儿子和小儿子加入红军队伍。从小说中交代的“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群山环绕”的环境看,“奶奶”应当是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普通农村妇女,她能够在革命力量尚未占据上风的白色恐怖年代,出手救下被白军视为叛乱者的“干爹”,能在二儿子已牺牲的前提下,支持大儿子和小儿子加入红军队伍,其胆识与思想觉悟显然已超过一般农村妇女,体现出对红军、对革命的正确认识和深厚情感,可谓“深明大义”。小说在叙写“奶奶”救“干爹”的故事,用“门突然打开”“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等描写,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既勇敢又机智的女英雄形象,其形象特征可概括为“机智果敢”。

4.在一篇小说中,要展开故事情节直至讲完故事,就离不开叙事。怎样使故事更加形象丰满、亲切自然,划分叙事层次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分层叙事,通俗地说,就是小说文本内讲故事的人再借他人(小说人物)之口讲述另一个故事。本文作为一篇叙事作品,其叙事结构也明显存在分层叙事的特征,这种特征借用文本二对《祝福》叙事结构的分析用语,即“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本题题干先指出“文本一有着与鲁迅小说《祝福》类似的叙事结构”,其目的就是要求考生借鉴文本二对《祝福》叙事结构的分析来完成对文本一“分层叙事”结构的分析,从命题的角度来说,这样处理有降低考查难度、提供答题思路的作用。考生要完成第一个任务,应首先从文本二中提取“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这一概说,然后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说明“大故事”和“小故事”的分层叙事;在小说《祝福》中,“我”回故乡的故事是处于最外层的大故事,文本一与之类似,也有一个处于最外层的“大故事”,即由“我”讲述的,关于“干爹”为“我”讲述革命故事的故事。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是处于“我”回故乡的故事之中的小故事,属于分层叙事的第二层、第三层;文本一与之类似的小故事是三兄弟为革命牺牲的故事,包含在“干爹”为“我”讲述革命故事的故事之中,是由“干爹”讲述并由“我”转述的。采用分层叙事,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表现、故事讲述、人物塑造等。限于试题的分值,本题只要求考生分析“主题表现的好处”。要完成这一个任务,考生需从文本一既有“大故事”又有“小故事”的特点出发,归纳出“丰富题旨”这一结论,然后结合大、小故事的内容,归纳大、小故事各自表现的主题,以印证“丰富题旨”的结论。首先,三兄弟的故事中,“大伯”和“我爹”都加入了红军队伍,他们的身份可以说是革命军人,但“二伯”和“奶奶”,显然不是革命者而是支持革命的人民,因此概括“小故事”的主题时,既要概括出“革命者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这一要点,又要关注“二伯”和“奶奶”的身份特点,概括出“军民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团结伟力”这一要点。其次,处于外层的大故事,其要表现的主题与“干爹”为什么要对“我”讲述三兄弟和“奶奶”的故事有关。从表层看,小说通过“干爹”讲述“奶奶”一家与自己的故事,表现了“干爹”对“奶奶”一家的感恩,从而使小说有了“感恩报答”的题旨;而从深层看,小说通过“干爹”对“我”的讲述,表现了“干爹”希望“我”了解先辈革命经历、接受革命教育的心理,从而使小说有了“铭记历史”“传继家风”二、答案:1.B;2.B;3.(1)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描述人物如屈旺及日酋的形象和心理。(2)设置多处悬念,使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如屈旺想“不妨陪这小子玩玩”,“那人看后不语”等。(文中也有伏笔、铺垫等)(3)采用双线结构叙述,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写得详细、完整;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的艺术处理。

4.(1)家族传奇:屈家祖上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家中珍藏着一套祖传宝贝,全国独一份的“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制作精美、功能奇绝的泥茶套壶九套壶。(2)人物传奇:屈旺生于制陶世家,练就了一手烧制“穗儿红”泥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