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_第1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_第2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_第3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_第4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最早实行分封制的是哪个朝代?A.商朝B.周朝C.秦朝D.汉朝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实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C.修筑长城D.焚书坑儒3、下列哪一项是唐朝的政治制度?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由哪个机构主持的?A.礼部B.吏部C.户部D.兵部5、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6、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四川保路运动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C、胡适提倡白话文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延安B、重庆C、西安D、昆明9、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新航路的开辟?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达·伽马到达印度D、郑和下西洋11、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下列关于宋朝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宋朝经济主要依靠对外贸易。B.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宋朝时期,铁器制造业开始兴起。D.宋朝时期,农业依然处于落后状态。15、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诸多措施。下列哪一项不是他所采取的措施?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C.分封诸子为王,镇守各地D.建立内阁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纸币应运而生。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始于四川地区。交子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商业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宋朝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雏形——“交子铺”。交子铺不仅发行交子,而且还负责保管存款、办理汇兑等业务,为商人提供了便捷的服务。(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货币金融体系发展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纸币“交子”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9分)第二题背景材料: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完全成功,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问题:1.(6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至少3点)2.(6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至少3点)3.(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要求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由中央任命郡守和县令,直接对中央负责。”——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简述该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制度?与材料一中的制度相比,这种新制度有何进步之处?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四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摘自孙中山提出的同盟会纲领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中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土地政策上有何异同?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提出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历史高二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最早实行分封制的是哪个朝代?A.商朝B.周朝C.秦朝D.汉朝【答案】B.周朝【解析】分封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周朝为了巩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商朝时期尚未有明确记载表明其已实行了成熟的分封制度,而秦汉两朝则逐步废除了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实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C.修筑长城D.焚书坑儒【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来取代封建制度;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焚书坑儒则是为了压制思想上的反抗力量,强化思想控制。3、下列哪一项是唐朝的政治制度?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即决策、审议与执行三大机构分别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来承担,而尚书省下设六部处理具体政务。其他选项如分封制是周朝时期实行的,郡县制主要在秦汉时期推行,行省制则是元朝以后出现的地方行政制度。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由哪个机构主持的?A.礼部B.吏部C.户部D.兵部【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其中会试是在乡试合格后举行的,由中央政府礼部主持。吏部负责官员选拔任用,户部管理财政税收,兵部则掌管军事事务,它们均不负责科举考试。5、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汉武帝【解析】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成为列侯,从而逐步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6、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四川保路运动【答案】D.四川保路运动【解析】虽然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但是引发革命情绪高涨的关键事件之一是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并将已经承诺由民间集资修建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四川省内大规模的民变,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C、胡适提倡白话文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答案:A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该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文化中的陈腐观念,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延安B、重庆C、西安D、昆明答案:A解析: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成为了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中共中央在此领导了长期的抗日斗争,并在此期间发展了自身的力量,为最终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9、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新航路的开辟?A、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达·伽马到达印度D、郑和下西洋【答案】B【解析】哥伦布于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大陆,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标志。虽然其他选项也都是重要的航海事件,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直接导致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联系,并开启了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探索和殖民。10、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还导致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折点。11、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辛丑条约》【解析】《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是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下列哪次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D.中共七大【解析】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了党章。这次大会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历史转折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13、下列关于宋朝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宋朝经济主要依靠对外贸易。B.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宋朝时期,铁器制造业开始兴起。D.宋朝时期,农业依然处于落后状态。【答案】B【解析】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不仅农业发达,手工业和商业也非常繁荣。其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在宋朝出现的,这标志着货币金融制度的一大进步。选项A虽然宋朝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对外贸易,但这并不是宋朝经济的主要支柱;选项C铁器制造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存在;选项D与史实不符,宋朝农业技术革新显著。14、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恢复科举制度选拔官员。B.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管理六部。C.建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私人武装。D.以上皆是。【答案】D【解析】朱元璋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确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来选拔有才能的人进入政府工作(选项A);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并且直接管理六部(选项B);同时建立了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作为皇帝的私人军队,用来监视官僚体系,确保皇权不受威胁(选项C)。因此,正确答案是以上皆是。15、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诸多措施。下列哪一项不是他所采取的措施?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C.分封诸子为王,镇守各地D.建立内阁制【答案】D【解析】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锦衣卫,并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来巩固统治;而内阁制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逐渐形成并确立起来的,不是朱元璋时期设立的。16、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图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康熙字典》D.《古今图书集成》【答案】B【解析】《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他选项虽然也都是重要的文化典籍,但与本题的时间和背景不符。《永乐大典》编于明代,《康熙字典》编于清代康熙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则是清初的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纸币应运而生。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始于四川地区。交子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商业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宋朝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雏形——“交子铺”。交子铺不仅发行交子,而且还负责保管存款、办理汇兑等业务,为商人提供了便捷的服务。(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货币金融体系发展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纸币“交子”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9分)【答案】(1)宋朝货币金融体系发展的特点包括:货币创新:宋朝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反映了货币形式的革新;金融服务业兴起:交子铺作为早期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存款、汇兑等多种金融服务;市场驱动:这些金融创新均是在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产生的,体现了市场需求对金融体系的影响。(2)宋朝纸币“交子”的产生背景及意义在于:背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金属货币携带不便且易磨损,难以满足大量交易需求;四川地区因铜钱短缺,率先使用交子作为替代货币;意义:提高了货币流通效率,促进了商业繁荣;为后世纸币制度奠定了基础;增强了政府对货币的控制能力,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宋朝金融创新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得出宋朝货币金融体系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货币形式创新和服务功能拓展,有效地支持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第二题背景材料: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完全成功,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问题:1.(6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至少3点)2.(6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至少3点)3.(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方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特点: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性质;学生与工人阶级等广泛阶层的参与。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3.共同作用: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们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本题的回答,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含义的把握,以及对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的认识。第三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要求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县,由中央任命郡守和县令,直接对中央负责。”——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种政治制度?简述该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制度?与材料一中的制度相比,这种新制度有何进步之处?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材料一所提到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为了巩固统治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特点是通过分封诸侯来实现对广大疆域的有效控制,周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通过给予诸侯一定的自治权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这一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扩大了周朝的统治范围,但也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随着诸侯国力量的增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2.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分封制,改行郡县制。这是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特点是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管理地方事务,打破了贵族世袭统治的地方格局,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进步之处在于它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少了地方割据的风险,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从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体现了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转变的历史进程。这一转变反映了国家治理方式从依靠血缘关系和世袭地位向依靠法律和行政体系的过渡,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以下是详细的答案与解析:1.材料一所提到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此制度主要特征为依据血缘关系和功勋将土地分给诸侯,以换取他们对中央的效忠和支持。分封制有助于巩固中央政权,扩大统治基础,但也导致了后来的诸侯割据局面。2.秦始皇实行的是郡县制,这是一种更为集中统一的行政区划制度。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消除了世袭贵族的自治权,增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管控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发展趋势方面,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历史进程中从分散的封建领主统治向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演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