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国文人的“突围"之道——《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写景段落,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意象。2.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鉴赏作品的美学价值,提升文学欣赏品位。

3.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散文线索和脉络,由情到景,由景入情,由景入理。4.文化理解与传承:品味苏轼和史铁生身上的典型人格,感悟人物人格魅力。【前期教学】

1.疏通《赤壁赋》文意,朗诵《我与地坛》。2.印发《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导学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一起疏通了《赤壁赋》的文意,诵读了《我与地坛》,今天我们将把这两篇文本联读。

检查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阅读两篇文章,画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句,用曲线的形式画出人物心理状态变化图。

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并板书。【预设】

(一)《我与地坛》中展现史铁生心理状态的词、句及其背后的心理:第一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总结心理状态:狂妄

第二处:①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②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③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总结心理状态:质疑活着

第三处: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就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总结心理状态:接受活着

第四处: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总结心理状态:寻求活的方式

(二)《赤壁赋》中展现苏子心理状态的词或句:明确:

第一处:于是饮酒乐甚。总结心理状态:乐甚

第二处: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

(此处需要注意的事第二段还出现了“怨慕”,但“怨慕"的根源在第三段的“悲哀”,可以合而言之。)

总结心理状态:悲哀第三处:客喜而笑

总结心理状态:喜笑补充

第四处:结合背景

总结心理状态:天之骄子突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理悲苦,用虚线绘制出来。

前期明确:主客对话是“赋"常用的一种行文方式,且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子的情感,与此文中和“客”的情感高度吻合,故《赤壁赋》中表层看是客和苏子的情感交锋,实质上可以说是苏子内心的情感交锋,梳理时“客"与“苏子”可以合而言之。

观察板书,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人物心理曲线图我们看到史铁生和苏东坡的心理都实现了由低向高的转变,最后相见于高点,交汇于心理的顶峰状态。在这里我们借用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的“突围"一词来概括两人的心理变化。

二、由心理状态入手,看“围城”为何

请同学们对照史铁生和苏东坡的心理曲线图,找出文中展现“围城"的句子或段落并讨论分析“围城”为何

明确:

(一)《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围城"源于双腿残废及其带来的对生命价值的质疑、否定。

分析:从第二段“他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

废了双腿”,可见史铁生的“围城"源于双腿的残废;从第五段“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可见史铁生的“围城"是残废后的无路可走,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和质疑,精神上的幻灭感;从第五段“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可见此处史铁生的“围城"是残废后对“生命”的质疑。

海明威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

他",但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史铁生却是“意外带走了他的双腿,也毁灭了他的

精神,打败了他。”此时的史铁生绝不像一个硬汉,更像是一个身体和精神都被

击垮,逃避这个世界的懦夫。面对这铜墙铁壁般的精神围城,他又该如何“突围"而出呢

(二)《赤壁赋》中苏东坡的“围城”主要是对自我生命长度和当前生存状态的不满,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否定。

从第三段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见因“英雄难存,生命逝去”而悲。

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可知:①将自己与“一世之雄”的曹操相比,再结合背景,可知悲在“渔樵江渚"的生命状态,悲在难有“一世之雄”的功业;②以“沧海一粟"自比,悲在个体渺小;③将自己比作“蜉蝣”,与“长江"明月”相比,悲在“人生短暂"。故苏子的“围城”可概括为对自我生命长度、当前生存状态的不满。

如果说“渔樵江渚之境"尚有转机,那“蜉蝣之短、沧海一粟的生命状态”却无法改变,可谓铜墙铁壁,那苏东坡又是如何“突围"而出的呢

总结:我们结合具体语段的分析,明确了史铁生和苏东坡的“围城”其实都是对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质疑和否定,那我们看他们又是如何突破“围城"的呢

三、由心理状态入手,看以何“突围”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对照史铁生和苏东坡的心理曲线图,找出文中表现他们“突围"过程的段落并讨论、分析以何“突围”

明确:对话自然,“突围"之道。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自然在人物突破“围城”的过程中到底起怎样的作

预设:

明确:(一)《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以何“突围"

第七段意象修饰语特点作者处境地坛于作者

落日祭坛石门中的,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寂静却灿烂思考怎样活的问题去“闻”生命的各种“味道",接受生命的各种状态并发现其独特的美感,发现寂静中的光辉,听到苍凉中的高昂,察觉寒冷中的生机,审视镇静中的坚韧,明确了怎么样活的问题。

雨燕在园中最落寞的时间出来高歌,把天地喊得苍凉落寞、苍凉却高昂

孩子的脚印冬天雪地上,让人猜想他们是谁,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寒冷肃杀中的生机活力,充满无限可能

古柏苍黑的,镇静地站在那儿,不为外物所动镇静坚毅

草木和泥土的气味暴雨骤临激起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平凡但灼烈、清纯

落叶秋风忽至,一场早霜,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散发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凋零中却透漏着美好

史铁生审视地坛的景物,他察觉寂静中的光辉,听到苍凉中的高昂,看到寒冷中的生机,审视镇静中的坚韧,欣赏各种生命姿态,倾听各种生命声音。明确了怎么样活的问题,悦纳了自己的生命状态,发现了自己生命状态的独特美感。史铁生的后半生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态度:悦纳自己的生命状态,创造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故可概括为“景中悟理破‘重围’”。

明确:(二)《赤壁赋》中苏子以何“突围"

第四段意象修饰语特点作者处境自然于作者

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变:不尽长江滚滚来;变:大江东去,片刻不息悲蜉蝣之命、羡长江、抱明月而不得从“变”与“不变"的角度看江月与人,消解“蜉蝣”之悲。于水月,“变"则“逝者如斯’“阴虚者如彼”;“不变"则“未尝往也”“年年江月望相似";于人,“变”则“英雄难存"我若蜉蝣”;“不变则“人生代代无穷已"。由“悲转“达”

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不变:江月年年望相似变:月有阴晴圆缺

风清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渔樵江渚、沧海一粟、被贬黄州共适清风明月,享受美好的自然馈赠。消解了人世苦苦求索而不得的痛苦。

月明

赤壁的“水月"让苏东坡产生了“变与不变”的哲思,消解了个体生命的短暂之悲;赤壁的“风月"清爽、皎洁且无禁、不竭让渔樵江渚的苏子享用,消解了个体渔樵之态、沧海一粟的渺小、处境之悲。故可概括为“景中悟理破‘重围’”。

总结:我们看到史铁生用心去观察、审视地坛中的各种生命状态,倾听他们独特的声音,细嗅他们独特的生命味道,发现他们独特的生命美感,在对自然的这种彻悟中,他也认可和悦纳了自己的生命姿态,突破了自己的生命“围城"。而苏子在赤壁的“水月”“风月"中也悟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共适风月"的生命境界,悦纳了自己的生命状态,突破了自己的生命“围城”。

四、拓展提升,讲述“突围"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文人走向了自然,实现了自我“突围”请讲述你知道的中国文人“突围"故事!

预设:陶渊明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突破了“误入尘网"的羁绊;李白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梦中天姥激发“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豪情;张孝祥在“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的洞庭湖上淡褪了世间荣辱,忘却了“今夕何夕"。

凝练:山水自然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条“突围”之路。但不限文人,这“围城"也时时处处伴随着我们,若我们身陷“围城”,又该如何“突围"而出呢

我想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