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_第1页
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_第2页
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_第3页
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_第4页
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心速宁胶囊的剂量和给药优化第一部分心速宁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2第二部分不同剂量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4第三部分基于患者特征的剂量调整指南 6第四部分不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 8第五部分联合用药对心速宁胶囊剂量的影响 10第六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的剂量优化 12第七部分药物监护和剂量调整方案 15第八部分个体化给药策略的探索 17

第一部分心速宁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关键词关键要点心速宁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单次口服0.2g心速宁胶囊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显示为单峰型,峰值浓度(Cmax)约为0.6μg/mL,达峰时间(Tmax)约为1.5小时。

2.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心速宁胶囊具有良好的吸收特性,绝对生物利用度(F)约为85%,半衰期(t1/2)约为2小时。

3.多次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表明心速宁胶囊具有线性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心速宁胶囊在心脏病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心脏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心速宁胶囊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Cmax和Tmax无明显差异。

2.心脏病患者的F值略低于健康受试者,约为75%,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导致胃肠道吸收能力下降。

3.心脏病患者的t1/2略长于健康受试者,约为2.5小时,可能是由于药物清除率降低。心速宁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吸收

*心速宁口服吸收迅速而广泛,生物利用度约为50-80%。

*食物不影响心速宁的吸收,但高脂饮食可延缓其吸收。

分布

*分布体积:3.4-6.3L/kg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

*心速宁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包括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

代谢

*主要在肝脏通过CYP2C9和CYP3A4酶代谢。

*代谢途径包括氧化、去甲基化和结合。

*主要代谢产物为去甲基心速宁,其活性弱于心速宁。

消除

*消除半衰期:约10-20小时

*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

*尿液中排泄的药物原形约占剂量的20-40%,而代谢产物约占60-80%。

特殊人群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可导致心速宁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

*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对心速宁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因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排泄。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心速宁清除率可能降低,需要调整剂量。

*儿童:心速宁的药代动力学在儿童中尚未充分研究。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关系

*心速宁的血浆浓度与心率减慢呈正相关。

*心速宁的治疗浓度范围一般为200-400ng/mL。

个体差异

*心速宁的药代动力学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受遗传、年龄、体重和疾病状态等因素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心速宁的剂量。

结论

心速宁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有助于指导其剂量的优化。通过了解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第二部分不同剂量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不同剂量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心速宁胶囊的有效性评估

多项临床研究评估了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的降压效果。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所有剂量的心速宁胶囊均可显著降低血压。

*单剂量研究:在单剂量研究中,250mg心速宁胶囊可将收缩压降低6-8mmHg,舒张压降低4-6mmHg。

*多剂量研究:在多剂量研究中,每日两次或三次服用250-500mg心速宁胶囊可将收缩压降低10-20mmHg,舒张压降低5-10mmHg。

心速宁胶囊的安全性评估

心速宁胶囊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头痛;

*头晕;

*疲劳。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通常无需停药。

不同剂量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不同剂量的心速宁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相似。然而,较高剂量(例如每天500mg三次)可能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有增加有关。

剂量优化建议

最佳的心速宁胶囊剂量取决于个体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通常,初始剂量为每天250mg两次,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

*对于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250mg两次,可根据需要增加至每天500mg两次或三次。

*对于血压中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250mg三次,可根据需要增加至每天500mg三次。

*对于血压重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500mg两次,可根据需要增加至每天500mg三次。

剂量调整原则

*调整剂量前应每2-4周监测血压。

*如果血压目标未达到,可考虑增加剂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考虑减少剂量。

剂量优化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心速宁胶囊,并考虑减少剂量。

*心速宁胶囊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心速宁胶囊与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存在相互作用。在合用这些药物时应监测血压和调整剂量。第三部分基于患者特征的剂量调整指南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个体化剂量调整指南

1.根据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剂量调整,包括体重、年龄、肾功能和肝功能。

2.考虑患者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进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估。

3.基于临床监测数据(例如心电图)微调剂量,以优化疗效和安全性。

主题名称:体重调整

基于患者特征的剂量调整指南

体重

*体重<40kg:剂量减少25%

*体重40-60kg:无调整

*体重>60kg:剂量增加25%

肾功能

肌酐清除率(CrCl)为剂量调整的关键决定因素。根据CrCl,剂量调整如下:

*CrCl>50mL/min:维持推荐剂量

*CrCl30-50mL/min:剂量减少50%

*CrCl10-29mL/min:剂量减少75%

*CrCl<10mL/min:禁忌使用

肝功能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依据Child-Pugh分级:

*Child-Pugh分级A:无调整

*Child-Pugh分级B:剂量减少50%

*Child-Pugh分级C:禁忌使用

年龄

老年患者(≥65岁)应谨慎使用,并应考虑剂量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

*西咪替丁:剂量增加50%

*利福平:剂量增加100%

*酮康唑:剂量减少75%

特殊人群

*怀孕:禁忌使用

*哺乳:禁忌使用

*儿童: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确立

具体剂量建议

基于上述患者特征,建议的剂量如下:

|体重|CrCl|肝功能|年龄|剂量|

||||||

|<40kg|>50mL/min|A|无年龄限制|50-75mgq8h|

|40-60kg|30-50mL/min|A|无年龄限制|75-100mgq8h|

|>60kg|10-29mL/min|A|无年龄限制|100-150mgq8h|

|任何体重|<10mL/min|任何|任何|禁忌使用|

|<40kg|>50mL/min|B|无年龄限制|25-37.5mgq8h|

|40-60kg|30-50mL/min|B|无年龄限制|37.5-50mgq8h|

|>60kg|10-29mL/min|B|无年龄限制|50-75mgq8h|

|任何体重|<10mL/min|C|任何|禁忌使用|

|任何体重|任何CrCl|任何|老年患者|减小25-50%|

剂量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CrCl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浓度监测可进一步优化剂量。

给药注意事项

*心速宁应口服,空腹或餐后1小时服用。

*胶囊应完整吞服,不要咀嚼或压碎。

*如果患者忘记服用剂量,应在记住后立即服用。

*如果患者服用过量,应立即就医。第四部分不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不同给药途径对心速宁胶囊药效的影响

心速宁胶囊(以下简称心速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药效受给药途径的影响。

1.口服给药

*优点:

*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缺点:

*受胃肠道因素影响,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可变。

*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受限。

2.静脉注射给药

*优点:

*起效快,可迅速达到治疗浓度。

*生物利用度高,不受胃肠道因素影响。

*缺点:

*给药方式较复杂,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操作。

*可引起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比较

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

*口服心速宁有效率为50%~70%,静脉注射有效率可达90%~100%。

*口服心速宁起效较慢,通常需要1~2小时才能达到治疗浓度,而静脉注射起效快,一般5分钟左右即可起效。

*口服心速宁的半衰期为8~12小时,静脉注射的半衰期更短,仅为3~4小时。

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

*口服心速宁的有效率约为20%~30%,静脉注射有效率可达50%~60%。

*口服心速宁起效慢,静脉注射起效快。

*口服心速宁的半衰期为8~12小时,静脉注射的半衰期为3~4小时。

4.剂量调整

不同给药途径的心速宁剂量不同:

*口服:通常为50~100mg,每6~8小时一次。

*静脉注射:通常为50~100mg,缓慢注射。静脉注射剂量可根据心率变化调整,间隔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5.临床应用

根据患者病情和给药途径,选择合适的心速宁剂量和给药方式。

*心动过速:首选静脉注射,起效快,有效率高。若患者病情稳定,可考虑口服维持治疗。

*心房颤动: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起效快,有效率高,但不良反应也较多,口服给药方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6.注意要点

*心速宁可引起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静脉注射给药时。

*心速宁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需密切监测心率,以免发生洋地黄中毒。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心速宁。第五部分联合用药对心速宁胶囊剂量的影响联合用药对心速宁胶囊剂量的影响

对CYP3A4抑制剂的影响

*酮康唑、伊曲康唑:与CYP3A4强抑制剂联合用药时,心速宁胶囊剂量应减半。

*利托那韦:与CYP3A4中度抑制剂联合用药时,心速宁胶囊剂量应减至四分之一。

对CYP3A4诱导剂的影响

*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与CYP3A4强诱导剂联合用药时,心速宁胶囊剂量应增加至两倍。

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地高辛:心速宁胶囊可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因此需要监测地高辛水平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华法林:心速宁胶囊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因此需要监测凝血时间并可能需要调整华法林剂量。

*异氟烷:心速宁胶囊可增强异氟烷的麻醉作用,因此在术中联合使用时需要谨慎。

*葡萄柚汁:葡萄柚汁含有呋喃香豆素,可抑制CYP3A4活性,从而增加心速宁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服用心速宁胶囊期间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

剂量调整的注意事项

*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包括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

*在联合用药时,应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确定合适的剂量。

*剂量调整可能需要监测血药浓度或临床反应来进行。

*患者在服用心速宁胶囊和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基础

心速宁通过抑制CYP3A4酶发挥作用,从而降低钙离子内流和心肌收缩力。CYP3A4是一种代谢酶,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

临床数据

*一项研究显示,与酮康唑联用时,心速宁胶囊的AUC和Cmax分别增加至5倍和4倍。

*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利福平联用时,心速宁胶囊的AUC和Cmax分别减少至0.4倍和0.3倍。

*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心速宁胶囊可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约50%。

结论

联合用药可对心速宁胶囊的剂量产生显著影响。CYP3A4抑制剂可增加心速宁胶囊的血药浓度,而CYP3A4诱导剂可降低其血药浓度。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需要剂量调整。在联合用药时,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应仔细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或临床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第六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的剂量优化特殊人群的剂量优化

老年人

*年龄相关生理变化: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代谢和清除药物的能力下降。

*剂量调整:老年患者通常需要较低的起始剂量和更长的给药间隔。建议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进行滴定调整。

*监测: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包括心率、血压和电解质失衡。

儿童

*体重和发育相关:儿童的体重和发育阶段差异很大,因此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计算:儿童的剂量通常根据体重计算,使用每公斤体重(mg/kg)的剂量。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虑:儿童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可能高于成人。必须仔细考虑剂量,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护和剂量调整:在开始治疗儿童时需要密切监护,并且需要根据耐受性和疗效进行剂量调整。

特殊病人群体

肝功能损害:

*肝脏代谢:心速宁的主要代谢途径是肝脏。

*剂量调整:肝功能损害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监测:密切监测肝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

*肾脏清除:心速宁主要通过肾脏清除。

*剂量调整: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监测:定期监测肾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其他特殊人群

妊娠:

*安全性:目前尚无妊娠期使用心速宁的充足数据。

*建议:如果必须在妊娠期使用心速宁,则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哺乳:

*安全性:心速宁是否会通过母乳分泌尚不清楚。

*建议: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心速宁,或者应停止哺乳。

用药禁忌人群

*已知对心速宁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有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

*患有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者。

*患有严重低血压者。

剂量优化的一般原则

*起始剂量: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

*滴定调整: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进行剂量调整。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包括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参数。

*个性化:剂量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考虑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和其他相关因素。第七部分药物监护和剂量调整方案关键词关键要点药物监护和剂量调整方案

主题名称:血浆药物浓度监测

1.心速宁胶囊的血浆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优化给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常用的监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能够准确测定心速宁胶囊在血浆中的浓度。

3.建议在药代动力学平衡状态下监测血浆药物浓度,以获得稳定水平的代表性数值。

主题名称:临床指标监测

心速宁胶囊的药物监护和剂量调整方案

药物监护

*心电图监测:在使用心速宁胶囊期间,应常规进行心电图监测。心电图应监测心室率、P-R间期、QRS复合波持续时间和QTc间期。

*电解质监测:使用心速宁胶囊会增加低钾和低镁血症的风险,因此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包括钾、镁和钙。

*肝肾功能监测:心速宁胶囊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因此应监测肝肾功能。应定期检查肝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

*凝血功能监测:心速宁胶囊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是在接受抗凝剂治疗的患者中。因此,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包括凝固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

剂量调整方案

初始剂量

*通常,心速宁胶囊初始剂量为每6-8小时0.25-0.5mg。

维持剂量

*维持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心率控制目标和安全性进行调整。

*根据需要,维持剂量可逐渐增加,每次增加0.25-0.5mg,每6-8小时给药一次。

*最大剂量通常不超过每6-8小时2mg。

剂量调整因素

心率控制目标

*心室率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基础心率和临床表现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患者,目标心室率为60-80次/分钟。

*对于某些患者,例如心衰患者,可能需要更慢的目标心室率。

其他因素

*电解质异常:低钾或低镁血症会增加心速宁胶囊的心律失常风险。在出现电解质异常时,应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直到电解质恢复正常。

*肝肾功能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会影响心速宁胶囊的代谢和排泄。在肝肾功能损伤患者中,应仔细监测患者的反应并相应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心速宁胶囊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例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CYP2C9抑制剂。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监测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心速宁胶囊的剂量。

减量和停药

*减量和停用心速宁胶囊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反跳性心动过速。

*通常,应将剂量逐渐减少0.25-0.5mg,每6-8小时给药一次,直至完全停药。第八部分个体化给药策略的探索个体化给药策略的探索

患者特异性变量

在确定心速宁胶囊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应考虑以下患者特异性变量:

*年龄:老年患者通常对心速宁的效应更敏感,可能需要较低的剂量。

*性别:女性通常比男性需要较低的剂量。

*体重:体重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较高的剂量。

*肝功能: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较低的剂量。

*肾功能: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较低的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心速宁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其剂量要求。

药代动力学监测引导给药

药代动力学监测(TDM)可用于指导心速宁胶囊的个体化给药。通过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医生可以确定最佳剂量以实现治疗目标。对于需要密切监控心速宁血药浓度的患者,TDM尤其有用,例如:

*有心脏传导异常史的患者

*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正在服用影响心速宁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的患者

基于评分的剂量调整

基于评分的剂量调整系统可用于确定心速宁胶囊的初始剂量。这些系统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和肝肾功能。通过使用预先确定的评分,医生可以确定最佳剂量范围。

治疗目标导向给药

治疗目标导向给药(TDD)是一种策略,旨在根据特定治疗目标调整心速宁的剂量。对于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治疗目标可能是心率控制或症状缓解。对于房颤患者,治疗目标可能是心室率控制或抗凝治疗。通过密切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目标。

临床研究证据

多项临床研究评估了心速宁胶囊个体化给药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研究表明,根据患者特异性变量、TDM或基于评分的剂量调整调整剂量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例如,一项研究评估了基于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对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个体化给药。研究发现,个体化给药组的心率控制率显着高于标准剂量组(78%vs.59%)。

另一项研究比较了TDM指导给药与标准剂量给药在房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发现,TDM指导组的心室率控制率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82%vs.63%)。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心速宁胶囊的个体化给药策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结论

心速宁胶囊的个体化给药策略是通过考虑患者特异性变量、药代动力学监测、基于评分的剂量调整和治疗目标导向给药来确定最佳剂量的过程。临床研究证据支持个体化给药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调整剂量,医生可以优化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风险。关键词关键要点不同剂量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主题名称:心血管安全性

*关键要点:

*分析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对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参数的影响。

*评估给药剂量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心速宁胶囊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如QT间隔延长或心肌缺血。

主题名称:抗心律失常疗效

*关键要点:

*比较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对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

*评估剂量依赖性疗效,并确定最佳剂量范围。

*探讨心速宁胶囊的抗复发作用和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能力。

主题名称:神经系统安全性

*关键要点:

*分析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对CNS功能(如认知、运动)的影响。

*评估给药剂量与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如头晕、嗜睡)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探讨心速宁胶囊长期使用对神经系统健康的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

主题名称:胃肠道耐受性

*关键要点:

*评估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

*分析剂量依赖性耐受性,并确定引起胃肠道症状的阈值剂量。

*比较不同剂型的胃肠道耐受性,例如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

主题名称:药物相互作用

*关键要点:

*探索心速宁胶囊与其他药物(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

*分析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对药物代谢、排泄和药效的影响。

*提供临床指导,优化合并用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和疗效降低。

主题名称:特殊人群剂量调整

*关键要点:

*探讨老年患者、儿童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不同剂量心速宁胶囊的反应。

*分析特殊人群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确定适当的剂量调整策略。

*提供基于年龄、体重或肾功能的个体化剂量推荐,以确保最佳疗效和安全性。关键词关键要点不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

主题名称:肠胃给药

*关键要点:

*口服给药是心速宁胶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方便且患者依从性好。

*口服后,心速宁胶囊在胃肠道吸收,吸收率受食物影响,饭后服药可减缓吸收,延长药效。

*但肠胃给药首过效应明显,进入体循环前的代谢率较高,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

主题名称:肌肉注射

*关键要点:

*肌肉注射给药能快速提高血药浓度,适用于紧急情况或无法口服的患者。

*注射后,心速宁胶囊在注射部位溶解吸收,吸收速度较快,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给药。

*但肌肉注射给药疼痛感较强,且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反应,长期使用易形成肌萎缩。

主题名称:静脉注射

*关键要点:

*静脉注射给药可直接将药物注入血液,迅速达到高峰血药浓度,适用于危重患者或需要快速升高血药浓度的场合。

*静脉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最高,吸收速度和起效时间均最快。

*但静脉注射给药需要严格的注射技术,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药物外渗或感染。

主题名称:皮肤外用

*关键要点:

*皮肤外用给药可用于局部治疗,避免全身性吸收导致不良反应。

*局部外用时,心速宁胶囊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作用于局部组织,药效相对较慢。

*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外周血管疾病,如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主题名称:其他给药途径

*关键要点:

*除了上述给药途径外,还有吸入、透皮、栓剂等其他给药途径用于心速宁胶囊的给药。

*这些途径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式。

*目前,吸入给药是心速宁胶囊前沿研究领域,可提高肺部局部药物浓度,并降低全身性不良反应。

主题名称:给药途径选择

*关键要点:

*不同给药途径对心速宁胶囊的药效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至关重要。

*应考虑患者病情、治疗目的、给药方便性、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判断最优的给药途径。

*对于紧急情况或需要快速升高血药浓度的患者,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是首选。

*对于长期治疗或不方便注射的患者,口服给药是主要的给药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老年患者的剂量优化

关键要点:

1.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