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被动运输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供能。•

素养达成

水平四

设计质壁分离及质

水平三壁分离红原的实睑.

分析实会结果

说出细用常透失水分析比较不同细胞

水平二g水的过程与箕在不同浓忧溶液中

结构相道泣的杵森失水情Bi

水平一

科学职雉科学探究社会费任

设疑树f因名匚渤先受习兴趣

糖醋蒜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如果只用蔗糖来腌制大蒜,糖分很难进入内部,

如果与醋酸共同使用,醋酸会杀死大蒜细胞,糖分就很容易进入大蒜内部了。据此可见,物

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一一细胞膜。

那么细胞内外的物质到底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呢?

阿基提能•分层突破上互动•智图•探兔——...............

探究点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任务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部,在长颈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把漏斗放到清

水中,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液面上升的现象,这就是渗透现象。结合下图分

析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和原理。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3)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半透膜),漏斗管内液面还会升高吗?

(4)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液面还会升高吗?

(5)渗透装置中,当漏斗内溶液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同吗?

(6)由以上分析确定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玻璃纸(赛璐玲)

渗透装置

液面不变

10%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因此水分子由10%蔗糖溶液-10%

葡萄糖溶液较多,右侧液面升高

(注:以上两个U型管中的半透膜均不允许葡萄糖、蔗糖通过)

1.渗透作用的原理

(1)原理分析

「A倒俯耳|手蹩子

Oc(jO水分子

#-*『2-------半透膜:水分子

侧能通过,而蔗糖

-B-J°c°c°o

1。°—。°〈I分子不能通过

单位体积内水分子

数:B侧大于A侧

水分子移动

|进入A侧的水分子多争进入B侧的水分求1

A侧液面上升

(2)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液面不再升高的原因:

分析下图可知: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液面差为Hi,由于水槽中与漏斗中

的液体具有浓度差,即具有渗透压,所以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

面,但是当”1产生的静水压等于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时,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平衡,漏斗液面

不再升高。

半透膜

2,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

研究渗透作用时溶液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

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相同,但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即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的数目多,溶剂分子的数目少,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

动。

【重点笔记】

1.有关渗透作用的四个误区

(1)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

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2)当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达到平衡时,是指两侧的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而两侧溶液的

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3)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

最后达到渗透平衡。

(4)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此处的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

是单位体积中微粒的多少,不是质量分数。

2.判断渗透系统中液体变化的方法

(1)液面变化的判断。

①若半透膜两侧,A侧溶质可以通过半透膜,B侧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则B侧液面

升高。

②若半透膜两侧A侧和B侧溶质相同,且均不能通过半透膜,则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

高。

③若半透膜两侧的溶质均能通过半透膜,则不存在高度差。

(2)高度差的大小决定于浓度差的大小,浓度差越大,高度差越大。

(3)浓度变化:渗透系统中,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时,实验刚开始浓度大的一侧达到平

衡后的浓度仍大于另一侧。

r过程评价©-

1.(合格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细胞膜D.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2.(等级考)如图甲烧杯中是5%的淀粉溶液,图乙烧杯中是5%的葡萄糖溶液,将装有

蒸储水(含碘液)的透析袋放入甲组烧杯中,只有蒸储水的透析袋放入乙组烧杯中。放置12h

后,观察甲组实验现象;取乙组透析袋内液体,加入斐林试剂热水浴后观察实验现象。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静置12h后,透析袋外的淀粉溶液变蓝

B.甲组静置12h后,透析袋内的液体颜色变浅

C.乙组静置12h后,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将增大

D.该活动说明,葡萄糖分子和碘可以透过半透膜,而淀粉分子无法通过

3.

5?——清水

装有3%

淀粉溶液的

透析袋

(等级考)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

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A.透析袋胀大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4.(等级考)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

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疏、MB、窿、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

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加、后。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

Ma=Mb>M^,则达到平衡后()

'半透膜、半透膜

图1图2

A.Ma〉MbB.hi>hz,"aVMb

C.MaWbD.Ma>Mb

探究点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任务如图是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先放到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甲),再放

到清水中(乙)的实验过程的图解,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蔗糖溶液)

乙(清水)

(1)实验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其中第一次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3)如果没有细胞壁,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吗?

(4)本实验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有何影响?

(5)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何物质?

(6)若用合适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该实验,结果会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吗?

成熟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壁全透性

显微镜下观察多个纤维素分

子集结成束,纵横交错构成

植物细胞壁

第一次观察

滴加蔗糖溶液后观察

再次滴加清水后观察

第二次对照

黑藻叶片

据图分析可知:

(1)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

(2)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2.质壁分离的原因及表现

「一内因一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1)原因一

I一外因一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厂宏观上:植物由坚挺一萎德

(2)表现-「液泡(大一小)

一微观上: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浅f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3.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将测细胞+礴溶液叫雹霭鸳曹胞

(2)判断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伸缩性的大小。

(3)验证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4)观察植物细胞膜: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

离,此时则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质的边界,即可认定为细胞膜。

(5)测定细胞液浓度的范围:

待测细胞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

刚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种外界溶液的浓度之间。

(6)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与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镜检,比较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长短

f判断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7)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对农作物合理灌溉,既满足了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

有利于对水分的吸收。

②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

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③防腐杀菌: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

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地保存。

④医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可以使人体细

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4.不同外界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变化分析

将成熟的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偷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0.5g/mL的尿素溶液中,

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分析如下:

(1)A曲线表示细胞在蒸脩水中:细胞略膨胀,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原生质体的体

积不能无限膨胀。

(2)B曲线表示细胞在0.5g/mL的尿素溶液中: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

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

(3)C曲线表示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因此质壁分离后细

胞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重点笔记】

1.判断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规律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②活的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适当浓度、溶质(如蔗糖)不能穿膜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②在适当浓度、溶质(如葡萄糖、KNO3、尿素、乙二醇)可穿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

离后自动复原。

③在高浓度溶液(如0.5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复原。

2.细胞的状态与吸水和失水的判断

(1)当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时,细胞失水量大于吸水量,此时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

液的浓度。

(2)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时,细胞失水量小于吸水量,此时外界溶液浓度

低于细胞液浓度。

(3)当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时,细胞失水量等于吸水量。

3.知识整合

(1)原生质层不包括全透性的细胞壁;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

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都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异

所导致的现象。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为细胞壁是全

透性的,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一©过程评价©-

1.(合格考)如图为三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放在同一种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

据图判断,三个洋葱表皮细胞原细胞液浓度()

A.c>a>bB.b>a>c

C.a>b>cD.c>b>a

2.(合格考)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

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乙

A.图像甲中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B.图像从甲到乙是由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C.图像乙所示细胞出现质壁分离,b处充满蔗糖溶液

D.图像甲和乙,细胞的a、c中存在紫色物质

3.(等级考)将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

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S

A.甲、乙两溶液的溶质相同,只是浓度不同

B.a点之前,乙溶液中的溶质已经进入细胞

C.在。〜4min内两条曲线有差异,说明甲溶液浓度低于乙溶液

D.处理到10min时,两溶液中的细胞液浓度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4.(等级考)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

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如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保卫滴加蔗糖溶液①用等渗溶液恢复初始状态后

细胞浸润标本.滴加蔗糖溶液②浸润标本

气孔一段时间后观察“

一段时间后观察

用等渗溶液恢复初始状态后

滴加蔗糖溶液③浸润标本

»一段时间后观察

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

探究点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任务1对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完成下列问题

载体蛋白.二通道

c••蛋白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1)方式a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2)方式b、c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转运蛋白的扩散,叫做。

(3)下列物质中,以方式a运输的是;以方式b、c运输的是。

①。2和CO2进出肺泡②苯被鼻黏膜细胞吸收③红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④胆

固醇进入肝细胞⑤甘油和乙醇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4)方式b、c有何异同?

任务2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是乙醇分子进入细胞的运输速率与浓度差之间的关系,请在坐标中绘出曲线。

根据图表可知,影响物质自由扩散的因素

是...........................................................................O

浓度差

013579

(mmol/L)

运输速率

0510152025

(分子/秒)

<

0

(2)下表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率和浓度差的关系,请在坐标中绘出曲线。浓度

差在7.5mmol/L以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O

由此可知,影响物质协助扩散的因素是..........................................

浓度差

1.534.567.59

(mmol/L)

运输速率

81524303131

(离子/秒)

,

浓度

气管、支气管不断分支,

最终形成肺泡

水通道蛋白的结构示意图

细胞处

气y---水分子

水通道

蛋白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血B液尉潍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1.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素

方式影响因素影响趋势曲线

自由扩散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与浓度差呈正相关

0

浓度差

当转运蛋白达到饱和ab

<-

①膜两侧物质的浓度阳/

时,物质的浓度差增

协助扩散差;②膜上转运蛋白蹲

力口,物质的运输速率国

的种类和数量。

也不再增加浓度差

2.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1)一部分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2)更多的是借助于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3.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

名称转运对象特点

载体

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蛋白

通道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

转运分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蛋白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

4.1或体蛋白的特性

(1)专一性:一种载体蛋白在对细胞内外物质进行运输时只能对应地运送唯一的一种或

性质非常相近的一类物质。

(2)饱和性: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在运输过程中当所有载体蛋白都已承担相

应的运输任务时,运输的速率不再因其他条件改变而加快。

【重点笔记】

解答有关被动运输的题目应掌握以下四点:

(1)被动运输是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

(2)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转运蛋白具有特

异性,不同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3)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转运蛋白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转运蛋

白全部参与物质运输时,物质运输速率不再随细胞外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4)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如甘油、乙醇、苯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水分子可以通

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但主要通过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一©过程评价

1.(合格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A.顺浓度梯度运输

B.需要转运蛋白

C.逆浓度梯度运输

D.不需要转运蛋白

2.(等级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

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3.(等级考)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葡萄穗7与葡萄糖结合的内部位点

焯葡萄糖结合的外部位点/

胞外广幺FE

细胞膜

胞内tnrvo01srv9“r

①②③④⑤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B.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时

C.该膜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4.(等级考)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102

1

106-4

1O10-8io-1010”1102

人工膜的通透性(cm•S-1)

A.H2O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B.生物膜对K+、Na+、Cf'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强化落宴•学皿达标,归纳•里)•素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T动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僮=细胞质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原理:渗透作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

细胞的吸植物细胞卜"、

水利失水

网----------'4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发,质壁分离复原]

络Hr.匕*

动ffi上者

运溶聿工

建顺浓度梯度

液%2

输不需要转运蛋白

[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

♦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

举例氧气等气体,H-油,乙醇,苯等,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质结合)

/顺浓度梯度)

载体蛋白{发生构象改变)

特点卜{需要转运蛋白)通道蛋白

Nd与通道直径和形状相适配)

协助

X不消耗能量)「'、、]■(通道蛋白卜{大小和电荷相适宜)

扩散

-(举例H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不与被转运物质结合)

主1.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浓度差。

干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落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实(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4.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

发生质壁分离。

5.成熟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Ch、尿素等溶液中会发生先质壁分离后

自动复原的现象。

6.自由扩散既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能量,气体及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

散方式运输。

7.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

萄糖。

高效课堂•实践运用®巩固・达标•反馈

1.下列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B.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

C.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D.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2.取一个新鲜马铃薯,将其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分别浸入I〜IV四种不同溶液

中,表中为1小时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四种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

溶液马铃薯质量变化百分率

I+5%

II-5%

III-3%

IV0

A.溶液IB.溶液II

C.溶液HID.溶液IV

3.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不消耗能量②都不需要转运蛋白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

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都是被动运输⑤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

度运输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⑤D.①②⑤

4.如图为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分别在上面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插入一

支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甲玻璃管内注入3mL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3mL浓盐水,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变动情况是()

A.甲中升高,乙中降低

B.甲中降低,乙中先升高后降低

C.甲、乙中均降低

D.甲、乙中均升高

5.

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一侧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后,

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请回答:

(1)此细胞发生了现象,是细胞的结果。

(2)图中②的结构名称是,②④⑤共同构成了o

(3)图中⑦充满了,其浓度o

(4)将此细胞置于清水中,⑥的体积会,是由于细胞的结果。

(5)在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后的过程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是()

A.液泡缩小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C.液泡颜色变浅

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

6.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

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

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

行实验求证。

⑴假设:。

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

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图2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

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2)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

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

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

细胞o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

疑雎解答•全程培优®释疑•解惑•教材•

问题探讨

1.提示: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

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液面也不会无限升高,因为当

水分子进出玻璃纸的数量相等时,液面就不会再升高。

2.提示: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过,因而

液面不会升高。

3.提示: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

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1)V(2)X(3)X2.D3.B

二、拓展应用

1.提示:实验设计思路: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然后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状态。细胞液的浓度处于未发生

质壁分离和刚刚质壁分离的相邻两蔗糖溶液之间。原理为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

失水。

2.提示:温度高低会提高或降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提高温度会加快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而降低温度则减缓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实

验方案设计如下:

按本章第1节渗透现象示意图组装好三组装置。在第一组的烧杯外用酒精灯或水浴锅加

热升温;第二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第三组留作对照。三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并记录液面

变化及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时所需的时间。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后分层检测案12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被动运输

夯基提能•分层突破

探究点一

【任务驱动】

任务答案:(1)单位体积的清水中水分子数大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单位时间内

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的水分子。

(2)不会。由于烧杯中与漏斗中的液体具有浓度差,即渗透压,所以水分子有进入漏斗

的趋势;但是液面差△X会产生相应的压强,当产生的压强与渗透压平衡时,半透膜两

侧水分子的交换速率相同,液面将不再升高。

(3)不会,因为纱布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蔗糖溶液都能通过。

(4)液面不会升高,因为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

(5)不同。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双向扩散速率相等,但漏斗内

溶液浓度仍高于烧杯中溶液浓度。这是漏斗内液面升高产生的作用力加大阻止烧杯中水分子

向漏斗扩散的缘故。

(6)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浓度差。

【过程评价】

1.解析: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不属于半透膜,A错误;葡

萄糖分子不是溶剂分子,所以不属于渗透作用,B错误;K+不是溶剂分子,所以不属于渗

透作用,C错误;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另外水分子是溶剂分子,所以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是

渗透作用,D正确。

答案:D

2.解析:甲组静置12h后,由于碘进入淀粉溶液,导致透析袋外的淀粉溶液变蓝,A

正确;甲组静置12h后,由于碘进入淀粉溶液,袋内碘浓度降低,导致透析袋内的液体颜

色变浅,B正确;乙组静置12h后,透析袋内的水进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进入透析袋,

导致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溶液浓度降低,C错误;甲组透析袋内没有蓝色,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乙组透析袋内含有葡萄糖,葡萄糖溶液浓度降低,该实验说明了,葡萄糖分子和碘可以透过

半透膜,而淀粉分子无法通过,D正确。

答案:C

3.解析: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水分子

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所以水分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而淀粉

不会从袋内出来,所以试管内依然是清水,浓度不变。

答案:A

4.解析:由于"A>MB、Ma=Mb>MA,所以两个漏斗中的液面都会上升,由于A与a

的浓度差要小于B与b的浓度差,所以后的高度要大于〃1;同时由于图2中吸水相对要少,

所以a的溶液浓度相对较高。

答案:D

探究点二

【任务驱动】

任务答案:(1)观察正常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状态,以便与处理后的状态形成自

身对照。

(2)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有花青素,使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色,有利

于观察。

(3)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4)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作试剂,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既明显,又不会杀死细胞。

若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过快,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若

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5)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且细胞失水,所以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

是浓度略有下降的蔗糖溶液。

(6)会。开始外界溶液浓度较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吸收K+和NOF后,随着细

胞液浓度增大,质壁分离后又会自动复原。

【过程评价】

1.解析:图中c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说明c的细胞液浓度最小;b

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外液浓度;而a失水较少,说明细胞外

溶液浓度比a细胞液稍大。综上所述,三种细胞原细胞液的浓度关系为b>a>c。

答案:B

2.解析:图甲中细胞存在于清水中,此时细胞会渗透吸水,但存在细胞壁的限制,使

得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A正确;图像从甲到乙发生了细胞的渗透失水,是由于细胞液浓度

低于细胞周围溶液浓度导致的,B错误;图像乙是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壁以内,

原生质层以外的部分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图像甲与乙中,a和c都因含有色素而呈现

紫色,D正确。

答案:B

3.解析:在乙溶液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甲溶液只有质壁分离,故两者的溶

质不同,A错误;。点时细胞失水量开始减少,说明a点之前,乙溶液中的溶质已经进入细

胞,B正确。

答案:B

4.解析:由题图分析,滴加蔗糖溶液①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一定程度,说

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①中吸收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②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关闭,

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②中失去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③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

开程度较大,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③中吸收较多水分,且多于蔗糖溶液①,由此推断3

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为②,①〉③。由分析可知,①处细胞吸水量少于③处细胞,说明保卫

细胞细胞液浓度①处理后〉③处理后,A错误;②处细胞失水,故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

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滴加③后细胞大量吸水,故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

保卫细胞,C正确;由分析可知,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D正确。

答案:A

探究点三

【任务驱动】

任务1答案:(1)自由扩散(2)协助扩散

⑶①②④⑤③

(4)相同点:b、c都需要转运蛋白协助、都是顺浓度梯度跨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