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4第一板块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检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A/3E/wKhkGWbpvcGAS_mGAAITpSpoQMA709.jpg)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4第一板块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检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A/3E/wKhkGWbpvcGAS_mGAAITpSpoQMA7092.jpg)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4第一板块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检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A/3E/wKhkGWbpvcGAS_mGAAITpSpoQMA7093.jpg)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4第一板块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检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A/3E/wKhkGWbpvcGAS_mGAAITpSpoQMA7094.jpg)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4第一板块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检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A/3E/wKhkGWbpvcGAS_mGAAITpSpoQMA7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命题主题四地壳变动规律一、选择题(2024·长春质量检测)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作用会导致分水岭被切穿,一侧河流被另一侧河流抢夺,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湖北省清江上游某河谷的发育过程就是典型的河流袭夺现象,其发育速度较一般河流袭夺更快,称为“清江袭夺模式”,下图为该河谷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A、B、C表示不同时期发育阶段。据此回答1~3题。1.图中的基岩类型可能是()A.沉积岩 B.喷出岩C.侵入岩 D.变质岩2.“清江袭夺模式”袭夺速度更快的主要缘由是()A.地壳下沉运动 B.地下水的溶蚀C.岩石风化作用 D.地表流水侵蚀3.袭夺后,图中袭夺河流域内改变最小的是()A.流域面积 B.水系形态C.河流流量 D.气候特征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基岩具有层理结构,故为沉积岩。第2题,依据河流袭夺的概念推断河流袭夺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A、C错;依据图中河谷不同时期发育阶段和水流方向推断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加快了河流袭夺的速度,B对,D错。第3题,分水岭是河流流域的分界线,确定流域面积的大小。材料中由于侵蚀作用,分水岭被切穿,一侧河流被另一侧河流抢夺,袭夺河流域面积增大,河流流量增大,A、C错;河流袭夺使袭夺河的支流增多,流域面积增大,水系形态发生较大的改变,B错;河流袭夺只是局部地区的地理要素发生改变,对该区域气候影响不大,气候特征改变不大,D对。答案:1.A2.B3.D(2024·合肥质量检测)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延川县旁边黄河某段蛇曲。据此回答4~6题。4.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缘由是()A.冬暖夏凉,气温相宜 B.降水稀水,光照足够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 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5.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 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 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6.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A.水源丰富 B.光照足够C.蒸发较少 D.土层较厚解析:第4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并不稀有,A、B错;伏义河村位于黄河曲流的凸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地势较缓,水源丰富,利于农耕和建房居住,但不利于建设港口码头,C错、D对。第5题,延川县黄河蛇曲群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河流流经图示区域时,受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的影响,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故选A。第6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南岸,为阴坡,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和气候较对岸潮湿,B错,C对;河流两岸都靠近河流,水源一样丰富,A错;甲处等高线较对岸密集,河谷坡度较对岸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较对岸薄,D错。答案:4.D5.A6.C(2024·洛阳统考)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着陆在岩石表层,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孔隙四周的表面颗粒的过程。在地貌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长期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崩解为岩屑。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地区中,局部盐风化地貌最为明显的可能是()A.乌拉尔山 B.阿尔卑斯山C.安第斯山 D.台湾山脉8.某地理研学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花岗斑岩进行考察,发觉背风面有大量的蜂窝石构造地貌,而迎风面却很少见(下图),其形成缘由是()A.迎风面岩石孔隙较密 B.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C.背风面光照强度较弱 D.背风面风雨冲刷较强解析:第7题,依据材料可知,盐风化地貌主要分布于距海近或距土壤含盐量大地区近的区域。台湾山脉位于台湾岛,四周被海洋包围,极易形成局部盐风化地貌,故D选项正确。乌拉尔山距海远;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均是一侧临海,盐风化地貌不如台湾山脉明显。第8题,据图可知,山体迎风面受山坡地形的影响,着陆到地表的水顺山坡自然下滑,坡面上盐液难以滞留,背风坡山顶部位凸出,凹陷处难以受到雨水冲刷,使盐液得以滞留,故B选项正确。岩石孔隙大小与岩石的种类有关,据图可知,迎风面与背风面均是由花岗斑岩颗粒组成的,岩石孔隙大小相当,故A选项错误;该山地背风面朝向东南,所以光照不肯定弱;背风面属于雨影区,降水少,风雨冲刷较弱,故C、D选项错误。答案:7.D8.B读“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马路车队夜行“二十四道拐”景观图和黄河上游支流泽曲部分河段及牛轭湖景观图,回答9~10题。9.同为弯曲形态的马路和河道,其形成和分布的缘由差异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路和河曲分布的地势高,地形坡度大B.马路和河曲的弯曲都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河曲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河段D.马路弯曲只分布在高原山地地区10.牛轭湖形成的条件有()①洪水期河流流速增大 ②河床坡度增大③河流弯曲度变大 ④河流有枯水期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9题,弯曲形态的马路多分布在地势高、地形坡度大的地区,当然沿海海岸弯曲大的地方和平原地区受其他地物的影响也会分布弯曲形态的马路;河曲主要分布在平坦的地方,故A、D错,C对;马路的弯曲受地形影响大,但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B错。选C。第10题,地形平坦地区河流的摇摆形成弯曲,当河流弯曲度特殊大时,拐弯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河床坡度减小。假如遇到洪水期,河流水量较大,流速增大,河流很可能会裁弯取直,按直线路途流淌。原本弯曲的河道因为泥沙淤塞、水位下降,渐渐与主河道分别,成为遗留在原河流岸边一个弯曲积水的湖泊,成为牛轭湖。选B。答案:9.C10.B陆海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海岸地貌。大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下图为美国东部海岸地貌示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回答11~13题。11.图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涨潮时海浪积累、河流积累B.河流积累、退潮时海浪积累C.河流积累、涨潮时海浪积累D.退潮时海浪积累、河流积累12.图中大陆架的沉积依次是()A.潟湖沉积—沙坝沉积—浅海沉积—沼泽沉积B.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浅海沉积—沙坝沉积C.潟湖沉积—沙坝沉积—沼泽沉积—浅海沉积D.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浅海沉积1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潟湖盐度改变状况及可能的缘由分别是()A.降低陆地冰川溶化 B.上升海水涌入C.降低降水增加 D.上升蒸发旺盛解析:第11题,解答本题要分清a、b三角洲的位置,然后依据靠近的地物来推断其成因。a位于沙坝左侧,与潮汐通道相连,所以其成因应当是海浪积累,而且是涨潮时,海水涌入潟湖,受潟湖水的顶托作用影响,泥沙沉积而成的。b位于陆地一侧河流出山口的位置,应当为河流冲积扇,属于河流积累地貌,选A。第12题,大陆架沉积序列须要依据沉积岩沉积的规律来推断,沉积物在下的形成时间早,沉积物在上的形成时间晚,相互靠近而且叠加的沉积岩,要看其上下关系和岩层的延长关系,从而推断出沉积岩形成的早晚。读图可知,该大陆架沉积的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浅海沉积。选D。第13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冰溶化,海平面上升。同时陆地冰川溶化,河流水量会增加,但陆地冰川溶化的水量远远小于极冰溶化的水量,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大,所以海水涌入潟湖,导致潟湖盐度上升。降水量多少和蒸发量大小无法推断。选B。答案:11.A12.D13.B(2024·惠州调研)青海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会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旁边较为集中(见图1,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见图2),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据此回答14~16题。14.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积累作用有关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沙丘向湖心移动15.据图推想,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因素有()①西北风 ②湖陆风③地壳隆起 ④河流⑤地形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④⑤16.推想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缘由是()A.气候干旱 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解析:第14题,沙丘是风力积累作用形成的,当地盛行西北风,受风力作用影响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沙丘迎风坡西北坡较缓,背风坡东南坡较陡。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当地河湖的沉积物,A对。第15题,青海湖西岸沙丘位于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其沙源主要来自三角洲的河流沉积物,④对;受大通山的阻挡,西北风的影响微弱,但湖陆风的影响较大,①错,②⑤对;青海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的构造湖,③错。第16题,青海湖周边地区过度放牧,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沙丘面积不断扩大,B对。气候干旱属于自然缘由,A错;青海湖为咸水湖,沿湖地区土壤盐碱含量较大,不相宜发展耕作业,青海湖湖水也不宜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因而不存在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问题,C、D错。答案:14.A15.C16.B二、非选择题17.(2024·武汉调研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的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据探讨,圆石与珍宝的形成缘由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头中,由围围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渐渐结晶,层层凝合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须要400万年的时间形成,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供应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1)推想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逝,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供应依据。解析:(1)摩拉基圆石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摩拉基圆石最早受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并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由于体积巨大且特别沉重,外力作用不行能将其从海底搬运到海滩,最可能是地壳运动使海底上升,海底岩石上覆物质被侵蚀才出现在海滩。(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必定要受到气温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2025年荆州市沙市区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湖南省衡阳县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发电企业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
- 荷叶母亲课件、教案、音频朗读
- 《椰树海滨风景》课件
-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开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 2025至2031年中国12英寸吊装球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阿伦磷酸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材氧化着色钛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西电网新能源场站涉网试验流程使用说明书
- 矿山应急管理培训
- DB41T 2486-2023 叉车维护保养与自行检查规范
- 1、DL-T5113.1-2019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用表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分析及更正
- 120急救车辆管理规范与120驾驶员管理制度
- 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四篇)
- 白酒业务员考勤管理制度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小班班本课程《吃饭这件小事》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