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即使从头到脚,被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都甘愿付出,这种损己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突显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贵品格。孟子对墨子精神的赞扬,影响深远。西晋鲁胜《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酷似墨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孟子·告子上》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不知类”是墨子应用归谬反驳法的标志词、惯用语,曾被墨子用来说服鲁班与楚王,止楚攻宋,孟子出色地加以传承发扬。《孟子·梁惠王上》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归谬辩辞,比喻生动,脍炙人口,众所周知,是世人普遍效法的思维表达范例。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是司马迁和班固等史学思想家对儒墨学关系的标准定性,是今日认知判断儒墨关系的正确指引。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兼爱”理想,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的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辟”即驱除、屏除、排除。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一丝可能翻案平反的条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吸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摘编自孙中原《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材料二:儒家“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从维护“君臣父子”的纲常出发,儒家主张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以自己为起点,逐渐扩大至他人,即“立爱自亲始”。墨家“兼爱”是围绕“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基本论点展开的。《吕氏春秋》说:“墨翟贵兼。”“兼”的本义是一只手拿着两颗稻谷,引申为同时顾及事物的几个方面。在《墨经》中,“兼”表示“整体”“全部”的意思。因此,“兼爱”主要强调的是“兼爱天下之人”。在墨子看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无论出身是高贵还是低贱,只要是人,都是被爱的对象,这个爱的对象的范围应该是“天下之人”,也就是整个人类,也即“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墨家“兼爱”认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别,却又要求别人不分差别地彼此相爱,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泥潭之中。与“兼相爱”紧密相连的是墨家的“交相利”的实利主义道德原则。在墨家看来,爱就是利,利即为爱。没有实际的“利”,就无从谈“爱”。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所爱的对象是相同的。儒家坚信在一个秩序和谐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仁爱;而墨家则认为在一个秩序和谐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兼爱,其实这两种理想的人际关系皆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是人类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儒家有“泛爱众”“仁者爱人”,墨家有“兼爱天下”。儒家施行“仁爱”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譬也,可谓仁之方也”,这种方法就是由己及人。“君子之于物,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的“仁”和“亲”是两个概念。“仁”是对亲人之外的他人的喜爱。“亲”则是对亲人或相熟的人的亲爱。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中国传统思想,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我们要在充分理解它们两者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分析、鉴别、取舍、改造,使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当今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和光芒。(摘编自高洁《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比较》)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之前墨家与儒家两大流派对举并提,而汉朝之后至清朝,墨学逐渐衰竭,这跟孟子的“辟墨”有一定的关系。B.“兼爱”是一种美好理想,是人类的共同人性论,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达到的,也与宗法等级制不符。C.材料一认为,我们应该吸取孟子为了本派学说而全盘否定墨学的历史教训,儒墨学说研究者应当平等地交流与合作。D.“立爱自亲始”是儒家的主张,是说在施行爱的时候,以自己为起点,再扩大到他人,根据关系的亲疏贵贱而不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本来是学儒学的,因认为儒学有缺点而自创墨学,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可见,在当时墨学比儒学更先进。B.利用儒墨之学的优势,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真理和治理国家,古代史学家的见解,对我们今天研究诸子百家各学派关系仍有指导价值。C.“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是说办事要先抓主要矛盾,孟子非墨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孔孟之道才能够鲜亮发光。D.墨学从与儒学并举到逐渐衰竭,墨子从与孔子并提到渐去渐远,原因很多,其自身学说有些地方自相矛盾、有些观点不合时宜是重要因素。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归谬反驳法的一项是()A.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C.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D.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所使用的论证方法。5.儒墨关于“爱”的主张有哪些异同点?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C2.A3.B4.①举例论证。文中列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上评论墨子的例子,论证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的语句论证孟子辟墨是为了孔孟之道鲜亮发光。③对比论证。文中将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的“可学而能”进行对比。5.异:儒家主张仁爱,“爱有差等”,由己及人,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墨家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天下”。同: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为了本派学说而全盘否定墨学的历史教训”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和最后一段“吸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等可知,孟子没有“全盘否定墨学”,只是对墨子进行不当的批判。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可见,在当时墨学比儒学更先进”错,并不能得出此结论,而且“春秋战国,儒墨同显”“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可知,两派地位相当,不能比较高下。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B.“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举例论证法与类比论证法,其余都有运用归谬反驳法。归谬法,就是通过将对方的错误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得出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谬误的方法。这种反驳方法的特点,是“设假为真”,以结论驳前提。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③比喻论证;④引用论证;⑤道理论证;⑥因果论证;⑦类比论证;⑧演绎论证;等等。材料一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如列举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上评论墨子的例子,论证的观点是前一句的“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列举《孟子·告子上》的话论证孟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引用论证,如引用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的语句论证孟子辟墨是为了孔孟之道鲜亮发光,即“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引用《墨辩注序》的语句论证“孟子非墨辟墨,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对比论证,如将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的“可学而能”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区别:一个是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一个是共同人性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儒墨关于“爱”的主张的不同点在材料二,题目《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比较》概括了二者的不同点。材料二第一段明确:“儒家‘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以自己为起点,逐渐扩大至他人”。第二段明确:“墨家‘兼爱’是……‘兼相爱,交相利’…………主要强调的是‘兼爱天下之人’……爱的对象的范围应该是‘天下之人’,也就是整个人类”。相同点在材料二第三段“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所爱的对象是相同的……这两种理想的人际关系皆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之爱,是人类之爱,爱的对象是整个人类”和最后一段“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都是中国传统思想,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生的乐趣林语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中国人在闲暇时是最聪明最理智的。他们有着如此之多的闲暇和悠闲的乐趣,这有关他们生活的一章,就是为愿意接近他们并与之共同生活的读者而作的。这里,中国人才是真正的自己,并且发挥得最好,因为只有在生活上他们才会显示出自己最佳的性格——亲切、友好与温和。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们食蟹、品茗、唱戏、放风筝、猜谜、看斗鸡、浇花、下棋、养鸟、猜拳、看手相、腌萝卜、喂鸽子、登山、看赛舟……这是因为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儿。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情趣来自传统。人们被教会欣赏美的事物,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无论如何是丑陋的,而某些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社会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抛弃掉,而疯狂地去追求西方的东西,可自己又不具备西方的传统,他们的精神更为丑陋。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园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国式园林,却为一个犹太人所拥有。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床、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国,但上海却是现代中国往何处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它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就像中国的乐队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进,基督的士兵们”一样。传统和趣味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古代的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伟大的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人们在抚玩着漂亮的旧书、欣赏着文人的信笺时,不可能看不到古代的中国人对优雅、和谐和悦目色彩的鉴赏力。仅在二三十年之前,男人尚穿着鸭蛋青的长袍,女人穿紫红色的衣裳,那时的双绉也是真正的双绉,上好的红色印泥尚有市场。而现在整个丝绸工业都在最近宣告倒闭,因为人造丝是如此便宜,如此便于洗涤,三十二元钱一盎司的红色印泥也没有了市场,因为它已被橡皮图章的紫色印油取代。古代的亲切和蔼在中国人的小品文中得到了极好的反映。小品文是中国人精神的产品,闲暇生活的乐趣是其永恒的主题。小品文的题材包括品茗的艺术、图章的刻制及其工艺和石质的欣赏、盆花的栽培,还有如何照料兰花、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拜谒古代美人的坟墓、月下赋诗,以及在高山上欣赏暴风雨——其风格总是那么悠闲、亲切而文雅,其诚挚谦逊犹如与密友在炉边交谈,其形散神聚犹如隐士的衣着,其笔锋犀利而笔调柔和,犹如陈年老酒。文章通篇都洋溢着这样一个人的精神:他对宇宙万物和自己都十分满意;他财产不多,情感却不少;他有自己的情趣,富有生活的经验和世俗的智慧,却又非常幼稚;他有满腔激情,而表面上又对外部世界无动于衷;他有一种愤世嫉俗般的满足,一种明智的无为;他热爱简朴而舒适的物质生活。在中国,人们对一切艺术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懂得很多。一个较为年轻的文明国家可能会致力于进步;然而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自然在人生的历程上见多识广,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过好生活。就中国而言,由于有了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当作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一切知识的终结,于是,强调生活的艺术就是更为自然的事情了。但即使没有人文主义,一个古老的文明也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价值尺度,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乐趣”,这就是那些感官上的东西,比如饮食、房屋、花园、友谊。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像巴黎和维也纳这样古老的城市有良好的厨师、上等的酒和美妙的音乐。人类的智慧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便感到无路可走了,于是便不愿意再去研究什么问题,而是像奥玛开阳那样沉湎于世俗生活的乐趣之中了。于是,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它不知道怎样像中国人那样吃,如何像他们那样享受生活,那么,在我们眼里,这个民族一定是粗野的,不文明的。(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对闲暇时光的利用方式往往能体现他的个性,因为闲暇时人往往能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B.中国人传统的情趣,体现了他们对美的欣赏,这种欣赏能力是在有高尚情趣的社会中熏染出来的。C.中国传统的物品逐渐被价格低廉的工业商品替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人们也都乐于接受。D.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它历经发展,最终会强调生活的艺术,包括注重饮食等持久的生活乐趣。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罗列出中国人闲暇时所做的事,看似繁复,实则是以铺陈展示中国人的生活乐趣之丰富。B.作者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作比,讽刺了当时国人盲目追求西方审美文化的现象,形象巧妙又辛辣。C.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淡亲切,笔力温和又有感染力,既表达了文化浸润下中国的文化魅力,又有警示意义。D.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进行详细阐释,意在反衬工业社会的丑陋并直观地表达出对工业时代的批判。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内涵。9.在任何时代,文化自信都应该被提振。时值校园文化节,需要你写一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开幕词,请结合本文,列出几条提纲。【答案】6.C7.D8.①在新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中国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摒弃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情趣。②国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重新培养他们的乐趣。9.①中国人有高尚的生活情趣。他们闲暇时亲近自然,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愉悦精神,表达情谊。②中国传统的审美艺术优雅古朴。古书装帧、信笺、瓷器、绘画等,优雅和谐,赏心悦目。③中国传统的文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人们注重精神的愉悦,强调生活的艺术,把人当成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终结。【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人们也都乐于接受”错。结合第3段“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无论如何是丑陋的……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床、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和第4段“现在整个丝绸工业都在最近宣告倒闭,因为人造丝是如此便宜”可知,作者对于中国传统的物品逐渐被低廉的工业商品替代是非常痛心的,“精神丑陋”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不认可,他并不乐于接受,并不希望中国传统的艺术品被工业商品替代。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D.“意在反衬工业社会的丑陋并直观地表达出对工业时代的批判”错。结合第6段“在中国,人们对一切艺术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懂得很多……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自然在人生的历程上见多识广,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过好生活……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乐趣’,这就是那些感官上的东西,比如饮食、房屋、花园、友谊。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可知,作者详细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最终并不是为了去批评工业时代,而是意在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传统和趣味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是指,传统和趣味之间需要经历一个相互磨合、协调的过程。为什么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结合第2段“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园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国式园林,却为一个犹太人所拥有。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床、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国,但上海却是现代中国往何处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它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就像中国的乐队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进,基督的士兵们’一样”可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中国人盲目地、疯狂地区追求西方的东西,丢掉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趣的追求,所以需要适应。如何适应:结合文章第4、5、6段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的欣赏需要时间来适应,所以需要给国人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欣赏传统文化的美丽,重新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乐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念要点和拟写提纲的能力。结合第1段“中国人在闲暇时是最聪明最理智的。他们有着如此之多的闲暇和悠闲的乐趣”、第2段“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们食蟹、品茗……”和第3段“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儿。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情趣来自传统。人们被教会欣赏美的事物,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可知,中国人在闲暇时亲近自然,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闲暇和乐趣,愉悦自己的精神,表达情谊,可见中国有高尚的生活情绪,这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结合第4段“古代的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伟大的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可知,中国人具有赏心悦目的古书装帧、信笺、瓷器、绘画等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体现了中国人对优雅、和谐和悦目色彩的鉴赏力,可见中国传统的优雅古朴的审美艺术正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结合第6段“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自然在人生的历程上见多识广,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过好生活。就中国而言,由于有了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当作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一切知识的终结,于是,强调生活的艺术就是更为自然的事情了。但即使没有人文主义,一个古老的文明也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价值尺度,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乐趣’”可知,中国人把人作为中心,把人类幸福当作终结,他们注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强调生活的艺术,这种充斥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正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选自《韩非子·五蠹》,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则称先王之道A以籍仁义B盛容服而饰C辩说D以疑E当世之F法G而贰H人主之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与“位卑则足羞”(《师说》)两句中的“卑”意思相同。B.“以成其私”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私”意思不同。C.“聚弗靡之财”与“则弗能攻”(《兼爱》)两句中的“弗”意思不同。D.“西益而宅”与“单于益骄”(《苏武传》)两句中的“益”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混乱风气的形成跟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有关,不除掉这些人,国家就危险了。B.人们想要行为正当就需要本性正,如果一开始就不够强盛,那么,最后肯定会失败。C.晋文公听到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的事,深受启发,下令不准滥修宫室,要保障农事。D.管仲认为君王应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安宁;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2)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14.两则材料中,给君王的建议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答案】10.BDG11.D12.C13.(1)(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2)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的,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14.①相同点: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②材料一中希望君王能保证从事农耕的人多于经商之人,否则会本末倒置,导致社会风气不好,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③材料二中管子劝谏君王,国家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很难治理,体现了以农为本、重视农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称先王之道”为做法,“以”为表目的的连词,“籍仁义”为目的,应该在B处断开;“盛容服”与“饰辩说”为并列结构,用“而”字连接,应该在D处断开;“疑”为动词,“当世之法”为名词性短语,“疑当世之法”为动宾短语,语意完整,应该在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二者都解释为“卑微”。句意: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B.正确。私欲,私人目的/偏爱。句意:来达到私人目的。/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C.正确。奢侈/不。句意:积累奢侈资财。/就不能进行医治。D.错误。扩建/更加。句意: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单于更加骄横。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C.“咎季家的墙坏了不修”错误,根据原文“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可知,是咎季隔壁的老臣的墙坏了不修,不是咎季。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倍”,成倍超过;“致尊”,受到的尊重;“过”,超过;“耿介”,光明正直。(2)“所以”,表凭借,是靠它来……;“昌炽”,繁荣昌盛;“……者,……也”,判断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两则材料中都强调要重视农业生产。材料一:文中“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首先明确了观点——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分析了工商业盛行的危害,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材料二:根据“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可知,管子把民众当作天。“仓库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以及“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也体现了管子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能安定。参考译文:材料一: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要使工商业者和游手好闲的人尽量减少,而且(让他们)名位卑下,因为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现在社会上向君主亲近的侍臣行贿托情的风气很流行,这样官爵就可以用钱买到;官爵可以用钱买到,那么工商业者的地位就不会低贱了。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的活动可以在市场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会少了。(奸商)搜刮所得成倍地超过农民的收入,而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又超过从事耕战的人,那么光明正直的人就减少,而经营工商业的人就增多。因此,造成国家混乱的风气是:那些著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那些纵横家们,弄虚作假,招摇撞骗,借助于国外势力来达到私人目的,进而放弃了国家利益。那些游侠刺客,聚集党徒,标榜气节,以图显身扬名,结果触犯国家禁令。那些国君的近臣,大批依附权臣贵族,肆意行贿,而借助于重臣的请托,逃避从军作战的劳苦。那些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君主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像蛀虫一样的人,不广罗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现破败沦亡的国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为怪了。材料二: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本性不正的人最后肯定行为不正当,一开始就不够强盛的最后肯定会失败。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 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河间献王说:“管子曾说过:‘仓库充实时,人民会明白什么是礼节;衣食丰裕时,人民会认识到光荣和耻辱。’谷物,国家是靠它繁荣昌盛的,礼义是靠它实行的,人心是靠它安定的。《尚书》五福中把富裕作为开端,子贡问为政之法,孔子说:‘使百姓富裕。’富裕之后再进行教导,这就是治国之本。”晋文公去见咎季,看到他的家庙紧靠在西墙下,晋文公说:“谁住在您的西边?”咎季回答说:“是君王的老臣。”晋文公说:“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咎季回答说:“我忠于职守,但比不上老臣的功劳,老臣的墙坏了却没有再修筑。”晋文公问:“为什么不修筑呢?”咎季回答说:“一天不种庄稼,一百天都得不到吃的。”晋文公出门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车夫,车夫在车后叩头说:“君王的英明,是群臣的幸福。”晋文公于是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不准滥修宫室,以此妨害百姓的住宅,修建要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踏莎行·春水鸭头纳兰性德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描绘了百花开放的初春季节,正该相会时,“可怜人”却掩起屏风,孤眠不起。B.上阕描绘宜人春景,下阕前两句继续实写,描绘恋人在灯下说着绵绵情话的温馨画面。C.结尾两句借鸿雁映照窗上的影子不成“人”字,委婉地表达了“可怜人”的相思情怀。D.这首词通过屏山孤眠的凄苦等,将一个相思苦恋的闺中思妇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动人。16.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答案】15.B16.①这几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春天的河水,涟涟碧绿,翠如鸭头一般颜色。春山火红,如红色的鹦鹉嘴。柳絮如烟如丝,在春风中歪歪斜斜,娇弱无力。②这几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反衬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愁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下阕前两句继续实写”错误,下阕前两句写想着那些秘密的话语,头枕着手臂,是回忆昔日欢聚的情景,是虚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春天到了,春水泛出了鸭头绿,身上的春衫鲜红得犹如鹦哥的红嘴。看那袅袅的烟丝被春风吹得歪歪斜斜,是那么的娇弱无力。这三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水如鸭头般碧绿,春山火红如鹦鹉的嘴,而烟丝则在风中无力摇曳。诗句中“春水鸭头”和“春山鹦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水比作鸭头的颜色,春山比作鹦鹉的嘴。这种比喻生动形象,有助于描绘春天的生机和色彩。词句虽然描绘了美丽的春景,但结合全词来看,这种美景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闷。“烟丝无力风斜倚”一句中的“无力”和“斜倚”暗示了主人公的无力感和孤独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称赞之情。(2)苏轼《石钟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错误说法。(3)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居住地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答案】①.《出师》一表真名世②.千载谁堪伯仲间③.盖叹郦元之简④.而笑李渤之陋也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见群鸥日日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注意的字词有:“名”“堪”“郦”“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打着背包奔赴这片连一杯淡水、一捧黄土也要到几十公里外去取的盐湖边扎下帐篷。最原始的铁勺、铁耙、铁钻、铁锹,都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他们穿上水靴蹚入盐池挖盐,土法上马生产出第一批钾肥,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如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块块分割整齐的湖田一个比一个大,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正在抽吸湖里的卤水。厂房里生产大量钾肥,A,不用问,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人力大大节省了……察尔汗盐湖大规模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走上“万丈盐桥”,公路就像一座桥悬浮在卤水上面。宽阔光滑的路面,与周围自然结成的盐盖连成一体。脚下没有奔腾的流水,而是注满涌动卤水的盐盖。踩在上面,平稳踏实,感觉与城市里的柏油马路没有两样。有趣的是盐桥维修的方法别具一格,一旦路面出现坑坑洼洼,只要从附近的盐盖上铲一点盐粒,再去路边挖的盐水坑里舀一勺浓浓的卤水浇上去,盐粒融化后凝固,B。漫步盐湖间,一个个盐体结晶宛如春天盛开的花朵。千姿百态的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这儿一簇,那儿一丛,丛丛簇簇恣意绽放在盐湖中,直奔我的眼底。这些梦幻般的盐花呈现出的鬼斧神工,虽然不可能人工复制,但那些被时光刻录的留存,仍旧埋藏在深深的盐湖中,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0.文中的画横线句子如果改成“打着背包奔赴这片盐湖边扎下帐篷”,与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答案】18.A工人却没有看到几个B路面很快平整如初19.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既表明了盐体结晶的分布广,又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②运用拟人,用“恣意”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盐体结晶任意、不受拘束的特点,增强了盐体结晶自然形成各种形态的表达力度。③用“直奔”一词形象写出盐体结晶形态多、颜色鲜艳,亮人眼球,从而引起“我”的注意与惊叹。20.①原文用数量词“一杯”“一捧”与“几十公里”形成对比,有力地表现了热血青年当年挖盐的生活环境的恶劣。②原文用“连⋯⋯也⋯⋯”的句式强调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③而改句为一般陈述句,无强调之意,语意较为平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下文说“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了繁重的人工劳动”,可见厂房里工人很少,应填:工人却没有看到几个。B语境在说盐桥维修的方法,强调维修简单、快捷,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让路面平整,应填:路面很快平整如初。【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内容上,形容盐体结晶千姿百态,分布广泛;句式上,结构对称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语势。②“丛丛簇簇恣意绽放在盐湖中”用“恣意”描写盐体结晶如花朵盛开的情态,把盐体结晶人格化,突出其自由、无拘无束的特点;③“直奔我的眼底”用“直奔”描绘千姿百态的盐体结晶对我视觉的冲击力,突出其形态多、颜色鲜艳的特点,从而引起“我”的注意与惊叹。【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从用词看,原句“连一杯淡水、一捧黄土也要到几十公里外去取的盐湖”形容盐湖,用数量词“一杯”“一捧”与“几十公里”对比,表现了热血青年当年挖盐的生活环境的恶劣。改句“这片盐湖”缺少对盐湖环境恶劣的直观感受。②从句式看,原句用“连⋯⋯也⋯⋯”的句式,有强调作用,增强了事实的无可辩驳的力量,使语言有表现力。改句“打着背包奔赴这片盐湖边扎下帐篷”为一般陈述句,语气和语意表达都平淡,不如原句强调效果明显。(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树蜗牛是波利尼西亚诸岛的本土物种,其身长不到2.5厘米,但它们对当地生态的作用是巨大的:树蜗牛既能限制对植物有害的真菌生长,又能让植物残体(如落叶)中的养分迅速回到土壤。因此,它们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一员。可惜,这些树蜗牛在岛上死亡殆尽了。原因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喜欢吃蜗牛的法国人将大蜗牛带到了波利尼西亚诸岛。谁料到,本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厨房的大蜗牛陆续逃亡,并在当地大肆繁殖。大蜗牛以约500多种植物为食物,缺乏天敌的它们在岛上大肆啃食植物,严重破败了岛上的生态系统。为了抑制大蜗牛,法国人又将大蜗牛的天敌——狼蜗牛引入受大蜗牛祸害的岛屿。不过,狼蜗牛不仅捕食美味的大蜗牛,岛上一些本地小蜗牛也成了狼蜗牛的食物,其中就包括对岛上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的树蜗牛。在狼蜗牛的横扫之下,本地树蜗牛几乎灭绝。在树蜗牛消失后,不仅森林严重退化,而且农业用地的肥力下降,当地农民不得不扩大对土地的开垦,以满足生存之需。然而,结果又导致森林进一步被农田蚕食。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用疑问句分别给第一段和第二段添加一个小标题,均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修改示例:大蜗牛以500多种植物为食物,缺乏天敌的它们在岛上大肆啃食植物,严重破坏了岛上的生态系统。为了抑制大蜗牛的繁殖,法国人又将大蜗牛的天敌——狼蜗牛引入受大蜗牛祸害的岛屿。22.第一段:树蜗牛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第二段:树蜗牛是如何消失的?【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成分赘余,“约”与“多”语意重复,删掉“约”或“多”。第二处,搭配不当,“破败……生态系统”动宾搭配不当,把“破败”改为“破坏”。第三处,“抑制大蜗牛”,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在“抑制大蜗牛”后补上中心词“的繁殖”。【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选用句式的能力。第一段的观点是“它们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重要一员”,根据题干要求,改为疑问句:树蜗牛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第二段由“可惜,这些树蜗牛在岛上死亡殆尽了。原因……”引起话题,分析树蜗牛消失的原因,根据题干要求,改为疑问句:树蜗牛是如何消失的?或者修改为:树蜗牛为什么会消失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在获奖感言中说:“一个人的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情怀是民族情怀的一部分。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当代青年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清澈的爱,只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花课件制作教学课件
- 弹跳效果课件教学课件
- 芭蕾课堂课件教学课件
- 北京版五年级(上)劳动技术教案
- 高等学校排球普修课教案
- 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协议
- 互联网医疗保证金协议书
- 产品质量不合格事故补偿协议书
- 产业协同协议书
- 个人房屋租赁协议
- (必练)广东省军队文职(经济学)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蔡戈尼效应完整版本
- 农业灌溉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法课程纲要(知识清单)
- GB/T 22838.6-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6部分:硬度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控制及规章制度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限公司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一批)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