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一、选择题1.(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取两个蒜头,用清水培养。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遮光处。一段时间后,甲长成了绿色的蒜苗,乙长成了黄白色的蒜黄。下列说法中,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C.环境可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D.蒜苗和蒜黄不是同种生物【答案】B【解析】取两个蒜头,用清水培养。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遮光处。一段时间后,甲长成了绿色的蒜苗,乙长成了黄白色的蒜黄。说明了光影响了叶绿体的形成,因此,进一步说明了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023·贵州中考真题)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部分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B.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C.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都相同【答案】D【解析】A.不同的地雀喙有利于吃不同的食物,地雀喙的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A正确。B.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地雀间喙特征的差异属于变异,B正确。C.达尔文发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源于共同祖先的、生活在不同岛上的地雀,经漫长的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征,不同特征喙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同地雀的基因组成不相同,D错误。故选D。3.(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D.自然选择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定向积累,可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答案】B【解析】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A正确。B.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B错误。C.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C正确。D.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新类型,D正确。故选B。4.(2023·湖北中考真题)如图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③蛋白质和④DNA组成B.图中的⑤表示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一定相同D.从含性染色体的类型看,精子有两种类型,卵细胞只有一种【答案】C【解析】A.该图表示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③蛋白质和④DNA组成,A正确。B.⑤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形态不一定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C错误。D.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形成的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22条+X的精子,一种是22条+Y的精子,在形成卵细胞时,XX分开到两个卵细胞中,形成的卵细胞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只有一种类型的卵细胞,D正确。故选C。5.(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分别叙述的是(
)A.前者是遗传现象,后者是变异现象B.都是变异现象C.都是遗传现象D.前者是变异现象,后者是遗传现象【答案】A【解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仔,九子各不同”这句话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6.(2022·宁夏中考真题)下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染色体基因性状 B.性状染色体基因 C.染色体性状基因 D.基因染色体性状【答案】A【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染色体、基因、性状。故选A。7.(2021·西藏中考真题)如图是与生物遗传相关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染色体、基因、DNAB.生物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C.在生物的细胞中,①②③都是成对存在的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D【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A错误。B.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行为)等。可见,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性状不一定能肉眼观察到,B错误。C.在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变成了成单存在,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C错误。D.通常,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故选D。8.(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全部为23对B.DNA是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D.人的性别决定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答案】C【解析】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生殖细胞中23条,A错误。B.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B错误。C.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D.人的性别决定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D错误。故选C。9.(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A.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不可能相等,错误。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上有多个基因,错误。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故选D。10.(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B.在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C.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细菌抗药性形成原因是用药后细菌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答案】C【解析】A.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由于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A错误。B.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B错误。C.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正确。D.细菌首先存在抗药性的变异,使用抗生素后,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而不是细菌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D错误。故选C。11.(2022·辽宁铁岭中考真题)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结婚的原因是()A.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B.后代都会得艾滋病C.后代长相都不好看 D.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加【答案】D【解析】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故选D。12.(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肥沃土壤中获得大粒花生B.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C.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D.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答案】C【解析】ABD.肥沃土壤中获得大粒花生、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都是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C.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故选C。13.(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个体而言,变异一定是有利的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答案】A【解析】A.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这种变异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变异,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所以,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C正确。D.达尔文认为,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D正确。故选A。14.(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片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片呈丝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不同叶片的基因组成不同B.两种不同的叶形是一对相对性状C.水毛茛叶的形态与基因无关D.叶形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AB.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即扁平状叶和丝状叶的基因型相同,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故属于相对性状,这也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B错误。C.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能减轻水流的冲击,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能有效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水毛茛叶的形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叶的形态与基因有关,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所以同一株水毛茛叶形态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15.(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③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成单存在C.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D.④基因的数目和③DNA分子的数目相等【答案】A【解析】A.结合题图可知,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B.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故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也成对存在,B错误。C.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为23条,C错误。D.通常,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故④基因的数目要比③DNA分子的数目多,D错误。故选A。16.(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下图是有关遗传知识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细胞质,③是遗传信息B.生物性状由②控制,同时还受环境影响C.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D.一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答案】B【解析】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因此,DNA主要存在于①染色体,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故③是基因,错误。B.生物的性状不仅由②基因控制,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正确。C.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错误。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基因的数量多余DNA的数量,错误。故选B。17.(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最有力的证据C.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D.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都是定向的【答案】D【解析】A.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基本方法,A正确。B.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B正确。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为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哺乳类和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C正确。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D。18.(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炎热的夏季,睡觉时嗡嗡乱飞的蚊子令人讨厌,很多驱蚊效果良好的蚊香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蚊子接触蚊香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因为燃烧的蚊香数量太少,蚊子没被杀死而产生抗药性C.蚊子存在抗药性变异,蚊香对这种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D.蚊子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答案】C【解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蚊子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蚊香时,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蚊子,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蚊香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样的蚊香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蚊作用,导致蚊香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ABD错误,C正确。故选C。19.(2023·北京·中考真题)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下图中①~④代表的生物与其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下列关于叶海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C.其形态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答案】D【解析】A.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B.叶海龙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可见,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B正确。C.那些具有有利变异(即具有更好的伪装能力)的叶海龙个体,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更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生存下来。而那些形态结构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容易被捕食者发现或无法有效捕食,从而被淘汰。因此,叶海龙的形态结构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结合题图可知,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①或②,不是④,D错误。故选D。20.(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答案】D【解析】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等,没有氧气,B正确。C.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正确。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即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D错误。故选D。21.(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脊椎动物各类群的进化关系如图,图中①和②分别是(
)
A.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B.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D.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答案】C【解析】根据生物进化树可知,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图中①和②分别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故选C。22.(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下列对蛾类昆虫及兰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蛾类昆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B.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C.此种兰花的传粉方式一定是自花传粉D.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答案】C【解析】A.蛾类、蝶类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颤迅→蛹→成虫,其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A正确。B.由题干“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他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可知,蛾类昆虫细长的口器与其功能相适应,B正确。C.由题干“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可知,此花属于虫媒花,C错误。D.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的蛾类昆虫更有利吸食细长的花距的花蜜,细长的花距选择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的蛾类昆虫进行传粉,因此,蛾类昆虫和兰花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D正确。故选C。2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A.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正确。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错误。故选D。24.(2021·江西赣州·中考真题)某大豆品种的4号染色体上存在着一种抗虫基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号染色体上只有这一个基因 B.4号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抗虫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4号染色体位于大豆细胞的细胞核内【答案】A【解析】A.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A错误。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抗虫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正确。D.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可见,4号染色体位于大豆细胞的细胞核内,D正确。故选A。25.(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下列植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海带
②葫芦藓
③满江红
④苏铁
⑤向日葵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③④⑤②① D.④⑤③②①【答案】A【解析】①海带属于藻类植物,②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③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④苏铁属于裸子植物,⑤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海带→葫芦藓→满江红→苏铁→向日葵。故选A。26.(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C.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了进化的原因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B【解析】A.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A正确。B.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了进化的原因,C正确。D.生物的遗传变异(属于内因)和环境因素(属于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故选B。27.(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见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A.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C.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D.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答案】D【解析】A.杀虫剂Ⅰ、Ⅱ都对害虫起到了定向选择作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正确。B.曲线下降不会达到零值,是因为害虫有抗药性强的个体,正确。C.曲线回升是通过抗药性强的害虫不断繁殖实现的,正确。D.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杀虫剂l、Ⅱ不能使害虫发生抗药性强弱的变异,错误。故选D。28.(2022·山东中考真题)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答案】C【解析】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C错误。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D正确。故选C。29.(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A错误。B.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所谓的“超级细菌”,B错误。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能够生存下来,但不一定进化成为新物种,C错误。D.按照达尔文的解释,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枯叶蝶,它停息在树枝上,像一片枯树叶。枯叶蝶的祖先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像枯叶,有的不太像枯叶。像枯叶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发现,不太像枯叶的个体,常被天敌吃掉。这样,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繁殖、变异,定向性更明显,枯叶蝶更像枯叶了,D正确。故选D。30.(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下列关于兰花螳螂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天敌对兰花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D.为了应对敌害,兰花螳螂产生了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答案】D【解析】A.兰花螳螂从外形上看仿佛就是一朵兰花,既有利于逃避敌害又可躲在花丛捕捉食物。兰花螳螂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兰花螳螂在外形上看就是一朵兰花,不易被敌害发现,因此天敌对螳螂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既有适应环境的,也有不适应环境的。因此,兰花螳螂也会产生不利于应对天敌的变异,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且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兰花螳螂不能“为了应对敌害,而产生体态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D错误。故选D。31.(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者统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种类1890年1900年1910年1920年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深色桦尺蛾65706958130222323440浅色桦尺蛾45146244545030321212870A.1920~1960年,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D.1920年前,浅色桦尺蛾能够更好的生存【答案】C【解析】A.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A正确。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浅色和深色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C.环境改变后,浅色的桦尺蠖体色与环境差异较大,容易被天敌发现,被捕食。深色桦尺蠖,具有保护色,能适应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型遗传给后代,故深色的桦尺蠖比例不断的增加,C错误。D.据表中数据可见:1920年前,环境没有变化前,浅色桦尺蛾占的比例更多,能够更好的生存,D正确。故选C。32.(2023·湖北黄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条C.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 D.女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答案】C【解析】A.通常,每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B.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即23条,B错误。CD.人体的性别遗传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女性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于母亲,一条来自于父亲,C正确,D错误。故选C。33.(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B.C.D.
【答案】A【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4.(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基因组成B.DNA全部位于细胞核中,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C.人的卵细胞核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D.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个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C【解析】A.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B.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B不符合题意。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所以人的卵细胞核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C符合题意。D.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所以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不符合题意。故选C。3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安装与维护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都兰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后冲刺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建筑工程承包简易合同(35篇)
- 2024版劳动协议安全管理操作手册版
- 《生成可执行的ja》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精美课件
- 钢结构餐厅钢架焊接施工合同
- 电力设施升级承揽合同
- 实习协议样本
- 餐饮业地面施工合同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上海市青浦区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务各项管理制度
- 角的概念推广(说课课件)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高清版)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
- 2024年东方航天港海阳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 高考体育特长生培训
- 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部门预算编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