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全书电子讲义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案教案1-17章全_第1页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全书电子讲义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案教案1-17章全_第2页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全书电子讲义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案教案1-17章全_第3页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全书电子讲义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案教案1-17章全_第4页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教学设计全书电子讲义整本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案教案1-17章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库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和把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问题。2.掌握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及基本形态。3.认识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二)教学重点1.如何看待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的划分。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研究文学理论,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学理论的性质问题。2.解释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重点讲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让学生明白文学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长期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重点讲解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3.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略讲。只需抓住以下要点即可:(1)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2)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换言之,同一认识客体是多对象的。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4.关于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重点讲述的部分。教师在总结文学理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文学理论观点以后,要讲明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的形成过程及人们对其的认识过程。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以下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2)文学社会学(3)文学心理学(4)文学符号学(5)文学价值学(6)文学信息学(7)文学文化学需要向学生讲明的是,文学理论七种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教学参考书》第4页)D1-L1.1.1何谓“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案例分析库)D1-L1.1.1如何理解“共时秩序”?(案例分析库)本质主义(文学理论术语库)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文学理论术语库)韦勒克(文艺理论家库)2.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D1-L1.1.2从新时期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探讨看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案例分析库)D1-L1.1.2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以“朦胧诗”问题为例(案例分析库)人性与人道主义(经典著作分析库)典型(文学理论术语库)全球化(文学理论术语库)民族性(文学理论术语库)3.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D1-L1.2.1.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概观(案例分析库)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教学参考书》第7页)4.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卡冈: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教学参考书》第18页)D1-L1.2.2反映论(案例分析库)D1-L1.2.2文学符号学(案例分析库)D1-L1.2.2从“反映论”视角来看《呐喊》、《彷徨》(案例分析库)文学接受(文学理论术语库)比兴说(文学理论术语库)虚静说(文学理论术语库)神思说(文学理论术语库)滋味说(文学理论术语库)意境说(文学理论术语库)《边城》之边(经典著作分析库)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家库)布洛克(文艺理论家库)康德(文艺理论家库)荣格(文艺理论家库)弗洛伊德(文艺理论家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文献资料库1.1文学理论的性质)2.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文献资料库1.2文学理论的形态)教学设计库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3.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二)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如何理解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2.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的发生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的。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特定的时代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特定语境和重要条件。(1)文化渊源方面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学传统;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及其他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2)历史背景方面要介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与19世纪文艺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历史背景,也是其产生的时代需求。这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文学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与19世纪文坛作家之间的关系,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批判和论争。3.马克思恩格斯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如下:(1)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论断,明确了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2)艺术掌握方式的论断,说明了文学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3)艺术生产的论断,揭示了文学创作活动的特殊性以及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在当代的境遇。(4)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提出,是在批评领域里对文学的综合评价,并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性质。(5)文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化,要讲明:(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等基本艺术规律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和学习借鉴外国文艺经验的思想。(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文艺思想。包括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新的时代条件下文艺的“二为”方向的问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问题,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艺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用健康有益的文艺作品,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3)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等要点。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况D1-L2.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概述(案例分析库)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D1-L2.1.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资源(案例分析库)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D1-L2.1.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古典文学传统的借鉴和吸收(案例分析库)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内涵(1)文学活动论对象化(文学理论术语库)(2)文学反映论反映(文学理论术语库)D1-L2.2.2-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案例分析库)D1-L2.2.2-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案例分析库)社会与时代精神(经典著作分析库)(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D1-L2.2.3-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中的作家及其作品(案例分析库)(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D1-L2.2.4-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案例分析库)(5)艺术交往论D1-L2.2.5-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案例分析库)(6)文学与人的全面解放D1-L2.2.6-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人的全面解放问题(案例分析库)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和内涵D1-L2.3.1-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案例分析库)源与流(文学理论术语库)普及与提高(文学理论术语库)批判与继承(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理论术语库)(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文艺论断D1-L2.3.3-作家和人民的关系(案例分析库)D1-L2.3.2-邓小平与江泽民关于“二为”方针的新论述(案例分析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导言》,马海良译,载《外国文学》,1999年04期(文献资料库,2.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2.童庆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载《东疆学刊》,2004年10月(文献资料库,2.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与内涵)3.王元骧:《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前提》,载《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05期(文献资料库,2.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教学设计库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理解和掌握文学活动的构成。3.认识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二)教学重点1.文学活动由哪些因素构成?2.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比较常见的有哪些观点?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认识人类活动的性质问题,可以使我们在理解文学活动时有了一个总的指导性纲领。2.通过对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的讲解,可以让我们确切地明白文学得以产生的依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3.理解文学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理解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4.文学活动的构成要重点讲解。依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要讲清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要讲清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构成及世界各地所持的不同的观点。5.文学活动的发生按以下几个方面讲:先简单梳理一下关于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即:(1)巫术发生说(2)宗教发生说(3)游戏发生说;然后再正面阐述我们的观点:文学起源于劳动。要讲清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的几方面的原因。6.在文学活动的发展这个问题上重点讲解如何解释物质生产发展同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问题。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D1-L3.1.2黑格尔关于“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案例分析库)D1-L3.1.2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案例分析库)艺术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主体(文学理论术语库)人的本质(文学理论术语库)内在尺度(文学理论术语库)美的规律(文学理论术语库)异化劳动(文学理论术语库)异化(文学理论术语库)陆机(文艺理论家库)2.文学活动的地位治世之音安以乐(《教学参考书》第51页)D1-L3.1.3文学:“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案例分析库)社会关系(文学理论术语库)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术语库)精神活动(文学理论术语库)3.世界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个要素说(《教学参考书》第49页)D1-L3.2.1文学模仿论源流(案例分析库)模仿说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刘勰(文艺理论家库)钟嵘(文艺理论家库)4.作家D1-L3.2.1作者是什么?——福柯之问(案例分析库)话语理论(文学理论术语库)苏珊·朗格(文艺理论家库)5.作品D1-L3.2.3罗曼•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案例分析库)D1-L3.2.3兰塞姆的“构架-肌质”理论(案例分析库)D1-L3.2.3卡勒的“结构主义”文学观(案例分析库)D1-L3.2.3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案例分析库)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术语库)什克洛夫斯基(文艺理论家库)形式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罗兰·巴特(文艺理论家库)福柯(文艺理论家库)《人类生存的伟大寓言》(经典著作分析库)6.读者D1-L3.2.4接受美学理论概述(案例分析库)D1-L3.2.4文学接受活动对于文本的意义(案例分析库)D1-L3.2.4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案例分析库)诗无达诂(文学理论术语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理论术语库)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姚斯(文艺理论家库)哈贝马斯(文艺理论家库)7.文学活动的发生“继竹,续竹,飞土,逐肉”(《教学参考书》第51页)D1-L3.3.1文学活动“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的观点(案例分析库)D1-L3.3.1康德论艺术活动与游戏相通(案例分析库)D1-L3.3.1文学与劳动(案例分析库)巫术(文学理论术语库)图腾(文学理论术语库)仪式(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解释学:游戏(文学理论术语库)康德(文艺理论家库)席勒(文艺理论家库)8.文学活动的发展D1-L3.3.2弗莱的“文学循环发展论”(案例分析库)D1-L3.3.2普洛普的文学活动发展观(案例分析库)D1-L3.3.2马克思论“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案例分析库)D1-L3.3.2马克斯•韦伯论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库)原型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王元骧:《探寻文艺学的综合创新之路》,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3.1生活活动与文学活动)2.【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之第一章“再现”、第二章“主体性”部分,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文献资料库,3.2文学活动的构成)教学设计库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学的含义。2.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认识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4.掌握文学的价值系统与功能系统。(二)教学重点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有哪些表现?2.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的典范形态有哪些?3.文学的价值系统与功能系统是什么?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各种含义,突出强调文学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属性,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组织。2.讲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明确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理解它与经济基础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突出强调文学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再次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审美的、社会的各种内涵是通过话语蕴藉而体现出来的;最后理解和把握文学作为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3.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是重点要讲解的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1)无功利与功利。让学生理解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2)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的显现。(3)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则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通过以上三点的学习,明白文学的属性决不是单一的而总是双重的;其次,文学的审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复杂地缠绕在一起。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4.掌握话语和话语蕴藉的概念。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的五个要素:(1)说话人;(2)受话人;(3)文本;(4)沟通;(5)语境。而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2)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理解此问题是讲述文学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的基础。话语蕴藉有两个典范形态:(1)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2)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5.文学的价值系统部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学价值的意义及其生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学价值具有多样性和主导性的特点。同时,传统的关于文学与真善美的关系也是这一部分讲解的重点。文学的功能系统部分,主要是对文学的四大功能: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了解,其中,娱乐功能是需要着重对学生讲解的,其他三大功能略讲。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诸种含义D1-L4.1.1韦勒克、沃伦论文学研究和文明史研究(案例分析库)D1-L4.1.2缘情论(案例分析库)D1-L4.1.2《典论•论文》(案例分析库)D1-L4.1.2七种“美的艺术”(案例分析库)文学(文学理论术语库)文章(文学理论术语库)文(文学理论术语库)文以气为主(文学理论术语库)孔子(文艺理论家库)曹丕(文艺理论家库)鲁迅(文艺理论家库)D1-L4.1.4伊格尔顿论文学与非文学(案例分析库)2.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杰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的七种模式(《教学参考书》第65页)D1-L4.2.2马克思论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案例分析库)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教学参考书》第69页)经济基础(文学理论术语库)上层建筑(文学理论术语库)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术语库)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D1-L4.3.3“审美意识形态”提出的历史语境与贡献(案例分析库)D1-L4.3.3童庆炳论文学(案例分析库)D1-L4.3.3钱中文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案例分析库)D1-L4.3.3康德论审美判断的无功利(案例分析库)阿都尔塞:艺术与审美和意识形态(《教学参考书》第78页)D1-L4.3.3审美的功利与无功利——以《再别康桥》为例(案例分析库)D1-L4.3.3阿多诺论艺术本质的双重性(案例分析库)D1-L4.3.3如何理解“文学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以余光中和艾青的诗歌为例(案例分析库)D1-L4.3.3如何理解“文学既是形象的,又是理性的”——以《阿Q正传》为例(案例分析库)审美认同(文学理论术语库)4.文学作为显现在语言中的审美意识形态D1-L4.4.1福柯的话语理论(案例分析库)冯·戴伊克:话语分析方法(《教学参考书》第59页)D1-L4.4.1索绪尔的语言观(案例分析库)言语情境(文学理论术语库)D1-L4.4.2文学话语中的社会权力关系——以伊沙的《结结巴巴》为例(案例分析库)D1-L4.4.2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非直觉的审美形象(案例分析库)蕴藉(文学理论术语库)伊格尔顿(文艺理论家库)王夫之(文艺理论家库)黄药眠(文艺理论家库)刘熙载(文艺理论家库)D1-L4.4.2何为“含混”?--以杜甫的两句诗为例(案例分析库)中国古人论话语含蕴(四则)(《教学参考书》第78页)王昌龄(文艺理论家库)5.文学的价值和功能系统D1-L4.5.1李贽的“童心说”D1-L4.5.1D1-L4.5.2贺拉斯的寓四、建议阅读书目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版。(文献资料库,4.1文学的含义)2.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之“文学与审美”“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二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文献资料库,4.3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教学设计库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2.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3.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二)教学重点1.如何处理社会主义文学中雅与俗的关系?2.如何处理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如何看待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认清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基本性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2)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3)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主要是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具有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把握这些提法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2.认清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学中雅与俗的关系,做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处理好双方关系的原则是:在大力发展高雅的、严肃的艺术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雅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3.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础和前提。(2)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这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向。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更需要加强对话与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繁荣。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是: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当然并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更应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它最忌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正确道路。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1)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教学参考书》第89页)D1-L4.5.1恩格斯论“三融合”的美学理想(案例分析库)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术语库)(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D1-L4.5.1文学的价值系统-李贽的“童心说”及其文学价值观(案例分析库)D1-L4.5.1文学的价值系统-文学的真、善、美价值(案例分析库)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D1-L4.5.2文学的功能系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案例分析库)D1-L4.5.2“二为”方向的酝酿与提出(案例分析库)《在时代中成长的母亲》(经典著作分析库)D1-L4.5.2从影片《生死抉择》看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案例分析库)(2)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D1-L4.5.2梁生宝:社会主义文学中的新人形象(案例分析库)(3)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美的规律(文学理论术语库)D1-L4.5.2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案例分析库)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1)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D1-L5.3文学传统与反传统的关系:以魏晋文学为例(案例分析库)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紧张(经典著作分析库)民族性(文学理论术语库)世界文学(文学理论术语库)(2)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D1-L5.3钱锺书论文学传统和新变的关系(案例分析库)歌德(文艺理论家库)(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D1-L5.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案例分析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教学参考书》第91页)四、建议阅读书目1.孙运华:《文艺倾向性随想》,载《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5.1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2.曾文渊:《还应付出更大的努力———谈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1期。(文献资料库,5.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3.钱中文:《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文献资料库,5.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教学设计库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2.了解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创作动因与发生阶段、构思阶段、艺术传达与物化阶段。3.掌握文学创作的四大心理机制,即艺术直觉与知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与艺术理解。4.掌握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所应具备的条件。(二)教学重点1.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到底指的是什么?2.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是怎么生成的?3.文学创作四大心理机制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何关系?4.优秀作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认识和理解文学创造的内涵。包括:(1)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包括理解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观念生产、符号活动、富于个性)及其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2)理解并掌握文学创造的客体的具体内涵。文学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3)理解并掌握文学创造的主体的具体内涵。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4)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包括客体“主体化”(选择客体、加工信息、情感体验、对象化,观念中创造、审美形象);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亦即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主体“客体化”(作家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地受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的。2.关于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主要讲解以下四个方面:(1)艺术知觉与直觉。知觉和直觉都是从心理学上借用来的。艺术知觉具有审美趣味、欣赏习惯、艺术观念等特点;艺术直觉是指在艺术创作或欣赏过程当中,不依靠逻辑推理的过程而获得知识的思维方式。(2)艺术情感。情感是主体外在事物引起的态度的自我体验。艺术情感就是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3)艺术想象。在心理学中,想象是指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艺术想象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相似性想象三种。(4)艺术理解。是指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对其所要表现的内容与表现方式进行的理性思考。8.作为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解:(1)作家与生活体验。作家的创作是为社会、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进行的创作,因此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作家的生活体验应该是深刻的、自觉的。(2)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首先,作家应该有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与技能。其次,他的创作能够影响人、教育人。最后,作家还需要对文学艺术具有特殊的喜好。(3)创作个性与艺术创新。创作个性是作家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家搜集素材、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各个环节;独创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没有独创性的作品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天才也属于创作个性的范畴。(4)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就整个社会环境而言,创作自由是文学繁荣的保障;对个体而言,创作自由则是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同时,作者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责任感成为自己的创作使命。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教学参考》第103页)D1-L6.1.1文学创造不同于宗教活动(案例分析库)社会与时代精神(经典著作分析库)艺术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2.文学创造的客体D1-L6.1.2客体即“情感”说——苏珊•朗格“情感的象征符号(案例分析库)“移情”说(《教学参考》第108页)D1-L6.1.2文学反映整体性的社会生活——以《白鹿原》为例(案例分析库)D1-L6.1.2罗丹的“审丑”论(案例分析库)D1-L6.1.2文学作品中的审丑(案例分析库)D1-L6.1.2《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案例分析库)模仿说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符号学(文学理论术语库)柏拉图(文艺理论家库)叶燮(文艺理论家库)梁启超(文艺理论家库)3.文学创造的主体D1-L6.1.2作家的体验(案例分析库)D1-L6.1.2立普斯论“主体即移情者”(案例分析库)D1-L6.1.2文学创造主体的特殊性——以曹雪芹为例(案例分析库)D1-L6.1.2布洛论“主体即旁观者”(案例分析库)关于弗洛伊德的艺术是“性欲的转换形式”之说(《教学参考》第105页)主体(文学理论术语库)对象(文学理论术语库)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家库)4.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D1-L6.1.3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案例分析库)D1-L6.1.3“我眼中的废墟文学”——作为体验者的作家(案例分析库)言谈(文学理论术语库)5.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D1-L6.1.2《葬花词》中的移情现象简析(案例分析库)关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和“原型”(《教学参考》第106页)审美“心理距离”说(《教学参考》第108页)心理距离(文学理论术语库)集体无意识(文学理论术语库)原始意象(文学理论术语库)6.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D1-L6.3无意识理论(案例分析库)D1-L6.3柏拉图、陆机论灵感(案例分析库)D1-L6.3-巴尔扎克小说创作中理智和情感的矛盾(案例分析库)D1-L6.3-茨威格论创作中的无意识现象(案例分析库)无意识(文学理论术语库)情节化操作(文学理论术语库)7.文学创作的主题和客体追求D1-L6.4列宁论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案例分析库)D1-L6.4“文摊文学家”赵树理与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案例分析库)8.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D1-L6.5.1-“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案例分析库)D1-L6.5.1-《俄狄浦斯王》的假定真实性(案例分析库)D1-L6.5.1-歌德与席勒对“一般”与“特殊”的看法(案例分析库)D1-L6.5.1-荒诞派戏剧的内蕴真实性(案例分析库)D1-L6.5.1-李白诗歌的主观、诗艺的真实(案例分析库D1-L6.5.1-马列文论中的真实性概念(案例分析库)D1-L6.5.2-《爱是不能忘记的》的高尚的品格(案例分析库)D1-L6.5.2-《小二黑结婚》反映新风尚的功利取向(案例分析库)D1-L6.5.2-鲁迅论情感评价中“善”的价值追求(案例分析库)D1-L6.5.2-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故乡的情感矛盾(案例分析库)独创性(文学理论术语库)D1-L6.5.4-《白鹿原》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案例分析库)D1-L6.5.4-人文精神(案例分析库)D1-L6.5.4-人文主义(案例分析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之“第二部分:符号的创造”,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文献资料库,6.1文学创造)2.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锺书〈谈艺录〉读本》第二章“创作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文献资料库,6.2文学创作过程)3.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文献资料库,6.3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4.夏中义:《大师是怎样写作的》,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文献资料库,6.4文学创造的主体条件及其追求)5.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文献资料库,6.5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教学设计库第七章文学作品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2.理解、掌握并应用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的原理。3.理解文学作品的体裁。(二)教学重点1.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即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的理解、把握和应用。2.理想文学体裁的界分及其相对性。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介绍中外关于文学作品层次的学说:如中国言、象、意三层次说和英伽登的四层面说。2.语言层、形象层与意蕴层。突出这是现象学层面上的划分,是作品依次呈现给读者的层次。要着重介绍各有什么特点,三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包括特征性和艺术魅力)、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2)文学意境的特征和分类。(3)文学意象概念的界说、基本特征及文学意象的分类。其中要突出:第一点,如何从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两方面来理解典型的美学特征。第二点,如何理解和领悟文学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特征。4.文学作品的体裁,要分别介绍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的特点,着重理解和把握体裁划分的依据及其相对性问题。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言不尽意(文学理论术语库)D1-L7.1-英伽登的文本层次理论(案例分析库)2.语言层、形象层与意蕴层(1)文学作品的语言层面D1-L7.1-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中语言的陌生化(案例分析库)D1-L7.1-文学言语的心理蕴含-苏童《米》(案例分析库)D1-L7.1-文学语言的内指性-李贺《李凭箜篌引》(案例分析库)D1-L7.1-形式主义与什克罗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案例分析库)(2)文学作品的形象层面D1-L7.2-《安娜卡列宁娜》及《红楼梦》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案例分析库)D1-L7.2-《鼠疫》中人物形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案例分析库)卢卡契(文艺理论家库)D1-L7.2-文学形象中个别和一般的统一-巴金《家》(案例分析库)D1-L7.2-文学作品形象的假定与真实的统一-《等待戈多》(案例分析库)(3)文学作品的意蕴层面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家库)D1-L7.4-《围城》中的三层意蕴(案例分析库)D1-L7.4-《浮士德》的意蕴三层面(案例分析库)4.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学典型典型(文学理论术语库)何其芳(文艺理论家库)D1-L7.3.1-典型概念的理论梳理(案例分析库)D1-L7.3.1-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黑格尔对特征的说明(案例分析库)《白毛女》与典型化(经典著作分析库)D1-L7.3.1-夏目漱石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性(案例分析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学理论术语库)D1-L7.3.1-恩格斯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案例分析库)D1-L7.3.1-《阿Q正传》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案例分析库)《家》的家与人(经典著作分析库)(2)文学意境意境(文学理论术语库)王昌龄(文艺理论家库)皎然(文艺理论家库)司空图(文艺理论家库)王夫之(文艺理论家库)王国维(文艺理论家库)D1-L7.3.2-意境概念梳理(案例分析库)情与景(文学理论术语库)D1-L7.3.2-情景交融-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表现(案例分析库)境生象外(文学理论术语库)虚与实(文学理论术语库)D1-L7.3.2-韵味无穷在王维《辛夷坞》中的表现(案例分析库)D1-L7.3.2-苏轼《赤壁赋》中意境的生成(案例分析库)D1-L7.3.2-王国维《文学小言》中的情景观(案例分析库)(3)文学意象意象(文学理论术语库)王充(文艺理论家库)叶燮(文艺理论家库)D1-L7.3.3-歌德《浮士德》中的哲理性(案例分析库)象征(文学理论术语库)杰姆逊(文艺理论家库)D1-L7.3.3-《百年孤独》中意象的象征性(案例分析库)D1-L7.3.3-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荒诞性(案例分析库)D1-L7.3.3-庞德诗歌《在地铁站上》的意象分析(案例分析库)D1-L7.3.3-文学意象中的求解性和多义性-李金发《弃妇》(案例分析库)5.文学作品的体裁(1)关于体裁的划分体裁(文学理论术语库)类型(文学理论术语库)文体(文学理论术语库)D1-L7.5.1-古希腊的体裁划分(案例分析库)(2)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的特点D1-L7.5.2-小诗《断章》的体裁特征(案例分析库)D1-L7.5.4-小说《边城》的体裁特征(案例分析库)D1-L7.5.4-鲁迅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案例分析库)D1-l7.5.5-剧本《雷雨》的体裁特征(案例分析库)D1-L7.5.5-中外戏剧概览(案例分析库)(3)体裁分类的相对性D1-L7.5.6-文学体裁分类的相对性(案例分析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杨向荣:《陌生化》,载《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文献资料库,7.1文学作品的语言)2.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文献资料库,7.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3.王一川:《历史真实的共时化变形─—“狂人”典型的修辞论阐释》,载《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文献资料库,7.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4.陈伯海:《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文献资料库,7.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文献资料库,7.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5.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文献资料库,7.3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教学设计库第九章抒情性作品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抒情的基本界定。2.理解抒情性作品的构成。3.理解抒情的基本方式。(二)教学重点1.如何把握抒情作品的基本结构?2.抒情有哪些基本方式?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这需要明确界分。2.讲明抒情虽重在主观,但并不脱离现实;抒情的主体性强,表现心灵,但又与社会紧密关联。3.在讲解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时,要讲明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是直接融合在一起的;抒情话语虽然也保留了一般话语的通讯功能,但着重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2)抒情性作品是声情并茂的象征性表现;抒情性作品是情景交融的象征性表现。4.抒情方式既落实于抒情话语的修辞上,也表现在不同的抒情角色上。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抒情与叙事相对D1-L9.1.1-华兹华斯论诗歌与沉思(案例分析库)2.抒情的现实性与社会性D1-L9.1.2-《草叶集》中的抒情主体与19世纪美国社会(案例分析库)D1-L9.1.3-《女神》中的自我抒情主人公与“五四”时代精神(案例分析库)D1-L9.1.3-曹操《短歌行》中的自我与社会(案例分析库D1-L9.1.4-李贺诗歌的自我抒发和宣泄(案例分析库)苏珊·朗格(文艺理论家库)D1-L9.1.4-苏珊·朗格论“艺术形式”与情感(案例分析库)3.抒情性作品的构成D1-L9.2.1-诗歌《乡愁》中的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案例分析库)D1-L9.2.2-论“诗家语”与“陌生化”(案例分析库)D1-L9.2.2-启功先生谈诗画关系(案例分析库)响(文学理论术语库)大音希声(文学理论术语库)D1-L9.2.2-抒情性作品中的“声与情”(案例分析库)柔波的荡漾之下(经典著作分析库)情与景(文学理论术语库)D1-L9.2.2-中国古代文论中情与景的关系梳理(案例分析库)4.抒情方式D1-L9.3.1-浅析《秋浦歌》中的夸张手法(案例分析库)D1-L9.3.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象征(案例分析库)用事(文学理论术语库)D1-L9.3.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用典(案例分析库)D1-L9.3.2-李白诗歌中的第一人称抒情方式(案例分析库)D1-L9.3.2-浅析代言式抒情(案例分析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李倩:《发愤抒情论的中西比较谈》,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5期(文献资料库,9.1抒情界定)2.陈伯海:《中国诗学的声韵节奏论》,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文献资料库,9.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3.朱光潜:《诗论》之“第八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第九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第十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三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文献资料库,9.3抒情方式)教学设计库第十章文学风格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和把握文学风格的定义和内涵。2.理解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3.认识文学风格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如何看待风格与人格、人品的关系?2.创作个性如何转化为文学风格?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风格是个重要的概念,尤其在以作家论为中心的文学理论中为最。2.讲明人们对风格理解的多样性,进而介绍风格的四种有代表性的观念和理论。其中要着重介绍:第二种“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强调风格与作家个性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3.比较鉴别中提出一个折衷性的定义方案,并阐明其基本内涵:(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其中要突出:第一点,即日常个性、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第二点,即辨析“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等观点的内涵及其问题,并归纳出一个稳健的说法。4.风格的分类:尤其突出古典时代的风格类型的划分、特点,以及现代风格的多样性。5.风格的价值与品评:各有价值,不可轩轾;务先博观,平理若衡。6.风格与文化: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及风格与流派的关系。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风格的重要性歌德论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教学参考书》第252页)2.风格的理解(1)风格是独特的语言形式亚里士多德论风格的追求(《教参》第251页)(2)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D1-L10.1.2-曹丕论“文以气为主”(案例分析库)D1-L10.1.2-钱锺书论“文如其人”(案例分析库)(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刘勰论风格的“因内符外”说、“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教参》第247页)3.风格的内涵(1)创作个性如何转化为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日常个性、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关系示意(《教程》第288页的图)诗品出于人品(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0.2.1-个性外化为风格:以苏轼和柳永为例(案例分析库)(2)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D1-L10.1.2-布封论“风格即人”(案例分析库)D1-L10.2.2-马克思论风格是构成作家“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案例分析库)(3)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D1-L10.2.3-风格如何体现为语言编码和特定修辞?(案例分析库)4.风格的类型与价值陆机论文体风格特征(《教参》第247页)刘勰论体性(《教参》第247页)自然与平淡(经典著作分析库)夸饰之美(经典著作分析库)姚鼐论风格之美(《教参》第249页)体(文学理论术语库)气(文学理论术语库)神(文学理论术语库)韵(文学理论术语库)味(文学理论术语库)格(文学理论术语库)奇正(文学理论术语库)浓与淡(文学理论术语库)阳刚与阴柔(文学理论术语库)5.风格与文化(1)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D1-L10.4.1-时代风格:以“建安风骨”为例(案例分析库)D1-L10.4.1-何其芳创作风格中的时代性差异(案例分析库)D1-L10.4.1-文学风格与个人、时代:巴金创作风格的基调及其变化(案例分析库)(2)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毛泽东论艺术要有特殊的民族风格(《教参》第246页)D1-L10.4.2-“物哀”:日本文学的民族风格(案例分析库)(3)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刘师培论南北文学不同(《教参》第254页)D1-L10.4.3-林语堂和钱锺书论南北文学之不同(案例分析库)(4)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D1-L10.4.4-婉约词和豪放词的不同风格:以苏轼和柳永为例(案例分析库)D1-L10.4.4-文学流派的风格:以荒诞派戏剧为例(案例分析库)赫拉普钦科论文学流派(《教参》第255页)四、建议阅读书目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的“第三章文体作为系统”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文献资料库,10.2风格的定义和内涵)2.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的“作品的风格”部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文献资料库,10.3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3.朱志荣:《中国文学的地域风格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文献资料库,10.4文学风格与文化)教学设计库第八章叙事性作品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了解叙事理论和叙事学的基本状况。2.理解叙事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等的基本概念。3.初步学会运用叙事学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叙事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三者的区别和联系?2.初步学会应用叙事学范畴分析具体作品。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了解叙事理论和当代叙事学的基本状况。2.叙事与叙事构成:叙事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每个概念都要细细讲解,并且以实例加以说明。3.叙事内容,其中包括:(1)故事(包括事件、情节、人物、场景,注意古今理论对情节和人物着重点的不同)(2)结构(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3)行动(包括一般行动逻辑[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和行动序列的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4.叙述话语(1)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及其表现的时序、时距、频率。(2)视角(包括第三、一、二人称叙述)5.叙述动作(1)叙述者与动作。(2)叙述者与声音。(3)叙述者与接受者。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叙事理论和当代叙事学D1-L8.1.1-叙事学发展概述(案例分析库)D1-L8.1.1-作为中国传统叙事理论的小说评点(案例分析库)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文艺理论家库)列维-斯特劳斯(文艺理论家库)托多洛夫(文艺理论家库)金圣叹(文艺理论家库)毛宗岗(文艺理论家库)叙事学(文学理论术语库)结构主义叙事学(文学理论术语库)新叙事学(文学理论术语库)2.叙事与叙事构成叙事(文学理论术语库)叙述(文学理论术语库)D1-L8.1.4-叙事的构成:《孔乙己》中的叙述内容、叙述动作和叙述话语(案例分析库)3.叙事内容故事(文学理论术语库)情节(文学理论术语库)功能(文学理论术语库)人物(符号论)(文学理论术语库)人物(行动论)(文学理论术语库)行动元(文学理论术语库)变换的角色,不变的故事(经典著作分析库)D1-L8.2.1-“故事”与“情节”——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所作的区别(案例分析库)D1-L8.2.1-什么是故事——以《雷雨》为例(案例分析库)D1-L8.2.2-深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库)D1-L8.2.3-《窦娥冤》中的行动序列分析(案例分析库)4.叙述话语D1-L8.3.1-时距:变快与变慢(案例分析库)时序(文学理论术语库)叙述顺序(文学理论术语库)倒叙和预叙(文学理论术语库)D1-L8.3.1-晚清小说对于倒叙手法的接受(案例分析库)省略(文学理论术语库)停顿(文学理论术语库)场合(文学理论术语库)概述(文学理论术语库)D1-L8.3.1-叙事性作品中的时间——以《百年孤独》为例(案例分析库)视点(文学理论术语库)聚焦(文学理论术语库)第三人物叙述(文学理论术语库)第一人物叙述(文学理论术语库)D1-L8.3.2-第三人称叙述——以《红楼梦》为例(案例分析库)D1-L8.3.2-第一人称叙述:童真之眼(案例分析库)《阿Q正传》的“自我”\o""(经典著作分析库)D1-L8.3.2-叙述者的视角(案例分析库)5.叙述动作叙述者(文学理论术语库)隐含作者(文学理论术语库)声音(又译“语态”,文学理论术语库)D1-L8.4.2-“元小说”的叙述者与声音(案例分析库)巴赫金(文艺理论家库)D1-L8.4.2-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简介(案例分析库)小说之复调(经典著作分析库)叙述接受者(文学理论术语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载《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文献资料库,8.1叙事界定)2.高小康:《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深层结构》,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8.2叙事内容)3.张辉:《论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8.3叙述话语)4.涂险峰:《复调理论的局限与复调小说发展的现代维度》,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文献资料库,8.4叙述动作)教学设计库第十一章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和把握文学生产论的视角。2.理解和把握当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特点。3.把握当代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当代文学消费的特点?2.如何理解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从精神生产和文学生产论的视角看待文学,要注意文学创作和文学生产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作为艺术生产的一种具体类型,文学生产是作家利用语言符号生产文学文本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文化需求的观念创造活动。2.理解以现代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与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1)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是文学的精神文化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2)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历史性。受市场经济条件的规约,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流通的领域。3.讲明当代文学消费的特点。(1)当代的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二重性。(2)当代消费社会中文学消费的新变化。4.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与作家身份的两重性;文学生产作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作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2)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生产规模庞大;受众群体广大;依托文化市场运作。(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生产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精神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艺术生产(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生产理论(文学理论术语库)阿尔都塞(文艺理论家库)福柯(文艺理论家库)布迪厄(文艺理论家库)本雅明(文艺理论家库)机械复制(文学理论术语库)仿真和类像(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1.1-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案例分析库)D1-L11.1-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案例分析库)2.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消费(文学理论术语库)消费文化(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1.2.1-浅析“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消费”(案例分析库)D1-L11.2.1-文学消费概念的产生与普遍应用(案例分析库)D1-L11.2.1-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性——以赵树理小说为例(案例分析库)3.当代文学消费的特点品味(文学理论术语库)新型文化媒介人(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1.2.2-文学中的“炫耀性”消费(案例分析库)D1-L11.2.2-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和读者消费(案例分析库)4.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四、建议阅读书目1.[英]沃尔芙·珍尼特:《艺术的社会生产》之“艺术的社会生产”部分,董学文、王葵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文献资料库,11.1文学创作与文学生产)2.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11.1文学创作与文学生产)3.王雄:《试论彼埃尔·马谢雷的“文学生产理论”,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11.1文学创作与文学生产)4.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之“世纪末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体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文献资料库,11.2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教学设计库第十二章文学接受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文学接受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文学消费的区别,领会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2.理解并把握文学接受活动的过程。3.认识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关系。(二)教学重点如何结合具体的文学阅读和接受实际,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过程?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文学接受突出了有深度阅读和欣赏的精神文化活动。要联系现实,讲解说明。(1)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不同。(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活动、认识活动、价值阐释活动、交流活动。2.文学接受过程。要着重结合文学阅读和接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1)发生阶段的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2)发展阶段的重要概念:填空、对话与兴味;理解与误解;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3)高潮阶段的重要概念:共鸣;净化;领悟;延留其中尤为重要的几个概念是: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填空、对话与兴味;理解与误解;期待遇挫3.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1)“经典”与“经典化”。(2)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经典化问题是当代文学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经典化问题。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文学接受接受美学(文学理论术语库)接受理论(文学理论术语库)读者反应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2.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D1-L12.1.1-沈从文作品中的审美意蕴(案例分析库)D1-L12.1.2-茅盾《子夜》对特定历史时代的反映(案例分析库)D1-L12.1.2-浅析长篇小说《张居正》中的历史描写(案例分析库)D1-L12.1.2-小说《围城》对人性的剖析(案例分析库)D1-L12.1.3-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存在主义维度(案例分析库)3.文学接受的过程(1)发生阶段伊瑟尔(文艺理论家库)姚斯(文艺理论家库)期待视野(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2.2.1-期待视野-姚斯、伊瑟尔与接受美学的观点(案例分析库)D1-L12.2.1-张爱玲《连环套》中的期待视野层次(案例分析库)D1-L12.2.2-《青春之歌》接受中的受教动机(案例分析库)D1-L12.2.2-巴金、余华的借鉴动机(案例分析库)隐含的读者(文学理论术语库)真实读者(文学理论术语库)理想读者(文学理论术语库)有见识的读者(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能力(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2.2-伊瑟尔论“隐含的读者”(案例分析库)D1-L12.2-隐含的读者-约翰·巴思和黄子平的观点(案例分析库)(2)发展阶段空白(文学理论术语库)空位(文学理论术语库)间隙(文学理论术语库)未定性(文学理论术语库)完形(文学理论术语库)伽达默尔(文艺理论家库)英伽登(文艺理论家库)D1-L12.3.1-伽达默尔论对话(案例分析库)D1-L12.3.1-英伽登论“填空”(案例分析库)D1-L12.3.1-冰心《繁星》《春水》中的对话意识(案例分析库)D1-L12.3.2-误解-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案例分析库)D1-L12.3.3-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期待遇挫现象(案例分析库)D1-L12.3.3-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案例分析库)(3)高潮阶段亲历(文学理论术语库)会心(文学理论术语库)《围城》的幽默(经典著作分析库)D1-L12.4.2-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的净化(案例分析库)D1-L12.4.3-领悟-海明威《老人与海》(案例分析库)4.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经典(文学理论术语库)传统(文学理论术语库)哈姆莱特的延宕(经典著作分析库)人的拯救之途(经典著作分析库)人类生存的伟大寓言(经典著作分析库)D1-L12.5-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经典观”(案例分析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陈晓云:《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影视欣赏心理散论》,载《电影艺术》1994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12.2文学接受的发生)2.梁巧娜:《从误读到误解:理论与创作的互动——以曹禺现象为例》,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文献资料库,12.3文学接受的发展)3.王一川:《审美体验论》之“第九章审美体验与艺术品内在结构”,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文献资料库,12.4文学接受的高潮)4.[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之“第三章经典:批评和教学工具”,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文献资料库,12.5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教学设计库第十三章文学批评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文学批评的界定。2.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则及其标准。3.认识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模式。4.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写作。(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则及其标准?2.如何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写作文学批评小论文?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有必要讲明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文学理论、文学史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2.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则及其中国化的标准。其中要着重介绍:(1)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2)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真实性、倾向性情感性)和艺术标准(语言形式的创造性、艺术形象的涵摄性和阅读余味的深厚性)。3.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和内容。要辨认清楚:(1)文学批评的类型:包括鉴赏型批评、认知型批评、实用型批评、消遣型批评等。(2)文学批评的模式:包括传记批评、社会批评、感兴批评、语言批评、心理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等模式。这部分属于本学科前沿,需要老师多花些时间介绍,方便学生理解和把握。(3)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互动:理论对批评的指导作用、批评对理论的促进作用以及当代文学批评形成的新特征。这部分属于本学科最新前沿,需要老师多花些时间介绍,方便学生理解和把握。4.批评实践(1)对主体素质的要求。(2)批评写作的训练。三、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安排1.批评的界定及其意识形态性质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3.1.1-冯雪峰评丁玲小说《水》(案例分析库)D1-L13.1.1-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状况(案例分析库)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原则标准(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理论术语库)莎士比亚化(文学理论术语库)席勒式(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3.1.2-恩格斯评拉萨尔剧作《济根金》(案例分析库)D1-L13.1.2-鲁迅论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案例分析库)3.文学批评的模式(1)文学批评的类型(2)文学批评的模式D1-L13.2.2-文学批评模式略说(案例分析库)①道德实用批评道德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3.2.2-《诗大序》倡导的伦理道德批评(案例分析库)②社会历史批评孟子(文艺理论家库)以意逆志(文学理论术语库)知人论世(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3.2.2-简析“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案例分析库)D1-L13.2.2-社会历史批评:鲁迅论“知人论世”(案例分析库)D1-L13.2.2-“知人论世”评李白(案例分析库)D1-L13.2.2-《红楼梦》与曹雪芹的创作心理(案例分析库)D1-L13.2.2-《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种族、环境和时代”批评(案例分析库)D1-L13.2.2-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案例分析库)③审美批评钟嵘(文艺理论家库)皎然(文艺理论家库)司空图(文艺理论家库)严羽(文艺理论家库)汤显祖(文艺理论家库)袁宏道(文艺理论家库)王士桢(文艺理论家库)克莱夫·贝尔(文艺理论家库)D1-L13.2.2-简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案例分析库)④语言批评D1-L13.2.2-简论“语言论转向”(案例分析库)文本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形式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什克洛夫斯基(文艺理论家库)特尼亚诺夫(文艺理论家库)罗曼·雅各布森(文艺理论家库)瑞恰兹(文艺理论家库)结构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罗兰·巴特(文艺理论家库)解构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德里达(文艺理论家库)米勒(文艺理论家库)⑤现象学与读者反应批评现象学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英伽登(文艺理论家库)杜夫海纳(文艺理论家库)⑥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学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弗洛伊德(文艺理论家库)原型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荣格(文艺理论家库)神话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弗莱(文艺理论家库)⑦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阿尔都塞(文艺理论家库)阿多诺(文艺理论家库)马尔库塞(文艺理论家库)哈贝马斯(文艺理论家库)女性主义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后殖民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福柯(文艺理论家库)萨义德(文艺理论家库)D1-L13.2.2-伊格尔顿分析小说《儿子与情人》(案例分析库)⑧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文学理论术语库)文化唯物论(文学理论术语库)大众文化批评(文学理论术语库)D1-L13.2.2-文化批评的具体实践——以对索尼随身听的分析为例(案例分析库)(3)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互动D1-L13.2.3-文学理论批评化和批评理论化的两种趋势(案例分析库)4.文学批评实践笺注(文学理论术语库)评点(文学理论术语库)诗话(文学理论术语库)四、建议阅读书目1.孙文宪:《现代批评的策略》,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13.2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模式)2.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之“第一章批评理论与实践概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文献资料库,13.3文学批评与理论的互动)3.王一川:《理论的批评化——在走向批评理论中重构兴辞诗学》,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文献资料库,13.3文学批评与理论的互动)教学设计库第十四章文学的历史演变一、教学目标与重点(一)目标1.理解文学的发生与劳动实践及其审美意识的关系。2.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3.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文学思潮。(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所谓“不平衡”现象?2.几种文学思潮之间异同。二、课堂教学的思路与设计1.文学的发生(1)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