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年中考一模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需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意。

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A.60°N,135°EB.60°N,135°WC.60°S,135°ED.60°S,135°W

2.下列关于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D点时刻总是早于B点B.位于东半球的点有A、B

C.B、C两点存在太阳光直射现象D.C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向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地环公转示意想

3.今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是6月16日上午,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于()

A.A点附近B.B点附近C.C点附近D.D点附近

4.此后的两个月内,淄博的日出时间()

A.越来越早B.越来越晚C.先变晚后再变早D.先变早后再变晚

在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域(120.5°E,28°N)到B城的铁路,完成下面小题。

5.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B.②C.③D.@

6.与A村落在此建设的说法不相符的是()

A.地形平坦B.靠近水源C.气候适宜D.矿产丰富

7.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林木树种为()

A.毛竹B.柿子树C.兴安落叶松D.核桃树

某国地质古老,开发历史较晚,且独占一个大陆。下图为该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A1**1,II—T

L

rm七152

8.该国可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9.对该国地形特征说法正确是()

A.南北高,东西低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D.中间高,四周低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其收割顺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小麦收割顺序从甲到乙、从乙到丙,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水分植被B.水分海拔C.热量海拔D.热量土壤

11.华北平原以西的冬小麦主产区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农户种植意愿有差异B.市场需求少且分散

C.气候类型差异较大D.破碎的地貌形态限制

2021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多地出现涝灾。7月20日,河南郑州遭受特大暴雨侵袭,

农作物受灾严重。下图所示为河南省地形及郑州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郑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

A.向东北流入黄河B.向东南流入淮河C.向西北流入黄河D.向西南流入淮河

13.此次河南省洪涝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玉米D.油菜

中国石化2021年8月25日宣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新的亿吨级油气区,目前已证实油

气储量超2亿吨,标志着盆地腹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开辟出一个新的油气战略接替区。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4.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成本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B.资金短缺C.自然环境恶劣D.需求不足

15.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改善气候状况B.破坏生态环境C.提高农业比重D.增加就业机会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近10年来,“一带一路”建

设在欧洲稳步推进,成果不断显现,中欧班列成为欧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其中,义乌到马德里的

“义新欧”中欧班列,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贸易往来。

材料二西班牙位置地形(图1)和欧洲西部气候图(图2)

图1图2

(1)“义新欧”班列的起始点位于我国浙江省的_______(填地名),途经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一

(填写行政区全称)

(2)描述西班牙的海陆位置:西班牙北临_______(海域)和—(国家),西临_____(海域)和

(国家),东部和南部临______。

(3)试根据气候特点分析西班牙南北部夏季降水量的差异o

(4)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考虑,列举西班牙可以发展的三种主要清洁能源:①②—

③__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的西北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

量充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近年来,闽江流域森林植被几度遭到破坏,流域动态蓄水能力不断被削

弱,水利工程可利用的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效益受到影响。下图为福建省简图。

(1)图示区域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2)从对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影响方面说明武夷山对福建省气候的影响。

(3)简述武夷山脉对福建省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可考虑河流源地、流向和补给)o

(4)说明闽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_______(答出三点),及水源保护措施(答出两

点)。

20.苹果是我国北方代表性水果。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1月气温在50c左右,年降水量850nlm

左右)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盐源县海拔一般在2300米至2800米,最高海拔4393米,最

低海拔1200米。1958年,该地试种苹果成功,经过数十年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不套袋苹果生

产基地,早、中、晚熟品种齐全,有“中国南方苹果之乡”之称。近年来,盐源县一直重视扶持苹果协会

(2)简要回答盐源能够成功引种苹果的原因

(3)说出盐源早、中、晚熟品种苹果均可种植的原因_______。

(4)简述盐源扶持苹果协会和合作社可以为果农带来哪些好处?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意。

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A.60°N,135°EB.60°N,135°WC.60°S,135°ED.60°S,135°W

2.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D点时刻总是早于B点B.位于东半球的点有A、B

C.B、C两点存在太阳光直射现象D.C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向

【1~2题答案】

【答案】1.A2.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中心点标识N可知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所以B点的纬度是6O°N,经度位于135经线上,位于0。经

线以东是东经,所以其经度是135°E,综上丁点的经纬度是60°N,135°E,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B点位于东经,D点位于西经,东经时间早于西经,D点时刻总是晚于B点,A错误;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A、B,CD位于西半球,B正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点有太阳直射现象,BC两点不在这个范围,不存在太

阳光直射现象,C错误;C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D错误。

【点睛】赤道以北为北纬,纬度用“N”,赤道以南为南纬,纬度用“S”;0。经线向西到180。为西经,用“W”表

示,0。经线向东到180。为东经,用“E”表示;东半球的范围:2(TW向东到16(TE,西半球的范围:2(TW向

西到160°Eo同一纬线上两点的方向互为正东正西,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的方向互为正南正北。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讲公转示怒阳

3.今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是6月16日上午,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于()

A.A点附近B.B点附近C.C点附近D.D点附近

4.此后的两个月内,淄博的日出时间()

A越来越早B.越来越晚C.先变晚后再变早D.先变早后再变晚

[3~4题答案】

【答案】3.C4.D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A点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B点为春分,3月21日前后,C点为夏至,6月22日前后,D点为秋

分,9月23日前后,所以6月16日最接近夏至,也就是C点附近,故选C。

【4题详解】

图中A点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B点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平分,C点为

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D点为秋分,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所以6月16日到夏

至期间,北半球的白昼变长,黑夜变短,也就是日出时间越来越早,直到夏至为昼最长夜最短,也就是这一

天日出时间最早,夏至过后,一直到秋分期间,北半球的白昼变短,黑夜变长,也就是北半球的日出时间越

来越晚,直到秋分为昼夜平分;淄博位于我国山东省,所以淄博在6月16日后的两个月内的日出时间是先

变早后再变晚,故选D。

【点睛】春分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夏至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为9月23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

在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域(120.5°E,28°N)到B城的铁路,完成下面小题。

5.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B.②C.③D.④

6.与A村落在此建设的说法不相符的是()

A.地形平坦B.靠近水源C.气候适宜D.矿产丰富

7.在A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林木树种为()

A.毛竹B.柿子树C.兴安落叶松D.核桃树

【5~7题答案】

【答案】5.C6.D7.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修建从A城到B城的铁路,①线路的长度较短,但所经之处的等高线密集,工程量巨大,故A

错误。②线路的长度较短,但所经之处的等高线较密集,意味着修路的工程量巨大,故B错误。③线路的

分布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所经地区坡度较小,而且路程较短,工程量小,故C正确。④线路虽然与等高线

平行,但与③线路相比显然过长,故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图可知,A村落在此建设,主要是该地海拔低、地势平坦、地处平原;位于河流沿岸,靠近水源;离海近,

气候适宜;不能看出矿产资源丰富,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南方低山丘陵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于该气候的植被类型只能是毛竹;B项中的柿子

树、C项中的兴安落叶松和D项中的核桃树都是温带树种。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

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

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某国地质古老,开发历史较晚,且独占一个大陆。下图为该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1■>!A**,**»■,,II-»|»*C

8.该国可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9.对该国地形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高,东西低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D.中间高,四周低

[8~9题答案】

【答案】8.B9.C

【解析】

【8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划分为:20。\¥~0。~160方为东半球,160OE~180o~2(FW为西半球,该国经度大致在115个~152听

之间,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穿过该国纬度为30°S,

位于赤道以南,位于南半球,所以该国可能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故选B。

【9题详解】

读该国通过3(r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可知,该国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部较低,故选C。

【点睛】澳大利亚为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其收割顺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幺

10.图中小麦收割顺序从甲到乙、从乙到丙,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水分植被B.水分海拔C.热量海拔D.热量土壤

11.华北平原以西的冬小麦主产区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农户种植意愿有差异B.市场需求少且分散

C.气候类型差异较大D.破碎的地貌形态限制

[10-11题答案】

【答案】10.C11.D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从甲到乙,冬小麦收割顺序为从南到北,收制时间主要与小麦成熟时间有关,从南至北冬小麦成

熟时间逐渐推后,故从甲到乙收割顺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热量):从乙到丙,冬小麦收割顺序为自东

向西,其中跨越了太行山,沿线地势落差较大,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冬小麦成熟期较晚,因此影响从乙

到丙收制顺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C正确:与水分、植被、土壤,关系较小,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华北平原以西的冬小麦分布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分布区主要地貌类型为黄土高原,受黄土高原

支离破碎地貌形态的影响,冬小麦多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台地和河流谷地上,因此多呈带状分布,D

正确;农户、市场、气候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温度带影响作物的熟制。我国小麦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河南、山东、

安徽、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均以小麦作为首要粮食作物。其他地区如陕、晋、冀、苏、川鄂以及西

藏的雅售藏布江谷地区等也有大面积小麦种植。

2021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多地出现涝灾。7月20日,河南郑州遭受特大暴雨侵袭,

农作物受灾严重。下图所示为河南省地形及郑州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郑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

A.向东北流入黄河B.向东南流入淮河C.向西北流入黄河D.向西南流入淮河

13.此次河南省洪涝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玉米D.油菜

【12~13题答案】

【答案】12.B13.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南的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河流多向东流;该段黄河为地上河,河流难以流入,因此河流多流

向东南的淮河,因此可知郑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向东南流入淮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7月份,河南冬小麦已经收获,田地里的主要作物是玉米,所以受灾最严重的农作物是玉米,A错误,C正

确。水稻和油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D错误。故选C。

【点睛】油菜是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石化2021年8月25日宣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新的亿吨级油气区,目前已证实油

气储量超2亿吨,标志着盆地腹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开辟出一个新的油气战略接替区。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4.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成本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B.资金短缺C,自然环境恶劣D.需求不足

15.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给当地带来的枳极影响主要是()

A.改善气候状况B.破坏生态环境C提高农业比重D.增加就业机会

[14-15题答案】

【答案】14.C15.D

【解析】

【14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植被稀少,很多地方是无人

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所以开发难度大。开发油气资源不是因为资金短缺,而是我国天然气的需求量大。

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根据题意选C。

【15题详解】

联系实际理解可知,开发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不能改善气候,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故A不

正确;塔里木盆地大部分是沙漠,所以对环境影响较小,故B不正确;开发天然气属于工业,对农业影响

不大,故C不正确;开发天然气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故D正

确。根据题意选D。

【点睛】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但是石油、天然

气资源丰富,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阵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近10年来,“一带一路”建

设在欧洲稳步推进,成果不断显现,中欧班列成为欧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其中,义乌到马德里的

“义新欧”中欧班列,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贸易往来。

材料二西班牙位置地形(图1)和欧洲西部气候图(图2)

图1图2

(1)“义新欧”班列的起始点位于我国浙江省的(填地名),途经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填写行政区全称)

(2)描述西班牙的海陆位置:西班牙北临(海域)和一(国家),西临(海域)和

(国家),东部和南部临。

(3)试根据气候特点分析西班牙南北部夏季降水量的差异o

(4)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考虑,列举西班牙可以发展的三种主要清洁能源:①②

【16题答案】

【答案】(1)①义乌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①.比斯开湾②.法国(3).大西洋(4).葡萄牙⑤.地中海

(3)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西班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南部为地中海

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较少

(4)①.风能②.水能(3).太阳能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义新欧”介绍、西班牙位置地形和欧洲西部气候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西班牙海陆

位置、省级行政区划、降水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义新欧”班列是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到欧洲的国际铁路班列的简称,它的起点是我国浙江省义乌

市,途经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西班牙北临比斯开湾和法国,西临大西洋和葡萄牙,东部和南部临地中海,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西班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降水较少,因此西班牙夏季北部降水量高于南部。

【小问4详解】

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可发展太阳能;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风能丰富;

西班牙山地面积较大,落差大,且北部降水量较多,水能丰富。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的西北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

量充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近年来,闽江流域森林植被几度遭到破坏,流域动态蓄水能力不断被削

弱,水利工程可利用的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效益受到影响。下图为福建省简图。

(1)图示区域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2)从对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影响方面说明武夷山对福建省气候的影响。

(3)简述武夷山脉对福建省中西部地区河流影响。(可考虑河流源地、流向和补给)。

(4)说明闽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答出三点),及水源保护措施(答出两

点)。

【18题答案】

【答案】(1)①.南方②.暖湿(答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也可)

(2)高峻的武夷山脉在冬季对内陆冷空气起到屏障作用,削弱了来自内陆冷空气的入侵,使福建省气温相

对同纬度地区较高;夏季东南季风前进过程中,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多地形雨,使得福建省西部降水多于

东部;山脉海拔高,垂直高度大,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3)武夷山是福建中西部河流的发源地;使福建省内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山地迎风坡降水和高山积雪融

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

(4)①.开发水能、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发展航运;引水灌溉等。②.保护自然植

被,大力植树造林,增强蓄水功能;保护和兴建蓄水工程,拦蓄更多的地表水;加强水质监测,加大水土流

失的治理;强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引进和发展重污染的工业及采矿、养殖业,防止出现新的污染源;

强化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简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涉及四大区域的判断、南方气候特征、山脉对气候、河流的

影响、流域的开发方向和水源保护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

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所学可知,福建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小问2详解】

武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且海拔较高,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到山脉的阻挡,使福建省气温相对同纬

度地区较高;夏季东南季风来自海洋,遇武夷山脉抬升,在东坡迎风坡形成地形雨,使得福建省西部降水多

于东部;武夷山脉海拔高,垂直高度大,不同海拔地区水热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气候垂直差异比

较明显。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要求,本题从河流源地、流向和补给等方面来分析。读图可知,武夷山是福建中西部河流的发源地,

为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武夷山脉位于福建的西北,使得福建西北高,东南低,导致福建省内河流自西北

流向东南;武夷山脉东侧为山地迎风坡,多降水和高山积雪融水,是当地众多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

【小问4详解】

闽江流域河流水量大,中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可以建水电站,开发水能:河流水量大,可以开发水其丰

富资源;还可以利用河道和水库发展水产养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