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_第1页
专题02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_第2页
专题02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_第3页
专题02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_第4页
专题02 《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年热点专题02《南京条约》签订180周年(1842-202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公平条。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斗,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这一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之后,美、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1.鸦片战斗爆发的缘由(1)根本缘由: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直接缘由: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斗。2.《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2)赔款: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负担;(3)协定关税:中国开头丢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开埠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进展。3.理解鸦片战斗的影响(1)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冲突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化困难起步;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思想上: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民主思想开头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4)社会生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4.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斗(1)鸦片战斗(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其次次鸦片战斗(1856-1860):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3)甲午中日战斗(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内容: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久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等。影响: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进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把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化到中国内地。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峻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4)八国联军侵华战斗(1900):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爱护。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吏,永久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⑤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辛丑条约》的影响: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峻的不公平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峻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平安;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头凌驾于清政府之上;转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峻“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久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南京条约》签订后,耆英等人面见道光帝时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人民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已授予英国领事裁判权B.为了防止华夷杂处滋事C.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D.迫切处理中英商务冲突【答案】C【解析】依据“如有与内地人民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可知在涉英案件中,清政府将无权审判英国人,这就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C项符合题意;A项依据“应即明定章程”可知清政府尚未授予英国领事裁判权,A项不符合题意;BD项这一做法是清政府缺乏司法主权观念的表现,是为了处理涉英案件,而非为了防止华夷杂处滋事和迫切处理中英商务冲突,BD项不符合题意。2.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斗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开头丢失独立自主地位,沦为殖民地社会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进展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④西学传人,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化,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鸦片战斗后,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头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该项所说的殖民地社会”目这并不是走向文明的一个表现,故①项错误;鸦片战斗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头解体,资本主义经济渐渐进展,故②项正确。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既有传统因素,又受到西方因素的影响,故③项正确。从林则徐开眼开世界到康梁维新变法运动都受到西学的影的,并由器物展面转移到制度展面,中国的旧制度受到冲击,故④项正确。3.有学者认为,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赐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英国因此实现了19世纪前期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学者意在说明()A.列强侵华有其历史必定性B.鸦片战斗是中外因素共振的结果C.清王朝腐败导致中国战败D.输出资本是英国侵华的根本动力【答案】A【解析】考查鸦片战斗。材料中“中国被迫开埠通商、废除行商制度与英国协定关税赐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即是鸦片战斗前“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即打开中国国门,变中国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故选A项,并排解D项。材料没有涉及战前中英关系的纠葛,也没有清王朝腐败的信息,排解BC两项。4.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斗期间,清政府针对在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洁方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了()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答案】B【解析】领事裁判权指的是西方人在华犯罪后,由西方人审理,这符合“以夷制夷”,B正确;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与“以夷制夷”无关,排解A、C、D。5.晚清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规定()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展B.反映了英国贸易逆差被扭转C.表明白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丢失D.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转变中英贸易方式反映的问题。材料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月,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政府允许英商在广州自由经商,不能体现英国扭转了贸易逆差,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关税问题,故C项错误;“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反映的是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A【解析】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领事裁判权。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客观上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头了解西方,推动了晚清法制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不公平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C项所述明显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直接促使人们开头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斗的失败,故D项错误。7.某条约签订后,清廷期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外国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C.对“贸易立国”缺乏糊涂生疏D.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答案】B【解析】清廷期望以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而非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故A项错误;用关税代替外国人进入中国,是为了保持华人与洋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华夷之防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贸易立国”,故C项错误;清廷期望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人的让步,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故D项错误。8.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公平条约,有学者留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惊异习俗的夷人应当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晚晴不公平条约中治外法权条款严峻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当时的统治者却认为这一条款是权宜之策,一方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同时还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一举两得,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的危害,说明晚清统治者对于列强通过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径懵懂无知,D正确;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天范关,排解A;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惊异习俗的夷人应当获准管理自己”,说明其在观念照旧坚持了闭关锁国,排解B;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易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的观念,排解C。9.鸦片战斗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有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四周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进展【答案】C【解析】A项材料中洋纱输入最多的西南地区属于内地,而输入较少的上海松江则属于沿海,因而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故A不符合题意;B项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斗后上海渐渐取代广州成为贸易中心,故B不符合题意;C项依题于可如,产棉稀有的地区输入洋纱最多,而盛产棉纱的江南地区则输入洋纱较少,其至消灭排斥洋纱的状况,明显这是受到原料成本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D项题干没有涉及民成资本主义经济快速进展,故D不符含题意。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时间重大大事1840—1842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斗。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公平条约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其次次鸦片战斗。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出兵侵害中国台湾南部地区1883—1885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斗1888—1889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斗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斗。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19世纪90年月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消灭“瓜分危机”1900—1901年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斗。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月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2)依据杖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以战斗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公平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多样性。(2)影响:使中国丢失了大量的主权;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抵制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