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八 学案77 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_第1页
板块八 学案77 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_第2页
板块八 学案77 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_第3页
板块八 学案77 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_第4页
板块八 学案77 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77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复习任务1.掌握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方法。2.掌握比较赏析句子效果的角度和方法。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高考Ⅰ卷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叠词的表意效果①在语言表达题中考查语言的表达效果是高考最新动向及独特的命题视角。这一特点或考向变化值得关注。②考查语言表达效果的切入点有二:一是词语的表达效果,二是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原句与改句的效果比较)。考查体现了语言表达手段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全面分析。③就题型来看,主要使用主观题型;就试题难度来看,初做有点难,但一旦与文学阅读中的艺术欣赏题打通,并没有多大难度。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固定短语的表意效果新高考Ⅱ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全国乙卷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特殊句式(双式“是”字句)的表意效果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2022全国乙卷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新高考Ⅱ卷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020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活动一赏析词语表达效果(一)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基本方法1.文中画线处用“唱”“吵”“鸣”“叫”四个动词来描写鸟叫声,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百鸟啁啾,终究汇成了一首宏大的春日交响曲。桃树、杏子树是燕子唱粉的,梨树、苹果树是麻雀吵白的,柳树、葡萄树是黄鹂鸣翠的,芦苇、香蒲草是野鸭叫嫩的……那些田园上的浅绿、沟渠畔的嫩绿、河底下的淡绿是一些无名的鸟叫醒的。当地上的鸟、草丛的鸟、树上的鸟、屋檐的鸟、河边的鸟,一齐“唱”“吵”“鸣”“叫”把村庄吵翻的时候,所有的草都会破土而出,所有的树都能生出嫩芽,闻一闻满鼻子清香,看一看满眼睛春意。随着鸟叫声越来越稠密,越来越清脆,春天就美出了一派诗情画意。等到大地绿成一片,春天就被一个叫夏天的季节接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唱”“吵”“鸣”“叫”来描绘各种鸟的叫声,写出了鸟叫声的繁杂,“百鸟啁啾”的热闹景象,表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②四个动词与前文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解析“一齐‘唱’‘吵’‘鸣’‘叫’把村庄吵翻的时候”,用“唱”“吵”“鸣”“叫”描写鸟叫声,不仅写出了鸟叫声的不同、繁杂,“百鸟啁啾”的热闹景象,更表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且四个动词呼应前文“那些田园上的浅绿、沟渠畔的嫩绿、河底下的淡绿是一些无名的鸟叫醒的”,使文章结构紧凑。2.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文中加点词语“纵容”的妙处。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纵容”原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在本句中化为褒义,贬词褒用。这里写出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了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解析纵容: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本是贬义词,形容对错误的言行放任且不加制止。“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一句中贬词褒用,语境是说独自作客山中,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任由胡须疯长,无须在意仪表,内心怡然自得。赏析词语的前提在于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尤其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词语的含义是指基本含义及附加含义,附加含义包括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以及新产生的含义。其次是分析用词特点,看该词词性和色彩(感情和语体)特点。有无临时借用或活用特点,如它是否为动词、叠词、成语,是否为褒(贬)义词,是否为反复词、代词的指代意义等情况。最后是分析表达效果。分析时应注意几点:①结合词义。②结合词语特点。如使用动词、形容词,有生动形象之效;使用叠词,强化语意,增强音乐性;反复词语,可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等。③从语段性质(文学性语段或说明性语段等)、词语使用的对象(主语)及表达意图等方面展开分析。(二)重点赏析代词与叠词的表达效果1.代词(1)(2022·全国乙)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第一处三句话共用一个“我”,比较紧凑,体现了说话者的急切,也照应了下文“一下子冒出来”。三句话很可能是一个人连续说的。②第二处三句话有三个“你”,比较松散,显得说话者不慌不忙。三句话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说的,不是连续说的。解析文段中画横线的两处都是三个句子并列。第一处三个句子只有第一句有主语“我”,另外两句都承前省略,形式上比较紧凑,相应的语义上也结合比较紧密,很可能是对同一个人说的,话也出自同一人之口。当我们比较急切地进行表达的时候,往往会省略重复的、不重要的部分,只说出关键信息。这三个句子会让人感觉语气比较急促,和下文的“一下子冒出来”相呼应。第二处的三个句子都是主谓齐全的句子,主语都是“你”。和第一处相比,句与句的联系比较松散,没有急切感。从语言的经济性角度来看,后面两个“你”似乎应该省略,但文中却没有省,这是因为不省略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通常出现在交谈情境中,用来指称交谈的对象。从说话者的角度来说,交谈对象可以是变化的,那么“你”的指称对象也会随之改变,即说话者可以称呼不同的人为“你”。而从听话者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交谈对象都可以称听话者为“你”,即随着交谈对象的变化,听话者可以被不同的人称为“你”。而且,交谈的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是多对多。就这三个句子而言,很可能是多个说话人多个听话人同时在说在听,给人以七嘴八舌的感觉,语义表达比较丰富。(2)文段中加点的两个“我们”能否改成“人们”,请说明理由。我认为,正因为所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层的,所以需要有更强的抵抗寂寞的能力。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种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孤独和寂寞还会由自己调节为享受着的时光呢!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那两件事迟早会袭击我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理由:①文段主要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故使用“我们”在人称上更加统一;②“我们”属于第一人称,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便于读者代入,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解析结合“我认为”“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可知,文段主要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故使用“我们”在人称上更加统一;“我们”属于第一人称,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阐述的内容更能令人信服,更便于读者代入,增强表达效果,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赏析代词的表达效果,一定要弄清三点:(1)语境中的对话双方是谁。(2)代词在语境中的指代义。(3)代词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①体会情感态度。人称指示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着明确的指示对象,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由于自身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会临时调整人称指示语,来表达自己对其他人或事物的强烈情感。例如用第二人称的敬称“您”来代替“你”,这一般适用于言语交际双方身份地位较悬殊的情况,来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敬、崇拜,一定情况下也能起到融洽气氛的作用。②调节语气功能。人称指示语的变换,不仅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还能对说话者的说话语气、态度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如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咱们”来代替第一人称单数“我”时,可以缓和说话人的语气,有利于交际双方产生共识,更容易达到说话者表达的预期效果。③引导合作功能。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需要交际双方的相互合作与配合,有些时候,人称指示语的交换正是说话者为了促成交际双方合作而有意为之。例如教师对一名正在课堂上打盹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在课堂上睡觉”,这句话中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替换第二人称单数“你”,这是这位教师智慧的体现——使自己和被批评的学生的关系更亲近,让人感觉教师和学生一同承担责任,这就缓和了批评的力度,有利于达成合作。2.叠词文段中加点叠词的使用独具特色,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有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三个叠词的使用,强调了花、草、杨柳在春季生机勃发的形貌特征,融入作者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②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萦回耳际,有精妙的音乐美感,达到了韵律和谐的效果。解析①文段中的叠词“灼灼”写出了春花鲜艳的特点,“萋萋”写出了芳草茂盛的样子,“依依”写出了柳树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姿态,这些词语的使用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受,融情于景。②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具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叠词指在表达上将同一个字(词)重复使用,形成新的词语,使用叠词可以达到的表达效果:①增强语气,通过叠词强调某个词的重要性或者强度,使语言更加有力量;②表示数量或者程度,通过使用重复词语的方式,表达某个事物的数量或者程度,让读者对其有更加直观的理解;③削弱或加强贬义词语的韵味,通过使用叠词的方式,可以削弱或加强一些贬义词语的韵味,让读者对其理解得更为客观;④增强语言的音韵效果,通过使用叠词的方式,可以让语言更加优美、和谐,增强其音韵效果;⑤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营造出特定的语言氛围。命题人往往会根据具体的语境设题,要求考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出现的叠词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活动二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一)赏析原句与改句不同效果的答题步骤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们无须穿戴厚重的衣帽就可以灵活挥舞着双臂利索地前行在风雪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春天的鸟儿,也是会吟诗的。你听“红杏枝头春意闹”,它们不必为大雪封地无处觅食而忧心忡忡,也不会因寒流的逼迫而“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可以在林中放声欢唱,可以于天空自由翱翔。这引起我们多少谐趣的想象,从而令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正含义。春天的人,更是诗的形象。他们的两臂可以灵活地挥舞,双脚可以利索地行进,无须穿戴厚重的衣帽招架风雪的袭击;他们健康的肌肤柔润舒适,不再受冷风的欺凌。这引起我们多少理性的想象,给予我们何等有益的人生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中“袭击”运用了拟人手法,在表达上更为生动形象,也增添了文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②原句在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且语势较强;③原句与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加协调,且与后句衔接更自然,整体风格生动明快、富有诗意。解析首先,看句子内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原句中“风雪的袭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雪”以人的特征,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人”充满力量、活力四射,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次,看句子整体。从句式结构的角度看,原句“两臂可以……,双脚可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同时,前面的整句搭配后句“无须穿戴厚重的衣帽招架风雪的袭击”,使句式长短相间。句子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最后,回归语境,立足文本。从全文艺术风格的角度看,原句的风格与文段前后内容的风格更加协调,如原句和后文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前后衔接更加自然流畅。第一步:通读语段,把握中心。准确读文是准确答题的前提,在强调语境命题的今天,文段所给的语境直接制约着答题。文段陈述的对象、表达的观点与情感、叙事的逻辑与顺序、采用的方法与技巧、遣词造句的习惯与语言风格等,都要在阅读中准确把握。通读时以句子为单位,划分语段层次。尤其是找准语段描述的主要事物(或景物)的角度或特点、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情感。第二步:读透原句,找出原文原句之美。不少考生在大略读完文段后,就急忙开始比较两句的不同了。其实,能在比较之前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原句之美,获得最直接的审美感受,答题效果会更好。如果再能品读原文之美,就会更好地发现原句之美。第三步:两句比较,找全不同。这一步的关键是找“全”不同,贵在“全”字,到底两句有哪些不同呢?比较时,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个顺序都不要放过。第四步:比较分析,夸好原句。根据比较的各个角度,针对原句之美,答出原句的妙处。注意: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句的妙处后,加一句“改写后的句子达不到(或缺少)这样的表达效果”。(二)赏析原句与改句不同效果的比较角度比较原句与改句效果题,一般通过对比原句与改句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要想分析全面,可从局部到整体,从形式到内容,从用词、修辞、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一一比较分析。1.语言角度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杭州的雨大多不急不慢从天空飘下,落在湖面上,密集的雨点激起不少水雾,远山近水就被罩进朦胧的薄纱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张岱对雪天的西湖情有独钟,就我而言,我更喜欢雨中的西湖。杭州四季多雨,一般情况下,三五天就会下上一场。除了台风季节,杭州的雨大多是不急不慢潇潇而下,优哉游哉地轻弹着湖面,密密麻麻的雨脚激起阵阵雾岚,远山近水就被罩进了柔情绵绵的薄纱里。湖边多垂柳,长长的柳丝疏落有致地扎进水里,风拂过,缥缈隐约,这时的湖面,会更显迷蒙。此时,撑把伞在湖边闲步,是不是有一种一脚踏进了仙境的感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中使用“潇潇”“密密麻麻”“阵阵”等叠词,形象地描摹了杭州的雨的情态,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富有音韵美。②原句“优哉游哉地轻弹着湖面”“柔情绵绵的薄纱”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杭州的雨不急不慢的特点。③原句多使用书面语言,生动形象,令人如临其境;改句偏向口语化,如“落在湖面上,密集的雨点激起不少水雾”口语化较重,使语句与整个语段的语言风格不一致。(1)用词特色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2)语言特色①注意不同文体的特色,如论述类讲究鲜明严密,说明类讲究平实准确,文学类讲究生动形象;②注意原文的语言风格,如简练得体、幽默风趣等;③注意书面语与口语,有的语段语言呈现口语化特点,改句用书面语,会使语言不协调。2.修辞与句式角度(1)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包含着友情,包含着温度与慰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雪落在哪里,冰凝在何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落在哪个诗人的心里。落在征人心里,它就是一树梨花,那抹雪域亮色,就是将士的斗志,冰凉的外表,里面乃是一腔火热。落在关山的暴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就是漫天的家国豪情,戍边苦寒怎能敌过家国情仇?熔铸成诗人洁净的心境、赤诚的挚情。落在行人的脚下,便是乐音,“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那踏雪的声音比银粟玉沙更能挥洒胸臆。落在归人的头上,便是期待,“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朱门似乎配不上这雪,只有农家的清寒与诗韵契合。落在酒杯里,便是友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酒的温度便是雪的温度,友谊的慰藉亦是精神的慰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运用的手法不同。原句中的“落在酒杯里,便是友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情达意更加生动形象,而改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内容深度不同。原句中的“这酒的温度便是雪的温度,友谊的慰藉亦是精神的慰藉”,内容由实到虚,逐步升华,而改句只是简单提及“友情”“温度”“慰藉”。③句式特点不同。联系上下文语境看,原句与前文几处比喻整体上形成排比,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给人一种气势之美,而改句就比较普通。解析解答此类题,可以从词语的使用、修辞手法、句式特点、整体风格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语境,将改句与原句进行比较。从运用的手法来看,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改句没有;从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这酒的温度便是雪的温度”与“友谊的慰藉亦是精神的慰藉”两句既有形式上的对应,又有内容上的协调统一,更有思想深度上的深化与升华,而改句只是简单提及“友情”“温度”“慰藉”;从整个语段的句式特点来看,改句与前文构成排比,句式整齐,与语段的整体风格更加一致,而改句则显得平平无奇。(2)(2023·全国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四种情形,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②原文中“一起”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③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解析原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四个并列的短句,每个短句前半部分以排比形式随机列举四种情形,后半部分则用“一起+动词”的形式。前面列举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给人列举未完的印象,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短句后半部分不避重复,连续使用“一起”,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一起”后面的动词也有所变化,不呆板;另外,原文中多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画波浪线的句子也是短句,与原文行文风格一致。而改句则是平铺直叙的长句,把原句中列举的四种情形提取出来作为并列项,最后用“都一起去”作结,这样并没有列举未完的效果,在上下文中显得突兀,与原文多用短句的口语化风格也不协调,因此说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1)修辞手法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所用手法的效果、好处。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借代可以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鲜明性;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句式特点句式包括长短句、整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等。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多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等即属此类。整句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富有气势。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散句表意灵活自然,可根据语境灵活运用。多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相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3.人称使用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成“人们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也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其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为什么?历经几百年,秦腔竟然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大惑而不得其解;这其实是有解的,其解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你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百里秦川大地……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地痛苦地妊娠,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使用反问语气,能够增强语言气势和文章感染力,表明结论确定无疑;②原句运用第二人称,既与上文中的“你”相照应,又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解析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说服力,而题干使用陈述句,语气不如原句强烈;使用第二人称能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因此改句中改成“人们”,效果不如“你”好。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读者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4.结构位置(2020·新高考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我夜晚步行回家,忽然想去一家小店吃门钉肉饼……)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解析解答时,比较改句和原句在情感表达侧重点、语意语气、语体风格上的不同。同时,根据语意和语气的差别,考虑句子的适用位置。可以把原句放在整个文段中,看它是否与上下文衔接更紧密,语意更流畅;可以结合原句在文段中的位置,看其是否与某句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等;可以从原句内部结构顺序看其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总结:上述角度都有一个结合文段分析表达效果的重要方面,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答出句子对整个段落的效果及其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对点练案42一、专项训练(一)赏析词语1.阅读下面的语段,分析文中“打捞”一词的表达效果。口述史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人”的语言、声音、肢体、动作、表情等进行“记忆”打捞。与单纯的文字记录不同,通过现场的音频与影像的方式,口述可以产生一种触摸历史的现实感,因其富有体验性,从而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打捞”一词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人”的记忆被重新唤起的样子,化无形为有形,富有画面感;②“打捞记忆”运用比拟修辞,表达新颖别致,生动地写出了口述史的作用。解析“打捞”,本义是把沉在水里的人或物取上来。此处用于打捞记忆,记忆是无形的、抽象的,打捞记忆就是重新唤起人的记忆;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语言富有画面感。“打捞记忆”运用比拟修辞,把“记忆”当作具体的人或物,表明口述史有重新唤起人们记忆的作用,语言新颖别致,表现力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秦淮河的水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暗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地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地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节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从文中三个加点叠词“腾腾”“盈盈”“渺渺”中任选两个,分析其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腾腾”意为升腾,犹如飞射之状,突出光芒与雾气交织、晕染而显得浓重、持久的状态,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②“盈盈”意为动作轻盈,突出晚妆之后的“她(月)”仪态美好,音韵和谐,朗朗上口。③“渺渺”意为悠远、微弱,突出与月交融的灯所散发的光辉给人以清幽、灵秀之感,具有音乐美、韵律美。(答出两点即可)解析①“腾腾”意为升腾,犹如飞射之状,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突出光芒与雾气交织、晕染而显得浓重、持久的状态。“腾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光芒和雾气相互笼罩的样子,在文中渲染了朦胧的氛围。②“盈盈”即仪态美好、动作轻盈的样子,这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轻柔秀美,突出晚妆之后的“她(月)”仪态美好,拟人化地写出了月亮的娟秀美丽,同时也照应了前文拟人化的表达。叠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③“渺渺”即悠远、微弱的样子,极富表现力,突出与月交融的灯所散发的光辉给人以清幽、灵秀之感。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具有音乐美、韵律美。(2)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处“厚而不腻”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淮河的水”属于视觉,而“厚”属于触觉,“不腻”属于味觉,运用通感手法,以触觉、味觉来表现视觉,突破了单一器官的局限性,让读者更好地体味到秦淮河水的特点。解析“厚而不腻”一词鲜明地点出了秦淮河的水厚重而灵秀的特点,给人以极深的印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淮河水的浓妆艳丽,具体细腻地展现了秦淮河水的水流状态,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和历史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的赞美和热爱。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节选自鲁迅《秋夜》)(1)文中写“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分别用了“她”和“他”,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两个称呼都将物拟人化,能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各自的特征。②“她”这一称呼偏向女性特征,更好地体现了“极细小的粉红花”弱小却坚忍的特征。③“他”这一称呼偏向男性特征,更好地体现了“枣树”饱经沧桑却顽强不屈的特征。解析“她”为人称代词,用于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女性,此处用来写“极细小的粉红花”,是有意突出其柔弱、美丽、坚忍的特征。“他”为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一般用来称男性,此处用来写“枣树”,是有意突出其强壮、经受磨难而依旧不屈向上的特质。这两个人称代词暗中将“粉红花”和“枣树”分别比拟为女人和男人,赋予其人的特征,生动鲜明地塑造了“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的形象。(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叙事人称?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第一人称。②表达效果:用“我不知道……名字”引出下文中“我”对“极细小的粉红花”的描述,更加凸显“极细小的粉红花”的特点,同时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解析“我不知道”,很明显,“我”是第一人称。放在段首,引起下文“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而且“我不知道”与下文的详细介绍一对比,更能明显地突出“极细小的粉红花”的特点,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自然而然引出下文的抒情。(二)赏析句子4.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人眼如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树坐落在一座庙里。这个庙不大,顺山势分为三进,第一进是主院,老银杏独占了整个院子,倒把佛殿挤到了一旁。要进庙先要爬几十级的台阶。当你站在坡下仰望庙门时,门里不见墙、不见殿、不见人。塞满一座山门的就是一棵树,不,只是树身的一截。等到拾级而上,渐入院中,树落平地,天呐,这哪里是一棵树,就是一座山,一座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的山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用“天呐”表示惊叹,能更强烈地表达看到这棵老银杏树时的惊奇之情。②原句“这哪里是……”加强语气,更能强调看到这棵老银杏树时的惊奇之情。③原句句式由短到长,语义表达由粗略到细致,层层递进,表意更精确。解析原句“天呐”表达感叹语气,直接强烈地表达对银杏树的古老的惊叹;改句是描述,没有直接抒情。原句“这哪里是……”用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突出强调看到这棵老银杏树时的惊奇之情;改句则没有这样加强语气的语言。原句有短句“天呐”“这哪里是一棵树”“就是一座山”,也有长句“一座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的山脉”,由短到长,句式变化,语言灵动,内容上由粗略到细致,层层递进;改句缺少表达层次。5.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清明祭奠,贵在诚意和敬意。怀念他们,好好追思。争做文明祭扫的宣传者、推动者、践行者。”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祭奠除了包含礼敬、怀念之意,本质上还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无论采用什么形式,不管在哪儿祭奠,最重要的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意。可以说,把心意尽到了,就是对先人、逝者的最好缅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自然延续。清明祭奠,贵在诚意;清明祭奠,重在敬意。念兹在兹,慎终追远。何不争做文明祭扫的宣传者、推动者、践行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句式上,原句为整句,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富于表现力。②语言风格上,原句用词更书面化,切合语境。③修辞上,原句为反问句,加强语气,感情色彩更加鲜明。改为陈述句,无此效果。解析①句式上,原句“清明祭奠,贵在诚意;清明祭奠,重在敬意”为整句,与改句相比,对仗工整,句式整齐,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富于表现力。②语言风格上,“清明祭奠,贵在诚意;清明祭奠,重在敬意。念兹在兹,慎终追远”等使用书面化表达方式,与整个语境更加贴合。③修辞上,“何不争做文明祭扫的宣传者、推动者、践行者?”原句为反问句,语势更为强烈,感情色彩更加鲜明。6.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盏马灯经风一吹直晃悠。”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船本小,我们一坐,更小了。灯,是一盏马灯,风一吹,直晃悠。老人嘴拙,不会说什么,摸索半天,拿出两大块绍兴香糕,说,只有这些了。我们视之却如龙肝凤髓,久饿之下张口大嚼,延颈强咽,觉得是生平未见的美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原句多用短句,简洁明了,节奏感强,表意灵活;②原句更能突出小船的简陋以及我们处境的窘迫,从而更自然地引出后文老人为我们提供食宿的温暖之举;③原句在语体风格和句式特点上与前后文保持一致,衔接更为紧密。解析①形式上,原句“灯,是一盏马灯,风一吹,直晃悠”使用短句句式,语言简洁灵动,停顿自然,有节奏感;改句“一盏马灯经风一吹直晃悠”是一个长句,显得呆板。②内容上,停顿有突出强调的意味,“风一吹,直晃悠”更能突出小船的简陋以及我们处境的窘迫,引出下文老人为我们提供食宿的温暖;改句“一盏马灯经风一吹直晃悠”在表意上没有强调语意。③语言风格上,原句多用短句,简洁明了,与前文“船本小,我们一坐,更小了”和后文“老人嘴拙,不会说什么,摸索半天”的语言风格和形式保持一致,衔接也更加紧密;改句则与原文语境不能自然衔接。7.赏析下面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仔细端详。昨夜下了一阵小雨,空气是那样清新,石榴树的枝叶上还有一层水滴。绿叶红花,点缀滴滴晶莹露水,石榴花越发显得纤细、秀美、娇艳。漫步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