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旨在让学生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结合实际例子,学会计算简单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能运用此知识分析物质的组成。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化学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水的化学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深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将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物质的组成,培养其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学科素养。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理解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式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能够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其比例。

举例:如水(H₂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学生需理解每个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从而得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2.教学难点

-对多原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特别是含有不同元素或同位素时,如何正确查找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

-在复杂的化学式中,如何正确识别各个元素的原子数,并准确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对相对分子质量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摩尔质量的转换。

举例:在硫酸(H₂SO₄)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中,学生需注意到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而非32,这是由于硫的同位素造成的。这种细节的掌握对于正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至关重要。教学资源-软件资源:化学学科软件(如ChemDraw),用于绘制化学式和展示分子结构。

-硬件资源: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PPT和化学式;计算器,供学生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发布预习资料和课后作业。

-信息化资源:电子课本,提供丰富的化学式和化合物实例;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模型,实验操作,小组讨论,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过程首先,我会引导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化学式的构成以及化合价的概念。接着,我们将正式进入今天的课题: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式和化合价,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吗?”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思考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

(1)讲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强调它是化合物相对于碳-12原子的质量比。

(2)介绍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

(3)以水(H₂O)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案例分析

(1)展示几个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CO₂)、硫酸(H₂SO₄)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这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邀请部分小组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4.课堂练习

(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易错点。

5.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思考相对分子质量在这些现象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强调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几个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题。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相对分子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推荐阅读:《化学的故事》等相关化学科普书籍,了解化学发展史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视频资料:推荐观看化学科普视频,如《化学的魅力》系列,其中涉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实验室的开放活动,亲手进行一些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关的实验,如测定不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学术文章:引导学生查阅化学学术期刊,了解相对分子质量在科研中的应用,如在新材料开发、药物合成等方面的作用。

2.拓展建议:

-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饮料、药品等,分析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特定的化合物,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相关元素的信息,计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撰写研究报告。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避免直接提供网址)或图书馆资料,查找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如化工生产、质量控制等,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思考题,如让学生探讨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论坛或学术沙龙,与同学分享自己在相对分子质量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和新思考,拓宽知识视野。板书设计1.标题: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课题: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2.板书内容:

-定义: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计算方法:

-查找元素周期表

-确定原子个数

-相乘并相加

-重点化合物示例:

-H₂O(水)

-CO₂(二氧化碳)

-H₂SO₄(硫酸)

-注意事项:

-同位素影响

-化学式的准确性

3.板书结构:

-左侧:概念与定义

-中间:计算步骤与示例

-右侧:注意事项与拓展

4.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元素、原子质量、计算步骤等,增强视觉效果。

-在示例化合物旁边绘制简单的分子结构图,增加直观性。

-设计“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小挑战”环节,将答案以谜语或趣味题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5.总结:

-板书结尾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概括性语言强调相对分子质量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重点题型整理1.计算题:求下列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示例:H₂SO₄(硫酸)

-解答:2×1(氢)+32.06(硫)+4×16(氧)=98.08

2.分析题:分析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

-示例:CO₂(二氧化碳)

-解答:C(碳):O(氧)=1:2

3.应用题:已知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化学式为C₂H₆O。求化合物A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C(碳):H(氢):O(氧)=24:6:16=12:3:8

4.综合题:已知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Na₂CO₃,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并分析其中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相对分子质量=2×23(钠)+12(碳)+3×16(氧)=106

钠:碳:氧=46:12:48=23:6:24

5.实践题:某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Ca(OH)₂,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并解释为什么熟石灰(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碱性。

-解答:相对分子质量=40(钙)+(16+1)×2(氢氧化根)=74

熟石灰在水中溶解时,氢氧化根离子(OH⁻)会与水分子中的H⁺离子结合,生成水并释放OH⁻离子,使溶液呈碱性。教学反思在本次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较为顺利,能够基本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在查找元素周期表、确定原子个数以及计算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

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并引入新课,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性更强的复习环节,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在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通过实物模型、PPT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教学手段效果较好。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仍显得有些吃力,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化合物中元素的原子个数判断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基础题目,但对于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仍有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我尽量让作业与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