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

透的产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

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

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

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

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观察方

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

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

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

规律的一种方法。(4)古代哲学

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

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

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

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

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

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

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

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

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2)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

是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

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

加充实。同时一,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

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

诊法”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病因、病机和症状病位

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

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简称《三

因方》。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

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

外因。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

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倡言“百病皆

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滋阴派”。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

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

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

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张

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真

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

命门学说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养

生防病以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瑞

(温病四大家)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

血辨证理论,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湿热病。

吴瑞(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4.近代与现代

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

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

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

路。

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

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

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

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

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即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

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

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表0T)°

表0-1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

小肠经

肝系统肝月旦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

胆.经

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

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

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

膀胱经

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

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以五

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

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

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

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

现。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构

成“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

(2)病理上的整体性

(3)诊治上的整体性《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

内脏,则知所病矣。"(司外揣内)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

的要素之一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

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

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

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

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

现的异常征象。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

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

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

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

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

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

治法和方药来治疗。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

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

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

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

的本原。

(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

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

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

经?阴阳类》)。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

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后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

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西

周。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o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

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

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事物阴

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

性。

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

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

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

以阴阳三分法表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

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主要用以阐释自然界气候

变化的规律、经脉及脏腑的阴阳属性和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

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儿个方面加

以说明。

(四)阴阳消长

1.阴阳互为消长2.阴阳皆消

皆长

(五)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

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

为属阳的事物。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

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

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

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

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

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

为阴中之至阴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

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2)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

水平的病理状态。

(3)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

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2.概括疾病证候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

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

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

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

“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

治疗原则。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五

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

内发挥作用的趋向。

表1-2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阴阳

药性寒、凉热、温

五味酸、苦、咸辛、甘(淡)

升降浮沉沉、降升、浮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二)五行特性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稿”是对

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现分述如下: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

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

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日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

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

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稼':“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端”,

即收获谷物。稼稿,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

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

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是指金有刚柔

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

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

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

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

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

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

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

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表1-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五

行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

体慌

形五声变动

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

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化湿

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啰

收燥

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藏寒

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

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

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

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

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

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

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

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图1-3)。

2.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

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

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

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

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

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

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余四行的

胜复依此类推(图1-4)。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

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

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上述的木行亢盛为胜

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

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

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

克”。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

金,金乘木(图l-5)o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

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图

1-5)。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五行的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

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1.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

常。

2.子病及母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

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

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虚弱,上

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如木不足导致水枯,终至木水皆不足。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

从子脏传及母脏。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引起五脏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脏过

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二是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

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相侮,是反向克制

致病。形成五脏相侮亦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太过相

侮,是指由于某脏过于亢盛,导致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

虚水侮”。

总之,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

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

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图1-6)。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以颜色分,有青、赤、黄、白、

黑“五色”;以气味辨,则有酸、苦、甘、辛、咸“五味”。

2.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

传变。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

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

3.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

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

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

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

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

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

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

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

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

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

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

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

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

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

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

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

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

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

心肾不交之证。

4.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

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

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

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是在其形态学结

构的基础上,赋予了某些特殊机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

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

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内经》中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藏象学

说的形成基础,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二)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四)医疗实践经验

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

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

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明扼要地概括

了五脏与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阐明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所谓

“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

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

以保持虚实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

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一般说来,

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

宜泻”。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一词,简称

“脏精”,是指五脏所藏的有濡养、滋润和支撑本脏及其所属的六腑、

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禀赋之精和后天水谷之

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则

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及其所属的六腑、形

体、官窍,主要依靠其所藏之精的濡养而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五脏之

精的存在形式不同,如心精、肝精可以与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

存于心、肝之内。如《素问?经脉别论》有“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论。肺所藏之精称为肺精。肺精主要由脾

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轻清部分组成,依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

上濡头面诸窍,外“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脾所藏之

精称为脾精。脾精是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饮食水谷之精华皆由

脾吸收和转输,故脾精实为水谷之精。脾精输布到其他四脏,化为该

脏之精,故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中央土以灌

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

脉要精微论》)之说。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

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输于肾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

2.五脏之气

五脏之气,语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简称“脏气”,是指分布于五

脏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

先、后天之精所化之气,加之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在肺脾肾等脏腑

的综合作用下,合化为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

气。故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

的物质,也可以说是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脏而形

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因此,五脏之气既有同源性,又有相对特异

性。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如心气推动和调控着

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及精神的化生;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

与肃降运动以行呼吸和输布水液;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

以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志心理活动及

生殖机能;脾气推动和调控着水谷和水液的运化、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并主宰水液代谢及摄

纳呼吸之气。五脏之气是推动和调控该脏功能,使之正常发挥的动力。

3.五脏之阴阳五脏之阴,简称“脏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

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简称“脏阳”,是五脏之气中

的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与五脏之阳皆是五

脏之气中的一部分,两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各发挥应

有的功能。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则生虚热性病证;

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则生虚寒性病证。五脏之阴

虚与五脏之阳虚,是五脏之气虚的不同表现。治疗五脏之阴虚和五脏

之阳虚,除运用“阳病治阴”和“阴病治阳”外,也可兼以补气。

第二节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

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2.藏神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二)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位于胸中,在五行属火,为阳

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见上)。其华在

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2.在窍为舌

心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

舌的变化得以反映。3.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

理功能与喜志有关。4.在液为汗

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5.与夏气相通应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

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

故夏季与心相应。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

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

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

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

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

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

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在五行

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

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

泄。《素问?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

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

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

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即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主

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维持通畅均匀的呼吸,使体内外气体得

以正常交换。二是调理全身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

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通过肺朝百

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

理调节津液代谢: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

布与排泄。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2.肺为娇脏

3.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

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由肺气

的升降运动来实现的,故称“肺气宣发”和“肺气肃降”。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

胃以膜相连”。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

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生命活

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为太阴湿土,

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在五行属

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工脾主身之肌肉。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

(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

能。

(1)运化食物(2)运化水液

2.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的功能。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

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2.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湿困

脾”。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3.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志相关。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

志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与思维、思考等概念有别。思虽为脾

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4.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故说“脾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

四、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有

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

故称之为“刚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

虑出焉。”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

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

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肝气的疏泄作用,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

肝气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及肝气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

是维持肝脏本身及相关脏腑的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肝气疏泄调

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

血的生理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

防止出血

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称为肝不藏血。肝不藏血的病

机大致有三: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

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二)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2.肝气升发

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

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

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

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

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

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

为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

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

动的物质基础。

精,就其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

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人出生

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

之精”。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因而

肾精所化的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先、后天之精相互资

助,相互为用。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

气的生理作用

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

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1)肾气对

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二)生理特性

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

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

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

煦、推动等作用。

第三节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

功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一、^旦

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

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一)主要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

的作用。(二)胆为奇恒之腑

—田

——、N

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有

“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与脾同居中焦,“以膜相连”,由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胃与脾在五行中

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腔称为胃脱,分为上、

中、下三部:胃的上部为上脱,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脱,包括幽

门;上下皖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脱。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

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生

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一)主要生理机能1.主受纳水谷2.主腐熟水谷

(二)生理特性1.主通降2.喜润恶燥

三、小肠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

吸收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小肠与心由手太阳小肠经与手

少阴心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小肠位于腹中,其上口与胃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是

一个比较长的、呈迂曲回环迭积之状的管状器官。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四、大肠

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

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

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功能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

五、膀胱

膀胱又称“脖”,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膀胱与肾由足太阳

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二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必有其特

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名有形;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

的划分,有名无形,但有其生理功能和各自的生理特点。

第四节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它们都是贮

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而腑属阳,阴

主里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组成心

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心

包与三焦从略),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脏腑相合”关系。

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依据主要有三:①经脉络属。②生

理配合。③病理相关。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

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最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

阶段。

(一)精的生成

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

而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

一般说来,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

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

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二)濡养(三)化血(四)

化气(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

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第二节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

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

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1.肾为之根2.脾胃为生气之源3.肺

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

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

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

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

守时一,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新陈代谢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一)推动与调控作用(二)

温煦与凉润作用(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五)中介作用

1•元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

都是指先天之气。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

焦而流行于全身。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

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

之气。“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

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

成宗气。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

天三个方面。

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1)生

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2)生理功能:营

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

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

化为水谷之气,其中t票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2)生理功能:

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媵理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血

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

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一)化生之源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

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

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

要环节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

外。

四、血的功能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个方面的

功能。

第四节津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

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

(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

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一)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血液的化

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三方面。

(二)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

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一)气能生津(二)气能行津(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这种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

互转化的关系既可称为“精血同源”,也可称为“肝肾同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